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场路小学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773|回复: 7

教育文摘

[复制链接]

70

主题

181

帖子

979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979
发表于 2020-10-9 09:22: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郭振洲 于 2020-10-9 09:23 编辑

在此主题帖下分享一些教育文章,供老师们浏览学习。

全球主流教育方向已变,我们还在纠缠起跑线
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变化,教育改革在全世界从未停止它的脚步。

我们的教育走到今天,随着国家经济形势的良好发展产生了一些变化。经过三到四轮的课改,在技术、观念上都有了一些全新的改变。但是,其实质性的教育形态和方式仍然几十年不动摇。

于是,一方面,我们国力大增,另一方面,我们的教育却固步自封,在追求高效、高分、高升学率的路上越跑越快。只可惜,估计方向跑错了,我们在背离教育本义上的路越走越远。


01
全球主流教育的学习方式已成功转向,
我们还在猛攻填鸭式和灌输式教育

在世界各地,尤其是教育发达地区,几乎无一例外的进行着“项目式学习、团队合作学习、多学科融合学习、问题导向式学习、人工智能辅助学习、体验式学习、探究式学习”等等。

尽管我们很多学校、很多地区也已经进行了有益的实践,但是,在整个主流学习方式上,我们始终不敢放弃讲、讲、讲这根拐杖,即便有些实践,也是走得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在芬兰,他们的学习方式可以是这样的:以小组为单位,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自找材料,搭建房子的任务;

在英国,一篇课文可以学习一天,因为他们还要进行角色体验、表演、对话和改变原文意思进行重新创作;

在新加坡,他们已经不在在乎PISA的排名,而是注重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比如:他们进行的任务驱动式合作学习方式,根据新加坡的气候条件和地质特点,建造一栋绿色环保的大楼,用什么材料?如何施工?流程等等,在合作学习中擦出很多的创造性火花。

统计所有诺贝尔奖获得者,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没有哪一个是考高分获得的,都是靠解决尖端问题而获得。解决问题的能力,主要靠学习方式的转变而获得。你在那里死记硬背,他在那里动手动脑,最后的结果是不言而喻的。

一个物理系的研究生,毕业就职到一个单位,有一天,办公室突然没电了,其他楼层都有,为何唯独她这层楼没电呢?东找西找,不知所何。一个民工走到电闸前,把跳闸的电闸轻轻合上,问题解决了。

极端个案虽不能说明什么,但其讽刺的意味令人沮丧,更令人悲观。我们几十年来培养了不计其数的学霸级低能的人,根本原因就是学习方式的单调和孤立。

再不转变,再不合作,一切个人努力都只是不解决实际问题的最好注脚。



02
全球主流教育已经在关注人的意义,
而我们还在死盯起跑线

教育的一大目的就是引导学生成为他更好的自己,这也是人的意义。这取决于首先保证学生是活生生的人。当我们把学生当成容器进行机械地灌输学习的时候,教育的本义便荡然无存。

于是,我们把学生当成动物一样放在一个划定的起跑线上,恶毒地鞭挞他们向前跑,不准输就成为理所当然甚至天经地义。还美其名曰:我是为你好。

关于起跑论,社会上很多人顽强地认为是现实社会造成的,最有说服力的一句话就是:大家都在跑,你不跑输了怎么办?我们要反问:赢了又如何?

恢复高考四十年,赢在起跑线的人和输在起跑线上的人估计都不在少数。我们可以找出无数个例子说明赢了起跑线有多么的荣耀和美好前程。但同时,我们也一定找得到无数个例子来证明赢了起跑线而最终悲惨凄楚甚至令人痛心疾首的事实。

著名诗人海子,绝对称得上是赢在起跑线的人,我至今认为在中国现代诗歌界,海子的水平是可圈可点的,其实他人也好。


海子三岁能认3000个字,四岁可以背很多古诗词,五岁上学,成绩便一发不可收拾地拔尖。十五岁考入北京大学法律系,十九岁在中国政法大学任教。

假如你我家里出一个这样的孩子,是不是我们都会引以为傲甚至有荣耀凡尘的荣光?很可惜,天可叹,二十五岁在山海关下一处铁轨卧轨自杀,死前留下九个令人心寒的字:我的死与任何人无关!

可他的死留给亲人的就是无尽的伤痛,给喜欢他的人留下了永远的遗憾。不要以为这是个案,在中国的今天,这出悲剧,几乎每天都在上演。

只是你我运气好,没有降临到我们头上而已。

赢了如何?输了如何?根本不能说明任何问题。但,一旦人的意义不在,输赢毫无意义。所以,我们的教育应该即刻转向,赋予学生学习成长有意义上来。


03
全球主流教育已经落实合作学习,
我们还在拼死竞争

合作学习绝对是当今主流学习形式之一,可我们还在搞“提高一分,干死千人”的勾当。实在是没文化。

为什么学习上不可以合作呢?非要把教育搞得血淋淋的?强调竞争的学习培养的结果大多是冷酷无情、个人极端主义和心胸狭隘之人,长大了怎么会与人合作、对人友善、乐于沟通?

看看我们现在的一些就业大学生,一言不合便扬长而去,一点不如意就抱怨连天,似乎全世界都差他似的。个人主义到这个程度,你的分数再高也是个屁而已。

一些学校、一些地区已经在开展合作学习方式的探索和实践。其实,成熟的合作学习理论与实践早就证明是全球更好的学习方式,我们有些人、有些学校就是不愿意接纳,可悲可惜。



04
教育走得太快,请等等落下的灵魂

教育的问题出现在哪里?教育的核心问题不是出在我们的术、不是出在我们学生的能力、不是出在改革、不是出在技术层面,原来我们的教育缺乏灵魂的东西。

我可以说这么一句话,中国的教育技术层面已经走得太快了,“灵魂”跟不上了。

1、教育非他,乃心灵的转向:引导孩子转向爱、善、智慧

那么我们现在能不能不从教育的角度来看教育,从哲学的角度来看是不是灵魂出了问题。柏拉图说过一句话“教育非他,乃心灵的转向”,那么我请问转向哪?往哪转?引导孩子转向分数、转向才能、转向才干、转向本事?都不是。

印度哲学家克里希那穆提,写了一本书《教育就是解放心灵》。解放心灵,按柏拉图的语境来说心灵究竟应该转向哪里?我研究的结果是转向爱、转向善、转向智慧。

你学过哲学,在西方哲学里面“爱智慧”就是哲学,那我加一个善,一个人的灵魂深处有爱、善、智慧这三样东西,你说这个人今后差一点技术、差一点才能,又能差到哪里去呢?而恰恰这个东西是我们全世界的普适价值,但是现在很多人都忘了。

2、教育就像养花一样,一边养一边看,一边静待花开

人生就应该是一个“慢”的艺术,教育亦如此。我的一位学生的女儿,当年读小学五年级的时候带到我家里来看望我。

她说:“老师,你看我的孩子不爱吃饭,瘦小,黄毛丫头,怎么办啊老师?”

我说:“你这孩子多少岁?”

“10岁。”

我说“才10岁你着什么急啊。”

“她学习成绩也不行,吃饭也不行,比同龄人都要矮一头,怎么得了。”

我说:“你形象不错,自己的孩子会差多少呢,你不要着急,太在乎这个东西没用,养人要慢慢来,你着急她也不会长,拔苗敢拔吗?”

2014年,高考结束以后,志愿都填报完了,录取通知书来了,她带着一个亭亭玉立,长得很漂亮的女孩子来,说:“叫师爷爷。这就是当年那个黄毛丫头。”我说:“你看你当年是不是很着急?孩子几年工夫,长得比你还高,比你还漂亮,这次还考了一个好大学。”她说:“当时我真的着急,现在还是觉得很自豪的。”


我从这个例子当中深刻地体会到教育就是“慢”的艺术,什么叫教育?教育就像养花一样,一边养一边看,一边静待花开,我把这句话送给你们两个,子女就要这样养,要慢,不要着急。

3、适合的就是最好的教育;每一个学生成才的途径和方式没有确定的指向

现在的某些学校说“只要学不死就往死里学”“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都是这样的无聊、矫情的语言,以为这样就能把教育做好了?

不要今天看到我们校园门口上写着“热烈祝贺某某成为文(理)科状元,考上清华、北大”,就以为这样的孩子将来一定会成功。我刚才说了,孩子的未来有无限的可能性。说一个孩子为什么有价值?因为他有可能性,他有无限的可能性。

所以我的结论是:第一,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方式方法,适合的就是最好的教育第二,每一个学生成才的途径和方式没有确定指向。

不要以为你的孩子现在喜欢画画、喜欢弹钢琴,他今后就一定是个艺术家,可能他今后从事的工作和这个一点关系都没有,他有无限可能性。看一个孩子成绩不行就开始下结论,说这孩子今后是擦皮鞋的或者将来没有出息,哪有这样的教育呢?


4、教育的新常态就是要摒弃浮躁、功利,回归到教育规律

现在有很多家长把自己的孩子当成手段,学这样、学那样、考状元、读名校都是脸面的问题,就是当成一种手段。一旦用孩子的成长来满足我们成年人的某种欲望或者需求的时候,我们的教育一定出问题。

我说一个简单的教育规律,看看我们现在有多少人不知道。现在初中老师布置作业,孩子11、12点基本上做不完,高三就更不说了。

十三四岁、十五六岁的孩子,他的成长规律是怎么样的?这些孩子在深夜11点到3点之间,尤其是1点到3点之间,脑垂体分泌两种很重要的激素,一种叫性激素,一种叫生长激素。有光照、有压力它不会分泌。

所以,孩子如果睡眠不好、压力大,他长得就不好,这就是规律。如果老师懂了这个规律,那布置作业的时候就一个要求,最迟10点半孩子必须入睡。因为孩子入睡两个小时以后才可能进入深睡状态。你看我们现在遵循这些规律了吗?不管,使劲学,为了分数、为了技能、为了才干。

所以我对教育的信仰就是要回归到教育的规律,慢慢地、静静地、悄悄地做,不要浮躁、不要显摆。一定会有我们想要的结果,那个时候我们的孩子不管是分数、才能,还是能力都很好,他们的灵魂也很丰满。这才是教育新常态。


5、教育必须基于三个原则:中庸、可能和适当

教育怎么做呢?这个问题也是教育的哲学思辨。没有分数(检验)的教育是不成立的,只谈分数的教育肯定是有缺陷的,这就是哲学。

那么我们就来看看哲学家是怎么看待教育的,最经典的亚里士多德的原话“教育必须基于三个原则,中庸、可能和适当”。

中庸,用孔子的话说就是“去其两端,取其中而用之”,总之不偏左不移右、不偏下不偏上,守中为上。我个人认为中庸才是人生、乃至做教育的最好的哲学,就是说我们做教育不要太过头了,也不要不够,就这么简单。

什么叫过头?现在我们就做过头了,在技术层面上不断地改,改得我们老师都不知道怎么上课了,领导也不知道怎么布置工作了。学校教育成了这样子就是过了头,忘记了还有教育规律,还有教育自身内在的东西。

第二个,“可能”是指我们要知道孩子的未来具有一切可能性,现在他所学的,甚至他的才能,他的分数,不能代表他今后能做什么,会做什么。但是他现在又必须要分数,所以他又必须要勤奋学习。我个人认为这些都不能丢,这样才能够确保未来的可能性存在。

所以这里面有个适当,“适当”实际上是我们的教育的方式方法一定要符合规律,要适合孩子。不要看到邻居家的孩子琴棋书画什么都学,也要把自己的孩子送去学。你是博士,说博士的儿子就要比别人学得多一些,这样思考问题就错了,不适合他的学了没用,一定要学这个孩子内心喜欢的东西。

6、教育不是为了适应外界,而是为了自己内心的丰富

我们的教育还是应该回到像孔子说的,孟子说的,包括蒙田说的,“教育不是为了适应外界,而是为了自己内心的丰富。”古希腊有个哲学家叫西塞罗,他说“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摆脱现实的奴役,而非适应现实”。

你看我们现在做教育都是为了适应外界,很多同学因为要去适应社会,结果就把社会最乱的东西学会了,我们学校教的主流价值全部忘了,所以就是必须要丰富内心。

简单的说,学习或者教育对学生本身来说最核心的应该是为己的,不是为别人学的,不是为父母学的,而是为丰富自己学的,这才是真正的教育。

他通过自己学到的东西再来回馈社会,这是我们的一个附属产品。他为自己学的一个附属产品、客观产品就是他一定是为这个社会做好,他自己如果都不丰富怎么能够为社会好,他是破坏社会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0

主题

181

帖子

979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979
 楼主| 发表于 2020-10-14 11:41:0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郭振洲 于 2020-10-14 11:43 编辑

我们到底该教孩子什么,才能帮他在22世纪了解周围的一切,走出生命的迷宫?
前言2050年的教育,将会有哪些不同?今天出生的婴儿,到2050年刚30出头。如果一切顺利,这个婴儿可能到2100年还活着,甚至到22世纪还是个积极公民。我们到底该教这个婴儿什么,才能帮助他在2050年或者22世纪的世界里存活,甚至大展身手?他需要什么样的技能才能找到工作,了解周围的一切,走出生命的迷宫?

01

结合点滴信息,形成一套完整的世界观

目前有太多学校的教学重点仍然在于灌输信息。这在过去说得通,因为过去信息量本来就不大。比如,如果你住在1800 年墨西哥的某个偏僻小镇,就很难知道外面的世界到底是怎样的。毕竟,那时既没有收音机、电视机,也没有报纸或公共图书馆。就算你识字,也能进入某家私人图书馆,书架上多半也只有小说和传道小册子,因为西班牙帝国严格审查当地印刷的所有文本,而且也只允许极少数通过审查的出版作品由外界输入。如果你当时住在俄国、印度、土耳其的偏僻小镇,情况大致也是如此。现代学校出现,所有孩子都能学到读写技能,了解地理、历史和生物的基本事实,这其实是个极大的进步。但是,在21世纪,我们被大量的信息淹没,而审查机构甚至都没有去阻挡信息的打算,反而忙于散布错误的信息,或是用不重要的事来分散我们的注意力。如果你现在住在墨西哥的一个偏僻小镇,有一部智能手机,光是看维基百科、TED演讲、免费在线课程,就可以花掉大把的时间。一方面,现在没有任何政府有能力隐藏它们不喜欢的所有信息;另一方面,现在如果想用各种互相矛盾的报道、无关紧要的话题来影响大众,完全是轻而易举。比如,全球民众现在如果想知道南极冰盖融化的最新情形,只要上网点一下就能得到信息。然而网络上众说纷纭,实在难以判断哪些内容可信。正是因为只要点一下就能得到无数其他信息,也就令人难以专注。如果政治或科学看起来太复杂,我们很容易就会想转去看些可爱的猫猫狗狗、名人八卦。在这样的世界里,老师最不需要教给学生的就是更多的信息。学生手上已经有太多信息,他们需要的是能够理解信息,判断哪些信息重要、哪些不重要,而最重要的是能够结合这点点滴滴的信息,形成一套完整的世界观。

