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场路小学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3744|回复: 9

吴旭的主题帖

[复制链接]

6

主题

89

帖子

593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593
发表于 2023-6-24 15:07: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吴旭 于 2023-6-24 15:14 编辑

陈红主任故事教学听课记录
【古诗教学的三个过程】
一、读通。读正确、读流利。
二、读懂。包括两个层次。
1.读懂诗句字面的意思。
2.读懂文字背后的深意、思想情感、作者要表达的主旨。
三、熟读成诵
古诗的背诵、积累不能成为学生学习的负担,不能让学生为了背过而背过。背诵、积累是在学习过程中水到渠成的结果,是自然而然的过程,要放到最后。
所以,熟读成诵不要在教学的最后环节体现,而要在之前的过程中体现,先读通、再读懂、最后再熟读成诵,要遵循这样的学习过程。
【评范文娜的课:李贺《马诗》】
《马诗》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一、导入环节:在用诗词导入时,要关注孩子是否学习过这些古诗,不能让导入的诗句反而成为学习的障碍。
二、古诗学习环节
1.第一个层次:读通
(1)读通对于六年级的孩子是简单的,不需要从头教怎么读通读顺,而是要利用个体经验读通读顺。比如,有学生会先画节奏,有学生会先注音。对于六年级孩子,读懂字面意思不难,老师要放手,让孩子用他们自己积累的学习方法去解决问题。
(2)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经验,去读懂字面意思?
不要直接让孩子们罗列理解古诗的方法,比如看插图、读注释等。而是要让学生在在学习过程中,根据自己的需求借助具体的学习方法去理解古诗,这样才有针对性。
顺通字面意思,一定要一句一句顺通,一句一句顺通完了,一定要回到整体,完整地说一说整首诗的意思,这样字面意思的理解才算是到位了。
如果借助插图、古诗还不能理解诗意,就要借助资料的查找,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体会。
2.第二个层次:读懂文字背后的深意、思想情感、作者要表达的主旨。
(1)字面背后的深意,需要结合单元的语文要素。
四年级(毛亮):从人物语言、动作等描写中感受人物的品质。学习从多个方面写出人物的特点。
六年级(文娜):关注外貌、神态、言行的描写,体会人物品质。查阅相关资料,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这是两条关于阅读的要素。
四年级是学习从人物语言、动作等描写中感受人物的品质,是被动的。六年级是主动地有意识地去关注人物外貌、神态、言行的描写,体会人物品质。六年级是在前面学习的基础上有意识的实践和运用,是有进阶性的。
(2)文娜的《古诗三首》课后题
三首古诗分别表达了诗人的什么志向?有什么共同点。
读懂古诗的第二层意思就是让孩子读懂古诗表达了诗人的什么志向。古诗字面是“大漠”、“月夜”,那究竟要表达什么?最好有一个大的整合性的问题引领两个层次。
《马诗》前两句以读为主,后两句以思为主,要注意整首诗的整体性,前两句写环境,后两句写作者所思,如何联系起来说一说是需要注意的。咏物背后言的是什么?一定要引导孩子回到整体。
注意:
不要在ppt上直接出示古诗的意思让孩子读,而是要让孩子自己说通就行,不一定要特别准确、特别深刻。2.在讲古诗文时,ppt上无论文字还是图片特别忌讳用实物呈现,破坏孩子的想象,也会破坏古诗言有尽而意无穷的美感。
3.第三个层次:熟读成诵
(1)直接总结方法的形式不好。
