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场路小学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郭振洲

2022上半年机场北郡教师专业阅读

  [复制链接]

6

主题

42

帖子

138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38
发表于 2022-6-30 14:50:55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学期我给大家分享的教育专著分享是王晓春老师的《问题学生诊疗手册》。问题生教育是教师工作的一部分,而且应该是一小部分,但比较遗憾的是问题生教育在教师的日常工作中占比很重,尤其是对于我们新手老师来说。但在问题生的教育过程中往往存在方法不够恰当或者教育效果低效的情况。问题学生反复出问题,结果问题学生的问题没有解决,老师反而一度怀疑自己成了问题老师了。通过阅读王老师的这本书,通过学习他对问题学生的分类以及对其问题的处理,我受益良多,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我对问题学生的看法和处理方式。
什么是“问题生”?王老师认为,问题生不等于“有问题的学生”,而是指品德、学习态度、行为习惯、心理等方面存在较为严重的问题,且用常规教育手段不能解决,需要进行个案诊疗的学生。
王老师将问题生主要分成了五大类:
①行为习惯型问题生:他们的主要问题是“懒”。突出表现在行为习惯方面,比如说严重小说小动,没有礼貌,马虎,迟到等。他们一般没有品德问题,只是爱惹“麻烦”。
②厌学型问题生:他们的主要问题是“怠”。这类学生品德也没多大问题,只是不爱学习,一谈学习就烦。不喜欢听课,不写作业。
③心理型问题生:他们给人的感觉是“怪”。这类学生思维方式“与众不同”,不符合一般学生的逻辑。他们又可以分为两类:外向型和内向型。外向型心理问题生的主要表现是注意力完全无法集中、狂躁多动甚至具有攻击性;内向型心理问题生的主要表现是自闭、忧郁、多疑、或自我攻击。
④品德型问题生:这类学生给老师的直观感觉是“坏”。这类学生不是简单的“淘气顽皮”,而是邪气。打架骂人、偷窃、欺凌同学等,不少人属于“边缘生”,价值观有问题。这类学生在小学可以说没有甚至非常少。
⑤“好学生”型问题生:他们的主要问题是“骇”。这类学生可能具有“双重人格”,以自我为中心、虚荣心过强或者抗挫能力差,容易突然受刺激而爆发出来,做出极端行为让人百思不得其解。这类学生在小学出现的也非常少。
根据对于问题学生的分类,王老师提出了解决问题的上策、中策和下策。上策是:把问题学生“晾”在一边,全力以赴带领全班同学前进,不去刻意关注和教育问题生,但“晾”在一边,并非不管,而是通过提高教学能力,优化班级教育生态系统间接治疗问题生。下策是维持,当教师能力实在不够,或问题生的问题太过严重,就可以采取这种策略。我主要分享一下中策。
中策是对问题学生进行个案诊疗,对症下药。诊疗的程序和注意事项是这样的:
一、遇到问题,先稳住事态。
问题学生是善于制造事端的人,他们特别容易惹老师发火。他们惹是生非,教师就特别容易急躁、失控。经验告诉我们,对待问题学生,只要教师一急躁,就容易把事情弄僵,陷入被动。教师若跟他们对着干,不但没有效果,而且有失身份。所以对问题学生进行诊疗,前提是教师要冷静。一般说来,问题生的问题,大都不适合热处理,要先放一放,等大家都冷静下来,再处理不迟。
二、不急于做是非判断和道德归因。
很多老师遇到问题生出问题,总是急于告诉他们:“你这样做是错误的,是不应该的。”这叫做是非判断,道德归因。经验告诉我们,这类“教育”基本是在做无用功。因为他们一般是知道自己的错误,只是明知故犯。为什么明知故犯呢?这才是我们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正确的方法应该是:他犯了错误,我先不说他对错,而研究他为什么会犯这个错误,是什么力量推动他非这样做不可。搞清他的思路,下次才有可能在适当的地方切断他的错误思路,避免他重犯错误。
三、不搞“态度挂帅”。
问题生闯祸的时候,常常顶撞询问或干预的老师,很没礼貌,老师出于自尊或者碍于面子,就可能怒火万丈,不顾一切地要压倒问题生的气焰,这种心情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但是弄不好会转移教师的注意力,忽视问题本身。所以,问题学生出了问题,即使他态度不好,也不要急于“打态度”,要先调查事实。你会发现,当你平静地向他询问事实经过的时候,他的恶劣态度就会很快降温,当然,你不要用“审问”的口气,而要用“询问”的口气。事实澄清了,是非分清了,学生只好承认错误。再道歉,就很容易了。
四、先问“为什么”,而不是“怎么办”。
王老师主张教师遇到问题生出问题,第一反应最好像科学家见到不明飞行物一样,怀着好奇心问道:“这到底是什么现象?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这种反应导向冷静,导向询问和研究,最有利于问题的解决,而且对教师的心理健康大有好处。
五、了解情况时,行动观察法与心理测验法双管齐下。
教师要学会观察学生,而且是在非正式场合或通过同龄人去观察学生,这样了解到的学生才最真实。观察之外,也可以通过图画法、词语联想法等心理测验了解学生的心理。
六、横向、纵向全面了解学生。
遇到问题,教师要学会展开思考。比如不交作业这个问题,你既要横向了解他是只有这一科不交还是所有科目都不交,还要纵向了解他只是这几次没交,还是从小一直不爱交,了解程度不同,处理的收效也就不同。
七、诊断前要做出多种假设。
   问题生经常发生的问题有多种,每一种问题产生的原因也有多种。王老师建议针对学生的一种问题要列出多种假设,不打无准备之仗。比如对学生顶撞老师这个问题,王老师就从教师和学生两个角度列出了12种可能性。
王老师还提出在确诊后一定要有具体的、因人而异的治疗措施,并根据治疗效果的反馈来评估自己的诊疗,并随时修正方法。
在书的第二、三部分,王老师通过分析具体问题和举出实例向我们展示了多种情况的原因以及处理方法。比如严重小说小动、同学冲突等,对我们做日常教育工作很有借鉴意义。问题生教育只是我们教育工作的一小部分,而不是主要问题,我们教师要学会不被问题生牵着鼻子走,而忽视整个班级的成长。同时也要学会在实战中分析总结和反思,这样才会提高我们的能力。总之教育工作任重道远,我们教师尤其是年轻教师更应该沉住气,多思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主题

