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不少教师在提问时容易出现空洞问题、无效问题、单调问题、过难问题、突兀问题等现象,要么导致学生茫然失措无法作答,要么要求学生即问即答……此种现象,充分说明教师课堂提问并未真正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导致课堂效果明显不佳。 那么,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提高教师驾驭课堂与教材的能力,提高语文课堂提问的实效性,是每位语文教师必须注重的事情。鉴于此,我在本学期里进行了尝试,得出以下心得: 一、提问要精炼 教师提问要在注重科学性和艺术性的基础上,将启发性、挑战性,灵活性的,有价值的问题精炼地提出来,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回答问题的兴趣,同时要注重引导学生学会思考、学会总结、学会精炼而完整地回答问题。 如:教学《荷叶圆圆》时,教师要紧扣文章中心句“荷叶是我的......”设置相关问题——文中写了几种小动物?它们分别把荷叶当做什么?你也仿照文中的句式说一个句子吧。这样,围绕文章中心句,层层递进的提问与思考,不仅能让学生把握课文的行文思路,而且对文本也会有更深刻的理解。 教师要做到提问精炼,就必须抓住教材的重点和难点,以及学生的思维特征,从而精心设计课堂问题,巧妙合理进行提问,才能将课堂提问的灵活性与有效性充分发挥出来,进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二、提问要有度 1.提问要有一定的难度。 在新课标理念下,教师要结合课文及教学重难点,精心设计问题,不能简单设置诸如“是不是”“对不对”之类的毫无价值的问题。因为无价值、无需学生思考就能作答的问题,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学生主动思考、积极表达没有什么作用。对此,我在设置问题时,紧紧围绕教学内容,精心设置问题,给学生提供展示个性自由发挥的空间。特别是那些直接在课本中能够找到答案的问题尽量少提问,要多提问那些学生只有经过思维加工才能得出答案的问题。 2.提问要有一定的梯度。 在语文课堂中,我尽量结合文本精心提炼出一些条理清晰、合乎逻辑和学生认知特点的问题,特别是要做到分层优化,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提出不同类型的问题,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层层推进,最终抓住事物的本质。 如:在教学《小猴子下山》时,我设置如下问题: (1)小猴子下山后首先看到了什么? (2) 他心情怎么样?从哪些词语中可以体会出来? (3) 他做了什么? (4) 最后为什么只好空着手回家去?第(1)个问题比较容易,第(2)个问题有一定的难度。第(3)个问题需要认真思考才能回答。梯度明显,需要因势利导引导学生。 三、提问要激发学生兴趣 语文课堂教学的最大失败是让学生产生厌学情绪,最大的成功是学生乐学善学。教师要教育学生不仅要“学答”,更应要“学问”。当教师提出问题时,要指导学生独立思考、相互讨论,使课堂教学秩序静中有动,动中有静,向着共同的目标驶进。因此,每次课我都注意精心设计问题,有效提问。最大可能的引起学生的求知欲和浓学习兴趣。同时还要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及时地评价、表扬、引导,让学生感觉到有成就感,学生的“疑”和“问”也初步有了模样。 课堂提问是主导课堂教学、传授知识的重要手段,课堂教学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能够主动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当然,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项持久的教学工作,绝非一朝一夕,或通过简单的指导就可完成的。在实际教学中,我们要刻苦钻研教材,努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充分发挥学生的内在潜能,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培养强烈的问题意识和创造精神。只有当学生领悟到提问的价值时,才能自觉主动地从问题中求取智慧,获得发展,我们才能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