02

人类不只需要发明新的想法,
最重要的是一次又一次重塑自己

除了太强调提供信息,大多数学校也过于强调让学生学习一套既有的技能,例如解微积分方程式、用C++ 语言写计算机程序、识别试管中的化学物质或是要外国人学着讲中文。然而,我们并不知道2050 年的世界和就业市场会是什么模样,所以我们也不会知道人类需要哪些特定的技能。我们可能投入了大量的精力,教孩子如何用C++ 语言编程、学说中文,但可能到了2050 年,人工智能比人类更会写程序,谷歌翻译应用也能让只会说“你好”的外国人,近乎完美地用普通话、粤语或客家话来交谈。那我们该教什么呢?许多教育专家认为,学校现在该教的就是“4C”,即批判性思考(critical thinking)、沟通(communication)、合作(collaboration)和创意(creativity)。说得宽泛一点儿,学校不应该太看重特定的工作技能,而要强调通用的生活技能。最重要的是能够随机应变,学习新事物,在不熟悉的环境里仍然保持心智平衡。想跟上2050 年的世界,人类不只需要发明新的想法和产品,最重要的是得一次又一次地重塑自己。这么做的原因在于,随着改变的步伐加速,除了经济会改变,就连“作为一个人”的意义也可能不同。
1848 年,几百万人失去了乡间农场的工作,迁移到大城市去工厂里上班。但他们到了大城市之后,性别并不会改变,也不会忽然多个第六感。而且只要在某间纺织厂找到了工作,就能在这个行业待上一辈子。但到2048 年,人类可能要面临的就是迁移到网络空间、流动的性别认同,以及计算机植入装置所带来的新感官体验。就算他们找到了一份有意义的新工作,如为3D 虚拟现实游戏设计最新的流行趋势,但可能短短10 年内,不仅是这个职业,甚至是所有需要类似艺术创意的工作都会被人工智能取代。所以,你在25 岁的时候,交友网站上的自我介绍可能是“25 岁的异性恋女生,住在伦敦,从事时尚业的工作”。但到了35 岁,就变成“年龄调整中,非特定性别,新大脑皮层活动主要发生在‘新宇宙’虚拟世界,人生的使命是要前往其他时尚设计师未曾踏足的领域”。到了45 岁,就连“约会”和“自我定义”都成了过时的概念,只要等待算法帮你找到(或创造)完美的另一半就行了。还想要从时尚设计中找到人生意义吗?现在算法的作品已经比你的作品强太多了,如果再去回顾你在10 年前最满意的作品,只会让你无地自容,再也没有半点自豪的感受。而且,你也才45 岁,后面还有好几个10 年,等着你发生巨变。上面这个例子当然只是个假设。没有人真正知道未来将如何变化,而且任何假设都可能与真正的未来相去甚远。
03

“不连续性”时代,
“我是谁”会成一个更紧迫也更复杂的问题。

如果某个人向你描述21 世纪中叶的世界,听起来像是一部科幻小说,那么他很可能是错的。但如果某个人向你描述21 世纪中叶的世界,听起来一点儿都没有科幻小说的意思,那他肯定是错的。虽然我们无法确定细节,但唯一能确定的就是一切都会改变。未来的重大改变,很有可能改变人生的基本架构,让“不连续性”成为最显著的特征。
从远古时代开始,人的一生分为两个阶段:学习阶段和工作阶段。你先在第一阶段累积各种信息,发展各种技能,建构起自己世界观的同时,也建立起稳定的身份认同。就算在15 岁的时候没去上学,而是在自家田地里工作,你仍然是在“学习”:学习怎样让水稻长得更好,怎么和大城市贪婪的米商谈判,以及怎样解决和其他稻农之间抢水抢地的问题。在人生的第二阶段,你依靠累积下来的技能闯荡世界、谋取生计,贡献社会。当然,就算到了50 岁,你还是会在种稻、谈判、处理冲突这些事情上学到新知,但都只是对已然千锤百炼的能力做点微调而已。但到21 世纪中叶,由于改变的速度加快、人的寿命延长,这种传统模式将无以为继。人一生之中的各个接缝处可能出现裂痕,不同时期的人生也不再紧紧相连。“我是谁”会变成一个比以往更加紧迫也更加复杂的问题。这很可能会带来极大的压力。因为改变总是会造成压力,所以在一定年龄过后,大多数人都不喜欢改变。15 岁的时候,人生充满变化,你的身体在成长,心智在发展,关系也在深化。一切都在改变,一切都如此新奇。你忙着自我重塑。对大多数青少年来说,这有点儿吓人,但也令人兴奋。新的愿景在你面前展开,整个世界等着你去征服。但到了50 岁的时候,你不想改变了,大多数人也都放弃了征服世界的梦想。这辈子能看的、能做的、能买的,好像也就那样。这时的你更喜欢稳定。为了手上的这些技能、职业生涯、身份和世界观,你已经投入了太多时间和精力,并不想重新来过。为某件事费的心力越多,放下它、为新的事物挪出空间也就越困难。你虽然还是可能喜欢有些新的体验、做些小的调整,但对大多数50 多岁的人而言,并没有准备好彻底改变自己的身份认同及性格的深层架构。这件事可以从神经学的角度来解释。虽然成年人的大脑并不像我们过去以为的那么僵化,但和青少年的大脑相比,可塑性还是差了一截儿。要让神经元重新连接、突触重新排列,实在是难如登天。然而在21 世纪,“稳定”会是个我们无福消受的奢侈品。如果还想死守着稳定的身份、工作或世界观,世界只会从你身边嗖的一声飞过,把你远远抛在后面。因为人类的预期寿命应该会更长,有可能你有几十年的时间,只能活得像一个无知的化石。想让自己在这个世界上还有点儿用(不只是在经济上,更重要的是在社会上),就需要不断学习、重塑自己,而且到时候,50 岁可能还算年轻。
等到改变成为新常态,个体或人类整体过去经历的参考标准都只会慢慢降低。无论是作为个体或整体,人类都将越来越多地面对以前从未遇到过的事物,比如超高智能机器、基因工程改造的身体、能够精确操控自己情绪的神奇精妙的算法、急速袭来的人工气候灾难,以及每10 年就得换个职业的需求。面对前所未有的局面,到底该怎么做才正确?现在被大量信息淹没,绝无可能全部吸收和分析,该如何应对?如果“不确定性”已经不再是例外,而是常态,又要怎么过下去?想在这样的世界过得顺风顺水,需要心态非常灵活、情感极度平衡。人类将不得不一再放弃某些自己最熟悉的事物,并要学会与未知和平相处。但麻烦的是,教孩子拥抱未知、保持心态平衡,比教他们物理公式或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因要困难许多。人的韧性光靠读书听课是培养不出来的。现在的教师多半也是旧教育系统下的产物,通常他们自己的心态也都不够灵活。工业革命让我们对教育的想法就像一条生产线。城镇的中心有一座大型混凝土建筑,里面分成许多大小相同的房间,每个房间都配有几排桌椅。铃声响起,你就和另外30 个一般大的孩子一起走进某个房间。每个小时都会有一个大人走进来说话,有一个人会告诉你地球是什么形状,另一个人告诉你人类的过去如何,还有一个人告诉你人体是什么样的。我们很容易对这种模式嗤之以鼻,而且几乎所有人都认为,就算这种教育模式在过去取得了一些成就,现在也已经破产。但到目前为止,我们还没有找出可行的替代方案。至少,这种替代方案不能只适用于加州市郊富人区,而是要能够扩大规模,即使在墨西哥乡村也可以施行。
04

认识你自己:不要让被算法操控

如果有个15 岁的孩子被困在墨西哥、印度或亚拉巴马州某所观念过时的学校,我能给他的最好建议就是:不要太依赖大人。多数大人都是一片好意,但他们不太懂现在这个世界。
过去,听大人的话会是个相对安全的选项,因为在当时,他们确实懂那个世界,而且世界的变化并不快。但21 世纪不一样。变化的脚步越来越快,你永远无法知道,大人告诉你的到底是永恒的智慧,还是过时的偏见。所以,到底你可以依赖什么呢?也许是技术?这个选项更冒险。技术可以带来许多帮助,但如果技术在你的生活里掌握太多权力,它就可能把你当作人质,走向它想达到的目标。几千年前,人类发明了农业技术,但这只让一小群精英富了起来,大多数人反而沦为奴隶。大多数人发现自己得顶着炎炎烈日拔草、浇水和收割,日出而作,日入而息。这也可能是你的命运。技术本身并不坏。如果你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技术能帮助你达成目标。但如果你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它就很容易为你塑造目标,控制你的生活。特别是随着技术越来越了解人类,你可能会发现,好像是自己在为技术服务,而不是技术在服务你。有没有看过街上的行人像僵尸一样在游荡,脸几乎贴在手机屏幕上?你觉得是他们控制了技术,还是技术控制了他们呢?那么,你该依赖自己吗?在《芝麻街》或是迪士尼以前的电影里,这听起来可能是个好主意,但这个选择在现实生活中的成效并不大。就连迪士尼也意识到了这一点。
大多数人就像《头脑特工队》里的莱莉,其实并不了解自己,打算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时,很容易遭到外部的操控。随着生物技术和机器学习不断进步,要操控人类最深层的情绪和欲望只会变得更简单,于是“跟着感觉走”就会越来越危险。等到可口可乐、亚马逊、百度或政府知道怎样触动你的心弦,按下你大脑的开关,营销专家和你内心之间的区别是否还那么容易看清?面对这项令人生畏的任务,你必须下定决心,了解自己这套操作系统,要知道自己是什么、希望在人生中达到什么目标。本书中所提出的诸多建议里,这绝对是历史最悠久的一条:认识你自己。几千年来,先知和哲人言者谆谆,要人们认识自己。而到了21 世纪,这个建议的迫切性更是前所未见,因为现在已经不是老子或苏格拉底的时代,人类已经有了强大的竞争对手。可口可乐、亚马逊、百度和政府争先恐后,都想非法侵入你。不是侵入你的手机、你的计算机,也不是侵入你的银行账户,它们想黑进的就是“你”,以及你的生物操作系统。你可能听过,有人说这是个非法攻击计算机的时代,但事实并非如此。事实上,现在已经是非法攻击人类的时代。算法现在正看着你,看着你去了哪里、买了什么、遇见了谁。再过不久,算法就会监视你走的每一步、每一次呼吸、每一次心跳。凭借大数据和机器学习,算法对你的了解只会越来越深。而等到这些算法比你更了解你自己,就能控制你、操纵你,而且你无力抵抗。你会住在母体里,或是活在楚门的世界里。到头来,这就是个简单的经验问题:如果算法确实比你更了解你身体内部发生的一切,决定权就会转到它们手上。当然,也有可能你很高兴能把所有决定权都交给算法,相信它们会为你和世界做出最好的决定。如果真是这样,你只要轻轻松松享受安排好的旅程,什么事都不用做,交给算法就好。但是,如果你还想为自己的存在、为人生的未来保留一点儿控制权,就得跑得比算法、亚马逊和政府快,在它们之前就认识你自己。如果要跑得更快,就要轻装上阵,把过去的所有幻想都放下吧,它们是相当沉重的负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0

主题

181

帖子

979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979
 楼主| 发表于 2020-11-9 09:03:27 | 显示全部楼层
【李镇西】“我们一起来上一堂让听课老师失望的课好不好?”——《春之怀古》课堂实录(上)[color=rgba(0, 0, 0, 0.298)]原创 [color=rgba(0, 0, 0, 0.298)]李镇西1 [url=]镇西茶馆[/url] [color=rgba(0, 0, 0, 0.298)]前天


学生:成都市大邑中学初一·10班学生、现场听课老师

教师:李镇西

时间:2020年10月28日上午

地点:成都市大邑中学

记录:马文琴、杨璐、兰静


第一课时


还有十来分钟才上课,我提前走进教室,学生们已经坐好了。

这是一间很大的教室,除了坐着48名学生,旁边还密密麻麻地坐着150多名“慕名”前来听课的老师。


这是大邑中学初一·10班的孩子们。每一个孩子的桌上都放着一个名牌,这是他们细心的班主任兼语文老师邓茜媛,为了方便我上课抽学生提问而制作的。

我看见前排一个女孩的名字叫“李子燏”,“燏”这个字我不认识,便问她读什么,她回答读:“yù。”

我又看了好几个学生的名字,都有我不认识的字,如“莼”“嵛”等。问他们,他们都告诉我了。

我乐了:“今天来到大邑中学,我又认识了好多字。”

说着我拿起名牌,对听课老师扬了扬,说:“估计好多老师也不认识这些字。今天长知识了!”

然后我指着邓茜媛老师,问同学们:“知道我与你们邓老师是什么关系吗?”

大家回答说:“她是您的学生。”

“嗯,原来邓老师都已经给你们说了。对的,是师生关系。”我说。

然后我追问:“那你们和我是什么关系呢?”

学生一下愣住了,好像没反应过来。

我解释说:“她是我的学生,你们是她的学生,那你们又是我的什么呢?”

邓老师在旁边插话提醒:“再传弟子。”

我说:“邓老师是我的徒子,你们又是邓老师的徒子,那你们就是我的徒孙!那你们和邓老师都是我的……”

学生一边笑一边大声说:“徒子徒孙!”

听课老师也笑了起来。



我继续说:“我刚才在路上就问邓老师,我说,茜媛,你现在带的这个班的学生喜不喜欢你呀?她说,你去问学生吧!好,那我现在就问大家,你们喜不喜欢邓老师啊?”

“喜欢!”学生异口同声。

我说:“嗯,我知道你们在这样的场合不可能说不喜欢。”

全场又笑开了。

“那我就要问具体一些,你们喜欢她什么?谁来说一下?”

一时没人发言。

“看来你们刚才说的全是假话……”我故意这么说,可话还没说完,一个男生举手了。我便说:“好,请那位同学来说一下。”

他站起来说:“喜欢邓老师的文采,她在上课时总能讲到很多相关的课外知识,还能延伸到其他的书籍和文学方面的知识。”

又一个男生举手了:“嗯,还喜欢她的责任心。我们犯错的时候,她总会说一句:‘不是你们的错,是我没有教好。’这句话让我们很感动,这就是邓老师在教我们时候的责任心。”

我说:“从你的发言中,我发现你受她的影响,都很有文采了。”

大家笑了起来。

这时候,我的左眼流泪了,赶紧用纸巾擦了擦。

然后,我声明说:“我刚才擦眼泪不是被你感动了,是眼睛有问题。最近我的左眼老爱淌眼泪,所以我今天上课可能随时要擦眼泪,你不要误以为李老师太容易被感动,不停流泪。但是呢,我的确被你们对邓老师的评价感动了。还有补充的吗?”

又一个同学举手了:“邓老师很爱我们,但对我们的要求也很严格,我喜欢她。”



我说:“是的,邓老师在我身边工作了两年,我感觉她是她们那个年龄段里面少有的有才华的人。文章写得特别棒,人也特别好,善良,有爱心。”

稍作停顿,我继续说:“这是第一个问题。刚才我又问她,你的课上得怎么样啊?学生喜不喜欢啊?她还是说,你问学生嘛!好,那我现在就问大家,她的课上得怎么样?”

学生沉默。

我说:“这个没人回答了,那说明她的课大家都不喜欢。”

结果,大家马上齐说:“喜欢!”

我说:“不对,怪我问题没有问好,我问大家喜不喜欢她的课,等于是把答案送到你们嘴边了,你们很难说不喜欢。那她的课究竟上得怎么样?能不能给我讲几句,她的课都有什么特点啊?都跟小学的课有什么不同呢?”

一个叫唐梓茜的学生说:“我觉得邓老师的课幽默风趣,代入感很强。”

我说:“哦,幽默风趣,可我还没有发现过她幽默呢!你请坐。其他同学还有补充吗?这样,你们若给她打分,打多少分?以一百分为满分,打多少分比较合适?实话实说。你们不要看她的脸色,看我的脸色,呵呵!”

学生一时沉默,好像在想。

“这样吧,觉得打100分的举手!——嗯,没有,没关系的,反正现在邓老师不在——哦,她在的。”

大家哄堂大笑。

“打90分的举手——哦,多数同学都举手了。但有同学在看别人,别看别人嘛,你自己觉得打多少分是你自己的事。”

我又问:“打不及格的举手——没有。嗯,大多数同学给邓老师打90分,90分已经很高了。我今天上课争取和她的距离不大,或者争取和她缩小距离吧!”学生都笑了。

停了停,我问:“邓老师向你们介绍过我吗?我叫什么名字?”

学生们说:“李镇西。”

“对,我叫李镇西。”我一边说,一边把我的名字写在黑板上,“我的字有没有你们邓老师写得好啊?”

学生们都说:“有!”

我乐了:“我看有同学一边回答一边看邓老师的表情。”

大家又笑了。

我说:“我不会写正楷字,我知道跟你们这些小朋友上课应该写正楷字,一笔一划,但几十年已经习惯了,就这样写。不敢说我的字比邓老师写得好,但是我写得比她流利一些。”

写完名字,我转过身,对大家说:“我还是要说几句心里话,本来今天我只是给我们工作站30多位老师上课的,很随意的,说上就上。结果呢,来了那么多的老师听课。我觉得有点不好。因为他们带着期盼,是来听所谓‘著名特级教师’的课,他们希望看到‘亮点’‘高潮’‘精彩纷呈’……然后回去说,哎呀,今天听李老师上课,真是一次难得的享受!可是,今天他们会失望的。”

我突然提高声音:“同学们,我们今天一起来上一堂让他们失望的课好不好?”



