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场路小学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998|回复: 0

刘娜主题帖

[复制链接]

26

主题

76

帖子

620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620
发表于 2021-6-29 14:30: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刘娜114 于 2021-6-29 14:37 编辑

   写作课型的重点把握
    今天听王悦老师执教六年级上的16课《盼》,属于习作单元的第二篇精读课文。如果说第一篇精读课文《夏天里的成长》首先要着力解决的是习作的构思问题,核心是要明确必须围绕中心意思来选材。那么,《盼》的教学,就承担着两项学习任务:
第一项是“温故”,即进一步体会、巩固有关构思的表达知识;
第二项是“知新”,即理解、体会到在围绕一个意思表达时,要将重要部分写得详细些、具体些。
这堂课在教学设计上很好地完成了以上两项学习任务。在习作单元的阅读教学要“指向表达”这一点上,走得很自觉,也很扎实。
无论是温故还是知新,执教者的教学策略都有一条贯穿始终的红线:抓住矛盾,还原比较。正是通过常态与异态的比较,凸显出文章在构思、写法上的典范之处,从而使学生借助课文的感性材料真切体悟到文章的秘妙所在。
对于“围绕中心意思选择”这一点,王老师通过还原常态,即“这么多天里,除了盼望穿雨衣,蕾蕾还可能盼望哪些事情”,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文中没有出现这些可能的盼望,进而使学生更为切实地体认到与中心意思无关的材料不必选择。这是借由“不写什么”来巩固旧知。
     对于“将重点部分写具体”这一点,依然采取还原常态的策略,使学生体会到课文中多处出现的反常描写,诸如“动作”的反常、“语言”的反常、“神态”的反常、“环境”的反常,更为深切地体会到所有的写具体、写详细都是为了更充分、更典型地表达文章所确立的“中心意思”。总之,反差的比较,矛盾的分析,使“温故”不再流于机械重复,更使“新知”迈入高阶思维的层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机场路小学教研 ( 冀ICP备2021028907号 )冀公网安备13010502002285

GMT+8, 2025-1-13 02:37 , Processed in 0.068367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