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场路小学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4500|回复: 38

教室里的正面管教

[复制链接]

70

主题

181

帖子

979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979
发表于 2022-9-10 09:23: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研读《教室里的正面管教》,挑选你最受益的章节,写出自己的感受与启发,在这个主题帖下回复发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主题

25

帖子

222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22
发表于 2022-9-19 10:44:3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日常工作的一个原则是:对事不对人;
但在学校教育工作中,面对孩子:要对事,更要对人。
因为每一位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存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13

帖子

65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65
发表于 2022-9-19 11:27:22 | 显示全部楼层
那些愿意教给学生们情感联结技能的老师,常常会发现自己的工作变得更容易、更有趣了。帮助学生体验到关爱、归属感和自我价值感,是一位老师所能做的最有效的事情:激励学生们实现自己在学业和其他方面的最大潜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8

帖子

21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21
发表于 2022-9-19 13:43:04 | 显示全部楼层
与学生沟通:核实能改善沟通。我们要多去发现学生的真实想法和感受。可以通过核实,问启发式问题来促进沟通。探询会促进沟通。我们可以用好奇心增进情感联结并改善沟通。比如一种简单的探询方式就是要求“多告诉我一些”还可以接着说:“然后呢?然后呢?”孩子们不需很多鼓励就会告诉你他们的想法和感受。他们需要的是知道老师对他们的观点真正感兴趣。只要我们不评判、打断或纠正他们,她们就会告诉我们很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25

帖子

144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44
发表于 2022-9-20 16:13:57 | 显示全部楼层
《正面管教》的英文名字是积极的纪律。粗读完第一遍,我感觉只要记住一句话就好了,那就是“和善而坚定”,也有人叫作温柔而坚定,或者是温柔,但是有边界。如果我们能够给孩子带来一个和善而坚定的教育环境,让学生清楚地知道老师是爱他的,并且孩子在学校能够学会一些关于在这个社会上生存的技能与他人互动的方法。你就达到了正面管教的目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主题

25

帖子

222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22
发表于 2022-9-29 08:51:14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些天看《教室里的正面管教》逐渐有了自己的一点感觉:自己过去所采用的教育方法更多源自于一种“塑造”理念:即按照一个标准模式,把孩子培养成一个什么标准的人。—— 统一 ,忽视个体差异。
而书中所列举的实用方法,更多是源自于“培养”。正视孩子们的差异,尊重每一位孩子的个性,发扬其优点,纠正其不足,采取这种纠正的态度就是温和而坚定。最终把孩子培养成为对社会有用、友善、担当的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33

帖子

197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97
发表于 2022-9-29 14:16:28 | 显示全部楼层
      在实行正面管教的教室里,教师善于为犯错误或遭遇失败的学生营造一个安全的环境,他们在没有成败评判,没有责备羞辱的氛围中去审视自己的行为,探索自己的选择和行为可能造成的后果,了解自己的行为如何影响了他人,并为改变自己的行为参与到有效地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整个解决问题的过程,让他们感受到了自己被赋予了我能行的力量。
      在实行正面管教的教室里,老师成为了学生们的引导者和指导者,而不是控制他们的上司,他们除了读写算之外,他们还从参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到了人生成功所需要的信念和技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主题

