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老师,真正、最应该教给学生的是什么? 它绝不应该是知识,因为现在是高速发展的信息社会,获取知识的渠道很多,那些客观存在的书本上的信息只要是存在,孩子都可以学到。 在2021年的两会上,火爆全网的唐校长的“好的教育,应是培养终生运动者、责任担当者、问题解决者和优雅生活者”的教育理念又再次明确了教育的目的,指明了好的教育该有的模样。但如何达到这样理想的教育,是值得每个教师深思的问题。1996年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曾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了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其中最核心的思想是教育应使受教育者学会学习的教育目的的思想,即教育要使学习者“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生存”。这一思想被称为学习的四大支柱。其中:学会认知——着重在逻辑思维;学会做事——着重在操作思维;学会共同生活——着重在情感思维;学会生存——着重在交往思维,总而言之是交给学生学习的思维。 而事实上老师们都教给了学生什么?在一味追求成绩的当下,教学重知识而轻能力,片面注重学生眼前的表现和学习成绩,学生习惯接收现成的枯燥乏味的知识,死记硬背的知识,而且绝大部分都是来自书本上的知识,这样的一种标准化会抹杀了学生的创造性和差异性。 我们都曾记住了培根的一句名言:“知识就是力量”,却不知道培根还有另外一句名言:“知识在书本之中,运用知识的智慧却在书本之外。”知识是死的,智慧才是活的;知识关乎事物,智慧却关乎人生;拥有知识的人只能看到一块石头就是一块石头,一粒沙子就是一粒沙子,而拥有智慧的人却能在一块石头里看到风景,在一粒沙子里发现灵魂。 我们把学习的四大支柱简而化之,我们需要教给学生: 良好的行为习惯 自主的学习能力 做人的品质 生存的本领 因为望得远,才能走得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