直接告诉孩子这是“咏物诗”“言志诗”,这样的方式不好。学生需要经历个别到一般的过程,一定要有了一首一首古诗的积累,积累了一类咏物诗时,才是学生真正的学习经验,这样“咏物诗”对于孩子而言就不仅仅是一个概念。可以这样设计:比同,平时教学中第一节课处理一首诗,第二节课处理后两首,然后回到整体,比较三首诗的表达方式、表达的志向有什么异同,让孩子自然而然地得出结论:三首诗都是借一个物来抒情或者言志,这一类诗就叫咏物诗或言志诗。这就是水到渠成的,由经验的累积转变为一般性的认知,经历了从个别到一般的认知过程,千万不要贴标签、给概念,这样没有真正的学习过程的发生。
(2)熟读成诵的方法。不是到最后临下课单独设计一个环节来体现熟读成诵,熟读要体现在整个学习过程中,从开始的读到中间理解性的读,再到最后的背诵,一定是一个完整的学习过程。
教材上明确要求学生背诵或者默写的,一定要在课堂上检验学生是否达成了。我们所说的水到渠成的背诵,是学生连同意境、作者表达的情感的背诵,这样学生积累的才是活的语言,只有积累活的语言、有生命力的语言,遇到相同的生活情境时,学生才能调动和输出好词好句,才能在作文上用上。
熟读成诵,通常所用的方法是挖空,但是如何让学生更加立体地去记忆,连同诗句的思想一起记住,还可以多想一些方法。比如璐璐讲《元日》时,是有配图的,孩子们背诵时有画面感,有画面感就是有生命力的。
再次强调,教师一定要关注如何调动学生的个体经验参与到学习中去,一边学,一边建立个体经验,学习新的方法,教师一定要引导。
【评赵璐璐的课:王安石《元日》】
《元日》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1.如果从单元切入,与达成教学目标关系不太大的内容,要少占一些时间。比如开头对于“节”字讲述的环节占用的时间太长。其实可以请学生猜一猜哪首古诗是写春节的,直接锁定,切入主题。这样会更快一点。
关注孩子真正的学习体验:有意识地让孩子说一说,你能不能借助古诗中的注释或者插图来试着说一说第一句诗是什么意思?要有意识让孩子关注注释、借助注释,不行了老师再补充资料和图片,让孩子再试一试,一定要有意识地让孩子去关注,去用学习古诗的方法。
当书上给我们的注释太简单,孩子借助书上的注释还是不能理解诗句意思的时候,老师可以进一步补充资料。比如“屠苏”,查什么资料,哪些资料对学习有帮助,孩子其实不太清楚,所以查找资料,怎么查资料,哪些资料是可以支持我们的学习和理解的?
在原有的书上注释的基础上,无法理解清楚诗意的情况下,我们可以再去查找资料,这就是学习方法的引导,所以学习单是有必要的。
2.选词填空这个设计不好,词语填进去是病句,不如给出图片,让学生用自己积累的词语去说一说。
【评毛亮的课: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1.送别诗:导入环节选择的图片可以更典型。比如可以选择长亭、古道、江边、小船等送别意向比较典型的,孩子们就会发现规律、发现特点。
2.《芙蓉楼送辛渐》在书题的时候,让孩子顺便写写“芙蓉”这两个字就很有必要,因为这也是本节课需要掌握的两个生字。
3.“七绝圣手”给的早了,应该在孩子们学了以后,在后面再给,让学生去体会,不要先给个光环罩上了,这样不好。
4.学习资料的查找:中段,给学生资料。高段,指导学生去搜集资料。
让孩子理解诗所渲染的意境,理解诗人在那个意境下,当下的心情,所以他用了互文理解的方法,用了很多相类似的诗句让孩子通过一个一个个别诗句的体会,从个别到一般,有一个整体的认知,但这个过程又不是直接把硬生生的诗句给孩子的,而是先渲染,先把诗句的意思给孩子,通过渲染的方式表达,然后再让孩子去读诗。
    5.关于有意识地指导学生去借助注释、插图去理解古诗。
毛亮:你怎么理解的这么好?
孩子:我之前背过这首诗,我在网上搜资料了。
其实这是孩子的无意识,但是这是个体的学习经验,要让它变成有意识的。及时给孩子肯定,让孩子从无意识变成有意识,慢慢地就成了孩子们个人的学习经验了。
其他
1.尽量不要让孩子到前面去,能在座位上说清楚的,就不要去前面去说,太耽误时间。
如果不是团队展示性的,就不要耽误时间。
2.老师的教态,都非常生活化,非常好。比较反感老师端着,但是活化不代表老师的教学语言是大白话,要体现语文老师的功底和素养,表达的时候,关键地方的教学语言要推敲和记住。讲的时候,不要背,一定是生活化的,很自然地讲出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主题