76

帖子

391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391
发表于 2023-4-13 10:33:50 | 显示全部楼层
                                                          鼓励是一种温暖的力量
                                                                    ----《教室里的正面管教》读书感悟
简.尼尔森的这部畅销名作《教室里的正面管教》,不仅介绍了许多涉及孩子心理、行为、认知、教育等方面的经典理论,而且还通过列举诸多的成功案例,深入浅出的讲解了许多行之有效的“造就理想班级氛围的黄金准则”。阅读这本书是一段不停地回顾和反思的旅程,这一路的学习不仅刷新了我的教育观念,而且还让我对鼓励这一教育方法有了更深层次的认知。以下是我的一些粗浅感悟:
正面管教是一种鼓励模式。就像鲁道夫.德雷克斯所说的:“孩子们需要鼓励,就像植物需要水。鼓励对于孩子们的健康成长和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二十多年的教学生活,我习惯了对孩子们进行各种花样翻新的表扬。但现在我认识到,表扬不等同于鼓励。为了更好的教育孩子,我先尝试学习如何区分表扬与鼓励。
首先,从词义上来说,表扬是对人的行为,品行的称赞,而鼓励则侧重对人的精神以及斗志等方面的激发。
其次,从使用范围上来讲,表扬多数是上级对下级,长辈对晚辈使用的,而鼓励则是在人失意,困难的时候使用,且不管长辈或同辈,甚至晚辈都可以使用。
中国汉字博大精深,表扬与鼓励,看似意思相近的两个词语,把它们分别运用到孩子身上,效果却是天壤之别。
在以往的教学中,如果课上孩子回答的某个问题很全面,或者是小测的题目全写对了,我们经常使用表扬的语言,比如说:你真聪明,你真棒,你好厉害啊,我为你感到骄傲等等。
现在,我则认识到,类似这样泛泛的表扬一旦形成常态,不可避免的将会导致孩子对自己的认知依赖于身边的老师或长辈,也就是说,只有得到他人的认可时,他才会觉得自己是有价值的。如果我们一直表扬孩子聪明,那就等于是告诉他,成功不在自己的掌握之中。人生路漫漫,难免会遇到困难,当他以后面对失败的时候,有可能就会落到束手无策的境地。
认识到这一点儿,我尝试着在教学当中尽可能的少用批评和表扬,取而代之的则是尽可能多的鼓励。
班上的某个小女生听写生字全写对了,我把经常挂在嘴边儿的“你好历害啊!”替换成“写得这么好,这是你努力的结果,你一定很为自己感到骄傲吧”,某个小男生,课文总是读得磕磕巴巴,我送给他一句:我相信你能把这篇文章读流畅,你一定行,再试一遍吧。
鼓励学生的语言,不必华丽夸张,它很可能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极为朴素的语言,比如:“今天早上,我看到你一进教室,就拿出书来认真读了”“谢谢你把窗台上的杂物清理干净”“老师注意到你学会自己整理书包了,有进步哦”“这张画的颜色涂的很均匀,你能跟我分享一下你是怎么做到的吗”,类似这样的鼓励语虽然平淡,但是很具体,很真诚,也最能带给孩子力量。
鼓励不是泛泛的给孩子贴标签儿,而是客观地描述孩子的行为。不是说“你真认真”,而是说“我看到你课间的时候,把下节课要用的书本儿文具都准备好了”;不是说“你的发言很好”,而是说“通过你的发言,老师觉得你不仅认真听,而且学会积极动脑思考了,继续加油哦。”从细节上去描述孩子做的好的地方,这样的鼓励孩子会更喜欢。
