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古诗中的爱国情感——《示儿》、《题临安邸》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2. 能借助题目、注释和相关资料,了解诗句的大意,体会诗人忧国忧民、热爱祖国的情感。 3. 结合时事热点,树立热爱祖国、报效祖国的志向。 教学重点: 通过课下注释和所补充《示儿》、《题临安邸》的背景资料和诗人的身世资料,体会其中的爱国情感。 教学难点: 通过《示儿》、《题临安邸》的比较学习,深入体会作者的爱国情感。 教学过程: 导入: 悠悠华夏五千载,在中国这片沃土上,有多少文人墨客伤春悲秋,又有多少豪杰壮士感时伤怀。他们所创作的诗篇,不仅是表述心志的一种文体,也是我们知晓历史的一面镜子。今天我们来学习《示儿》和《题临安邸》两首古诗。 一、诵读古诗,初作比较 师:现在请大家大声诵读这两首古诗,观察他们有什么相同之处。 生:(预设答案是七言、宋代、爱国诗……) 师:大家观察的都非常仔细,正如我们所看到的,两首诗都作于宋朝,确切地说是南宋,一字之差历史大不相同。宋和南宋是什么关系?谁想做解说员,带我们重回宋朝,了解一下当时的情况? 生:(介绍所查资料) 师:这几位同学有的说的比较简略,有的说的比较详细。我们在查资料时,往往会看到大片的内容,这些有的对我们有用,有的对我们没用,我们需要对资料进行加工,方法是删繁就简,提取主要信息,把重复的内容删掉,然后用自己的话把它讲述出来。 师:你能不能找出两首古诗中表示地点的词语? 生:(预设九州、中原、临安、西湖、杭州、汴州) 师:这些地方其实在这段历史中是非常重要的,我们来看下背景资料,看看它们的联系。 师:金国攻下卞州,北宋灭亡,重建的宋王朝偏安江南,建都杭州,这段历史也被称为靖康之耻。 二、再读古诗,比较不同。 师:同一历史背景下,诗人关注角度不同,诗歌展现的内容也会不一样。有没有同学来给大家说说你发现了它们哪些不一样的地方? 生:(预设内容、情感、表现手法……) 师:大家的思路都很清楚,古诗做比较的时候,我们可以从表现手法、表达情感、创作背景、诗歌内容等方面就行对比,下面就让我们仔细的分析一下这两首古诗,感悟一下诗中蕴含的感情。 师:大家先看这两首诗的题目。 生:(结合注释回答) 师:读懂诗歌的题目有助于我们理解诗歌的内容《示儿》是陆游临终前写给自己儿子的,那《题临安邸》是林升写给谁的呢?我们可以做一个大胆的推测。 生:(预设权贵、游人、百姓……) 师:大家的想法五花八门,咱们看看能不能从诗里找到答案。 生:读 师:这些权贵逃到杭州后是什么样的景象?作者在南宋的都城看到了什么?大家可以用诗中的话说,也可以用自己的话说。 生:(自由回答) 师:这些楼是谁建的?他们建这些楼做什么? 生:(自由回答) 师:我们一起来读一读,看看眼前能否出现这样的景象。 生:读 师:作者在南宋的都城还看到了什么? 生:(自由回答) 师:游人、暖风是我们所理解的那样吗? 生:(自由回答) 师:杭州作汴州怎么理解? 生:(自由回答) 表达练习:面对终日醉生梦死的南宋权贵们,你想说些什么? 生:(自由回答) 师:林升作这首诗的心情如何?他是如何表达的? 生:(自由回答) 师:相比林升委婉曲折的表达,陆游的这篇《示儿》直白易懂,请你在诗中找一找,陆游在临终前最牵挂的是什么事? 生:(预设但悲不见九州同) 师:你从诗中的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 生:(预设:元、万事空。但、家祭) 师:作者的心情可以从诗中哪个字体现?你觉得陆游为何而悲? 生:(预设悲,文本中不见九州同,文本外) 师:结合陆游生平,再次感受诗中的悲。 师:他心中有这么多的悲伤,他是一个消极的人吗? 生:(预设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师:诗的前两句写出了陆游的悲,诗的后两句又变成了昂扬的调子,表达了他对祖国统一的热切盼望。 三、比较古诗,整体感悟 师:两首诗放在一起,仿佛徐徐展开的一幅画卷,南宋权贵的奢靡和北宋遗民的酸楚形成了强烈的对比。但我们通过古诗却能够感受到,不论是林升心中的愤,还是陆游诗中的悲,都表达了对祖国深沉的爱。 四、结合实际,升华情感。 师:钟、李图片 生:介绍 师:除了一些耳熟能详的抗疫英雄,还有一些90后、00后的哥哥姐姐,也为抗疫作出了贡献。习大大视频介绍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一代人终归老去,但总有人正年轻,我们作为年轻的一代,要怀有爱国志,好好学习,让祖国因为有我而精彩。 五、作业: 改写《示儿》或《题临安邸》。(可加入语言、动作等进行创造性复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