47

帖子

354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354
发表于 2022-6-30 15:45:1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张岩 于 2022-6-30 15:47 编辑

《苏菲的世界》
    苏菲的世界可能是世界上最出名的哲学启蒙书。这一方面是因为它覆盖面广,通俗易懂,另一方面他情节精彩,可以当小说来读。
书的主人公是一位叫苏菲的14岁小女孩,有一天,他连续收到了三封信,前两封信是最基础和最出名的哲学问题,你是谁?世界从何而来?第三封信却让人摸不着头脑,请把生日卡转交给席德,因为苏菲并不认识席德,让我们和苏菲一样,先忽略第三封信。苏菲的哲学课程是从这前两封信上开始的。前两封信的寄件人是一位哲学老师,告诉苏菲,成为哲学家只有一个条件,要有好奇心。儿童总对这个世界抱有好奇心,但随着时间的流逝,成人对这个世界已经习以为常。不过,作为一个哲学家,就不能过分习惯于这个世界。在内心深处,要知道生命是一种神秘、令人惊奇的存在。
    苏菲的每次哲学课都是有几个问题所引领的,他们从原始的神话开始,讲到了德谟克里特斯原子理论,又介绍了苏格拉底式的反讽,了解了柏拉图的理型世界,思考了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认识了挑战圣经的斯宾诺莎。不过,在哲学课进行的同时,一些奇怪的事情却不断发生。还记得那封请把生日卡转交给席德的信吗?这个谁都不认识的席德还在以各种方式不断的出现着。直到有一天,哲学老师给苏菲讲授柏克莱的哲学,柏克莱认为,我们无法察知我们所感受到的事物是否确实存在,我们不能直接感受到物质。比如我们敲一下桌子会感受到坚硬,但却并没有直接感受到物质本身。如果在梦中我们敲一下桌子,也会感受到坚硬,但实际上桌子是不存在的,也就是说,我们所说的物质有可能只是我们根据经验所想象出来的而已。那么,我们真的是血肉之躯的人类骂我们的世界是由真实的事物组成的吗?或者我们只是受到心灵的包围吗?在柏克莱的启发之下,苏菲和他的哲学老师得出了一个大胆正确的结论,苏菲和他的老师都只是虚拟的人物,他们存在于席德父亲的意识中,被写进了一本书里,并被作为生日礼物送给席德。意识到这一点的苏菲决定要逃出这个虚拟的世界,挑战自己世界中的上帝。哲学课程还在继续,苏菲和老师开始利用哲学作为工具来完成挑战。利用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苏菲确证了自己的存在。利用康德对理性和自由的观点,哲学老师看破了席德父亲创造出的种种光怪陆离的现象,他们还利用弗洛伊德的潜意识理论来影响席德的父亲实行自己的逃跑计划,而且在不断的思考之中,苏菲还意识到,即使是席德的父亲,他们世界中的上帝。也可能只是存在于另一本书中的虚拟角色而已,而席德父亲的上帝自然就是本书的作者自己。
    但如果再多问一层,作者自己以及我们这些读者会不会也是存在于某本书中的虚拟角色呢?如果你就是苏菲,你有能力逃离自己的上帝吗?这些问题大家可以自己思考。至于本书中苏菲的结局,大家可以自己阅读一探究竟。所以,其实从全书开篇的三封信开始,苏菲的世界就有了两条主线,一条是苏菲的哲学课,实际上也是讲给读者听的哲学课,而另一条主线就是苏菲认识自己并计划逃离的故事线了。我们可以把苏菲的世界当做是一场哲学派对的邀请函,通过这本书,你可以叩开哲学世界的大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