恰当的鼓励孩子就相当于肯定他们的行为和努力,能带给孩子一种温暖的力量,无须他人的认可,也能感受到自己的价值,从而让孩子变得更加自信、自立。
表扬针对结果,鼓励针对过程中的行为和努力。空洞的表扬孩子很容易,但是要具体的鼓励孩子,则需要老师用心的去看孩子做的事情,正确恰当的鼓励不是通过嘴,而是通过心来真正的肯定孩子,欣赏孩子,接纳孩子。
班上有个男孩子,刚从某个村镇跟随父母来到这里,课业、生活都难免有很多不习惯,他没有上过幼儿园,没学过汉语拼音,不认字,更不会写,但他有旺盛的精力,有爱追跑打闹、拿粉笔头扔同学等诸多不良习惯。
人常说“清除杂草,最好的办法是种上庄稼”,我想方设法在孩子的不完美中,寻找积极的一面,并给予鼓励。就想书中所说的“要给他们机会以建设性的方式运用个人力量”,我让他负责管理教室的电灯开关,虽是一件小事,但他时时记得,“我看到了你的努力和用心”,我对他说,“教室后排的凳子常会绊倒人,以后你负责整理吧”,看他有点迟疑,我鼓励他“我相信你能做好这件事儿”他很高兴的接受了,课余有事情做,调皮捣蛋的事情必然少了许多。
关于课业,他学的吃力,别的孩子课后生字都写完了,他才开始动笔描红。我没有批评他,只是让他把每次写的生字拿来给我看看。写的不好没关系,我就从他写的字里面圈一俩个稍微写得好一点儿的字的笔画,比如说“这一笔捺画特别到位”“这一笔横写的非常直”“这一笔竖正好写到了竖中线上,你是怎么做到的,给同学们分享一下吧”这种实实在在的肯定,我指出来,孩子也能认可我:没错儿,我的确这笔写的比较好。这样的微小鼓励,一样使得孩子感受到自己被“看见”“被理解”“被肯定”。鼓励的同时,我还会对孩子提出一些新的“希望”。比如:这个字是左右结构,左窄右宽,记得下次不能把它写的太肥胖啊。现在,这个孩子也能够和同学们一起读书写字,即便有时读错了,写错了,一经指出,他也很坦然,改正就是了。
成长是漫长的一个过程。把一个大目标分解成一个一个的小任务,帮助孩子在快速完成小任务的喜悦当中,不断的向大目标靠近。慢慢地,我从他的书本儿上可以圈出来的笔画儿越来越多。从圈笔画到圈一个个的生字,到现在,孩子的畏难情绪明显好转,虽然和别的孩子相比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但同他自己相比,进步已经非常明显。
恰如其分的鼓励才是我们真正应该给予孩子的,不管他们现在做的事情是优秀还是糟糕,都值得被鼓励。哪怕只有一点点的进步,鼓励也是促使他们发挥自己潜能的方式。
鼓励的方式有很多,除了语言鼓励,肢体和动作的鼓励也是非常重要的。当孩子取得某个进步时,送上一个暖心的拥抱;当孩子捡起地上的纸团扔到垃圾桶,当孩子改掉了某个不好的习惯……一个赞扬的眼神儿,一个和善的微笑,这些都是很好的鼓励,同样能赋予孩子们一种温暖的力量。
有一句话说:“不要去追一匹马,用追马的时间去种草,等到春暖花开的时候,就能吸引一群骏马。”对此,我觉得鼓励运用得当的话,同样能吸引孩子们竞相奔赴自己的青青草原。当然,鼓励孩子的目的不是让他按照我们所预想的路线最终达到期望,而是让孩子顺着自己的成长轨迹去发现那个更好的自己。
一位摄影师曾说过“这个世界很大,我探索过的只是少数地方,还有许多地方等待发现。”在我眼中,《教室里的正面管教》这本书很薄,也很厚,我阅读、思考并实践的只是其中微乎其微的一小部分,书中还有着许多独特的观点等待我今后去学习,去思考,去实践,这也是我今后努力的方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

