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个有温情的教师 泰戈尔曾说过:“神的巨大权威是在柔和的微风里,而不是在狂风暴雨之中”。在我们生活中,暖风和狂风宛如一对性格迥异的姐妹,一个会带来温暖和清凉,一个会带来爆裂和破坏。一个让人瞬间变得神清气爽,如春风沐浴。一个会让人立刻感到非常暴躁,坐立不安。教育也是如此,教育就如培育一枚缓缓成熟的种子,种子和灵魂一样都喜欢安静,在和煦的微风中,春风化雨,潜滋暗长。这就是教育的美。 《让教育带着温度落地》一书中也曾阐述:让教育带着温度落地,就是要办有温度的教育,就是要让有温度的教育走进校园,走进每一位师生及家长的心灵,而不是停留在纸上。 教师要有教育温情,首先要懂得尊重学生,倾听孩子们的心灵之音。“没有尊重,就没有教育”。所谓尊重,就是要真正把学生看成活生生的人,慢慢培养,真心关爱,这样的教育才能让学生感受到温暖的微风,而不是凛冽的狂风。在一次单元自我检测时,班里的同学都在认真完成试卷。偶然间我观察到一名学生的神态有点不对劲,做试卷偷偷摸摸的,我没做声,和往常一样慢慢地从另一边很自然地走到这名学生旁边,才知他在打小抄,他见我走来唰地就把小抄攥到手里。脸立刻红了起来。为了不伤他的自尊心,我并没有当着全班学生的面戳穿他。下课后他主动找我承认错误,并且十分感激我没有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批评他,这样无声的教育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在以后课堂中,他学习的劲头更足了,学习也更加自觉。有问题时也会主动来问老师。作业质量和学习成绩都有了明显提高。通过这件事,我感受到老师要更加注重宽容和尊重学生,注意保护学生的自尊心,有时无声的教育比有声的批评所起的教育效果要好得多,必要时试着给学生“台阶”下,这样往往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就像苏霍姆林斯基说的那句话:“有时宽容引起的道德震动,比处罚更加强烈。” 教师有教育温情,其次要注重善待个性化的学生。每个人是都是有个性的。如果没有了个性,不但没有丰富多彩的世界,同时也会丧失一个人的最重要的兴趣和爱好。罗素也有说过,“须知参差不齐,才是幸福的本源”。我们要承认每个人的差异性,尊重它、发展它,要用多种标准去观察学生,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挖掘他们每个人的独特价值。记得之前班上有一名同学在课上从不主动举手回答问题,在课下我也试着找他谈话但是效果并不理想。后来在收发作业时我特意把这个任务交给他,慢慢的我发现,他课上回答问题积极多了,有些较难的题他开始主动给同桌讲解。就这样,他变得乐于交流,从生活到课堂,乃至于平时的生活习惯,我这才发现原来这名学生其实懂得很多,在学习上有着自己的想法,他也很希望和老师去深入的交流。从和这名学生的交流中更让我了解了学生们的心里喜欢一个什么样的老师。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说:“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你别忙着把他们赶跑。你可不要等到坐火轮、点电灯、学微积分,才认识到他们其实是你当年的学生。” 尊重差异,因材施教。尊重差异,就是尊重每一个个体,只有从每一个个体入手,才能让每个孩子都成为最好的自己。 教育是生长是唤醒,而不是物质至上。正如雅斯贝尔斯所言:“教育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去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这句话形象地揭示了教育的本质:心灵的对话。而心灵是在意温度的,只有我们心中燃着一堆温情的火,我们的教育才会是有温情的教育,我们培养的人才是有温情的人。 以上就是我的分享,感谢大家的聆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