学生们也大声回答我:“好!”

“嗯,同学都说好,但我估计有同学是习惯性地随大流顺口说出来的。”我说,“那么,你们觉得我的意思是什么?你们要想一想,李老师说要上一堂‘失望的课’是什么意思呢?”

有学生说:“你说的反话。”

听课老师笑了起来。

“嗯?‘说的反话’?那你的意思是,其实我上得非常精彩是不是?”我问。

大家又笑了。

我继续问:“还有没有其他理解,我为什么要上一堂让他们失望的课?”

说着,我转身对着听课的老师:“那老师们呢?你们怎么理解?你们既然来了,论年龄嘛,我也把你们当我的学生辈。我这话也不客气啊,我的意思是说,你们就是我的学生,我上课你们也要参与的。有没有老师回答一下这个问题,为什么要上一堂让你们失望的课?请老师回答一下。”

没人回答。

我对老师们说:“老师应该示范一下,你们都应该积极踊跃的参与今天的课堂。”

老师们们依然沉默,有的甚至悄悄埋下了头,像是生怕被抽到。

我转过身又面向学生:“你们看,他们怎么表现的?”

我继续转身,再问听课老师:“有没有老师理解我为什么要上一堂让你们失望的课?”

还是没老师回答。

“什么意思啊,知不知道啊?”我问,然后我自问自答,“不知道,是吧?”

“好,是这样的,”我走向学生,“本来我想上一堂随意的课的,可是……哎,同学们,你们上过公开课没有?”

大家齐答:“上过。”

“那你们说,上公开课和平时的课有什么不一样?”

有学生在下面小声回答,声音有点犹豫。我说:“我没听清楚,没关系,大声说,有什么不一样?”

一个学生说:“上课的老师是我们没有见过的。”

“老师没有见过的?哦,就是没见过的老师来给你们上公开课,是不是这个意思?”

他点头。

“是的,有时候上课老师不一样,但很多时候也是一样的。是吧?那么,公开课和平时的课究竟有什么不一样呢?”我继续问。



一个学生说:“上公开课的时候,老师比较温柔、生动、慈祥。”

听课老师笑了起来。我明白他们为什么笑,大概是在想,那平时老师上课就不那么温柔、生动、慈祥了吧!

我问:“还有没有同学补充?噢,你说。”

她站起来,说:“后面会坐很多老师,气氛压抑。”

“是啊,你们平时敢举手,上公开课不敢举手了。”我说。

又一个男生举手了,我鼓励道:“咱们这位同学好勇敢,你说。”

他说:“举手的同学变多了,都想表现自己。”

我说:“刚才那位同学说同学们不敢举手,他说同学们敢举手。就像这位发言的同学,就敢举手发言。嗯,还有什么不一样的?”

没人回答了。

我说:“这个……李老师本身不想上公开课。来了这么多人,大家就很压抑。本来我跟邓老师说,就在教室里面上,那样才很自然,一切都是一样的,只不过邓老师变成男的了,显得老一些,还没有邓老师那么漂亮。呵呵!”

学生们也笑了。

“可邓老师说,教室里坐不下,有听课老师。我说,坐不下就站着嘛,老师就站着后面听课,关键是要你们自在,让他们不自在。没坐的,然后他们就会趴在窗口上听,这样也显得我‘生意’很好。”

学生们又笑了。

我接着说:“后来他们说不行,给我安排在,在……你们学校有个小礼堂是吧?当时给我们设计的是在台子上上课,下面的听课老师就是观众,咱们真的是在表演了。我说,绝对不行!如果这样,我就不去了!最后放在这儿,大教室。结果还是不自然。没关系,环境不自然,我们自然一点就好了。”

学生们微微点头。

我问:“你们知道我今天要上什么课文吗?”

大家摇头。

我很得意地说:“我就想给你们一个突然袭击,让你们事先不知道我讲什么。不过……”我突然想起一个阿凡提的故事,“哎,你们知道阿凡提吗?”

学生们说:“知道。”

我开始讲了:“阿凡提有一次去演讲,下面黑压压的一大群听众——当时很多人,哎哟,阿凡提来了,都是他的粉丝呢,得来看看。阿凡提问大家:你们知道我讲什么吗?所有人回答,不知道!他转身就走了。说,我给不知道我讲什么的人讲什么呢?还讲什么讲?他转身走了。过了不久,阿凡提第二次又来了,依然是黑压压的听众。他又问:你们知道我讲什么吗?下面的人心想,上次我们说不知道,把他给气走了,于是便说,知道!你们既然都知道,那我还讲什么讲!阿凡提转身又走了。”

学生大笑。

“阿凡提第三次来了,他继续问粉丝们,知道我讲什么吗?同学们猜,他们会怎么回答,或者说,他们怎么回答阿凡提才不走?你们知道吗?哎,那个同学举手了,好,你说。”

“一半人说知道,一半人说不知道。”他说。

“哟!你是看过这个故事呢,还是现在自己想出来的?”

他说:“我现在自己想的。”

“哈哈,你的智商120啊!”我夸他。

“但阿凡提又走了,他说,我不讲了,知道的给不知道的讲,不就行了吗?”

学生们又笑了。

这时一个学生在下面小声说,“你讲了我们就知道了。”

我说:“对,他们应该这样回答,你讲了我们就知道了!好,同样的道理,今天我讲了你们就知道了。”说着,我拿出一叠资料,“这是今天上课的课文,请熊安妮同学帮我发一发。”

我把资料递给第一排离我最近的一个女生,然后我也抽了一张出来,“今天我就带了这一张纸来,这篇是张晓风的一篇散文——”

我一边说课文题目一边板书:“春之怀古”。

我说:“这是一篇教材外的文章。平时上课,说实话,老师有更多的教学资源,比如有教参,而你们什么都没有,只面对一篇课文。这是不平等的。那么,今天我希望平等一些,我没有教参,你们更没有教参。我也没有要你们预习,原本想让你们预习的,后来想算了,预习会加重你们的负担,本身作业就够多了。那我们就现场同时一起阅读,我和同学们就在同一起跑线上走进课文。哦,当然,其实也不平等, 为什么呢?我的阅历比你们丰富一些,知道的也多一些,比如我就知道作者张晓风,那有没有同学知道张晓风是谁的?有没有知道的?”

一个叫“徐祥钦”的同学举手了。

“好,你知道,你真是了不起。你说一说张晓风是谁?”

“是一个散文家。”

“你从哪知道的?”

“我学过她的课文《我喜欢》。”

“什么时候?在哪里?”

“我小学的时候。”

“非常好,请坐下。刚才我说了,我的阅历比你们丰富,我的理解可能比你们深刻一些,但是你们也有比我强的地方,因为你们的年龄,所以你们的思维比我活跃,想象力比我丰富,你能够以你们的童心,读出我没有读出的地方,这是你们比我强的地方。那么,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就扯平了。”

就这样,聊着聊着,不知不觉开始上课了。

“读一篇文章,怎么读呢?”我提了一个很朴素的问题。

本来这里,我曾想过要让学生们讨论:“怎么读一篇文章?”但想到刚才闲聊的时间太多了,我临时决定取消这里的讨论,直接自问自答,“拿到一篇文章,首先我们会先读一遍,读的过程中我们就发现有不认识的字、词,我们就会查一查,是不是?”

学生们点头。

“我们读的时候,可能还会有一些联想。比如,昨天我读到一本哲学书,是波普尔的书,我一边读一边会自然而然地有许多联想,联想到我读过的类似的书,联想到我的生活体验,等等,有时候会产生共鸣。同时,我们读的时候,有时还会发现一些句子不懂——咦?他为什么这样说、这样写呢?于是,我们就会思考,就会和身边的人讨论,这就是很寻常的阅读经过。那我们今天也这样,先读一读,可是呢,今天没有带工具书,那就彼此交流一下,你不认识的字词,可能他认识,就这样交流一下。完了之后又来讨论,你觉得哪个地方特别有感觉,特别感动?哪里没有读懂?这个句子该怎么理解?等等,我们今天就这样上课,好不好?”

学生们说:“好!”

我说:“那现在就开始读吧!先自己读,读的时候很自然地拿起笔勾画,读完之后我们就请同学起来读,如果有必要,我读也可以。”

学生开始读,越读越大声。



我在黑板上板书:读一读、查一查、聊一聊、问一问。

几分钟后,声音渐小。大家读完了。

“读完了?那读的时候肯定有同学发现有不认识的字,现在交流一下,哪些字?”

一个学生举手:“最后一段的最后一句,‘我想走访那’什么的‘在湮远年代中的春天’,那两个字我不认识。”

我明白他说的那两个字:“这两个字我当然知道,但你们知道怎么读吗?谁知道?哦,没人知道。不知道没关系。邓老师知道吗?”

邓茜媛老师说:“chí chú。”

“no!你读错了,应该读zhí zhú。”我对大家说,“自己把音注上。

我一边板书“踯躅”,一边说:“什么意思?就是犹豫,徘徊不定。好,这个字解决了,还有什么字不认识?”

一个学生问:“第一自然段的第二排,那个山什么?”

“山什么?嗯,这个字谁认识?”

有一个学生说:“山麓lù。”

我说:“什么是山麓呢?半山腰的坡一直到山脚,也可以说山脚。嗯,还有吗?”

一个学生问:“第三自然段的最后一排,春天有如什么旗鲜明的王师?”

我说:“旌旗jīng。旌旗就是古代打仗常用的一个旗子。我们看舞台上的古装戏,打仗出征有许多旗帜,那个旗就是旌旗。还有吗?”

一个学生问:“第三自然段,‘满塘叶’什么?

有学生说:“读黯àn,满塘叶黯。”

我肯定道:“对的,满塘叶黯花残的枯梗……还有吗?”

一个学生问:“最后一句那里,什么远?”

我解释:“yān湮远。‘湮远’就是久远的意思。”

这里疏通生字,我想过让学生以甲问乙答的形式彼此互助解决的,但时间很紧,没有必要把时间耗费在这没多少思维含量的问题上,所以我也就不刻意展示“学生自主”而由我自己代劳了。这是一种实事求是。

我继续问:“这些是不认识的字,还有不理解的词吗?同学们有哪些词不理解?这位同学举手了,好,你说。”

那个学生说:“浑沌无涯。”

我解答:“你想问浑沌无涯是什么意思,是吧?浑沌就是模糊,迷糊,不太清晰。无涯就是没有边际。我们可以形容早上的雾,好大一片,浑沌无涯。”

说完了,我又问:“还有吗?没有了,是吧?那我这里问几个问题,第二行,什么然啊?”

学生回答:“澌澌然。”

“好,大家都会读,那么‘澌澌然’什么意思?你们都没有提啊,说明都懂了,是吗?说实话,我读这篇文章的第一个障碍就在这。什么叫‘澌澌然’?”

没人回答。

我说:“本来应该通过查字词典解决的,但今天没有办法查字典,那还是我说吧。‘澌澌然’,这是一个象声词,水融化了流淌下去的声音,很细小的。”

学生没问这个词,但我觉得有些词他们以为懂了其实没懂,我必须挑明。所以我继续问:“第二段,一只小羊在什么草的时候?这个字读什么?你们看这个字,啮,读niè。这样的字最迷惑我们,以为懂了,其实不会。啮,就是吃的意思。其实它的含义还是比较具体的,就是用啮齿磨那个食物。当然,我们完全可以简单地理解啮草就是吃草。好,就说这些吧,我们平时阅读就这样,阅读的时候发现一个字不认识,自然就会去查……”

我还没说完,突然被一只举起来的手打断。

邓茜媛老师说:“我要一洗刚才的耻辱。我刚才的确把“踯躅”读错了,是因为我把另一个词和它混淆了——踟蹰,踟蹰和踯躅意思相近,都有犹豫、徘徊不前的意思,而且它们字形也很相似,都是足字旁,但它读chi chu……



我将这个字板书在黑板上,说:“邓老师的意思就是说,踟蹰同踯躅,意思相同,读音不同。我建议同学们下来把这个词认真查一查,好不好?”

学生说:“好。”

我说:“嗯,这就叫做做学问。严谨。”

字词疏通了,我说:“接下来,我们来读文章,我呢是想请同学读。那你们说,是请哪个人起来单独读,还是一起读?”

学生们说:“单独读。”

“单独读?那你们想请谁读啊?”

在学生的推荐下,几名学生分别读一段,我也安排学生齐读两个段落。

读完后,我让学生互相评论,并指出读得不太好的地方。有同学说:“‘旌旗’的‘旌’没有读对。”我说:“刚才那位同学,‘仓颉’的‘颉’没读准,应该读jié,当然也可能我听错了。”

我让学生说一说,刚才谁读得好?

学生说:“第一位同学。”

我问:“好在什么地方?”

学生说:“流利,流畅,没有错别字,而且抑扬顿措。”

我继续问:“那其他同学读,你们觉得有什么不足的?”

后排的一个男生说:“他们在读的时候语速有点快,没有停顿。”

我说:“是的,我就想说这个。来,我们握个手,你把我想说的都说了,咱们俩这么有共鸣啊!”

同学们笑了。

我继续说:“他们的阅读有个共同的弱点,读快了啊,韵味就出不来了。但也不是说非要读慢一些,自然一些就行。”

我重新拿起课文:“我倒是想给你们读,但是又怕你们不愿意……”

全体学生说:“愿意!”

“但时间关系,我只能读一段。你们帮我们选一段吧!”

学生说:“第二、三段。”

我说:“好的,读两段,那我读完了,还得让听课的老师们读一读。你们给他们选,让他们读两段。”

学生说:“读第四、第五段。”

我说:“好,这样吧,第一段我们全体一起读,最后一段也一起读。那么老师们找到你们要读的段落,不能比同学们读得差啊!好,我先起个头——‘春天必然是这样的……”,起!”

学生开始朗读——

春天必然曾经是这样的:从绿意内敛的山头,一把雪再也撑不住了,噗嗤的一声,将冷面笑成花面,一首澌澌然的歌便从云端唱到山麓,从山麓唱到低低的荒村,唱入篱落,唱入一只小鸭的黄,唱入软溶溶的春泥——软如一床新翻的棉被的春泥。



我接着读——

那样娇,那样敏感,却又那样混沌无涯。一声雷,可以无端地惹哭满天的云,一阵杜鹃啼,可以斗急了一城杜鹃花,一阵风起,每一棵柳都会吟出一则则白茫茫、虚飘飘说也说不清、听也听不清的飞絮,每一丝飞絮都是一株柳的分号。反正,春天就是这样不讲理,不逻辑,而仍可以好得让人心平气和的。

春天必然曾经是这样的:满塘叶黯花残的枯梗抵死苦守一截老根,北地里千宅万户的屋梁受尽风欺雪压犹自温柔地抱着一团小小的空虚的燕巢。然后,忽然有一天,桃花把所有的山村水廓都攻陷了。柳树把皇室的御沟和民间的江头都控制住了。春天有如旌旗鲜明的王师,因为长期虔诚的企盼祝祷而美丽起来。



听课老师读四、五自然段——

而关于春天的名字,必然曾经有这样的一段故事:在《诗经》之前,在《尚书》之前,在仓颉造字之前,一只小羊在啮草时猛然感到的多汁,一个孩子放风筝时猛然感觉到的飞腾,一双患风痛的腿在猛然间感到舒适,千千万万双素手在溪畔在江畔浣纱时所猛然感到的水的血脉……当他们惊讶地奔走互告的时候,他们决定将嘴噘成吹口哨的形状,用一种愉快的耳语的声音来为这季节命名:“春”。

鸟又可以开始丈量天空了。有的负责丈量天的蓝度,有的负责丈量天的透明度,有的负责用那双翼丈量天的高度和深度。而所有的鸟全不是好的数学家,他们吱吱喳喳地算了又算,核了又核,终于还是不敢宣布统计数字。

全班接着齐读,直到结尾——

至于所有的花,已交给蝴蝶去数。所有的蕊,交给蜜蜂去编册。所有的树,交给风去纵宠。而风,交给檐前的老风铃去一一记忆一一垂询。

春天必然曾经是这样,或者,在什么地方,它仍然是这样的吧?穿越烟囱与烟囱的黑森林,我想走访那踯躅在湮远年代中的春天。

老师们在读第四段时,我临时有一个小创意,我给学生们说:“一会儿老师们读到‘用一种愉快的耳语的声音来为这季节命名’时,大家一起读‘春’!”