主题

99

帖子

428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428
发表于 2023-4-27 08:54:38 | 显示全部楼层
                       先相信   后看见
                                                 ——读《教室里的正面管教》的一点实践
      我不知道老师们有没有和我一样的读书经历,初读《教室里的正面管教》时,感觉它离我们很遥远,再读时感觉书中的方法与技巧是不是适合我们自己所在的班级,总之,是处于一种摇摆不定的状态,而我在这种状态中,常会想到佛学大师喜饶嘉措与毛主席的一段有趣的对话。
     毛主席曾问喜饶嘉措大师,“佛教说人有轮回,怎样才能让人相信?”
     大师问道:“今天你能看见明天的太阳吗?”
     毛主席说:“看不见”。
     大师又问:“那你相信明天会有太阳吗?”
     毛主席笑着说:“我明白了”。
     人生总是,先相信,后看见。
     有了这份对书的相信,那真的就可以看见,并受益了。
     日本作家山本有三说,“自从有人类之后,时间过去了几万年、几十万年,可人类在这方面仿佛没有什么进步。我认为自然的发展是很缓慢的,简直是过于缓慢了。我这么想,难道是太性急了吗?”
     是的,作为家长的我们太性急了,作为老师的我们也太性急了。我们见过太多上课说话、打闹影响课堂纪律的学生,我们劝说、提醒甚至惩罚、奖励都收效甚微。日复一日,我们仿佛陷入了这样的一个怪圈儿不能自拔。
     直到有一天,正面管教的理念——一种不惩罚也不骄纵的管教孩子的方法,仿佛一束光照进我们灰暗的心田。让孩子在一种和善而坚定的气氛中学习,培养他们自律、责任感、合作以及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他们学会受益终身的社会技能和生活技能,取得良好的学业成绩。
     而真正让我醍醐灌顶的是“和善与坚定才能赢得孩子”。
      与现在普遍执行的奖励和惩罚为基础的管教方法有别,正面管教是一种基于问题解决的教育方式,是让学生们主动参与、专注的解决问题,而不是成为惩罚和奖励的被动接受者。
      对呀,入学以来一直让我头疼不已的就是学生们撕本折飞机,还有随便乱扔烂纸的行为。先是我亲力亲为打扫,每天检查,再就是安排检查员每天检查,后来惩罚和奖励也根本杜绝不了,后来我才意识到,那是因为老师针对于他们的策略没有真正的让他们自己解决问题。
     于是我改变了思路。
     我自己设计了一个“学生自我管理小卡片”,先从“每天不扔一片纸”开始。从三月份开始,每月四周,每周五天,一天之内如果没有扔一片纸,就给自己画一个“✔”,一天之内被同学看见或自己故意扔了一片纸,就给自己画一个“✘”。每天下午的第二节课,大家集体总结。
     开始实施的那天,我没有像往常进班之后提醒孩子们注意脚下的卫生,而是提醒他们“小卡片”今天开始工作了,马上有学生开始低头看自己的桌子底下,有没有纸片。第一天下来,虽然有孩子可以不扔,但是到下午放学教室里依然有废纸。
     接下来的几天,情况虽然有好转,但还是有零星的纸片出现,我和孩子们分析了原因,发现上午基本良好,问题出在中午吃小餐桌以后,有的孩子午休的时候又撕纸、扔纸。这个情况一直到第三周的第二天,这一天我和孩子们突然发现教室里一整天居然没有一片烂纸,大家集体开心得画了“✔”!
     后续的日子,虽然扔纸现象时有反复,但是较之以前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善,我也私下问过科任老师,他们也发现教室里的卫生情况是有了很大的改变,而且课下撕纸的情况基本没有了。(这是孩子们三月份的卡片记录,有的整齐干净,有的破破烂烂,有的孩子丢了卡片,自己又画了一张,还在坚持记录。)
      其实我设计的这个自我管理的小卡片,是和书上“和善而坚定的领导者在学生的帮助下设立日常惯例表”一节是相契合的。日常惯例会让人有一种秩序感和稳定感。当每天的事情有一个平稳的节奏时,生活对每个人来说都会更轻松。一个惯例就是让学生们知道能够期望的一件事情,很多学生在被告知要做什么时,会感觉自己需要反叛,但当他们能受尊重的参与这个过程时,便会高兴地做应该做的事情。
     而且设立惯例的五个指导原则中有这么几条:
     1、每次专注于一个问题。我们的管理卡片就是针对“不扔烂纸”的问题。
     2、要用可视化的方式,比如表格和清单。我们采用的是表格。
     3、一旦形成一个惯例,就要忠实的遵循。每天下午,集体总结。有的孩子甚至会在下午的第一节课后提醒我,“下节课小卡片又要工作啦”,一个半月已经养成了习惯。
先相信,后看见,然后落实到行动,班级里肉眼可见的是卫生状况的好转,看不见的是孩子们自我管理意识和日常惯例行为的逐步养成。后续我还计划使用小卡片来实施以下活动,如“每天回答一个问题”,“每天写好一行字”“每天做一件帮助同学的事”等等,锻炼孩子们的自我管理习惯。
     西方有一句谚语叫“狐猬精神”,说的是狐狸为了活下去,要学习很多办法,而刺猬只知道一件事,只要你来,我就蜷起来。“狐猬精神”就是要像狐狸一样知道很多事,也要像刺猬一样只知道一件事,所以我们要像狐狸和刺猬一样,既要追求广博,也要在某一方面深入。如果我们能把学生的自我管理和惯例这一点一直坚持做下去,日积月累一定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先相信,后看见,再行动,最后坚持下去。在自己的教育教学中,做一只简单且坚定的刺猬,不是也很好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33