89

帖子

593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593
 楼主| 发表于 2023-6-24 15:20:03 | 显示全部楼层
《第3选择》读后感
无意间在樊登读书中听了《第3选择》这本书,突然间感觉看到了别人,也看到了自己。推荐出来,希望能让更多的人看到,听到,悟到。
这本书是柯维去世前写的最后一本书,也被认为是最好的一本书。我们可以把第三选择当做一种人生信仰,也可以当做一个解决问题的方法。什么是第三选择呢?第一选择是我打败你。第二选择是我认怂了,你打败我。第三选择是咱们共同找到一个解决方案,而且这个解决方案是对咱们俩都有好处的。那么,怎么做到第三选择呢?答案是创造。对,创创力。创造共赢!
人生不止,问题不断。人生中会遇到各式各样的问题,每个人都会悄然遭遇逆境。当我们绝望、放弃或不情愿地妥协时,建议大家用第三选择的办法来思考,冷静地思考,我们就会发现原来问题还可以这样来解决。
当你试图解决跟朋友、同事,或是家人之间的一项艰难冲突,而事情的发展不如你所愿时,难免会感到挫折。此时需要更多的内在意志与力量。当问题越重大,就越需要内在的安全感、充沛的双赢思考、耐心、爱、尊重、勇气、同理心、坚忍不拔的决心,以及创造力。身为第3选择思维者,你的成功会由内而外。你越是要处理重大议题,就越需要更多的内在意志与力量。
以下这20件事情,对开发内部力量和安全感从而创造第3种选择非常有帮助。
1. 不骄傲自满,放下自己不正确的想法。无论如何你掌握的现实总是局部的,如果你坚持一贯正确的理念,那么就无法实现情感上的突破,也无法获得创造性解决方案。
2. 学会说“对不起”。一旦你发现自己做错了或者伤害了某人,就要毫不犹豫地诚恳道歉,不要退缩,要负起该当的责任,并表达出你渴望被理解的情感。
3. 快速宽恕被轻视的感觉。请记住,你可以选择是否被冒犯;如果你感觉被冒犯到,那么就别理会它。
4. 不要给自己或他人太大的承诺。从小承诺开始,做出承诺,实现承诺,通过这样的模式进行下去,才能去设立和实现更大的承诺。这样你的诚信将成为你的可靠性和能力的最大资源。
5. 顺其自然,继续远行。在你的日常生活中创造空间去反思世界的协同效应。
6. 广泛阅读是一种获得精神上共鸣的最好方式,也因此会产生第3种选择。
7. 每天尽量去锻炼身体,吃健康的食物维持身体营养的均衡。身体是思想和精神的根本。
8. 保持充足的睡眠,每天睡眠时间不少于7~8个小时。科学告诉我们,在睡眠中大脑可以产生新的连接,正因如此,我们会因为突然闪现的新念头而惊醒。你会发现自己更需要去创造第3选择来给自己的思想、精神和心灵补充能量。
9. 研读鼓舞人心或者神圣的作品。沉思、冥想或者祈祷,就会有新的领会。
10. 给自己一些时间,安静地去全面思考具有创造性的第3选择,去解决你面对的挑战。
11. 对身边的人表达爱和谢意。用心去倾听他们,花时间去了解他们,了解他们的故事,知道什么对他们来说是最重要的。
12. 合理地运用你的双耳和嘴巴。
13. 学会用时间、真心、宽容和肯定去慷慨待人。在需要时用智慧和慷慨去分享你的这些资源。大方地原谅自己的过失与不足,因为每个人都有缺点。然而我们每个人也都有实力去展望未来,继续前行,所有这些将促使你获得丰富的精神财富。
14. 不要去与别人比较。你是独一无二的,你拥有无限的价值和巨大的潜力。在生活中给自己设定特殊的使命,只要它是真实可行的,就好好做自己,为人类服务。这个世界将会变得简单而又多彩。
15. 心存感激,并且善于表达出来。
16. 秉着无尽的热情去为他人发现和创造伟大的胜利。胜利会使他们获得和平、幸福和更多的荣耀。这么做非常有感染力,你会发现别人也会为你创造同样的财富。这就是创造卓越协同效应的关键。
17. 当事情发展得不顺时,可以先休息一下,绕街区散个步,晚上睡个好觉,新的一天再用新鲜的角度去面对它。
18. 如果真没办法达成共赢,请记住在某些情况下“不交易”是最好的选择。
19. 当然涉及他人的应变能力、缺点和优点时,你要一笑而过。当涉及你年少的行为时,提醒自己“这也可以翻篇了”。
20. 永远不要忽视第3选择的可能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主题

