五年级下册《四时田园杂兴》(三十一)教学设计 一、直接导入 今天咱们来学一首诗:《四时田园杂兴》(三十一)。 二、了解作者,解诗题 1、作者:南宋诗人范成大,字致能,晚号石湖居士,是一个把农事写到极致的诗人。 2、诗题: 问:从诗题上看,你得到了什么消息? 明确: 这是一首描写乡村生活的诗歌,从“田园”一词可以看出; “四时”是春夏秋冬四个季节,所以这是一首描写乡村四季生活的诗; “杂兴”,适当引导,“兴”是兴致,就是作者看到眼前乡村生活情景,心中有所感悟,于是写下了这样的诗歌; 问:知道了这些词的意思后,谁能用完整的话说一说诗题的意思: 作者对乡村生活有所感悟,随兴写下了关于乡村四季的诗歌。 我们还可以从题目中得知,作者写了一系列这样的诗歌,我们今天仅仅只是学习了其中一首。 三、吟诵诗歌 (一)诗歌除了读,还能唱,师生共唱《宿建德江》,熟悉诗歌吟诵,引入今天所学诗歌吟诵。 (二)教师吟诵《四时田园杂兴》第一句:昼出耘田夜绩麻。 教师再吟诵,提出要求,学生寻找吟诵规则: 1、有的字拖音长,如田、麻 明确:平声字 一声 二声 V 2、有的字拖音很短: 明确:仄声字 三声 四声 \ 3、教师提出疑问,有些字不走寻常路,教师再吟诵,学生认真听: 明确:“出”,声调一声,却唱得又短又急促。 (学生听出后,教师可以这样鼓励学生:你听得很认真,我要奖励你,跟着老师吟诵,带领其他学生一起吟诵) 明确:入声字 请大家认真观察这首诗,这首诗中除了这个外,还有哪些字是入声字,谁能看出来? 明确:出 绩 织 学(红色字体的字) 4、教师直接指出,也有一些字处在韵脚位置,我们把它们叫做韵字,如果这些韵字的音调又恰是一声或二声的话,我们要读得更长一点。 韵字:VV (三)吟诵全诗 教师吟诵全诗 教师带领学生吟诵,学生打手势 分组吟诵,一组吟诵,教师鼓励: 我们只给他们一个模仿的机会,不给他们超越的机会,来我们一起吟诵 二组吟诵,教师鼓励:同学们,他们刚才给我们抛了个砖,目的就是引出我们这块美玉来,我们来吟诵,告诉他们什么叫做超越。 学生自愿上台吟诵。 四、领悟诗情,体会作者心境(交待诗歌背景) (一)解诗意,悟诗情 师:苏轼曾评价王维的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教师朗读《竹里馆》“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这是王维的《竹里馆》,从这首诗中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样的画? 明确:一幅优美的大自然风景画。 师:其实,咱们今天学的这首诗也是一幅画,只不过它是一幅: 学生回答,明确:描写乡村生活的画。 这幅画有两个场景组成的,一个是: 明确:男男女女忙碌的场景。 教师紧问,如何解释?学生回答中,引领学生理解诗句意思,明确“耘田”是种田的意思;“绩麻”是把麻搓成线,也就是纺线的意思。 师:另外一个是: 明确:儿童种瓜图。 教师解释最后两句的意思,“供耕织”就是农事,“傍”靠近的意思。 教师问:这真是一群什么样的儿童? 明确:天真无邪、懂事,懂得体谅家长的儿童。 (二)体会作者心境 师:读一首诗,一篇文章的最高境界,就是透过文字感受到作者的真实情感,大家想一想,这首诗中,你觉得作者此时的心境是什么样子的? 明确:闲适的,轻松的,愉悦的。 师:教师表扬学生,并交待背景:这是范成大退隐石湖期间写得诗,那个时候他无官一身轻,生活很悠闲,所以写下很多反应田园生活的诗歌,我们今天学的这首就是这一组诗中最出名的一首,让我们再来吟诵一遍,进步感悟诗情、诗境。 师生吟诵,这节课结束。 板书:平声字 一声 二声 V 仄声字 三声 四声 \ 入声字 韵 脚 VV 教学反思: 这节课是上虞培训后,听了戴建荣老师讲课后,加上自己对古诗学习的一些理解设计的。戴老师文化底蕴很深厚,对古诗知识信手拈来,所以他的课堂上文化氛围特别浓郁,这是我特别需要学习的地方。今天这节课,我在五年级下学期时已经备好,但由于疫情,只能通过网络给学生上课,看不见学生自然也不知道他们学习的效果。 这节课,为了更好地达到教学效果,我这样备课:不告诉学生我们要上公开课,让他们保持最平常的心态;用学生们的竞争心理引领他们反复读,所有学生都读起来,他们就不容易开小差了;教学环节重点放在吟诵,将近用时二十三分钟,这样设计,是因为我觉得古诗不应该注重翻译,而更多在理解上,只要学生在实际语境中能很好用到,古诗词的教学目的也就达到了。当然,为了让课堂更有趣,一些教学语言我也努力向学生靠近。上虞培训,我很喜欢蒋军晶、何捷、戴建荣老师的课堂,他们的课堂很有趣,学生根本没有机会开小差,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老师的教学语言很有意思,让学生能够在自由放松的氛围中开拓思维,这是一个特别值得学的地方,这次我也有目的设计了一些,以增加课堂的趣味性。 当然,这节课也存在问题:一是,古诗写作如果竖着写得话,应该从右向左,但我从左向右,这是硬伤问题,需要特别注意;二是,戴老师的课,让学生在吟诵中体会到了古诗文中的包含情感,但我却把它们割裂开了,并单独设置了一个环节,这是很不应该的。如何引导学生在吟诵中体会情感,是我今后学习的重点。 总之,这次上课,我收获很多,老师们的建议也让我如获至宝。今后,这样的课我还会接着上,因为只有这样,我才能让自己和学生稳步前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