遗憾的是,因为老师们朗读的声音比较大声,多数学生都没听到我的建议。所以读到那里,只有几个学生和着老师们读“春”。

全文读完了,我评价道:“很好,我说的是配合很好。除了我读的时候有一个地方结结巴巴的以外,你们都比我读得好。尤其是听课的老师啊,他们配合得非常好,但是他们的声音没有你们好听,因为你们是童声嘛,多好听的声音啊!另外,坐在后面的有些老师也要挨批评,他们开始没有读的。我一走到他们面前去,许多老师就开始读了。”

全场大笑。

“其实文章可以反复读,越读越有味,但我们今天就不读了。我要提一个问题——听课的老师一起思考啊!”我说,“ 这个问题就是,一篇文章怎么才算是读懂呢?这就是我今天问的问题。大家想一想,再说一说,听课的老师也想一想啊!”

全场一下沉寂起来,大家都在思考。

过了一会儿,我似乎是自言自语地说:“我先抽谁呢?”

一个学生举手了:“读懂了,就是将文章字面的意思和字面背后深层的含义弄懂了。”

我说:“恭喜你答对了,加十分!呵呵,这个问题没有唯一的答案,其他同学可以继续回答。”

另一个学生说:“就是把每一处作者要表达的心情、感触,都揣摩透了,将自己的感觉带入作者在写这篇文章的思绪,能够将作者的感情透露在自己身上,理解作者写这篇文章时的感情。这叫读懂了。”

我说:“嗯,对的,读懂就是带入自己的感情。”



有一个学生说:“读懂就是能够理解题目,因为题目就是文章的眼睛。理解题目,就是理解这篇文章的大意。还有看它的开头和结尾,开头是它故事的开始,是起因,而结尾是它感情的升华,所以看开头和结尾也可以读懂这篇文章。还有就是用心去读,找这篇文章的共鸣之处。”

我评价道:“你讲的是怎么读懂,也就是通过什么方式去读懂,这是对的。我问的是,得到怎样的结果算是读懂了呢?”

我问听课老师:“你们读懂了吗?老师们谈一谈,什么叫读懂了?”

老师们沉默。

我对学生们说:“你们说,请哪位老师来回答?”

学生们指着邓茜媛老师:“邓老师!”

我笑了:“我也这样想的,抽邓老师回答。请,邓老师!”

邓茜媛老师说:“一千个读者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我觉得读懂不仅仅是把作者他想要说什么给读出来就行,这只是浅层的;因为还有很多是他没有说出来或是说不出来的,你要用自己的心去体察,去感受那文字里面流动的情感,流动的意绪,读出一种共鸣感。”



我说:“邓老师的意思和刚才那个同学相似,都说到‘共鸣’。有共鸣就叫读懂了。对的,我也这么认为。但我要做个补充。什么叫读懂了?我有八个字:读出自己,读出问题。这就叫读懂了。”

我将这八个字写在黑板上:读出自己,读出问题。

我解释道:“读出自己,就是读出了自己的情感,读出了自己的生活,所以读出自己叫‘共鸣’。比如,我们看一个电影会流泪,因为电影的内容让我们想到了自己曾经的某段经历,或自己的某些情感。读出问题,就是读出不理解的地方,包括我们的质疑,为什么这样写、这样说?可能有人会说,读懂了怎么还读出问题了?是的,恰恰是读出问题才是读懂了。你给我一本《天文物理》,我一窍不通,我是提不出任何问题的,这只能说明我没读懂。而今天这篇短文,可能会有很多问题,读出问题也就是说明我们在思考。”

我停顿了一下,让学生消化我这个观点。教室里出现了沉默。

然后我说:“现在我们再读,先读出自己,或者说,你觉得特别亮眼、特别感动的地方,或者是你不理解的地方,一边读可以一边勾划,然后可以和同伴交流分享,我觉得哪里好……哦,好像下课了吗?好吧,你们休息一会,下节课我们就来交流讨论。”



(未完,待续。根据现场录音整理。感谢马文琴老师、杨璐老师和兰静老师协助我整理这篇课堂实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0

主题

181

帖子

979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979
 楼主| 发表于 2020-11-9 09:07:01 | 显示全部楼层
【李镇西】我对第二节课更满意,因为这堂课出现了明显的失误——《春之怀古》课堂实录(下)[color=rgba(0, 0, 0, 0.298)]原创 [color=rgba(0, 0, 0, 0.298)]李镇西1 [url=]镇西茶馆[/url] [color=rgba(0, 0, 0, 0.298)]昨天
四点说明:第一,《春之怀古》的第一节课堂实录推出后,有一位朋友留言,说他“不太认可”我这样上课,后面还写了很长的评论,以阐述他为什么不“太认可”的理由。我给他回复说:“我完全不同意您的观点,但我非常感谢您!因为您的‘不太认可’,让我的茶馆有了不同的声音。再次感谢您!”但非常让我恼火的是,我在打这段回复时出现了错别字,于是我打算删除后重新回复,要命的是,在删除我的回复时居然不小心把这位朋友的评论也一起删除了!这里郑重给这位朋友道歉,您千万不要误解我是因为你的不同观点而封杀了您的留言,不会的,镇西茶馆绝对不会这样做的。第二,昨天因为粗心,一开始就把上课日期打成“11月”了。明眼人都能看出是笔误,只要直接提醒我“李老师,日期打错了,应该是10月28日”就可以了,我会表示欢迎。其实即使打错了,也丝毫不影响阅读的。但很多读者不知是真的没看懂,还是故意转弯抹拐,非要问:“您确定是11月28日吗?”“怎么是11月呀?”“11月28日还没到啊!”“您是穿越了吗?”“时间是不是有误?”等等,我就哑然失笑了。所以这些流言我一律没有放出。感谢所有直接当了给我指正的读者,也希望其他人以后说话单刀直入。第三,我反对上课一开始就打出教学目标让学生齐读,不等于我主张上课不要目标。我这次上课有没有目标?目标达成没有?看了今天的课堂实录应该就知道了。一堂课上得好不好,不能只听专家评委说,也不能凭上课者良好的自我感觉,而要看孩子们是否有收获。今天的课堂实录后面,我附有该班学生的反馈。大家可以结合课堂实录一起看看。第四,昨天没看第一节课堂实录的,可直接点击《春之怀古》课堂实录(上)


第二课时

休息十分钟后,继续上课。我说:“上节课我说了,读懂就是要读出自己,就是欣赏和共鸣。刚才让大家交流——读出自己,那现在谁来说一说啊?”

一个男生举手站了起来:“请大家看到第三自然段最后一句话,这里用了两种修辞手法。第一处是把柳树拟人化,第二处是把柳树控制御沟和江头的样子比作王师。在一句话中使用了两种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春的生机勃勃和作者对春天的喜爱。”显然,这孩子更多的是关注文字表达的技巧,而没有说自己的感觉,我便问他:“你读到这里有什么感觉啊?”他说:“我觉得在那个时候,春天应该是充满生机的,而且那个时候应该是初春时节,柳树是长得最快的时候。”我说:“哦,长得很快。这句话让你眼前出现了充满生机的初春景象。是的,春天里,什么都长得很快,一下就让漫山遍野显得很漂亮了。我觉得,你回答时要注意,不要只说修辞手法——平时我们说话,谁管修辞手法啊?就说第一感觉,说我读到这儿,我觉得眼前是什么景象,可以了。这就是我们读的感受嘛!你刚才后面回答得非常好,你看,很鲜明。我们请你来读一读这一句,好不好?”他饱含感情地朗读:“柳树把皇室的御沟和民间的江头都控制住了——春天有如旌旗鲜明的王师,因为长期虔诚的企盼祝祷而美丽起来。”我说:“是的,皇室的御沟和民间的江头全部都控制住了,到处都是春的现象。柳嘛,也是春天的代表,非常好!一种气势磅礴的景象,对吧!好,还有吗?”

学生们纷纷举手,急于回答。我看了看一个学生桌上的名牌,说:“好,唐梓茜同学,你说。”她说:“请大家看到第四自然段的第二排,我读到这里就想到了小时候春天去放风筝的场面,想起了春风吹拂在脸上的感觉。”我忍不住赞叹道:“回答得非常棒!就这样读,这就叫读出自己了嘛!非常好!还有同学要分析一下吗?”

面对小树林一般的小手臂,我又请了一位叫“谢昕灵”的女生。她用清脆的声音说:“请大家看到第三自然段的第一排——北地里千门万户的屋梁受尽风欺雪压犹自温柔地抱着一团小小的空虚的巢。从这里,我看到了一幅画,就是在乡村,当时的雪还没有完全融化,燕巢的燕子还没有归来,还是空虚的景象。我感觉到一种冬天即将迎来春天的温暖。”我说:“声音真好听!刚才邓老师就在说谢昕灵的声音好听,真的是这样的。她感觉冬春之交,春天要来了,但是还没完全来,她说是‘冬天即将迎来春天的温暖’,这是一种画面感。不过,这个画面只能通过你们的想象‘看’到。大家也发现了,今天李老师的课没有多媒体,没有课件,我今天是有意不用多媒体。我希望让语文课回到古典时代。因为语文的特点是通过文字再现形象,每个人都可以在眼前呈现画面,产生想象。不同的同学,他眼前的画面是不一样的。但如果我用了多媒体课件,那春天——诺,就在那儿(我用手指了指前方),一下就把大家的想象限定死了。而同学们自己想象就不一样了。你看,刚才就有同学说,她的眼前就有画面。好,刚才还有谁举手呢?”我走到一个小男生面前,看他的名牌,然后笑着着对他说:“哦,是个可爱的小男生啊,王子旭。你想说什么?”

他说:“我的理解和谢昕灵同学的不一样。我从这句话中感受到了母亲对儿女的呵护,宁愿自己受苦受累也要让我们健康成长的这种感情。”我说:“好,我想问大家一下,王子旭说他想到母亲呵护儿女,这是作者本来的意思吗?作者本来有这个意思吗?”全体学生生齐答:“没有。”我追问:“没有,那么王子旭说得对不对呢?”大家还是齐答:“对!”我说:“对的,这叫联想,这叫再创造。由作者的文字想到自己的生活,这就是读出自己,这就是读懂了。好,咱们再请一位同学来说。”一个叫“罗先昊”的学生说:“我想说的句子是:从山麓唱到低低的荒村,唱入篱落,唱入一只小鸭的黄蹼,唱入软溶溶的春泥。我认为这里是从高到低的顺序,写了从冬天到春天的这种时间的变化,而且这里又体现出了春天的生机勃勃。让我想象到了小时候赶鸭子的那种场景。”

我微笑地问他:“你赶过鸭子?”全班同学都笑了。“就是那种追鸭子的情景。”他补充说。我有意逗他:“哦,追过鸭子,没有赶过?”全场大笑。“就是那种朴素的生活。”他很认真地解释说。表情太可爱了!我忍不住赞叹:“非常好!”有老师鼓掌了。我对他说:“你看,我们老师给你鼓掌了。”我转身对听课老师们说,“大声一些,他没听到。”所有听课老师热烈鼓掌,声音持续了很久。

我表扬同学们:“你们今天发言很积极,完全是自愿主动的,而大家的掌声也是情不自禁的。我没有说:‘说得好,给他点掌声!’或者:‘这里应该有掌声。’这是许多公开课老师的口头禅。而我为什么没有说?我觉得掌声应该是发自内心的。如果觉得哪个同学说得好,我们可以给他鼓掌;觉得一般,你也可以不鼓掌。一切要自然,对吧?”然后,我回到课文上,说:“我要补充一点,罗先昊说的这一段也是我特别喜欢的,我读到这儿,就像看电影一样,电影镜头不断地在转换。这样,我试读一下……”我有感情地朗读,一边读一边谈我的感想:“‘春天必然曾经是这样的’——它这个镜头在转换,‘从绿意内敛的山头,一把雪再也撑不住了,噗嗤的一声,将冷面笑成花面。’——什么意思啊?雪化了,是吧?‘一首澌澌然的歌’——雪化了,有声音啊!你们看,有声有色,‘便从云端’——山的高处,‘唱到山麓’——唱到山脚,‘从山麓唱到低低的荒村’——你看,作者是根据融化的雪水的流淌,镜头不断地转换,‘唱入篱落,唱入一只小鸭的黄蹼,唱入软溶溶的春泥——软如一床新翻的棉被的春泥。’——最后的这个细节,从特宏观的,最后细到小鸭的黄蹼和春泥,多好啊!我就作这一点补充啊。”

我正准备再请一位学生时,邓老师举手了,我便请她说。 邓老师说:“我非常喜欢第五段,就是鸟儿丈量天空这一段……”她有感情地朗读——鸟又可以开始丈量天空了。有的负责丈量天的蓝度,有的负责丈量天的透明度,有的负责用那双翼丈量天的高度和深度。而所有的鸟全不是好的数学家,他们吱吱喳喳地算了又算,核了又核,终于还是不敢宣布统计数字。

然后,邓老师分析道:“我觉得非常好的是,作者用鸟来丈量天空,这个想象非常奇特,写出春天里鸟儿自由自在的飞翔情景。而且它们丈量天空用了蓝度、透明度、高度、深度四个角度,把整个春天的天空写得非常富有层次感;她还把鸟儿比作数学家,写出春天里鸟儿叽叽喳喳的活泼,也让我不禁联想到数学。我的数学不太好,我看到“鸟儿不是好的数学家”一句,我就想我也是这个样子的。那‘终于不敢宣布统计数字’,又让人觉得那天空是多么的浩瀚辽阔,是丈量不完的,非常美也非常形象。”我说:“非常好!邓老师说的这一段是把鸟儿也拟人化了。还有其他同学有新的发现,新的感受吗?”一个叫“张泳淳”的学生说:“我喜欢的句子和邓老师的一样。鸟儿测量天空没有测量出来,但是它们没有为此感到惭愧,因为它们知道天空是广阔无垠的,天空会毫无条件地包裹它们。就像有人做错事了,会用宽容心去对待他们,而并不是责备的语气。这样反而有一种亲切感。”

情不自禁的掌声又响起了。我点头:“嗯,很好!我想说说细节。邓老师说,读到“不是好的数学家”,想到自己就有点自卑了,她把它具体到自己,把这个数学家理解为真的数学家不好。而张泳淳同学认为,小鸟不是这样的,嘻嘻哈哈,叽叽喳喳,同样很开心,对吧?那作者这儿也是用拟人化的写法。谈到拟人化,这显然是一种想象。我就想问一个问题:我们说写作文要观察,那这篇文章写的内容都是观察到的内容吗?作者写的内容,是实际观察的结果呢,还是通过……什么啊?”这里,我有意停顿,瞧着学生,让他们来口头填空。这里,隐含着我的一个教学目标,或者说教学意图,我就是想告诉学生,写景的文章可以直接写观察到的景象,也可以写通过观察实物而联想或想象到的景物——前者写的是“实景”,后者写的是“虚景”。这篇文章显然写的是作者想象出来的虚景。但我不愿意一开始便直截了当地把所谓“教育目标”告诉学生,而是希望自然而然地引出这个话题。此刻,我和学生还有邓老师一起讨论关于“鸟儿不是好的数学家”这几句话,刚好是一个进入谈“想象”的契机,一个导向我潜藏着的教育目标,或者说实现我隐含教学意图的契机。所以我在和张泳淳、邓老师讨论时,会顺势问学生:“我们说写作文要观察,那这篇文章写的内容都是观察的内容吗?作者写的内容,是实际观察的结果呢,还是通过……什么啊?”结果是水到渠成——学生齐答:“想象。”