89

帖子

593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593
 楼主| 发表于 2023-6-24 15:26:22 | 显示全部楼层
《地球上的星星》观后感
《地球上的星星》是印度儿童教育片。我们都知道,教育的本质是爱。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做得很不够。我们很难做到单方面的付出。我们总是希望付出会有收获。有收获,才会持续进行。等你付出了, 发现对方没有反应。甚至根本不领情。若不是亲子关系,那你可能很难坚持。这可能就是生活的无奈吧。
一在影片当中歌词给人印象很深:他们是落在人间的星辰。每一个孩子都有独一无二的能力和他们的成功。我们不能用整齐划一的标准来要求孩子。有一些孩子,他们看世界的角度跟我们不一样。我们很难理解他们。但如果他们做出成就,将会令世界为之震惊。
二是所罗门岛上的树。当地土著人砍树。不用刀,而是诅咒。他们围着树大声地诅咒树。没过多久,树就自行死亡了。这让我想起很多年前看的两本书《水知道答案》。当你对水说着一些美好的词语的时候。它在低温瞬间凝固时就会形成非常美的图案。当你诅咒水的时候,他们凝固的图案就残破丑陋。对孩子可能也是这样子。自信的孩子能够表现出更美好的品质。如果天天都是生活在负能量阴影下。美好的品质可能就会离他们而去。可生活中我们常常知道做不到。徒留有许多遗憾。
三是尼克老师出场时候,那悠扬的笛声非常美好。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特别得棒
四是伊夏对3×9的想象太丰富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主题

89

帖子

593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593
 楼主| 发表于 2023-9-29 15:29:40 | 显示全部楼层
暑期培训总结(一)  何谓班级,班级何为?
(一)学生来学校干嘛来了?
就像火车需要两条轨道,孩子们成长也一样。 一条是认知能力发展(学知识),另一条是健全人格发展(学做人)。就像洛克说过的,人只有经过教育,才能变成一个真正的和完整的人。
(二)做什么样的人?
第一个层面:政治认同和国家认同。也就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这是国家给教育的一个任务,我们要把学生培养成具备政治认同、国家认同和理想信念的人,他们是未来社会的中坚力量。
第二个层面:心理学意义上的:培养完整的、积极的、健康的人。
就如同人的正常健康成长需要营养一样,心理学意义上的健康也需要营养,而这些营养集中体现在三个方面,也是帮助孩子们在学校和人生中成功的三个信念。
1.胜任感:我能行。
胜任感是自信的前提,自信是很多美好品格的基础。胜任感来自于自己做事获得的体验。班级活动就是通过不断的让孩子通过做事这个平台来获得“我能行”的体验。
2.归属感:我的贡献有价值,大家确实需要我。
归属感来自于身边重要他人的支持。老师要不断练习对学生的接纳和欣赏,给学生归属感,让它能够感觉到,这个班级是我的,我是属于这个班级的。
3.自主感:我能够以自己的力量做出选择,对发生在我自己身上和我的群体上的事情产生积极影响。
优秀的家长和卓越的老师并不会事必躬亲,而是给孩子方向和方法。然后给孩子留下空间,让孩子自己去探索和尝试,尊重孩子的感受、倾听孩子的意愿,鼓励孩子支持自己,因为源自内心的力量才是最重要的力量。
(三)社会化
社会化也就是社会技能的培养,社会技能的核心就是一个人如何理解规则并运用规则,一个人怎样跟他人相处和交往以及学会合作,只有走出私人场域的家庭、走进公共场域的学校才能获得这些技能。从家庭到学校意味着从一个私人场走到了一个公共场,孩子们会在人际关系上遇到很多挑战。
举例:告状。很多小孩刚上学的时候总告状。他们告的状一定离不开这些,比如上课吃糖,老师他拿我的铅笔,老师他们不跟我玩。
比如考驾照,我们在驾校习得了交通规则,掌握了驾驶技能,但是上路肯定会比驾校复杂的多,教练既严又安全的陪伴下,我们具备了上路的资格,这也是驾校为社会培养驾驶人。
总结: 那么班级又是什么呢?我们习惯于认为班级是把学生放在这儿,看住他们的学习就行了。但这样就大大降低了班级作为一个最重要的环境在学生的发展过程中所起到的教育作用。所以张主任提出一个信念:班级(课堂)建设,应该是不亚于学科教学的,甚至比之更具综合性的、专业性的教育活动。而班级建设的能力和给班级构建发展动力的能力是班主任老师最核心的专业能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主题

