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教师风范”的理解 机场路小学 丁燕 “教师风范”从字面上说就是教师的风度,但是我们这里不是具体指某个教师个人的举止姿态,而是指教师这个群体的师德师风。做“怀揣教育理想的读者,知足且上进,温和而坚定”,新时代赋予了教师风范更高更深远的内涵。 朱永新教授在著作《新教育实验》一书中,提出了“教给学生一生有用的东西”这一理念,我感受很深。朱教授的这句话,也契合了我内心的教育理想。“教给学生一生有用的东西”是最实在的一句话。什么是学生一生最有用的东西,无疑就是伴随他们的良好习惯。读书的习惯、思考的习惯、遵守规则的习惯、感恩的习惯、健康的习惯等。如何在浩如烟海的知识中,找到适合孩子的最有用的东西呢,答案就是——读书。成长无捷径,阅读很重要,大量地、广泛地、坚持不懈地阅读,是教师成长的秘诀。 部编语文教材总主编、北大中文系温儒敏教授关于语文教学的24句金玉良言中说:要让学生对读书对语文课有兴趣,前提就是语文老师是“读书种子”。作为语文教师的我,假期也读了一些书,有教育类的《爱的教育》、有讲魏晋风度的《世说新语》、再读名著《西游记》、张晓风的精美散文《只因为年轻啊》、还有丁立梅的《风会记得一朵花的香》,当然,看的最多的还是最喜欢的历史类的书籍,因为历史类的书籍和语文真的是相通的,有很多的历史典故、成语故事、人物传记都和语文勾连在一起,而语文课堂上的历史故事,也是孩子们最喜欢的。 上个星期,红领巾广播播出《经典咏流传》的一首歌——《诫子书》,当时我就在黑板上写下了《诫子书》里的名句,“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讲给孩子们听,《诫子书》是诸葛亮写给他八岁儿子的一封家书,告诫孩子勤学立志、修身养性的道理。这些知识,三年级的孩子可能还不会理解的太深,但是至少在他们心中种下了一个要勤学、要好学的种子。教师节那天,我问孩子们:你们知道老师是干什么的吗?孩子们说上课,我说其实唐朝的时候韩愈《师说》已经告诉我们了,“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我当时给孩子们做了简单的解释,孩子们惊喜的发现,原来古代的老师和现在的老师还真是一样啊!在我的课堂上,诸如十天干、十二地支、古代名马、笔墨纸砚之类的常识知识,经常会作为补充讲给孩子们,他们也特别爱听。你看,读的书变成了行走的知识,随时随地的课堂。 知识只是奠定教师课堂教学的底气,而思考和写作却会给教师带来灵气,一个有底气和灵气的教师在课堂上才会大气,才会表现出教育机智。我还经常写读书笔记,时时翻看,温故知新。只有学而不厌,才能诲人不倦,永远做升级版的教师。 “怀揣教育理想的读者,知足且上进,温和而坚定”,读书是教师最好的修行,那么,好吧,就让我们在这岁月静好的教育和读书中静心的修行,边修边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