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在教育学生时,往往把握不住对学生“爱”与“严”的尺度,不是对学生爱得过分,失去师之尊严,就是管得太死,以致学生“谈师色变”。把握好“爱”与“严”的尺度至关重要。 对于一个班级,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非常重要。因此,加强养成教育,形成团结友爱、勤奋好学的良好班风是我这学期的工作重点。除了正面的宣传教育外,我还常与个别学生面对面的谈话,通过谈话与平时的观察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及时与学生交流,内容包括多方面:学习问题、表现问题、思想压力问题等等。同时,通过学校与家长联系,让家长了解其子女在学校的表现,及时解决问题。在实践工作中,我感受最深的便是马卡连珂的一句名言:“严格的要求是最大的尊重”。及时把学生的错误行为制止在萌芽的状态。 的确,只有既严格要求学生,又给予他们最大的尊重,才能把班主任工作做好。俗话说“严是爱,宠是害,不教不导要变坏。”我们班有几个非常调皮的学生,开始,我挨个的和他们谈话,分析各自存在的优点、缺点,鼓励他们改正不足,从而提高总成绩。结果学生表面上是答应遵守纪律,其实还是老样子。一段时间后,我改变了方法,在给予他们大量的爱心的同时,面对他们犯的错我时常板着一副面孔,严加管教,结果学生对我产生敬畏感和服从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在教育转化他们的时候,我也曾有过失败的教训和成功的经验。如: 个案材料:李**,其父母离异,他和父亲一起生活(他的父亲又重组了个新家庭),他身体健康,长得眉清目秀,活泼好动。该生学习不认真,在班里的表现也不好:经常迟到或旷课,批评他却不以为然;平时,听课不认真,行为懒散,惧怕劳动,自习课随便外出,作业不愿做(在各科课代表的作业统计中门门不交作业的名单里他都榜上有名)。成绩从三年级以来一直是稳坐班级“第一把交椅”。该生整日精神不振,没有朝气。针对这种情况,我对他进行了多次说服教育,可是没过几天,他又“旧病”复发。 个案分析:根据李健同学的种种表现,我初步诊断为:缺乏正确的道德观念;意志薄弱、自制力差;行为习惯不良。这一切导致其成绩差,对学习没有兴趣,而这又使上述种种表现日趋加剧。这是由于他缺乏正确的道德观念或学习上的盲目性及无动力造成的。这也是其行为习惯不良的具体表现。 坚强的意志是一个人用正确的道德观念克服个人不合理的欲望的决定性因素之一。不能严格约束自己的行为,老是“反复”,是这位同学意志品质薄弱的表现。也正是由于他意志薄弱,自控能力差,所以常常是__病没有得到改正又出现反复。 不想听课,不愿做作业,迟到。这些都是他失去学习兴趣之后而形成的不良行为习惯。 工作实录:首先,了解原因。找这位同学谈话。我了解到他学习没有动力,是因为学习目标不明确,得过且过,学习是为父母学的,所以没有积极性――原因之一:对学习失去兴趣。 找家长谈话。为了能摸清他变“坏”的原因,我请其家长到校共商教育之法。我了解到,他和父亲生活在一起,本来生活很有规律,习惯也很好。可是过一段时间其母亲为了弥补对他的伤害,就把他带去过几天,生活学习习惯就被打乱了,回来他父亲就要严加管教一段时间,如此反反复复,以至于到了现在的地步――原因之二:缺乏关爱。 找同学谈话。同学说他经常连值日都不愿意做,没有人愿意和他一组,他在班级几乎没有朋友,因为他上自习课时总是弄出动静来,影响其他同学的学习(没有人愿意做他的同桌)。――原因之三:可能是受坏的方面影响变坏。 其次,实施转化。为了能更好更快地转化这个算得上双差的学生,我对这位同学又进行了多次推心置腹的谈话。教育他要团结同学,热爱劳动,尊重别人;鼓励他要好好学习:在校一天,就应该有一天的收获;勉励他如果刻苦勤奋,将来考上大学还是有希望的……并且和家长约定定期相互沟通,在生活上关心他,在行为上严格要求,用爱心感化! 成果: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近半个学期的努力,李**同学现在各方面都有了长足的进步,不再迟到,学习成绩有所提升了,班级里的“第一把交椅”已经不坐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