89

帖子

593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593
 楼主| 发表于 2023-9-29 15:37:3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吴旭 于 2023-9-29 15:38 编辑

暑期培训总结(二)  班级建设的基本要素
(一)教师从早到晚被无穷无尽的事包围着,如何找到时间去进行班级建设?
班主任的工作通常可以发分为以下三类:
1.事务:通常来自于上级,它的核心是各种信息的收集与采集,比如通知、回执、疫情期间的行程统计等,我们无法减少这类事务,因此我们要在工具上不断更新。
2.事故:这部分事情与常规、习惯、纪律有关系。要从班级常规的建设和实施入手改变。
3.是非:班级内的是是非非。通常来自于家长。他说话的核心围绕着关系:要么说亲子关系出了问题,老师您得帮一下。要么说同学关系有了矛盾,老师您得管一下。要么是师生关系有了纠纷,请老师帮忙调节一下。
事故和是非都可以减少,减少的前提是我们得主动做点什么,也就是我们要为班级找到一个稳定向前的持续发展的动力以及构建动力的一系列事情。
一个优秀的班最后都要做到三个要素上:
1.常规有序:它要形成社会学意义上的管理,要规范和有效率。
2.凝聚力强:心理学意义上的班级,也就是有连接、有支持。
3.有价值。在这个基础上有了使命感有了荣誉感,然后我们教育学意义上的班叫有价值。
(二)班级的基本模型班级是个生命体,这个生命体是如何一点点依靠自身动力发展的,这就是一个基本模型。中间为目标明确,左侧为管理有序,右侧为氛围有爱。
左侧与管理有关,也就是常规;右侧是孩子们最在乎的,我们成为“关系”,它直接影响着孩子在那个空间的体验感。顶端是价值观,是目标,也是最关键最核心的动力——精神动力。
我们与孩子说话是两个逻辑:“你应该”和“我乐意”。老师说话的时候会有一个特别正确的逻辑,叫你应该,认为学生需要具备跟角色相匹配的行为,比如你应该上课认真听讲、应该按时完成作业;而学生则是“我乐意”,但我乐意先玩游戏,写不写作业看心情。所以我们不能只从一个角度去谈话,
(三)对班级的不同认识
学科老师说的班就是教学意义上的一个班级授课制,所以他最关心的是上课纪律,作业情况以及考试结果。
学校视角要关注社会化进展的如何,要关注方向。
学生的视角是观众们,他们关注的是生活本身,更在乎在学校的生活是否丰富、有趣、有广阔的个性成长。陶行知先生有一句经典的话“过什么样的生活,就受什么样的教育”。
那么“物理空间”与“成长场域”又有何不同呢?成长场域是有序的、有爱的、有目标的。班级机构有序、班级氛围有爱、班级目标明晰(价值观的引领)。要依靠班级的动力系统去构建这样一个生命体、成长体。这个逻辑分析给出我们很好的班级建设框架及体系构建的思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主题