我说:“哎呀,你们太聪明了!我还以为我这个问题没问清楚呢,你们一下子就明白了。”这时候,后面一个男孩举手了。我问:“后面那位男同学,你举着手想说什么?”小男孩说:“我想说,作者她是在回忆。”我一下明白他想表达什么了,但故作惊讶:“回忆?你为什么说她在‘回忆’?”“因为第一自然段和第六自然段,作者都在说‘春天必然曾经是这样的’。”我按捺住内心的激动,平静地追问:“哪个词表现出是回忆?”“曾经。”他也平静但自信地回答。这里,孩子已经涉及到文章的主题了,说明他真的是读懂了的。但我不想中断我已经“顺势”开始的关于“通过想象来写作”的话题,便说:“对,‘曾经’。你说得非常好!但我们先放一放,一会儿来讨论。”事后回想,我不知道这里是否处理得正确,按说,这男生都把话说到这儿了,完全可以乘势让孩子们分析文章的主旨——这是文章的难点;但这样一来,又会中断我和孩子们一起分析“想象”的问题。当时,我脑子里闪了一下,瞬间便决定,还是继续刚才的话题,而把这男孩提起的话题放一放。于是,我继续说:“刚才同学们说了,作者是用了想象力、用了联想来写的。想象力的前提是以观察为基础,就是说,我们写作离不开细致的观察,但写作本身,不是只写观察到的具体对象。比如‘冷脸笑成花面’,你能说这是作者具体的观察结果吗?如果是,你说说这个‘冷面’在哪里?说不出来吧?因为它是想象出来的。还有,她在写的时候,真的看见了有一个小孩在放风筝吗?不一定,对吧?但是生活中有这样的场景,或者说她曾经亲眼看到过一个小孩放风筝,于是写作时她联想到了。所以,这篇文章主要由想象力来写的,写的都不是实景,而是她的想象。这是了不起的地方。任何文学作品离不开想象。你如果按照文章当中写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去找,往往是找不到的。比如,到现在仍很多人去找桃花源,都没有结果,对吧?桃花源,是陶渊明笔下很美的地方,全国好些地方的人都说他们那里是桃花源,哪儿有啊?那本来就是作者根据一个原型而进行的再创造。你们再看这一段——第四自然段。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学生齐声朗读——而关于春天的名字,必然曾经有这样的一段故事:在《诗经》之前,在《尚书》之前,在仓颉造字之前,一只小羊在啮草时猛然感到的多汁,一个孩子放风筝时猛然感觉到的飞腾,一双患风痛的腿在猛然间感到舒适,千千万万双素手在溪畔在江畔浣纱时所猛然感到的水的血脉……当他们惊讶地奔走互告的时候,他们决定将嘴噘成吹口哨的形状,用一种愉快的耳语的声音来为这季节命名:“春”。我说:“就这一段,你看,这每一个形象中都是作者的想象,这当然都来自生活,但不一定那么集中,一下子都同时涌现在作者的眼前,但她通过想象将一组春天的形象展示在文中,有着很强的冲击力。好,同学们来试一下,你能不能也想象一个形象,说一个句子接在后面?”教室里一下沉默了,学生们都在思考。我给大家减压:“没关系,想不出来也没关系的。”然后引导道:“就这么一个想象:春天是什么?作者说,是小羊在啮草时猛然间感到的多汁。哎呦,那个草汁水多了起来咯,这不是春天才这样的吗?想一想啊,春天还有哪些惊喜,或者说和冬天不一样呢?”唐梓茜举手了。

我走近她:“哦,你想到了,你说——”“春天是小鸭在洗澡时猛然间感到的温暖。”她说。我说:“对,这句话有一句诗,是什么啊?”学生们生答:“春江水暖鸭先知。”我说:“我要表扬她。梓茜把这个诗学活了!听说你还是英语课代表吧,这真了不起,你这叫学贯中西!”全班同学都笑了。我继续问:“还有吗?”我转身对着听课老师,“老师们想好的也可以举手啊!”一个孩子举手了,说:“春天是枯黄的野草间突然冒出的一丝新绿。”“多好啊,这个画面多美啊!”我赞叹道,“不是万绿丛中一点红,而是‘万枯丛中一点绿’。说得好,说得好!” 又一个学生举手了,我说:“看,给你们点儿时间,你们就迸发出无穷的想象力。好,你说。”

他说:“春天是小草在恶劣的环境中的自强不息。”我没有表扬他,而是分析他这个句子:“自强不息,意思是对的,但抽象了一些。这个句子要形象。自强不息怎么体现呢?一株草在严寒中不屈地挺拔着的身姿。嗯,就是类似的句子。我想说的是,写文章就要将抽象的东西形象化,具体化,细小化,细节化……你看,作者笔下的春天就是体现在一个个细小的形象中。”邓老师又举手了,她站起来说:“春天是一只棕熊在冬眠中猛然听到的啄木声。”我品味道:“啄木声,嗯,棕熊被敲醒了。非常好!”又一位听课老师说:“春天是一个笋尖脱去一层层外衣的仰头沐浴。”刚说完,她又补充说:“沐浴阳光和雨露。”我肯定道:“很好,这也是一个形象。还有吗?”一个男生说:“春天是一个游子在羁旅途中猛然间感到的期待。”我表扬他:“你用了‘羁旅’这个词,你的书读得很多啊!”一个女生说:“春天是一个孩子出游时猛然感到的花的美丽。”

“嗯,‘花的美丽’,真的美啊!”我说,“我仿佛看到了这美丽的花儿。”一个女生说:“春天是一个老人在河边散步时突然闻到的花香。”我信口逗她:“怎么只有老人呢?哦,春天其他人都去干活去了,闻不到。只有老人悠闲地在野外散步。是吧?”全班笑了起来。一位听课老师说:“春天是雀儿在枝头跳跃间猛然感受到的喉咙的歌唱。”“嗯,这个感觉很好。憋不住要唱出来的歌声。”我说。一位听课老师说:“春天是一个花苞猛然间在枝头听到的鸟的鸣唱。”我说:“非常好,真的非常好!我们可以多角度去想,从我们的生活,从鸟的角度,从花儿的角度,从天的角度......都可以写。”又一个学生举手了,说:“春天是螃蟹在泥洞里听到的第一声惊吓。”我问:“为什么是惊吓呢?”孩子答道:“因为春天会有惊蛰。”

我作出恍然大悟的表情:“哦,对对对,惊蛰。螃蟹的描写很细致了。你们在写诗了呀!你写十个这样的句子,就是关于春天的想象的一首诗。我想到1990年,那会儿我教高三,我和学生写了一首诗,叫《元旦》,我用了几十个排比写“元旦是什么”。我记得其中的一句大概是这样的:‘是滴血的婴儿在洒满阳光的早晨对着整个世界的第一声啼哭。’元旦嘛,刚开始嘛。每一个句子都是一个意象。这就是写诗,这就是写诗一般的文章。所以,写景就是要有观察,还要有想象力。”说到这儿,我想起了我前不久写的一篇写景文字,于是,我一边拿出手机,一边对学生说:“上周我去了光雾山,然后写了一篇文章,题目叫《有光有雾,如梦如幻》。其中有这么一句话,我给你们读一读啊……我是临时想给你们看的……”我在手机上搜出我那篇文章,点出文中的图片:“这样,你们先看看这个照片。”我拿着手机在学生中走了一圈,给他们展示几张极美的风景照片。学生看着照片,纷纷发出“哇——”的感叹。我乐了:“‘哇,哇……’对着美景,你们就知道‘哇’!”孩子们都笑了起来。“可怎么写它呢?怎么写这个场面呢?”我启发道,“有人可能会说,观察要仔细,然后如实描写。我如果如实地写观察,那不如直接看这些照片。我这样写的……”

我朗读我文中的句子——几道呈放射线形状的光,穿透森林。拔地而起的一棵棵台湾水青冈耸入云天,树梢上每一片叶子都是金黄而透明的,并微微颤动,如燃烧的火焰。 我解释说:“这就是写作的想象力。接下来,我还注意色泽搭配。你看最后一张照片,我是这样写的……”我继续朗读——我站在树下仰望,蓝色的天空,布满金黄或橘红的色彩,如一幅油画在穹顶展开。阳光透过枝叶洒在林间小道上,洒在红红绿绿的游人身上……整个森林五彩缤纷,果真是“天然画廊”。我说:“这样色彩就丰富了。就这样写作文,懂了吗?大家下来可以试一试啊。还有,光雾山还有一个景象,就是那一条溪水,流淌在山谷间,水特别清澈。上面有黄色、红色的树叶点缀着。先给你们看看图片,再看看我怎么写的。”我又展示手机上的图片,因为是临时想起来的,没有做PPT,我只好还是拿着手机走了一圈,尽量让每一个学生都看到。“很漂亮吧!”我说,“那如果要把这些景物写下来,怎么写?你们有没有想到怎么写这个场面?”学生们不说话,都在思考。我说:“还是我刚才说的,用想象力!我是这样写的……”我继续朗读——还有水。浅浅的溪流,或在山涧活泼地跳跃着,在阳光的映照下泛起点点波光;或如有质感的绸缎静静地流淌,水面没有一丝波纹,只有倒映着的两岸五彩树叶在朦胧地颤动……我分析说:“两个‘或’形成对比,一个是静止的,一个是跳跃的。同时,静静的水面我又增加了一点色彩,五彩的树叶。关键在后面……”我继续朗读——也有镜子一般的水面,既无波光也没倒影,但见水底枯枝或石块纹丝不动;我继续分析:“极为安静,极为安静!我的目的就为写后面,所以这里把静写到极致。好,接下来……”我朗读——空中的枝叶在亲吻,窃窃私语在沟壑间不留痕迹地滑落,唯有时不时飘过水面的薄雾听到……

“这些完全是想象。我们写景,不仅要有观察,还要有无尽的想象力。”我强调说,“好,谢谢大家!我临时想到便炫耀了几句啊。我是你们的老师嘛,比你们写得好是应该的,但是也不一定。其实有些时候,你们想到的一些句子会比成年人的更有灵气。任何一个少年都是诗人。”学生们静静地听着,有些孩子若有所思。我说:“如果给你们时间,你们一定还会写出更精彩的关于春天的句子。”我说,“这样,下课后同学们继续想,继续写,好吗?”同学们都说:“好!”我对同学们说:“‘读出自己’还有很多很多内容,同学们的分享非常精彩,那我们暂告一个段落。接下来,我们还有很多需要研讨的。刚才说了,除了‘读出自己’,还要‘读出问题’。那你们读出什么问题了呢?”一个学生举手了,问:“第一自然段说,‘……春泥——软如一床新翻的棉被的春泥’,这里为什么要加‘的春泥’,前面已经说了是春泥,这不是重复了吗?”学生提出问题,我主张由学生们自己解答或研究,甲的问题,乙未必不明白,他可以给甲解答。不必每一个问题都由教师解答。教师要沉得住气,放手让学生研讨。于是我问:“谁来解答?”另一个学生举手,说:“破折号之后是对前面的补充说明,写出了春泥的软溶溶的特点,说明这是怎样的春泥。这里并不重复。”我表示赞赏:“很好,我已经不需要再补充了,你说得很好了。其他同学还有问题吗?”

一个学生问:“我想问倒数第二自然段那里,‘而风,交给檐前的老风铃去一一记忆、一一垂询。’这里在‘记忆’什么?‘垂询’什么?”我肯定这个提问:“这个问题问得好!为什么记忆?为什么垂询?怎么理解呢?同桌互相讨论一下,待会儿有结果就说,没讨论出结果,我再谈我的想法。”是的,既然师生平等研讨,那我当然也有发表自己看法的权利。只是先别那么急。同桌开始讨论起来,教室里一时叽叽喳喳的。

几分钟后,一个学生举手,站起来表达他的看法:“‘春天必然曾经是这样的’,这‘曾经’就说明前面是作者的回忆,然后也抓住了想象。所以‘记忆’的是前面的景物。”我说:“‘记忆的是前面的景物’,是不是这个意思啊?”另一个学生举手了。我说:“好,你来补充。”她说:“看到第六自然段最后一行:‘我想走访那踟蹰在湮远年代中的春天’。我想,她垂询、记忆的应该是在湮远年代中的春天,上面所描写的应该是在湮远年代中的景物。”文章结尾几句正是作者要表达的主旨,这是一个难点,本来我是想放在最后挑破,然后让学生思考讨论的,但现在不知不觉中,学生已经涉及到这几句了,我决定放开,继续让学生思考讨论。我说:“同学们比我想象的要聪明得多!”一个学生举手了:“我觉得她记录的是整个春天,因为她写到风。我们学过文章《春》,里面说:风带来了很多新翻的泥土的气息和各种花的香。风会带来春天各种的青草的香味,花的香味。这些是春天的象征性的事物。春风我们看不到、摸不到,但是风铃一响我们就知道春天来了。而有风,我们自然就会联想到这些青草和花等美丽的风景,所以说让风铃去一一记忆,一一垂询,其实就是说让风铃去记录这些悄无声息的春的美景。”最热烈的掌声响起来,所有学生和每一个听课老师都为这个孩子喝彩!那一刻,我更是激动不已,完全没有想到,学生们的理解远远超出了教师的预想。我情不自禁地说:“这个回答非常棒!还有补充的吗?听课老师呢?有没有想说说自己的理解?”但老师们没有举手,我扫视了一下老师们,目光所及,不少老师纷纷低头,生怕我请他起来回答问题。我对同学们说:“唉,老师们每每让我失望,而你们每每让我骄傲,让我惊讶。你们比老师棒!”孩子们得意地笑了。“我补充一点,”我说,“其实这篇文章更像是一篇诗意的散文,所以有些时候不一定要把字句和意向理解得那么具体,非要说它‘记忆’什么,‘垂询’什么,那样就弄得太实了,就没有了诗意了。它就是一种朦朦胧胧的诗情画意。刚才同学说得非常好,因为风飞过很多地方,看到过太多太多,啊,让风铃去记忆吧!垂询什么?也让风铃去问吧!这就给人一种朦朦胧胧的感觉。作者是对风铃产生的联想,于是就这么写了,但没有把话说得太实,留给读者想象的空间。我是这么理解的,供大家参考。”我再次表扬同学们:“你们的确非常好啊!还有问题吗?一个学生说:“我想问:本文题目是《春之怀古》,她在春天怀古,到底怀了哪些呢?又为什么要怀古?”这么自然而然地把我的教学引向了对课文主旨的探讨!我接过她的问题,说:“这个问题问得非常好。你们学过朱自清的《春》吧?比较一下,这两篇文章有什么不一样?”