主题

76

帖子

260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60
发表于 2022-6-30 17:54:51 | 显示全部楼层
《静悄悄的革命》一书由“前言——改变教学的教师们”;“教室里的风景——向创造性学习迈进”;“改变教学——学校改变”;“设计课程”;“学校改革的挑战——中小学的实践”五部分构成。佐藤先生从观察者、推动者、研究者的角度认为,教育改革应是一场“静悄悄的革命”。这种“静悄悄的革命是从一个个教室里萌生出来的,是植根于下层的民主主义的、以学校和社区为基地而进行的革命,是支持每个学生的多元化个性的革命,是促进教师的自主性和创造性的革命。

一、精心构筑一间润泽的教室
佐藤学先生说“没有哪一个教室和其他教室飘溢着完全相同的气息,或有着完全相同的问题。”佐藤学在书中对教室的阐述让人心生向往:“润泽的教室能使每个人的呼吸和节律是那么地柔和,大家安心地、轻松自如地在教室里构筑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构筑着一种真诚的信赖关系在这种关系中,人们的心态是开放无拘的,教室是轻松愉悦的,在这样的环境下,教育也许会变得简单起来。”
作为班主任,要用自己的爱心,精心打造一间润泽的教室。在润泽的教室里,老师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孩子如沐春风,似承雨露。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得到了人文的关怀和极大的尊重。
二、倾心营造一节开放的课堂
佐藤学先生提到:“善于学习的学生通常都是善于倾听的儿童,只爱自己说话而不倾听别人说话的儿童是不可能学得好的。……学习,是从身心向他人敞开,接纳异质的未知的东西开始的,是靠‘被动的能动行为’来实现的行为。”
倾听,不仅有老师的倾听,而且有学生的倾听。老师的倾听,不仅仅是倾听学生发言的内容,判断发言的对错、语言的精彩,而是要仔细倾听孩子发言中所传递出来的的心情、想法的信息,要和孩子心心相印,从而产生情感共鸣。学生的倾听,不仅仅是倾听老师的讲解、指导,倾听同学的发言,而是在倾听的过程中接收到隐藏着的心声,从而激起情感的共鸣。
作为教师,我们要倾心营造每一节开放的课堂,因为我们更需要的是“用心地互相倾听的教室”。形成互相倾听的教室的第一步,是教师自身自始至终地保持专心专意地、郑重其事地听取每个学生的发言的态度,要能做到与学生对话,要去体味对方话语中潜在的复杂想法。就如佐藤学先生所说的:“在以自然的轻声细语来交往的教室环境里,更能培养自立、合作的学习者”。
三、热心维持一种共进的状态
教师间怎么形成“合作性同事”的关系呢?必须是所有的教师都开放自己的教室,互相观摩教学、互相“批评”时才能构建起来。同时,改变教学研究的方法和目的。研讨教学问题的目的绝不是对授课情况的好坏进行评价,研讨的焦点应针对授课中的“困难”和“乐趣”所在,大家共同来分享。
我们学校组织的研究课、公开课等活动,我们教研组的集体备课,相互听课、评课等,都要互相谈论一节课哪里有意思,哪里比较困难,学生有哪些表现,并通过相互交谈让学生学习时的具体样子重新浮现出来,这样的教学研讨才是每位教师所期待的。我想教育改革需要的不是僵化的头脑,而是和同事们相互合作共同进步的快乐感。
“心”改变,方“革命”。我想,作为一名一线教师,要从自身出发,用“心”改变,让点点滴滴的探索和实践、思考和行动静悄悄地发生,最终演变成一场伟大的“革命”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主题