帖子

197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97
发表于 2023-5-6 17:05:06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变思维模式,践行正面管教
——读《教室里的正面管教》之所得
      初次拿到这本书,我就对题目产生了极大的好奇,什么是正面管教?正面管教怎么实施?有了正面管教,那与之相对的又是什么样的管教方法呢?带着对正面管教的种种好奇,我踏上了对这本书的阅读探索之旅。
      作者在书的开篇就对应奖励和惩罚的管教方式对正面管教进行了阐释。我们来看看
现在,老师们普遍实行的是奖励和惩罚为基础的管教方法,其目的是为了控制学生。而正面管教方法是鼓励学生们参与专注地解决问题,而不是成为惩罚和奖励的被动接受者。——P1页
在书的封底页也有一段对正面管教的描述:正面管教把重点放在创建一个相互尊重和支持的班集体,激发学生们的内在动力去追求学业和社会的成功,使教室成为一个快乐学习和成长的场所。   ——封底页
      从这里可以看出:正面管教有两条并行的轨道:一抓学业成绩,二挖掘学生的内在动力:也就是培养学生的自我价值感和归属感。正面管教就是让学生有机会在一个没有成败评判,没有责备羞辱的安全的班级环境中用自己学到的技能参与专注地解决问题,从而感受到自我解决问题或帮助别人解决问题的满足感、成就感,进而产生自我的价值感和归属感。这种自我价值感和归属感就是学生不断学习、追求进步和成功源源不断的内在动力。
书中呈现了正面管教的愿景:那就是:孩子们在学校遭遇失败时永远不会被羞辱,而是有机会在一个安全的环境中从自己的错误中学习,感受到自己被赋予了力量。——p3   
所以说,对应老师们普遍实行的奖励和惩罚为基础的管教方法而言,正面管教:是一种思维模式的转变。奖励和惩罚为基础的管教方法目的是控制学生,而正面管教则鼓励学生专注于解决问题。
      说到奖励和惩罚为基础的管教方法,书中列举了美国学校曾经普遍采用的 “往罐子里放弹珠”以及现在正流行的“彩色卡片”。往罐子里放弹珠的做法就是我们惯用的物质奖励。孩子们一学期得的弹珠达到了一定数量,老师就请孩子们吃披萨、看电影。我们的老师和家长则是孩子表现好了奖一块糖,奖一块饼干,在家里,刷一次碗,扫一次地奖一元钱等等。只不过,美国的做法是奖励全班,我们大多是奖励个体而已。
说实话,物质奖励确实能起到一定的激励作用。但它也有潜在的弊端和危害。因为时间一长它很容易使孩子们对物质奖励的刺激形成依赖,老师和家长给奖励就做,不给奖励就不做或不愿意做。在他们的潜意识中,努力学习、追求进步主要是为了得到老师的奖励,而忽略了这样做的真正目的应该是回报父母,回报老师,报效国家。潜意识中动机的错位,非常不利于学生情感的健康发展。
     而彩色卡片的做法和我们一直沿用的红花榜很相似。我当班主任的时候,班里用的也是红花榜,开学初,我也会制定一个涵盖学习、纪律、劳动等方面的班级规则,表现好的得分,表现不好的扣分。学生得够10分奖励一朵小红花。但如果有的学生总完不成作业或违反纪律,我也会把学生辛辛苦苦得到的红花扣掉一两朵。
用奖扣红花的方式对孩子们的学习和行为进行控制,在短期内确实是有效的,但时间一长,我就发现它对部分智力较差、自律能力较低的孩子就渐渐失去了效果。他们有的因为总得不到红花,逐渐丧失了学习的兴趣和持续进步的信心;有的为了免受惩罚或者为了保住自己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得到的红花,或百般隐瞒自己的过错,或极力为自己的犯错辩解,或直接把过错和责任推卸给别人。有的甚至由此产生对抗、报复、自暴自弃的严重后果。红花榜运用了这么多年,或许老师们也逐渐发现了它的弊端,不仅是后进学生,即使是中游学生到了后期,效用也大打折扣。他们觉得我再怎么努力也赶不上学习优秀,各方面都表现好的学生,所以渐渐地也就失去了和好学生竞争的动力和信心。