一个学生举手站起来:“朱自清的《春》写的是他真实看到的,他当时确实看到的。而张晓风的《春之怀古》全部是联想的以前的春。”我再次按捺住惊喜与兴奋,不动声色地问——实际上是把学生的思考推向深入:“哪里看得出张晓风是联想的呢?你们找得到吗?也就是说这篇文章和朱自清《春》最大的不同是:朱自清写的是实景,但他也有想象。但是想象就是对看到的眼前景物的想象,是吧?那张晓风写的是眼前的春吗?”几个学生说:“不是,是想象中的春天。”“是她想象中的春,是吧?那么,从哪儿看得出来她是回忆的呢?”我继续引导。有学生开始小声读课文,有学生皱眉继续思考。不发言的时候,学生也非常可爱。一个学生没举手,而是似乎情不自禁地自言自语:“‘必然曾经是这样’。”“对了——‘春天必然曾经是这样。’还有一个地方,明确说这篇文章不是写现在,是写过去。哪个地方?”一个学生说:“最后一段。”我说:“对啊,最后说了。我们把这段读一读吧!”学生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春天必然曾经是这样,或者,在什么地方,它仍然是这样的吧?穿越烟囱与烟囱的黑森林,我想走访那踯躅在湮远年代中的春天。我问:“这篇文章最核心最中心的一个词是什么?”没有片刻思考,学生们不约而同地回答:“怀古。”“对,怀古。”我追问,“怀什么古呢?”学生又开始思索。我决定在这里给学生补充一些我的生活阅历,帮助他们理解。“今天早上我是坐高铁过来的,我不到7点就到了成都西站,那个时候距发车还有一个半小时。我一直有早晨锻炼的习惯,所以我就在西站外面走,没走几步就走到了村落。我想,哦,这儿原来是乡下了。于是我再往回走,没走一会儿,就走进了那个文中说的‘黑森林’,不过不是烟囱的黑森林,而是水泥筑起的大片建筑的森林。我当时就想,倒回去20年,这一片全都是农田啊!”“我想到我的老师,四川师大的杜道生先生,非常了不起。他已经去世了,活了102岁。10多年前我去看他的时候已经90多岁了。我走的时候,他拄着拐杖送我出来,用手杖跺着水泥地感叹:‘要不了多少年,我们就成了北朝鲜了。’当时我没反应过来,后来想到,是啊,城市的快速发展,许多耕地的被占用,以后我们的粮食就紧张了,这是要出问题啊。什么问题?就是环保的问题。中国现在美丽的地方特别多,特别是一些古镇呀村落呀等等,它们都有一个特点,都曾经是甚至现在也是经济比较落后的地方,所以没有被过度开发甚至没有被开发,原貌很好地保留了,这就非常好。我今年国庆大假去了稻城,那里也非常漂亮,没有被污染。但是人类要进步,肯定离不开建设开发,问题是,怎么把两者的关系处理好,如何找到一个平衡点,这值得我们去思考。”

“40年的改革开放,成就辉煌,中国因此走向了强盛,但也付出了一个代价——就是环境被破坏。张晓风是一个环保主义者,在2010年,她见到台湾地区领导人马英九,便给马英九下跪。为什么?她恳求马英九用他‘总统’的影响力阻止一块湿地被破坏。因为那块湿地要用来建工厂了。我当时在电视上看到这新闻,就想到她写的这篇文章。张晓风对大自然太有感情了。你别看到张晓风在文中热情洋溢地歌颂春天,其实背后是她对现在城市发展的深深忧患。她对环保的呼吁,并不是直接说土地流失了,环境恶化了,直接给我们展示环境恶化的现状,相反,她在文中用90%以上的文字歌颂曾经美好的春天,一直到结尾才点题,让我们感受到一种惆怅与沉重。这是我从刚才那位同学的问题,引发的一些联想和感慨。这个话题有点宏大了啊,但和谐的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真正要落实,的确还得靠你们。好,这个话题比较沉重,说得大家面色比较严峻。不说了。”我再说这些的时候,大家都在静静地听,教室里特别安静,气氛的确沉重。我突然意识到我在激情之中,犯了一个严重的错误,或者说,这里正是我这两节课的明显败笔之一——我本来是问学生:“怀什么古?”可我并没有让学生起来回答,而是直接用我的感慨取代了学生的寻找。心中有一丝慌乱,赶紧继续问学生:“还有问题吗?”可能是我刚才富有“深度”的感慨把学生“征服”了,他们再没有人提问。我便故作轻松地说:“我希望同学们提一些我答不出的问题。如果你们把我问住,那说明我的水平很高,为什么呢?因为我教出的学生,思维活跃到提出了连我都回答不出的问题!我多牛啊!”

学生们又笑了。我说的这一点倒是对的。可学生终究没有提出我回答不上的问题,这也是我对我这堂课不满意的地方之一。我把目光投向听课老师:“老师们有问题吗?”沉默。我采用激将法,再问:“学生都提了那么多问题,一个都没有吗?”一位女教师举手了,她说:“写春天,为什么提到穿过烟囱与烟囱的黑森林?我的问题是,第一,写春天为什么写烟囱?第二,春天那么美,怎么又写黑森林?”我一听就觉得她到现在都还没读懂文章,但我疑心自己听错了,便问她:“你的问题是,作者既然写春天的美好,可为什么要写烟囱与烟囱的黑森林?是这个问题吗?”她点点头,明确说:“是的。”我想,这根本不需我来回答,我问学生:“谁来回答?”一个学生站起来大声说:“烟囱是城市工厂才有的产物,是过去农村没有的东西。黑森林与久远春天的美景形成对比,突出过去春天的美好。”热烈的掌声再次响起起。我问那位老师:“明白了吗?”她点点头。我乐了:“我们同学多有本事,把老师不懂的问题都讲懂了,多厉害!你们都可以当老师了!还有问题吗?”一个学生问:“作者说春天不讲理,不逻辑,这是说春天的不好吗?”我又问:“谁来解答?”一个学生答:“这里是欲扬先抑,其实恰恰是突出春天的美好。”解答得不那么准确,作为老师,我觉得有必要作补充:“不讲理,不逻辑,不是字面上的意思啊。春天像小孩儿的脸,说变就变。但是总的来说,春天这么温暖,还是让人很高兴的。春天,昨天还在下雨,今天一下就阳光灿烂,桃花一下就开了。讲什么逻辑?不讲逻辑的,是吧?作者是想说春天常常给人惊喜。”这时候,下课铃响了。我从来不拖堂,今天更不应该拖堂,于是我说:“如果继续问,可能还有很多问题。其实我也有一个问题,这里提出来你们下来想想啊:作者为什么说‘每一丝飞絮都是柳的分号’?当然还有很多问题,你们下课可以继续提、继续思考啊。总之,通过今天的课,你们的问题越多,说明李老师这课上得越好。”同学们笑了起来。我一挥手:“下课吧!”全体鼓掌。

附录:来自学生的课后反馈    关于春天的仿句 说明:那天上了课,我离开了大邑。两天后,该班班主任兼语文老师邓茜媛给我说,孩子们课后沿着我上课的思路,继续仿造关于春天的句子。我看了,果真非常精彩—— 关于春天的名字,必然有这样的一段故事:在《诗经》之前,在《尚书》之前,在仓颉造字之前,一只小羊在啮草时猛然感到的多汁,一个孩子放风筝时猛然感到的飞腾,一双患风湿痛的腿在猛然间感到的舒适,千千万万双素手在溪畔在江畔浣纱时所猛然感到的水的血脉......当他们惊讶地奔走互告的时候,他们决定将嘴噘成吹口哨的形状,用一种愉快的耳语的声音来为这季节命名——“春”。(张晓风) 在《史记》之前, 在《论语》之前,在天下统一之前,一只狗熊掏蜂窝时猛然感到的甘甜, 一包竹笋在脱下外套时猛然感到的滋润,一双满是伤疤的手在猛然间感到的温暖,千千万万双素手在庭院在街道晾衣服时所猛然感到的暖……(王悦恒) 春天的名字,必然也有这样的故事:在白昼来临之前,一颗星星在闪烁时猛然感到的光芒;在雏鸟长大之前,一只雄鹰在飞腾时猛然感到的力量;在花儿凋零之前,一只蜜蜂在觅食时猛然感到的甜蜜……千千万万朵野花在时间的催促下猛然感到花的旖旎。(罗先昊) 一个孩子俯观大树时猛然看到的嫩芽,一只小鸟飞翔时猛然感到的舒适,一位老人在户外散步时猛然感到的温暖,一个孩子在放风筝时猛然感到的快乐,一只青蛙在醒来时猛然感到的活力......(唐梓茜)  一棵枯树在等待中猛然感到的生机,双双小手在揉搓中猛然感到的温暖。(方琪)  一只松鼠在冬眠时猛然间感到的温暖,一朵花苞菡萏时猛然间感到的舒畅,一亩干枯的田地猛然间感到的滋润。(唐郁鑫) 一颗小草钻出地面时猛然感到的温暖,一只乌龟冬眠时猛然感到的抚摸,一朵小花生长时猛然感到的力量,一枝树枝冒芽时猛然感到的活力……(丁雨鑫) 一只蝴蝶在吮吸花蜜时,猛然看见墙角钻出一枝蔷薇;一只小鱼在游摆自由时,猛然看见河底添了一丝新绿;一棵青柳在洗涤头发时,猛然感到春风带来的柔软。(李思杰) 春天,是耕地时猛然感到的青草味,是上山时猛然变浅的脚印……(周子艺) 春天是一个孩子打开窗户时觉察到的美好,是一位旅人在山谷间猛然听见的春雷声,是一棵小草生长时猛然间被人发现的欣喜,是一院野花斗艳时猛然感到的娇美,是一只仓鼠沉睡时猛然听到的鸟鸣声,是一只蜜蜂采蜜时猛然感到的甜美,是一只小鸟飞翔时猛然感到的辽阔。(杨嵛涵)         我想这样学语文(徐祥钦)      生活像是一张无色的画纸,语文像颜料,为这张单调的画纸涂上鲜艳的颜色。可是,虽然生活中处处充满了语文忙碌的身影,但倘若有人问你,“语文”是什么?这个熟悉而又陌生的名字常常让人一愣。      既然连它的意义也不知道,那么该如何学习呢?其实,语文的学习是快乐并且神奇的。就如上周李镇西老师的教学方式,我便觉得这是语文的本貌,也最想这样学习语文。      李镇西老师的教学方式很独特且富有特色,我想,这也是我喜欢这样学语文的原因之一了。上课之前,李老师发了一篇文章给我们。可上课铃响后,他却没有先讲文章,而是先和我们“讲话”。通过讲话中的语言互动和老师的生动引导,激发了我们对本堂课的好奇、兴趣。      有了一个良好的开头,经过和结尾,必然也是精彩纷呈的。这篇文章写得很深奥且富有韵味, 如果用平常的学习方法是断然不能领悟的。可就是这种处于“聊天”的氛围,我们却奇迹般的学懂了。而且这种懂,乃是不懂。通过李镇西老师对语文的独特理解,我们也学会了读懂一篇文章就是要不断发问。就像《论语》中的“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只有读懂之后,才会不断发问,以满足自己的好奇心。      肯定有人会说:这样学习能提高成绩吗?我想学习语文的方法,便是将李镇西老师的随和、以学为乐和刻苦、认真结合在一起。在学习中体会快乐,在考试中名列前茅。       我想这样学语文,在以学为乐、刻苦认真中磨合出美好的未来。

邓茜媛老师也写了一篇听课感受,大家可以看今天镇西茶馆的次条《不寻常的公开课——记李镇西老师在我班》(里面还有一段小视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0

主题

181

帖子

979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979
 楼主| 发表于 2020-12-2 15:41:5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郭振洲 于 2020-12-2 15:42 编辑

温儒敏:关于统编语文教材的24个问题解答
2020年11月21日至22日,“2020未名语文教育论坛”在北京举办。本届论坛由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北京大学中文系、北京大学语文教育研究所共同主办。北京大学语文教育研究所所长温儒敏教授在论坛上发表了主旨报告,温教授对统编语文教材使用中的24个问题进行了解答。统编语文教材如何使用?我们一起来看。

第一个问题:小学教材识字写字教学的依据是什么?怎么做到更有科学性?

首先是实行八个字:“认写分流,多认少写”,这是这套新教材编写的一个原则,主要是低年级的。为什么要这样做呢?经过调查,觉得这样做可能会提高教学的效果,为孩子们尽快地过渡到独立阅读阶段创造条件。认字和学会写字是两个教学目标,小学低年级认识常用字是1600个,比以前减少了200个,以前是1800个,其中要求会写800个字左右,会认得要多一点。一般来说,学校老师不要层层加满,不要搞过去“四会”的要求,每一个字都要会认、会讲、会用、会写。齐头并进很难,所以要“认写分流,多认少写”。因为以前的教育也有道理,但是现在内容在改变,现在小孩没有那么多的时间,所以要采取这样的方式。

新教材在识字教学的安排是有讲究的,大家要认真去看一看。一般来说,你只要按照教材设定的各个单元、各个阶段的目标推进,学生到了二年级下学期大致上就可以实现。当然你说你的小孩是天才,在幼儿园就会读是另外一回事,但是我们不提倡。大家要注意,一年级上册后面附了一个识字写字的基本字表,要求300个字当中100个字是会写的,一年级下册附了一个表是400个字会认、200个会写。小孩的字必须要过渡到阅读,比如说“蝴蝶”这两个字很难写,但小孩必须要认识它,因为他要读童话,“蝴蝶”这两个字会经常出现,字出现的频率最高的。所以,教材后面要做很多基础研究,而且从字的结构来说,认识这些字也有助于学生举一反三,认识更多的字。

另外,教材有意安排多元认字。就是多方面、多种方法,就是不要完全依赖拼音认字,以前是先学拼音,然后完全依照拼音很困难,还要通过字形、结构、偏旁等等去认字。如果单纯依赖拼音认字会拖累认字的效率,尽快进入无拼音实际阅读的阶段。所以这也是新教材为什么要降低减少拖后汉语拼音的结果。

老师们在教学中要重视“范读”,要熟字带生字,这个大家教学都有经验的。在教小学第二三单元的时候,要巩固之前认识的汉字。到了二年级下学期一般就要掌握多元认字的方法,不光是拼音、识字,比如说猜读,有些老先生一去眉头皱起来了,我现在这么老了,有些字还不认识,还是要猜。要根据字形、字结构的规律去猜,新教材有改革的,希望老师们在教一二年级的时候多关注一下。

第二个问题:和大人一起读怎么教,是不是集中放到阅读课中去解决?

和大人一起读是新教材的亮点之一,大人指什么呢?指父母,也可以指老师或者其他的家庭成员。一年级刚上学的时候,并不是现在幼儿园就开始教小学的课程,这是不对的。一般来说,刚上学他自己还不会读,应该是大人和他们一起读,我们也有意识让家长、大人更多地关注孩子,还有要鼓励家庭也读书,带动读书的氛围。所以,这个用意是多方面的,最主要的是让孩子刚上学不要就学“bpmf”,刚上学让他认点字,喜欢语文、喜欢读书,一年级就开始读书,这是有效衔接的一个学习方式。

我这里要特别说一句,幼儿园主要做无纸化教学,主要听故事。到了小学开始使用纸质的阅读材料,就是让小孩跟大人一起读,慢慢过渡到自己读,这是一个引导的过程。以前的教材没有这个栏目,现在设了这个栏目以后,可能老师们不知道怎么处理,我建议你们把这个栏目纳入到你们的教学计划,但是不要处理成一般的课堂上的讲课。这是课堂教学的延伸,这是课外的,或者是家庭的。

家长学堂、家长会议要建议和鼓励家长少看电视、少打麻将,多陪孩子们读书,这就等于创造了一个小孩学习的良好氛围。凡是家里学习氛围不好的、天天看手机的那些家长,他们的孩子不可能爱读书的,除了天才

所以,和大人一起读用心良苦,也希望大家用好这个栏目,你们可以通过家长会、家长学堂的形式示范一下家长怎么读,一开始可以是朗读,也可以是家长讲读、也可以是对话式的阅读,孩子怎么有兴趣就怎么读,但是要让家长注意这是书面语言的阅读,这就是语文,一起读,不要给孩子们增加压力、不要布置成作业。家长也就开始埋怨了,最近网上家长又开始在网上埋怨:老师领了工资干什么去了?应该让孩子们在大人的陪伴下进行无压力的、自由轻松地阅读。顺便说一下,如果你们觉得教材中的一些课文比较浅,那也可以建议补充放一些比较有趣的、比较深的课文来读。这是第二个问题,和大人一起读。

第三个问题:怎么教好《快乐读书吧》?

小学中低年级有个栏目叫《快乐读书吧》,是为了引导读书的,每个学期大致有两次,每次都安排一种阅读的类型,比如说儿童故事、童话、民间传说、寓言、科普阅读,这是类型。目标是让学生接触各种文体的类型,对各种类型的书有一个基本的认识,激发他们读各种类型的读物。另外有意识让学生掌握一些读某一类书的方法,比如说读童话的方法跟读诗歌的方法显然是不一样的,民间传统跟历史不是一回事,也可以给学生讲一讲阅读的方法,教会他们阅读的方法。

注意,这个栏目不要像一般讲课那样,老师上课的时候可以讲一点读书的常识,包括书的类型、阅读的方法,主要是激发兴趣,比如说书是怎么做的,有些书前面还有一些前言、插图是怎么安排的等等一些基本的知识。

第四个问题:如何理解和掌握教材的教学梯度?