89

帖子

609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609
发表于 2022-6-30 22:56:1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吴旭 于 2022-6-30 22:57 编辑

      与大家分享的这本书是《什么是好的教育》
      读完这本书印象最深的两句话是:“教育的灵魂就是引导着人不断地去欲求美好事物,以个体心灵中不断萌生地对美好事物的欲求来激励、引导个体生命的自我成长”。“所谓好学生,最重要的正是在学校教育过程中被唤起,激励出来的学生生命状态的积极向上的‘好’”。
      对美好事物的向往是我们的本能,而我们面对的孩子就是非常美好的“事物”,他们拥有纯真的心灵、诚实的态度、自然的情感、善良的愿望等,如果我们连这些都无法捕捉,那真实愧对教师这份职业。只有对美好事物保持高度的敏锐,我们才能发自内心的爱孩子,并因为爱而充满欢喜,也才能激发出学生生命状态中积极向上的好的一面。不管学生自身条件如何,都能在自己的成长轨道上焕发出自己的光彩,积极向上的生命状态就是好的学生。
      举个例子,我们班有一个孩子的学习能力和接受能力相对比较慢,一年级结束时,简单的单词听写还总是错一大半,甚至有时候只能写上1-2个词语,经过与孩子妈妈的沟通,我们了解,孩子的确是在很努力的学习,家长在家也一直在很配合的帮助孩子,经过两年的努力,在三年级上学期听写时已经能写出全部词语并且全部正确。后来,我们又加入了练习题,先从最简单的按拼音写词语写起,再到复杂的阅读理解。虽然现在孩子并不能考到一个比较好的分数,但是相对于自己一直在进步,在积极努力。在我看来这就是一个非常好的孩子,是一个生命状态非常积极向上的好学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

