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场路小学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261|回复: 2

赵晨莹的主题帖

[复制链接]

1

主题

10

帖子

69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69
发表于 2024-9-30 11:33: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赵晨莹 于 2024-9-30 11:34 编辑

     前几天级部商量共读书目的时候,我想起自己去书店看到的几本讲解各个朝代风土人情的书,于是就提议选择一本历史类的共读书目。最后我们选择共读《清明上河图——宋朝的一天》,这本书通过对《清明上河图》的解读,将我们带回宋朝。突然想起自己原来读过的《碌碌有为——微观历史视野下的中国社会与民众》,这本书被称为是文字版的清明上河图,也被人戏称为“穿越必备指南”,于是把这本书翻出来,又读了读。
  这是一本通过微观历史视角审视中国社会变迁与民众生活的著作。作者通过对历史细节的深入挖掘,展现了不同于宏大叙事的历史画卷。在这本书中,我们不再是旁观者,而是与书中的人物一起,经历他们的喜怒哀乐,感受他们的奋斗与成就。在书中,作者选取了一系列具有代表性的个体和事件,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片段,却能够反映出整个社会的变迁。例如,通过对一位普通农民的一生进行追踪,我们看到了中国农村社会的变迁,以及改革开放以来农民生活水平的提升。这位农民的故事,不仅仅是他个人的历史,更是整个农村地区的缩影。书中还描述了城市工人阶级的生活状态。通过对工人家庭的日常生活、工作环境以及社会关系的描绘,我们得以窥见工业化进程中普通人的生活面貌。这些生动的故事让我们理解到,历史的进步并非只有宏观的政策和事件推动,更多的是由无数普通人的辛勤劳动和智慧创造所共同铸就。
  此外,《碌碌有为——微观历史视野下的中国社会与民众》还关注了女性群体在中国社会中的地位变化。从传统的家庭主妇到现代的职业女性,书中通过不同时期女性的生活故事,展示了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和社会角色的转变。这些故事不仅让我们感受到女性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也反映了社会文化观念的深刻变革。
  我想,无论是农民、工人还是女性,他们的故事都是中国社会变迁的缩影。他们的碌碌有为,虽然不为多数人所知,却是推动社会前进的不竭动力。这些微观历史的细节,让我更加真切地感受到历史的厚重和民众的伟大。
  历史是由每一个人书写的,每一个不起眼的努力都值得被铭记。《碌碌有为》不仅丰富了我对历史的认识,更激励着我。无论多么平凡,都要碌碌有为,为社会的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10

帖子

69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69
 楼主| 发表于 2024-10-30 16:54:01 | 显示全部楼层
       读了《清明上河图——宋朝的一天》,我对宋朝有了更多的了解。
       宋朝对城市街区的态度比较包容和开放。在宋朝以前,市是进行商业交易的特定区域,坊是居民住宅区,两者有着严格的区分,并且有时间限制。到了宋朝,政府取消了对市和坊的限制,也没有了宵禁,这种变化使宋朝的商业活动不再局限于特定的区域,民众可以在街边摆摊,极大地促进了商业的繁荣和商品的流通。从《清明上河图》中我们可以看到各种店铺、摊位遍布城市的各个角落,形成了非常有烟火气的热闹的市井景象。
       宋朝在对女性的态度上也有一定程度的较为开明的转变,从图上我们就可以看到经营小摊的女性摊主。相比其他朝代,宋代女子经商情况更普遍,政府也会给予一定的政策支持,并且女子经商并不会受人们白眼。此外,宋朝娱乐活动丰富,还有女子相扑,这从一定程度上反应了宋朝的开放与包容;法律规定女子可以和离,还能带走嫁妆及其增值部分,这体现了对女性财产权的尊重,给予女子生活保障。宋朝还出现了梁红玉这样的女将军......我想,如果可以穿越,那对女性来说,宋朝算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10

帖子

69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69
 楼主| 发表于 2025-6-26 12:05:2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赵晨莹 于 2025-6-26 12:06 编辑

  从教的这些年,我愈发明白,教师的工作从来不止于课本里的生字词与加减法。我们既要牵着孩子们的手走过知识的田埂,更要在琐碎日常里修炼自己的内心——毕竟,当讲台下几十双清澈的眼睛望着你时,你的平和与焦虑,都会像蒲公英的种子一样,悄悄落在他们心里。
  作为二年级的语文老师兼班主任,每天的日子像被拧满发条的闹钟。总觉得自己像个陀螺,被抽得团团转却找不到重心。直到翻开《一平方米的静心》,那些一行行文字,突然成了照进慌乱生活的一束光。书中提及的“RAIN旁观负面情绪法”,成了我应对突发状况的“急救包”。课堂上,班里两个学生因为抢课外书打了起来,课本散了一地。我听到消息,进到教室时,两人还在互相推搡,完全无视讲台上老师的存在。那一刻,我的火“噌”地就窜到了嗓子眼。正想发火,突然想起书里说的“先识别情绪”。我停下来,在心里默念:“现在生气,是因为担心他们受伤,也怕其他同学被影响。”承认情绪存在的瞬间,胸口的憋闷竟松了些。接着问自己:“除了生气,还有什么?”哦,是有点委屈——明明昨天才讲过“要互相谦让”。最后,按捺下情绪:“他们只是七八岁的孩子,犯错是正常的,我可以教他们怎么做。”等走到两个孩子面前时,声音已经稳了:“老师知道你们都很想看这本漫画,但打架解决不了问题。先把书捡起来,咱们出去一起想个能让两个人都开心的办法,好吗?”后来他们约定换下座位,一起看,我欣然同意。看着他们凑在一起的小脑袋,我突然懂了:管理情绪不是憋住火气,而是给情绪找个出口,也给教育留个入口。
  利用碎片时间打造“静心角落”,是我从“三维静心空间”理论里学来的小智慧。办公桌的上方,我摆了一个学生用毛根做的太阳花。课间回到办公室时,我会看看太阳花,放空自己,脑子里不再想“今天要默写的生字还没抄”“生字本还没有订正完”,只专注学生送给我的温情。打了上课铃后,我再走进教室,发现当我慢下来的时候,孩子们也会跟着温柔起来。
  其实教师的幸福力,从来不是“不生气”“不焦虑”,而是在情绪翻涌时,能给自己按下“暂停键”;在一地鸡毛里,能找到藏着的糖。就像《一平方米的静心》里说的:“静心不是逃避喧嚣,而是在喧嚣中找到自己的节奏。”当我能在争吵声中保持平和,在作业本堆里发现进步,在疲惫的深夜想起孩子们的笑脸,就知道:这份职业给予的,远比消耗的多。而我们能给学生最好的礼物,或许就是让他们看到——原来大人也会有烦恼,但我们有办法让自己重新开心起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机场路小学教研 ( 冀ICP备2021028907号 )冀公网安备13010502002285

GMT+8, 2025-7-4 13:28 , Processed in 0.078456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