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整合优化建议 姬晓曦 课程整合作为一种教育创新模式,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在多维度上产生了显著的积极影响。它以探究式学习和项目任务推动学生从被动接受转向主动探索,更大限度的激发学习主动性,增强团队协作任务,提升沟通能力与社会适应,也更加尊重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在推动教师专业成长方面也有积极意义,激活教师创新能力,推动教师从“教教材”转向“用教材教”。虽然课程整合通过重构知识体系、创新教学方法和打破资源边界,教育公平与质量提升提供可持续路径。然而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具体如下: 一、各学科课时比例 增加1节小语文课和1节音乐课,减少2节自主拓展课。 自本学期课程整合方案实施以来,涉及到四年级的变化将3节语文、1节数学、1节英语的调整为成大课,另外还有三节小课时语文课,鉴于部编版语文教材中教学内容多以及需要拓展的内容广泛这一现状,建议每周增加一节“语文与阅读”。 目前的每班每周有3节“艺术与审美”,即两节美术课连排课有利于孩子们赏析、学习、完成一份完整的美术作品。而美育教育中的音乐课每周1节,课时安排相对不足,为提升学生艺术素养,培养审美能力与创造力,建议增加每班每周增加一节音乐课,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营造更浓厚的校园艺术氛围,推动学校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 除此之外,每周每班6节自主拓展课程可供各班自行支配,所占比重相对较多,建议每周4节,用于进行项目式学习、跨学科综合学习等。 二、劳动与综合实践学习 术业有专攻,建议劳动与综实项目式学习由专人任教。四年级课表中每班每周两节的“劳动与综实项目式学习”是由语文和数学老师各承担一节,该课程所涵盖的内容与领域十分宽泛,由多学科教师兼任存在教育精力分散,专业深度不足等问题,保证授课内容与课程名称保持一致。为保障课程系统性与专业性,助力学生实践能力与劳动素养提升,也更加契合新课标中劳动教育独立设课的要求,建议安排专人任教,使每节课都名副其实。 三、室内体育活动 如遇特殊情况室外体育课无法进行只能在室内活动时,建议体育老师是否提前准备好室内操、手势舞、眼睛保健操的内容,让学生在室内分成部分轮流活动小幅度的或者做一些拉伸类的运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