主题

89

帖子

321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321
发表于 2022-7-2 21:56:05 | 显示全部楼层
       读了《夏山学校》一书,我由衷的佩服尼尔的办学思想和办学理念,夏山学校的教育方式应该是独一无二的,他将学生看成是完全自由发展的,不受任何约束,真把学校变成了学生自由的天地,我想,夏山学校应该是绝大多数学生都会向往的无拘无束的校园。本书的字里行间都围绕着爱与自由,每句话都能让我感到爱与自由的存在。让我印象深刻的尤其是以下几点:
一、
尼尔的书中没有过多提到“爱”这个词,但我却从每句话中到感受到他对于孩子的发自内心深处的爱。这种爱不简单是父母老师对孩子的爱抚、关爱或充满爱意的语言,他的爱是那种对生命的热爱,对生活的热情和对真理的渴望、探寻。这种爱更高尚,更真诚,更彻底,更尊贵!没有这样爱的驱动是不可能给孩子那种自由的。
二、自由
尼尔书中给人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自由!给儿童自由,就是尊重他们的选择,尊重他们成长的规律,尊重每一个鲜活的生命。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人们往往把教授孩子知识、让孩子掌握基本的生存技能看得无比重要,好像不这样的话,孩子将来就会失去基本生存的能力。却忽略了良好的人格的发展。就尼尔的观点,良好的人格不是培养出来的,而是孩子生来就已经具备的。只要在他成长过程中不受到压抑扭曲干涉束缚,他自然就能成长为真诚自然独立利他的人。     
现在的父母急于把自己的孩子捏成各种他想要的形状以适应社会的模子,却忽略了孩子顺应其本性生长的需要。父母把自己的价值观强加给孩子,剥夺了他们自己去发现去探索去体会去享受的权利,更培养出一个个没有个性没有自我的木偶人。这些木偶人的心灵没有经过自然伸展,是扭曲的,发育不全的,他们失去了快乐自然的天性,他们永远在那个的真实的自我和被扭曲的自我两者中间做各种冲突和斗争。他们的问题严重影响了自己的生命质量,并会带给下一代。 教育孩子不是为了迎合社会,而是让他们自由地按其本性去发展和生长,要他能真诚的面对生命的本质,快乐地享受生命的乐趣,积极实现他自我的价值!           
三、礼貌         
真正的礼貌不是表面的礼节或礼仪。而是对别人发自内心的尊重,体谅别人的感情,为他人着想,对他人友善。每个人可以选择自己对待别人的方式,只要这方式是真诚的,发自内心的,不会伤害别人自尊和情感的。儿童在成长过程中难免会采用不当的方式去对待别人,但别人的回应是他学习和成长的最好途径。礼貌不是教出来的,能学到的只是表面的礼节。礼貌是在爱和安全的环境中生长出健全的心智的一部分。
四、恐惧
一个孩子在恐惧的气氛笼罩下,是不可能有真正的自由可言的。爱可以消除恐惧。但只有老师的爱,缺乏家长的爱还是不能彻底去除那些恐惧感。只有学校和家庭产生合力,才会对孩子有最大的帮助。 在教师的威严震慑下的孩子产生的服从和敬畏只是表面的、虚假的和暂时的。迫于威严,只能产生表面的顺从和内心的抗拒。被压抑的欲望藏在潜意识中,造成心理问题。这样的孩子不能生长出独立的人格和意志。父母和老师唯有把自己放在与孩子真正平等的位置上,走进孩子的内心,去体会她们的种种情感,去尊重他们的各种想法、行为和情绪时,去感受他们的悲伤,快乐他们的快乐,孩子才不会惧怕我们,才愿意把我们当他们的朋友,生出他们的安全感来。他也才可能自由的探索和发展,并在心中自然生长出规则来。这种规则不会因为权威的消失而消失,也不会因为权威的出现而出现,而是属于他生命的一部分。           
五、诚实            
父母和老师都应是最诚实的人,不要害怕让孩子知道真相,也不要担心孩子太小会不理解。也许让孩子了解事实真相需要选择良好的时机,但我们要随时准备一颗坦白诚实的心给他们。像尊重一位知心朋友那样去重视和尊重他们,即便他只有几岁。父母和老师也不要羞于把自己的短处或难堪暴露给孩子,那才是真正的人,让孩子了解世界上不存在十全十美的人十分重要。我想这也是避免培养完美主义者的要点之一。优秀合格的教师应该具备心理学的知识,甚至应该是一位心理治疗师。他不但应该了解孩子问题行为下面隐含的心理问题,了解导致这问题的原因和根源,还应该能够采取最适合他的对策。同样是往学校大门扔泥巴的孩子,如果是心理健康的孩子,尼尔会当场教训他,但如果是一个心理压抑借此发泄的孩子,尼尔会和他一起去扔泥巴。不能透彻的研究儿童的心理就不会采取最适宜的措施。有时老师或家长对待同一孩子出现的类似状况可能会不假思索想当然的采取和以往相同的处理方式,但我想那未必就是目前最适合他的。      
《夏山学校》的魅力不在于改变现实,而在于能够使我们通过对作品的阅读反思现实。追求自由的教育,创造幸福的人生,这是美丽的夏山学校给我最大的启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33

帖子

374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374
发表于 2022-7-3 09:52:3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王玉玲 于 2022-7-3 09:54 编辑