89

帖子

593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593
 楼主| 发表于 2024-1-4 21:43:42 | 显示全部楼层
蒋勋《孤独三书》读后感
《孤独三书》共包含《孤独六讲》《生活十讲》《品味四讲》三本著作。蒋勋把心中对美、对孤独、对生活的感悟,都凝结在了这套《孤独三书》里。
1.《孤独六讲》
这是一本讲述孤独的书,并不是要我们逃避孤独,而是重现认识孤独,教会我们如何与孤独和平共处。他说:“孤独是不孤独的开始,当惧怕孤独而被孤独驱使着去找不孤独的原因时,是至孤独的时候。”只有当你懂得了与孤独相处,才能成为完整的自己。尤其对于从小生活在人情社会的各种“关心”下、缺少“隐私”的人来说,更要去追求孤独——先学会与自己相处,才能健康地去爱、去照顾和负担其他人,感知到更富有、更完整的生命。对于大部分害怕孤独,为了逃避孤独而社交,靠追寻伴侣来填补孤独,然而内心依然空虚的现代人而言,是一剂良药。
2.《生活十讲》
不做浮躁时代的“行尸走肉”再疲惫的生活,也能寻到微光。蒋勋从广阔的生活中选取了十个侧面:价值、官学、伦理、信仰、物化、创造力、文学力、爱与情、情与欲、新食代。借用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直指生活本质,省思当下社会,为疲惫的现代人找回生活的信仰。带给我们一种发自内心、温暖而坚定的力量,帮助我们在百转千回的人生旅程中,寻得一片自心的清明。
3.《品味四讲》
蒋勋先生凭借深厚的美学功底和对现实生活的敏锐洞察,从生活细微面出发,将美拉近到食、衣、住、行四个方面。原来小吃里有人生信仰;有温度的服装就像爱人一样让人愉悦;房子不是“家”,有了人的关心、经营,它才能成为家……
他用温柔婉约、安静细致的语言娓娓道来,如何消解现代人的身心疲惫;如何从生活细节中救赎疲于奔命的心灵,带领我们去发现和体会品质生活的意义。
4.读后感:
在这三本书中,对于我们想不通、舍不得的种种,皆能找到解读。不管是以前没有想过的,还是暂时没能弄明白,或是深陷困顿而难以解决的,他早已写在了书中。
虽然写的都是日常生活点滴,但思维视野却能涉及到个人成长、家庭社会、历史文化、心理等方方面面。文字洗练,饱含哲思,读起来直抵人心,通俗易懂又不乏深度。
关于孤独,他说:孤独是生命圆满的开始,没有与自己独处的经验,不会懂得和别人相处。
关于生活,他说:每个人都应有自己的定位和不同的生命价值;人生的过程比结局更重要;学会用心,学会等待,学会放慢脚步,由此我们可以重拾生命的信仰。
  关于品味,他说:你的眼睛、你的耳朵,你的视觉、你的听觉,可以听到美的东西、可以看到美的东西,甚至你做一道菜可以品尝到美的滋味;我们希望“美”不再虚无缥缈,而能踏踏实实在我们的生活里体现出来。
而且他在书中还有生动鲜活的事例,引导我们去发现、去思考,重燃对生活的热情,珍惜当下。
生活小事——有时候在台,我想一个人在河边走走路、散散步,忽然邻居看到我,问我是不是心情不好。可是我想起来,在巴黎不太会有这种事发生。就算我孑然一身在咖啡厅享受午后时光,别人也不太会跟我坐在一起。
  电影——工业革命之后,人类先被糟蹋的大概就是吃。想想看,上班族对“吃”都很难做到所谓的讲究,因为时间太匆忙了。20世纪30年代,年代西方重要导演卓别林拍过一部有名的电影《摩登时代》,当中对工业时代有诸多讽刺。
蒋勋真真正正讲透生活,带我们走进生活,又跳出生活,思考应以怎样的姿态,面对当下。每本书都视角广阔,积淀深厚,文字洗练而饱含哲思,是对这个时代躁动情绪的抚慰,读完一遍,真的会让人通透不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主题

89

帖子

593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593
 楼主| 发表于 2024-4-30 15:40:3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吴旭 于 2024-5-29 10:53 编辑

听王玉玲主任 三下六单元 《剃头大师》
这个单元的其中一个语文要素是: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句子。
在讲课时,我们需要注意以下的问题。
1.字词的检查。不能为检查而检查,这样会太随意。可以归类检查,读课文时纠正。总之,要有一定的规律性。
2.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句子,并不是学生理解了方法,教师总结后告诉大家这是运用了什么方法来理解。而是在学生无法理解时,通过一定的方法来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3.对课文中词语、句子的理解,最终都要回到对课文的整体理解。当学生不理解时,回到文本,在读中理解。要给孩子充分的读书时间,将课堂的内容还给学生。
4.要有课文的整体感,打破破碎感。
5.板书设计要重视,板书应该体现学生学习的轨迹和整节课的学习收获。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主题

89

帖子

593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593
 楼主| 发表于 2024-5-29 10:53:0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吴旭 于 2024-5-30 11:52 编辑