这个问题很专业,现在的语文教学的确是不太讲梯度,小学还好一点,到了初中,初一和初三好像差不多,高一就开始进入高考了,没有梯度,这个梯度问题很突出,以前我也写过文章,但是也是白写,还是没有解决这个问题。所以这次我们在教材编写的过程中多少注意到这个问题,也力求解决这个问题,我们也在思考:为什么现在教学的梯队被打乱了?特别是到了初中和高中以后,原因是整个社会现在都得了一种病叫“急躁病”,急功近利、很浮躁,一切都是瞄准考试,非常功利,大家都很焦躁,都在增加教学的难度,这是很要命的。所以,我们教材还是要讲讲梯度、讲讲规律,不要层层加满,这个很重要。

小孩的认知过程是有规律的,你不要光瞄准那些天才儿童,应该瞄准大多数他们以后是普通的国民,我们基础教育主要是面对普通的国民,对普通的国民负责。这次重新强调了教学的梯队是值得重视的,比如说小学低年级,一二年级主要是激发兴趣,到了三四年级开始学默读和阅读,到了五六年级要求有阅读的速度,学会浏览、能够初步阅读叙述性的。老师你们自己先稳住,尽量不搞提前量,班上有一些比较拔尖的可以让他们多读,大多数应该是稳住。

第五个问题:怎么掌握新教材的知识体系?怎么在教学中落实?

这是很要害的问题,问到点子上了!因为最近这十多年来,为了防止应试式的反复操练,就是不断做作业,就提出了语文知识的教学不要搞体系化,不是不要体系,是不要体系化,要随文学习。出发点是好的,但是因为现在又出现另外一种倾向,就是语文知识教学弱化了,小学初中就弱化了,到了高中就来不及,上了大学就出现这样的情况,语文知识好像缺少了。很多老师现在不敢理直气壮地讲语文知识,不敢设置基本的能力训练,刚才说的梯度也没有了。现在的课上得满天飞,气氛非常活跃,还有翻转课堂太热闹了,但是热闹下来没有一点干货是不行的。

针对这种现象,现在新编的教材也做了一些改进,比如说每个年级、每个单元的课程目标在教材里面是有体现的,教学点是清晰的。大家备课的时候要认真研究,要努力做到“一课一得”的这个概念,意思就是一课必须有一个主要的东西、有一个关键字,看看在哪方面去实现。所以,新编的教材是有知识体系的,但是现在往往受到一些专家对课标的批评,比如说不能出现概念、不能出现体系,这确实很难,现在的体系不是显在的,不是刻意追求体系化,主要是为了防止过度操练。

老师们了解了这一点就胸有成竹,你应该知道一年级的语文大致达到什么、三年级大致达到什么、六年级大致达到什么。那怎么理出这些知识体系?老师们感到很为难,当然这里面也有一个水平的问题。那怎么办呢?抓哪些重点?这个要下功夫,我提三点建议:

第一,你们可以重新看一看课标,《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0)版》,现在还要修订的,但我相信基本的东西不会改。看看课标,课标对每一个学段基本的干货、知识点和要求,刚才我说的基本的知识、关键的能力都是有要求的,课标要重新看一下、对照一下,一年级到六年级、初中,分四个学段,每个学段识字、写字、写作、阅读都有要求,你们要看一下。

然后对照一下教师用书,有些编著是对知识点有提示的。你要有一个整体感,不能说我教二年级就不管三四五六年级,甚至对初中也要有一个了解。

第二,看单元导语,但是现在小学没有单元导语,初中有单元导语,单元导语的最后一段就是干货。每个单元都会提出教学的要求,如果单元导语没有小学,那你要从阅读提示、组织的栏目里面写,不要太多,一课一得,不要着急慢慢来,各个栏目有提示训练点的。

总之,语文知识现在新教材是有的,还是要以随文学习为主。比如说讲到哪里,碰到了语法的知识顺便讲一讲,太小的孩子要少用概念,到了中高年级可以讲一下,大一点就可以跟他们说了,但是不要从概念到概念。

第六个问题:每册语文的语文要素的排列是根据什么?怎么去把握?

老师说抓不住知识点,怎么去落实?每个单元的语文要达到什么?你们要去看课标,教材也是依照课标来编的,小学分四个学段,每一个学段听说读写都有基本的要求,你们要去看一下。如果你想教书教得更好一点,你们可以看一看《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解读》,发行量比较少,它就讲得很详细,每一个学段为什么要这样教、主要抓什么,但是编得很详细。为什么要这本书呢?可以帮助你对每一个学段、每一册、每一个学年的教学任务和基本的目标有一个整体了解,而不完全是我教到哪里算哪里,教到哪里找一个教案或PPT就教了,这样不行。备课、教学一定要先有一个整体感,大家还是要学一学课标,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其实前一个问题也是讲到这个。

第七个问题:单元教学是否都要搞群文学习?

有的可以群文学习,有的还是要单篇教学。新教材的单元教学,特别是到了初中以后,它的课的构成原则发生了一些变化,以前一篇课文就是一课,现在往往是一组课文是一课,更多的情况是两三篇作为一课,特别是到了初中以后更明显。所以我们的教学方式也应该有一些变化,不再是教完一课是一课,而是一组一组地学,这就叫群文学习。

为什么要这样搞呢?目标是要调动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因为一个群文里面有四五篇作品,你重点讲一两篇就行了,其他的就让学生举一反三,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但是要注意,不是说群文教学比以前单篇教学更高级,这是方法的不同,也并不是要群文学习要代替以前的单篇教学,有些课本比较深的还是要多讲一点,有些比较浅的就让学生自己读,能读多少算多少。无论如何,在一组课文中,一篇是要精读的,要给他们举例子、给读书和思考的方法,其他的就让学生自己读。

第八个问题:整本书阅读如何落实到课堂中,如何与相关的单元教学相结合?

我是很惊讶,现在小学老师怎么提整本书阅读?整本书阅读是高中2017年新编的课标提出来的一个概念,当然在教学的实践中早就有整本书阅读。比如说小孩一二年级跟大人一起读,也是一本一本读,也可以说是整本书阅读。

为什么现在高中提出了要整本书阅读呢?因为现在的学生读书太少了,主要是节选短篇的,很少读过整篇,加上现在都是网上阅读、碎片化阅读,学生静不下心来阅读。我们做过调查,以前二年级的孩子注意力集中大概15分钟,现在连10分钟都达不到,就是太焦躁了。所以整本书阅读是高中提出来的,我们在小学并没有说整本书阅读,现在全国都在搞整本书阅读,搞得有点过了。整本书阅读确实有重要性,让学生养成这种读书的习惯,但是小学并没有明确提出整本书阅读,以后的课标要不要提还不知道,我觉得现在搞得有点过了。其实古代学语文是学博文,一辈子读,现在开始一篇一篇教。

叶圣陶在上世纪30年代提出来要读一本书,现在提出整本书阅读对于初中生高中生来说是必要的。那小学是不是要这样教?不一定,但是你可以指导学生自由地在课外读一些书,在课内只是指点一下,让学生自由地阅读。课外的阅读不管是整本书阅读还是很粗略的过眼,我到图书馆、到书店一下子看到十本书,十分钟就能够把一本书基本的意思掌握,这本书值不值得买、值不值得读,这是一个比较高端的技能,到了大学研究生的时候更需要。现在我们在大学里面发现有些博士生读书读得非常慢,跟中小学的教学有关系,有的该慢就慢该快就快。所以关于整本书阅读不要搞得好像很神,它应该导向自由地阅读、个性化阅读,不要要求太多、不要搞得很功利、不要处处指向写作和与考试挂钩,只有自由地阅读,慢慢习惯培养起来了,他们自然喜欢读书了。

我经常跟老师们说:“我也知道难处,要对付中高考。一堂课用三分之二的时间充分地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或者让学生自由地阅读;用三分之一的时间来搞应试教育。不要把百分之百的精力都放在对付考试上,应该要平衡一下。”

第九个问题:有的学期教材推荐的书目比较多,特别是初中,小学高年级也是,都需要读吗?要读到什么程度?

前面已经涉及到这个问题,凡是推荐的书目都可以自由选择,要根据你的学生的情况、你的学校的情况、你的学情来界定。而且每一个学生读每一本书的情况是不一样的,能大致要求他们读几本,有一个大致的印象就可以了。而且推荐阅读书目没有必要纳入考试的范围,中考也不要出这样的题目,特别是平时的期中期末不要出这个的问题,不要把推荐书目纳入到考试的范围。

第十个问题:教材容量大、教学时间久,怎么让学生有大量的时间阅读?

也有的老师说教材太难了,现在的教材容量确实难一些,主要是根据现在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课标的要求来安排的。大概是中等偏上的学校来定,有的学校教学条件比较差,他可能感到容量难,真正特别高水平的学校用教材也可以。所以,教材就是一个教学的材料,我们没有必要死抠教材,老师们完全可以自己去选择和调整,去增加或者是减少,但是你要有自己的理由,要根据你的学情。相比较而言,也是考虑到现在学生的认知水平,他早熟的程度比以前要高。就像我上小学时候的小学教材跟现在比,现在的太难了,时代不一样了。

第十一个问题: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怎么结合?

现在小学初中的语文编法都是双线单元的,一条线是人文精神、人文教育;另外一条线是语文的素养。注意这两条线都是并行的、是交叉融合的,每一个单元都有这两方面的要求,教师用书也有提示。所以老师们教学的时候留个心,这个单元主要解决什么问题,应该在语文教育的落实过程中来体现这种人文的教育,当然也要注重立德树人,但是语文课不等于思想品德课,没有必要单独讲道理,要尽量地减少教化的色彩,要增加熏陶作用,这就叫做润物无声,这恰好是语文的特点

我看过有些老师的备课,人文教育要求一二三、语文教育要求一二三,没有必要。人文精神教育要通过语言文字运用,很自然就达到了,他能够读这篇课文就点拨一下,没有必要把两方面对立起来。

第十二问题:老师说对于作文教学感到困惑,作文怎么教、怎么考?

新教材的写作是一个系列的安排,小学的写作,教学不要总讲作文教学,是每个学段都有大致的要求。教科书里面已经安排了,你照着做就可以了,现在的问题是都在搞提前量,都是不应该的。我前几天看到一个家长在抱怨,后来我把家长的抱怨发到我的微博上,我说:“网上有人吐槽说小学孩子才三年级,语文老师每天要求写800字作文,说是首先从字数和中考对标,每周还要交一张手抄报,还有其他的作业。这显然是违反教育部规定的课程标准,也不符合教材梯度的要求。”

按照课标的要求,低年级是写话;中年级是习作,不讲究篇章结构,当然更不能够对标中考。小学不应该每天布置那么多的写作,这样小孩怎么会喜欢呢?可以理解,但是欲速则不达。教学是有梯度的,刚才说一年级写几句话,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就可以了,没有必要要求孩子一开始就写成篇的作文,结果就是套话;到了高年级还不是完整的作文,叫做习作,这是有讲究的,要求他能够不按形式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到了初中能够写简单的记叙文、说明文、简单的议论文等等。

所以,写作学习千万不要搞提前量、不要加重负担。我总是说多读少写,就是这个意思,不要逢读必写。要注意一个问题,写作为了什么?写作并不完全是为了写好文章,更重要的是为了思维训练。这个道理要搞清楚,我以前在济南听完课以后跟初中的老师座谈,问他一个问题:“为什么要写一个人、写一棵树,他毕业以后也不会写一棵树、一个人。写得漂亮一点。”我说:“你说得对,但是不完全,写一棵树、写一个人,还要通过自己的观察、通过自己的思考去把握特征,这本身就是一个思维的训练,而且这种思维并不完全是逻辑思维,里面有直接思维、有形象思维。”数学是抽象的逻辑思维,里面不可能有形象思维的;而语文除了有逻辑思维还有形象思维,这是创新人才培养很重要的一方面。脑子很死的话,人是很难搞创新的。

所以说,写作的目的是为了思维训练,我们如果有这个意识,那你的作文就不要上成应试技巧的课,不要把主要的精力放在哪个词写得漂亮、写得好看,文笔不是第一要义,思维是第一要义。观察表达是思维,逻辑推理也是思维。这就回答了刚才说的为什么语文从小学到公务员都要考作文?就是考你的思维、考你的脑子是否清楚。所以大家要有这个意识,从小就要有思维训练作文教学是否好有一个前提,就是老师自己要喜欢写作,要写一点文章,不一定要写得多么漂亮,起码你要会写,一个自己完全不写的老师不可能教好写作课。

第十三个问题:教材中作文训练点很多,是否全部要完成?如何取舍?

可以按照教材的安排,选择其中一部分也可以,主要是根据学生的情况。

第十四个问题:轻读重读的问题、不同版本的素材处理方法是不一样的,现在新教材也有自己处理的方法,老师感到很纳闷。

以前的版本很多,处理的方法不一样,现在要统一起来,但不是说以前的处理是错的,只是根据和考虑不一样,各有道理。我随便举一个例子,田地的“田”第二笔到底是横折钩还是横折?有些老师说:“教学里面就是横折,但是有的地方是横折钩。”教学的时候可以教给学生,你说横折和横折钩都可以,两个都没错,为什么呢?印刷体是横折,但是书写习惯一般是横折钩,正常人书写的时候也是横折钩,我们就讲横折就可以了,但是他说横折钩你也不要说是错的。印刷体跟普通的写字不太一样,宋体字跟楷体字还不一样。还有重音轻音的标准也不太一样,还有儿化音,你们就按照其中一个标准,不要去纠结这个问题,因为他都有道理,根据不一样。

关于发音的问题,特别是南方的老师在这方面只要能够教他基本上用普通话读就可以了。我在北京生活了半个多世纪,你听我的普通话就是这个水平,我有的时候说话,我家里人还是听不懂,但是也不妨碍我基本的交流。像福建人、广东人是卷舌音、儿化音,所以基本上能够讲一般的普通话就可以了,不要在这方面下太多的功夫。

第十五个问题:小练习的内容有点多,如何在教学中处理?

你完全可以根据你的学情调整,可以选择一部分,但要注意练习的功能可能各不相同,要尽量兼顾一点,选择的时候注意一下。

第十六个问题:教学单元一定要按照教材的单元编排顺序进行吗?

可以改变、可以调整,但是要有你的理由,而且要根据你的学情,班上学生大部分的情况,老师的主动性是最重要的,教材不是法定的文件。

第十七个问题:如何处理好课内和课外学习的关系,是否都要采取“1+X”的方法?推荐的书目老师有没有选择权?

“1+X”是我提出来的,意思就是讲一篇课文附加几篇范读的文章,让学生自己读,读不懂没关系,慢慢就懂了,这叫增加阅读量。但是如果你觉得负担太重,那你就不要采取它。教材一二年级就有延伸阅读,初高中就更多了,每个单元都有延伸的,实际上已经纳入到教学的体制,所以老师们在这方面可以发挥你的主动性去探索出自己在教学中可行的办法,在全国不可能只有一种办法。推荐的书目灵活掌握,不是都要完成。现在家长们批评很多,初中每个学期六本,其实那四本是推荐拓展的,你可以不读的,都要要求学生买不合适,一个学期要买六本书负担多重啊。

第十八个问题:教材配套的教师用书太乱了,选择哪个版本好?

建议你们选择人教版。

第十九个问题,如何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呢?

两个办法:

第一,是给学生自由阅读的空间。不要求把读书搞得那么功利,凡是要求写笔记、写心得的,一般来说学生感到负担都重。有的书可以这样要求,但多数书不要这样要求。

第二,允许读闲书。凡是老师和家长规定的书,孩子们都不一定读,你可以跟他讨价还价,数十本里面读两本,他们的兴趣就来了。如果没有读闲书的空间,不要把孩子逼得那么紧,人生几十年最美的也就十年左右。现在从幼儿园就开始半军事化,很可怜,人生几何啊。凡是读闲书比较多的学生,一般思维都比较活跃。

第二十个问题:如何进行系统的朗诵训练?