  
      《园丁与木匠》是近期开始阅读的一本书,目前还在阅读当中。虽未读完,就已在庆幸:何其幸运有机会在阅读中,更加深入的去思考作为母亲和教师这双重的角色。当那些在教育中的琐碎与本书的观念重叠或碰撞时,内在的自我反思,会成为自己的一种成长型思维。
分享两点目前最大的感受:
      ●教育里的悖论关系
       在刚看这本书的时候,就有一个园丁思维和木匠行为的悖论关系在脑海中浮现。书中提到在教育中依赖与独立、传统与创新的悖论关系一样。在实际生活中,我们渴望孩子能发挥他们的潜能,成为他们自己的同时,又在潜意识里希望他们按照我们给的方式方法去生活与学习。作者在一开始就把在教育里的这种矛盾体表明出来。事实证明,大多数的父母或教师都拥有园丁式父母的思维和木匠式父母的行为,以爱为由把自己的想法强加在孩子的成长中。
       这本书给我带来的第一个突破就是,正确的去看待这种悖论关系,调整自己的状态。尤其是在教育的悖论关系之中要学会去反思,找到问题的根源,才能回到园丁式父母、教师的初衷与追求里。
      ●养育里的教育意义
      书中阐述了园丁式父母与木匠式父母的本质区别,一个是要打造一个有生机的生态环境,一个是为了满足某种特定功能的需求。园丁的工作是要让他们成为自己原来该有的样子,木匠是要塑造他们成为自己心中希望的样子。所以,作者呼吁我们要成为园丁式父母,为孩子的成长提供一个健康、强大、多样的生态系统,让他们自己创造具有无限可能的未来,在爱与陪伴中呵护与见证他们的成长,并不是像木匠一样按照自己希望的样子,去雕刻和打磨他们成为自己心中的样子。
       这个观念也非常符合我们身为教师的信仰观。虽然养育孩子是上帝给每一个父母的使命和责任,教育学生也是每一名教师的天职,但是孩子也是一个拥有神形象的人,他们的独特与天赋都是来自于上帝,或者说来自于自然,作为父母和教师的使命就是要去发现他们的天赋,认识他们的独特性,在养育、教育的过程中,用爱和陪伴去呵护与见证他们成为真正的自己。
       在我们教育的方式方法里,都隐藏着我们的教育观,教育的目的会决定我们在教育中的行为。所以,认识养育、教育孩子的意义,比学习如何养育孩子更重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49

