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孟丽佳 于 2021-11-30 22:13 编辑
整本书阅读如何进行 1、内容梳理是整本书推进的基础工作 学生纵观全书,顺着某一角度,理出作品中的情节脉络、人物关系、行动路径、变化路线等等,为后续的深入探讨打下基础。例如《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内容梳理:绘制海伦的人生轨迹图,梳理海伦一生中的关键事件,横轴写年龄,纵轴写事件。为完成这一轨迹图,学生需要多次翻阅书籍,遴选出对主人公产生重要影响的事件。绘制人生轨迹图的过程,即是进一步了解人物的过程。 2、话题探讨是整本书阅读深入的路径 什么样的话题才是优质有效的呢? (1)选定作品的主题,这个主题并非思想主题,而是作品传递的一种精神追求、思想高地。 (2)逻辑关系的建立。话题应该围绕主题,呈现一定的逻辑关系,使得话题成为一个真正意义的“话题群”。 (3)表达形式的优化,即话题的表达要呈现一定的趣味性和艺术性。 例如作家王一梅的《鼹鼠的月亮河》,将主题定为“成长”,围绕主题设计相关话题:刚开始的米加和后来的米加有什么变化?在他身上,有什么是始终没变的?这样紧扣“变与不变”,实现了童话的深入阅读。 3、任务驱动是整本书阅读的持久性动力 在整本书阅读时,教师可以设置一些难度不一的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不断重读作品,加深理解。例如,阅读《夏洛的网》,请学生自由组成阅读小组,以团队合作的方式,比较童话版和电影改版的差异,并对电影版的改编发表看法,形成研究报告。这项任务的完成以细读和重读为前提,因为任务本身具有挑战性,兼带小组之间存在竞争关系,学生表现得积极而投入。 4、跨学科视角为整本书阅读扩展空间 要让整本书阅读深入且生动,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热情,发挥所读书的最大价值,教师不能局限于学科本身,应具有跨学科的意识与视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