这的确是个问题,现在小学教材几乎都是有感情地朗诵,其实还应该注意教材怎么停顿、怎么掌握节奏。可以模仿一些比较好的朗读,但要注意防止“语文腔”,也就是装腔作势。我现在看电视台经常采访某一个人,不管是官员还是群众,他说话都是背出来的,都是语文腔,一个磕巴都不打,但没有必要搞得太细。

我给大家念一个我的微博内容:为何很多老师一上课总是带一种朗诵味的腔调呢?这种现象在小学、初中更常见,可能认为这样上课,或者是追求领导风格,或者是模仿电视主播,或者是刻板的评论员。很多学生平时说话很生动有味的,但是到了公开场合说话全都变成了语文腔,这是个文风问题。应该变成老师平时讲课的语言,自然真切一点,套话少一点,除了特别的朗诵之外,比如有时候读诗、读散文需要有一定的腔调,但是平时的教学里面不要拿腔拿调,语文的功能之一就是思维训练,套话和语文腔意味着不过脑的。这个问题很严重,我以前跟老师研究过这个问题,能不能讨论一些课堂语言?现在老师一上课那个架式就是这样。有的老师朗诵,我的鸡皮疙瘩掉了一地。
第二十一个问题:怎么设计教学的情景和活动?

第一,不要安排和语文活动关系不大的活动。

第二,教学情景,小学越是低年级越是应该强调有学习的情境,要激发兴趣,但这个情境不要完全靠多媒体。读书也是活动,课堂里面不要讨论那么多,老师讲得如果能够跟学生互动更好,这样的满堂灌很好,看你有没有水平,不是说非得限制老师只能在50分钟里面讲20分钟的内容。

第二十二个问题:新教材古诗词的读音和词义现在做了调整,希望老师给出理由。

现在文言文和古诗词的字音是有调整的,比如说:骑马的骑现在念ji,这个例子很多。给大家一个基本的理念,凡是除了姓氏,还有一些特殊的人名,其他所有文言文和古诗词的字音都读成普通话,可能不押韵,那也要读成普通话。当你一定要读成古音也没有错,而且这个不要去考学生,这也是教材改革的理由。

第二十三个问题:怎么教好古诗词?

怎么讲好古诗词?四点建议:

第一,以反复诵读为主,读得滚瓜烂熟,不要到后面背。

第二,注意引发兴趣。因为小孩学古诗词在理解上是有困难的,不要求他是理解什么意义、价值,可以结合诗词的内容给孩子们讲一些有趣的背景材料或故事,可以讲一讲作者的故事。

第三,重视会意与感悟。古代有一个很著名的说法,就是诗歌的内容很难做出明确的解释,诗词的文学表达都是含蓄的,加上鉴赏者的心理和情感状态,同一首诗可以有不同的解释。小学生的理解能力比较低,但是他想象力比大人要丰富,不要在诗歌的作者和背景这方面下过多功夫,就是让他读就行了,然后让他有点感受。

第四,不要逐字逐句解释,古诗词没有必要。凡是把一首古诗说得非常明白的,这个老师的水平都有问题。不要过多使用多媒体,诗歌的语言艺术是很难用图画来表达的,是超越平常语言的,往往是变形的、陌生化的,为什么学诗歌?是为了表达得更美吗?不是!是因为平常的的语言很难表达,所以用了诗的语言,诗的语言是变形的,往往是陌生化的。比如你上公共汽车坐车,你上去以后说“啊,这个红旗多么地鲜红!”人家会以为你是神经病,但是在一定场合用诗歌来表达。所以说,尽量不要用多媒体,比如我们讲“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就让小孩想象。你怎么能够多媒体来表现呢?你完全破坏了孩子们的想象。多媒体在某种程度上是语文的“敌人”,每个人都有想象。

第五,不要布置过多的任务和讨论学古诗词,留给学生想象的空间。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登在人教社的刊物上,叫做《谈谈小学语文中失效》,你们有兴趣可以看。

第二十四个问题:课程改来改去,不会教了怎么办呢?

这个问题很难回答,我建议你们多读书,提高自己的素养,万变不离其宗。语文老师不要满足于职业性,就是每年备课,网上找一些材料,你总依赖网络,你的水平是停留在网络的,网络上一般都是网民们写的,当然他们写得也很认真努力,但是不可靠。语文老师是要多读书,就像工匠一样,我们没有别的本事,我们的本事是读书比较多,老师都不读书怎么让小孩读书啊?现在因为太方便了,打开网络什么都有了,所以我们就不读书了。读书必须要有一个过程,过程是很美的,做一道数学题不会做,挣扎、困惑,最后会做了,这个过程中你的脑子得到了锻炼。

老师不会教了怎么办?那你就读书,十本二十本重新读一遍,以前没有好好学,你现在重新回头读一遍,比什么培训都要好。你说不会教怎么办呢?我告诉你,过两年还可能会改,就是不断地改,当然有些改是有必要的,我们就万变不离其宗,凡是读书比较多的、带点幽默感的老师,孩子们都比较喜欢。一个小学老师连哈利波特都不知道,小孩不会喜欢你的。老师们确实累,现在没有人不累的。现在老师很忙,学生见不到老师;学生很忙,老师也找不到学生。我们教语文的应该多读书,制定一个三年计划、五年计划,认真多读书,不要吃别人嚼过的馒头,为什么老师普遍的教学水平提不高呢?为什么教得千篇一律呢?因为现在太方便了,明天要上课了,今天晚上先打个麻将再说,手机看到十点半再备课。有没有这种情况?可能我说得过了。

最后一句话,少看手机,多读书;少打麻将,多读书。这样你就不会问我怎么办了,我们尽量做吧,我知道也很难,现在都挺难的。时间到了,我就讲到这里,谢谢大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

主题

74

帖子

685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685
发表于 2020-12-12 13:08:42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师,别让负面情绪支配你

每年的教育新闻,总有老师与学生或家长产生冲突的新闻。师生冲突、家校冲突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有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冲突双方或一方的情绪失去控制,丧失理智,为逞一时之快,从而做出追悔莫及的事。

作为学校与家庭联系的桥梁,老师更要有能力去掌控自己的情绪,而不是被情绪掌控。同时,教师也要训练对情绪的敏感度,通过对学生性格、经历的了解,加上学生表露的情绪,了解他们的心理状态,及时予以指导和帮助。

那老师究竟该如何做好情绪的管理呢?这些方法里或许会有答案。

01
怎样察觉消极情绪的出现?

学着体察自己的情绪,就是情绪管理的第一步。环顾四周,我们身边是否有着这样一些情绪样态?

▎1.“愤慨撒气式”轰炸,情绪容易失控

一个家庭的稳定,来自于妈妈的情绪稳定。一个教室的稳定,往往取决于性格稳定的老师。然而班级经营中,教师愤怒失控的情绪,却很常见。不懂得调控情绪,时常将血压频频逼到爆表的份儿。

教室里分不清是在教师教育学生,还是仅仅在发泄怨气。而那些令老师暴跳如雷的细节,盘点下来往往不过是教学生活中的点点小事,因为没抄生词,因为上课说话,因为动手打了同学,因为弄坏别人的东西……

班主任在教室里一番咆哮之后,带着满满的垃圾情绪回家。十年过后再回首,这不过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点点小事,人不犯错,谈何成长,早知事小,生个啥气?

▎2.“苦口婆心式”长谈,情绪过于执著

洋洋洒洒几十分钟,执著于非要规定时间,规定地点解决问题,往往容易沦陷到苦心长谈的囧境,是对师生共同时间成本的巨大消耗。

苦口婆心似的长谈,多来自于内心的执着,甚至自己变成了偏执狂,而不能自查。

总试图把学生、家长说得败下阵来,便以为投入再多的时间和精力都是值得的。殊不知学生早已练就了“委屈求全”的沟通方式,就是无论是否赞成老师的说法,全部依着你说的来。


不为说得尽兴,就看实用不实用。有时掐中要害的关键一言,可以点醒迷途羔羊!关注这种执著过头的情绪状态。话不一定一次说完。放下,既是放过别人,也是对自己的放过。

▎3. “脑补情节”式推理,情绪沦陷猜疑

“老师,我的想法是……”“你不要说了,你凭什么……”
“老师,我……”“我什么我,我还不知道你!这肯定是……”

擅长“脑补式”案情分析的班主任,习惯的调研方式是问家长、问同学、问各种相关人士借以用拼图式组合还原事情事情本身的原貌。

了解不同渠道信息甚好,还原事情原貌甚好,却不要忽略了聆听当事人最真实的想法。这是常理中的必备环节,却容易成为最容易忽视的主要一幕。

每一个突发事情的产生,不是以平息事态为唯一目标,对直接当事人入脑入心的教育也是重要一环。纯粹靠调查访谈,寻找拼图式的事情原貌,不如回到当事人身边,去细细聆听,真诚对话。

▎4.“急于攻防式”回击,情绪过于敏感

教师往往容易自带三分权威意识,却又格外敏感。这种敏感使得班主任常常容易把家长和学生的言差语错,与对自己的人身攻击联系起来,徒生烦恼。

运动会上,家长们纷纷在微信群中翘首期盼孩子们比赛的一幕。一个家长干等半天,不见自家子女上场,忍不住微信上询问老师:“不是每个人都参赛吗?”

班主任奔忙之中,匆匆看到群中的问话,气不打一处来,误认为是来自家长的公开质疑,生硬的甩出来了一席话:“自己家孩子的水平,你自己清楚!”

过于急切地维护自己的岗位尊严,生怕点点疏漏影响自尊,反而有主动点燃战火的嫌疑。不过是普普通通一句问询,正常沟通即可,大可不必总与自己做联系。

▎5.“道德圣人式”审判,情绪过于冷漠

站在道德制高点上对学生进行品格审判,做学生教育的“道德圣人”,这样的沟通方式,往往义正词严,而收效甚微。

某校面对一位留守少年的早恋问题,在他的家庭没有给他足够多的关注时,一位在学业和生活上对他多有帮助的女生,俨然已经成为了该男生生活当中最重点的朋友。

学校不同老师分别参与审讯与批判,对学生轮番进行大同小异的苛责。却没有人去愿意主动理解,一个孩子在非常无助的时候对他仅有的朋友内心的重视。这也许仅仅是一种对别人关爱的感激。在接纳学生的基础上去对话,而非主动贴上道德审判的标签。


02
教师情绪管理的有效策略

如何养成良好的情绪表达方式呢?这里给大家介绍几个缓和情绪和转化情绪的可操作的技巧。

▎1. 暗自调整呼吸

工作中,遇到令我们勃然大怒的事情时,细细地感觉自己身体的变化,你会发现有时在对话过程中,呼吸越来越急促,心跳加快,甚至血压也稍有变化。主动自我觉察,改变基础的对话节奏,让自己在聆听学生或者家长讲话的时候,暗自深呼吸,默默提醒自己,不生气,不动怒,逐步找寻内心的平静。

▎2. 限制提高音量

歇斯底里的怒吼式沟通,除了情绪宣泄,无助于解决任何问题。凭借声音高来镇住场子的人,往往还在自我情绪管理的初级阶段。即使心中怒火燃烧得肝肠寸断,也要尝试学会降低音量来讲话。很多有经验的教师,都能这一分钟批评学生,而下一秒,切换到平静的状态正常行课。

▎3. 暂停处理问题

改变处理问题的节奏非常必要。如果不是需马上解决的安全隐患类问题。当你无法抵制内心的怒火时,强行暂停也是一种自我管控。不妨独自思考策略,或者回到办公室去发起草根式研究,找找身边同年级的班主任们,就遇到的问题展开讨论再来解决。

▎4. 适度保持沉默

家校沟通的过程当中,并非所有场合都适合强行暂停。面对你暂时还不能理解的家长或学生行为,不妨适度保持沉默,多倾听对方的诉求,告知对方,“我已经了解了你的需求。”“我进一步了解一下情况。”等方式,用以延缓解决问题的步调,避免怒火中烧时造成双方情绪不必要的冲突。

▎5. 坦诚告知不悦

如果遭遇对教师自身人身攻击,未必依靠隐忍或者视而不见。温和坚定而明确地表明态度也是非常重要的。

▎6. 学会宣泄调剂

解决复杂棘手问题,常常让老师会陷入比较漫长的黑暗状态。有时甚至从清晨直至深夜。长时间应对,很容易让情绪陷入轻度抑郁状态。不妨设置截止时间,一旦结束,主动切换场景,看场喜剧电影,约人一顿美食,听听喜欢的音乐,也是给教师的心灵自由放风的时间。

你也可以选择向别人倾诉,但不要变成喋喋不休。有时,重复倾诉,相当于复习烦恼。定期通过一定途径宣泄释放消极情绪,才能保持健康积极的情绪状态。

▎7. 建设心情同盟

学校里不妨有几个知心闺蜜,既是心情同盟,也是智慧同盟。改变单兵作战应对具体问题的状态,能够在遇到各种困难事、琐碎事、不平事的时候,进行情绪的倾诉与相互调节,从而通过团队的力量,消解情绪压力,释放情绪能量,共同维护情绪健康。

03
班级情绪调控的原则与策略

如何在班级经营过程中,做好情绪的管理和疏导?

我们不妨尝试着改变传统的对话方式,尝试在集体教育情绪调试的过程,做出如下改变:

▎1. 改善“速听快判”沟通惯性,给出学生表达情绪的空间

充分的聆听是良好沟通的前提。我们要以学生为中心,专心致志地听孩子去表达,不去评判,或者延迟你的评判,给出学生表达情绪的空间,让你所听和看的东西,最大限度地回归真实。

一个眼神、一次叹息、一次不经意间的回避目光相遇,都能看得出来学生的内心世界。教师要善于察言观色,梳理经验,自然为发现情绪背后的真实思想,奠定扎实的基础。

▎2. 改善“一刀切”沟通惯性,换位思考形成情绪的共鸣

情绪的共鸣,需要充分的理解在先。理解,需要换位思考,需要刨根问底。要相信每一个看似匪夷所思的行动背后,都有一个正当的儿童理由。

老师要尽可能的对他人的行为作出善意的解释,替孩子,替家长的行为,寻找理由。放下成见,换位思考,才能形成情绪的共鸣。

▎3. 改善“唯我独尊”惯性心态,善于激发积极情绪的产生

要引领,不专断。这更需要老师有底气逐步树立民主沟通的状态。家校对话过程中,教师要改善“唯我独尊”的心态,放下高高在上的身段,来激发家长群体积极情绪的产生。

比如,逐步发现不同家庭教育细节中可圈可点之处,圈出来,点清楚,通过一定渠道宣传出去,让不同的家庭感受到身边的榜样力量。

通过沟通去寻找亮点,搭建平台,把这些家庭亮点晒出来,激发家长群体相互学习的积极情绪,推动跨家庭的互相滋养。

▎4. 改善大包大揽沟通惯性,划清边界避免对立情绪的产生

当我们面对枝节颇多的复杂学生问题时,总是希望于第一时间解决问题,当执著的信念过了头,就容易暴露出掌控感过重、处理事情过于急切、对话沟通过于犀利等问题,有时会点燃对立情绪,反而不利于事情的有效解决。

改变大包大揽的沟通惯性,班主任要有一定的边界意识,保持一种对服务对象的尊重的底线意识,以避免不必要的对立情绪的产生。

▎5. 改变“见招拆招”惯性,尝试常态教育指导

学生的社交技能和情绪的管理,也需要科学系统的交流。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对于社会情绪学习标准体系,就有着多年的系统研究。他们制定“社会情绪学习标准”,将社会情绪学习作为从幼儿园到高中的基本教育内容,形成一套较成熟的标准体系。

我们国内的学校也要重视开展社会情绪学习项目。从做起来,到做精彩,让一事一议型解决策略,走向常态情绪教育的轨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

主题

142

帖子

818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818
发表于 2020-12-15 11:06:47 | 显示全部楼层
       “教育不是为了适应外界,而是为了自己内心的丰富。”这句话感触颇深,作为一线教师,我觉得句句直指向我的内心——现实生活中,太多的家长、老师都在花大力气做一件事情,就是成绩——为了这个所谓的目标,他们让孩子做作业到深夜,让孩子没有任何的体育锻炼和艺术爱好,没有时间读书交友,没有游戏没有童年……

        如果方向错了,作为老师,我们的辛苦努力就不只是白费,而且是罪过,对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1

主题

169

帖子

625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625
发表于 2020-12-17 17:07:01 | 显示全部楼层
认真拜读了,做学习型的不断提升能力的教师,做多与学生沟通交流的教师。做创新乐观的教师,教育就像养花一样,一边养一边看,一边静待花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机场路小学教研 ( 冀ICP备2021028907号 )冀公网安备13010502002285

GMT+8, 2025-1-12 09:38 , Processed in 0.093642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