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单元编写意图 搭习作思维之梯 --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习作例文与习作指导》 奇妙的想象是孩子们最宝贵的财富,能让他们在无限的想象空间中自由探索,创造属于自己的世界。在学习和应用巴蜀小学《基于学科育人功能的课程综合化实施与评价》教学成果过程中,领会教材习作单元编排意图,找准学生起点,简化教学结构,增加学习空间,促进知识的链接,构建尊重儿童天性,唤醒想象思维,激发表达欲望,共创奇妙故事的习作课程。 为落实统编教材习作单元的课程设计与有效实施,在对标巴蜀“学科综合化实施与评价”过程中,以新课程标准为统领,以教材为依托,以“综合”理念为指导,用儿童思维的视角,拓展教学素材,设计教学策略,分模块细化教学路径,在实践探索中,推进习作单元课程综合化实施与评价。 这一单元习作主题是《奇妙的想象》,旨在鼓励、启发学生大胆想象,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使他们乐于表达。语文要素是“走进想象的世界,感受神奇的想象”,习作要求“发挥想象写故事,创造自己的想象世界”。精读课文《宇宙的另一边》《我变成了一棵树》都是以儿童视角去想象周围的世界,让学生在文章中感受想象的奇妙。初试身手也是教材编排亮点,在学完精读课文后,让学生尝试去创作手指画,接龙讲故事,既满足学生学习课文感受想象的大胆、奇特后的表达需求,同时,为教师了解写作学情提供了重要资源。习作例文《一支铅笔的梦想》《尾巴它有一只猫》,旨在提供学生习作的范例,唤醒学生想象思维,打开学生习作思路。单元最后安排习作“奇妙的想象”,让学生展开大胆想象,写一篇想象习作,是对本单元学习任务的综合运用,是习作单元学习方法、学习技能、想象思维充分体现。 在习作课程综合化实施过程中,从整体把握教学目的,搭建学习支架,以对题目提问的方式,让学生想象出后面习作该写的内容;在练习想象的过程中,通过阅读习作例文,让学生感受到想象故事时,可以联系事物特点去想象,还可以反着去想,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入手,自主借鉴例文中作者想象的方式,开展完成发挥想象写故事的习作任务。我将本课课例分为六个活动,活动一:激趣——创意视频,激发想象。以“大胆想象”为主线,观看与生活环境相关的创意视频,唤醒想象思维,感受“想象”的魅力。活动二:小试牛刀——视觉冲击,探秘想象。以儿童的视角,设计活泼的学习活动,看图画想象内容,让学生沉浸在想象的世界中,充分感受大胆想象的乐趣与好处,逐步产生大胆想象并进行书面表达的愿望。活动三:思维——细看题目,激发想象。根据习作的要求,出示教材中的七个题目,学生读后就会在脑海里激发出天马行空的想象,有一种想要表达的欲望。学生在表达想法时,就能够感受想象的神奇有趣,在这个过程中未在具体的习作方法上有过多指导,而是重在培养学生放飞思绪大胆想象的意识和习惯。活动四:借鉴——巧读例文,寻找思路。提出习作要求,可以选一个题目写一个想象故事,也可以写其他故事。有了奇妙的想法后,变成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才是习作课的关键。习作例文《一支铅笔的梦想》和《尾巴它有一只猫》是两篇富有童趣的故事,以旁批和课后的思考题的形式,提示学生展开想象的一些思路。再通过两篇习作例文中第一个旁批的提示,让学生明白习作方法,通过一系列的问题引发故事的发展,完善故事情节。活动五:创编——理清思路,创编故事。顺着自己的问题,理清思路。试着把故事讲清楚,为写作打基础。在讲故事的同时,听取同学的建议,让自己的故事更清楚,更完整,分享成功带来的喜悦,最终突破教学难点。活动六:课后分享与评价。习作后的成果交流和分享是激发学生习作兴趣的最佳途径,本次习作要求提到在墙报上开辟一个专栏“想象岛”,给予学生充分的空间和时间,展示大家的习作,让学生相互分享想象的神奇和快乐。同时,选用适合学生的评价形式,开辟“想象岛”专栏展示学习成果,让学生“行为参与”“思维参与”“情意参与”,让学生习作思维更趋深刻,知识、能力更加扎实。 课程实施过程中,寻求学科知识的内在联系,注重学习领域和学习目标之间的相互渗透和融合,充分体现语文学科习作单元的综合性。 这节课以“大胆想象”为主线,选取充满想象力的教学素材,设计活泼的学习活动,带领学生沉浸在想象的世界中,充分感受大胆想象的乐趣与好处,逐步产生大胆想象并进行书面表达的愿望。“悟单元编写意图,搭习作思维之梯”,让学生放飞思绪大胆想象的同时,为学生未来习作能力的发展奠定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