书中引用了心理学家鲁道夫说的两句话:“行为不良的孩子是丧失了信心的孩子”“丧失信心是所有不良行为的根源”。我觉得这两句话很有道理。
      老师们可以认真思考一下:孩子们的学习成绩为什么到了高年级两极分化特别严重,不及格的越来越多?为什么我们刚在课上强调了纪律,前脚离开教室,后脚就有孩子明知故犯?有的老师担心孩子们在课间出问题,几乎长在了教室里,一步都不敢离开,到底是什么造成了这样的窘况呢?以前我没有认真思考过这个问题,可现在读了《教室里的正面管教》我似乎找到了诸多困境的根源,会不会就出在我们长期使用的奖惩手段上呢?奖励和惩罚为基础的管教方法,到了后期很有可能导致部分学生丧失信心。
其实每一个孩子身上都拥有旺盛的精力,可一旦学生缺失了学习和上进的信心,那他就不肯把力量用在学习上了,劲不往学习上用了,那他把劲用在哪?总得把劲发泄出去吧,那就只剩在班里穷折腾、搞破坏了。所以久而久之,班里的问题学生才会越来越多。可能有的老师不以为然,我们不妨看看作者为了解释这个困境,而运用的一个比喻!她们把学生的行为比喻成一座冰山,老师们大多处理的是位于冰面之上能够看到的行为部分,他们试图用惩罚和奖励的方式来控制学生的行为,使其不犯错误,不出问题。却很少关注水面之下行为背后的原因,也就是学生的归属感和自我价值感。当学生在班级里能够感受到归属感和自我价值感的时候,他们就会努力学习努力进步,而当学生长期对班级没有归属感,认为自己不被重视,没有价值的时候,他们就会采用求存行为,也就是不良行为,来寻求老师和同学的关注、寻求权力、对抗报复或者自暴自弃。这就是奖励与惩罚的管教方式的弊端。
而正面管教则是一种不同的管教模式,它不以奖励和惩罚的手段控制学生,而是鼓励学生参与专注地解决问题。老师可以告诉学生解决问题的四步骤,也可以提供更多的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如选择轮、和平桌,把问题列入班会议程等供他们选择,当然也可以运用11种教室管理工具,进行班级管理,帮助学生解决问题。郭校长倡导的取消班干部,按照学生志愿,把班级事务分派到每一个学生身上,给予每一个学生为班级做贡献的权利和机会。就是第二个教师管理工具。这种分派班级事务的方式,是帮助学生感受到归属感和自我价值感的一种最好的方式。书中每一种教室管理工具,每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作者都做了具体的阐述。由于时间关系,我就不在这里赘述了,相信,老师们在后续的分享中都会一一提到。
     前段时间,我在招募团队的时候,不止一个老师跟我说:“国外的国情和班情和咱们不一样,好多方法对咱们不太适用。或许真如老师们所说的那样,但我要说的是:面对一种新生事物,我们先不要一味的拒绝,我们首先要转变自己的思维观念,不断的尝试践行,我们才能找寻到适合自己的正面管教方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机场路小学教研 ( 冀ICP备2021028907号 )冀公网安备13010502002285

GMT+8, 2025-1-12 03:49 , Processed in 0.078256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