帖子

155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55
发表于 2022-7-4 21:42:07 | 显示全部楼层
对于如何做一个合格的教师,陶行知有许多论述。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点:
第一,要有远大理想和献身精神。
1931年,陶行知为《师范生》月刊创刊号撰文说:教育的本质是教人变。教人变好的是好教育,教人变坏的是坏教育,教学生变成先生的是师范教育。他希望师范生要像孙悟空一样,首先要做一个“有目的,有远虑,有理想”的人。
陶行知有一句名言:“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他深信:“如果全国教师对于儿童教育都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决心,必能为我们民族创造一个伟大的新生命。”
第二,要改变传统观念。
早在1919年,陶行知就在《教学合一》中指出,许多人以为教师的职责在于教书,即教学生读书。这样做的结果,只能把活泼的孩子当成“书架子”、“纸篓子”。
因此他提出教师的责任不在于只是“教”书,而在于教学生如何学习。这样一来,学生就会由被动地死记硬背变成主动活泼地学习。
他提倡师生平等,反对所谓“严师出高徒”的陈旧观念。
他认为,作为一个教师,只有把自己的生命放在学生的生命里,与学生同呼吸共命运,才算是尽了教师的天职。
第三,要热爱学习。
陶行知说:“有些人做了几年教师便有倦意,原因固然很多,但主要的还是因为不好学,天天开留声机,唱旧片子,所以难免觉得疲倦起来。唯独学而不厌的人,才可以诲人不倦。要想做教师的人把岗位站得长久,必须使他们有机会一面教,一面学;教到老,学到老。……越学越快乐。”
他还说:“好学是传染的,一人好学,可以染起许多人好学。就地位论,好学的教师最为重要。想有好学的学生,须有好学的先生。换句话说,要想学生好学,必须先生好学。唯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
他主张作为一个教师,只有天天学习,才能在教学中享受快乐。好的教师应该是一方面指导学生,一方面研究学问。
第四,要与孩子交朋友。
陶行知认为,一个人不懂得小孩心理、小孩困难、小孩愿望、小孩脾气和小孩问题,是不可能教好小孩的。他甚至把小孩比作唐僧,号召师范生向孙悟空学习,“拜小朋友做师傅”,在小朋友的指导下“学着做人”。
他指出:“如果你不肯向你的学生虚心请教,你便不知道他的环境,不知道他的能力,不知道他的需要;那么,你就有天大的本事也不能教导他。”
陶行知主张,在向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应该忘掉自己的年纪,加入小孩子的队伍,变成一个十足的小孩。
这样,就会“有惊人的奇迹出现:师生立刻成为朋友,学校立刻成为乐园;您立刻觉得是和小孩子一般儿大,一块儿玩,一处儿做工……”只有在谁也不觉得您是先生的时候,您便成了真正的先生。
第五,要有不怕失败的试验精神。
作为杜威的学生,陶行知是主张试验主义的。他认为试验是发明的利器,近代一切发明创造都来自于试验,教育也不例外。要除旧布新、改良教育,就离不开试验。在试验过程中,很可能失败。
因此他希望“教育行政当局,从中央以下直到校长,该给教员以试验或选择书本之自由”。但是,“现在行政方面之趋势是太一律,太呆板。若不改弦更张,实无创造之可能”。
我曾经借用“计划经济”的说法,把当今的教育说成是“计划教育”。“大一统”的计划管理体制不仅不允许教师有选择和试验的自由,而且还可能把学生培养成千人一面的标准化工具。
然而时至今日,这种开始于上世纪50年代之初的计划教育管理体制,还是没有太大的改观。这实在有悖于当前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
第六,要说真话不说假话。
陶行知指出:教师的职责是“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学生的职责是“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因此他主张教师的职责不应该只是教书,更重要的是要教学生做人。基于这一考虑,他要求教师一定要具备两种素质:第一有真知灼见,不要有偏见;第二要敢说真话,不说假话。只有这样才算一个称职的教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

主题

64

帖子

212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12
发表于 2022-7-4 23:35:13 | 显示全部楼层
    读《夏山学校》有感

     这两天在看《夏山学校》。这应该是我看过的最惊世骇俗的教育书籍,不过远没有看《窗边的小豆豆》那样的震憾。虽然,巴学园是以夏山学校为原型创办的。
     在基本的理念上,我跟尼尔是相同的。比如:对孩子的教育要从爱和自由这两个基本点出发;从心理的角度去判断孩子的行为;没必要过分强调孩子的礼貌和教养;无须对孩子进行道德训练;仅仅传授知识的教育制度是失败的;以说教的形式进行情感教育和思想灌输则是伤害……我很赞赏他这段话:“那些不热心的学生在训练之下念完大学,将来成为没有想像力的老师、平庸的医生和无能的律师,他们本来也许是上等的技工、顶呱呱的泥水匠或第一流的警察。”
     对于宗教教育问题,我是赞同尼尔的观点的:无须也不可以教孩子信仰宗教。不过从我个人来说,我并不像尼尔那样反宗教。可能是因为宗教对于尼尔来说,意味着权威、束缚、反人性,是与爱和自由的对立面。而对于中国人来说,宗教则是慰藉和解脱。权威、束缚来自威权。
尼尔的观点,放在今天的西方,也是比较激进的。在中国,恐怕只能用惊世骇俗来形容。尼尔在解决夏山学校与家庭观念冲突产生的矛盾时,采取的是最彻底的方法,请家长把孩子带回来。尼尔不是上帝,他是佛陀,只渡有缘之人.我们似乎很难解决,家庭理念与学校制度、社会背景冲突的问题。但我们无法把其它的一切关在家门以外,如何平衡,是个很难把握的问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机场路小学教研 ( 冀ICP备2021028907号 )冀公网安备13010502002285

GMT+8, 2025-1-26 09:04 , Processed in 0.105985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