听李玉梅老师《跳水》的一些感想

      李老师因为要去新疆送教,在我们班试讲了《跳水》第一课时,听完李老师的课,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李老师的课看上去那么朴实,但是整堂课非常细致,各个环节丝丝入扣,孩子们听得非常专注,下课的时候,一个平时比较调皮的孩子说:“啊,这么快就下课了?我还想听”。我问班里一个小姑娘听完李老师讲课有什么感受,她说:“就觉得非常开心,整节课都在笑”,我想这就是让学生喜欢的老师,让学生热爱的课堂。
      李老师从这篇文章的作者托尔斯泰讲起,并请学生关注到课文的译者吴楙之,然后请学生朗读课文词语,并纠错,请学生特别关注容易出错的几个字,并对文章生字进行归类范写,如:艘、航、舱等,下课后,孩子们跟我说:“吴老师,李老师写的字好好看啊”。我心里不禁惭愧,这也是我一直在努力,但是还没有做好的地方。
      在学习课文时,课堂开始,李老师就请学生朗读课文并关注学生读音(带着问题:小男孩爬到了船的什么位置?),然后用了清晰的图片请学生了解船的结构,明确小男孩的位置。这样细致的教学让孩子们充满了兴趣,也是我在今后教学中要学习的一种备课态度。接下来,李老师围绕“放肆”一词展开教学,先从读懂字音、读出情感开始,再去感受“为何猴子如此放肆?”(先从段落入手感受,再用短语概况,然后结合课后题第一题了解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主题

89

帖子

593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593
 楼主| 发表于 2024-6-30 16:38:2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吴旭 于 2024-6-30 16:39 编辑

《人是如何学习的》读书推荐

1.新时代的教育目标是让孩子学会批判思考、表达自我和解决问题
这本书的总体目标就是让我们“在真正意义上尊重人的主体性,激发人的潜能和创造性,便于人与人的交际与合作,然后产生一种崭新的教育观念和学习模式”。在20世纪初,我们教育的核心基本上就是读、写、算。我们过去说,这个人接受过教育,能认识字、会算数,这就够了。所以长期以来,人们的教育就只是停留在读、写、算这些技能层面。但是到现在你会发现,同样是会读、写、算的大学生,毕业后就业的方向千差万别,甚至有很多人做着一些根本不需要读大学也能够做的工作,人的差别怎么会变得这么大?
2.教育的三个重要目标
因为现在的教育复杂性提高了,所以我们所要追求的教育目标主要有三点。
第一个教育目标是:能够帮助孩子学会批判性思考和阅读。
什么叫批判性思考与阅读呢?
有一本书叫《思辨与立场》,讲的就是我们能够学会反身,学会反思,学会看到自己跟他人在思维当中是不是有不周严的地方,这种批判性思考的能力是我们要通过教育来传递的。
还有一本书《学会提问》,也是专门讲批判性思维的,告诉我们如何进行信息的精简,确保信息能被自己吸收和消化,我们很多时候都是在一堆信息里面进行淘金,就是把最精华的知识抽取出来,确保自己的获得的信息就是自己真正想要的,而不是泛泛地浏览信息,因为泛泛地浏览信息,虽然很舒服 ,但是对成长的意义提升不大。
反而我们慢下来,认真思考会更有效率,思考质量会特别快。
第二个教育目标是:清晰有力的表达观点。
对于知道的事情,我们能够讲出来,能够跟别人说清楚。
第三个教育目标,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
这本书的开篇有一个著名的隐喻:有一条鱼待在池塘里,它很想知道池塘外面的世界是什么样子的,后来它的一个小蝌蚪朋友变成青蛙,蹦出去了。它就跟那个小蝌蚪朋友说:“你出去以后给我讲讲外面的世界到底是什么样的?”然后,这个小蝌蚪朋友变成青蛙跳出去后,看了一圈光怪陆离的世界,就回来跟这条鱼讲,说:“我见到一个动物叫奶牛,这个奶牛是什么样的”。但是在鱼的理解中,奶牛就是长着两个巨大乳房的鱼。也就是说,青蛙所描述的奶牛和鱼所想象的奶牛是完全不是一回事。青蛙说我见到一种动物叫人,这个人可以走路。但在鱼看来,人就是一种用鳍走路的动物。这个隐喻告诉我们什么呢?给我们的启示:你没法告诉鱼,外边的世界到底是什么样的,因为鱼对外部世界所有的理解,都是从鱼的出发点来理解的。这个叫做什么?这个叫做前知识,或者前概念。
3.本书的三大发现
第一个大发现:前概念。
本书的所有研究都是基于对前概念的理解所展开的。最典型的前概念是什么?比如说:小学老师在教小孩子们学地理,告诉他们“地球是圆的”,你看这话出错了吗?没说错。但是你让小孩子画地球是什么样子的,小孩画出了一张煎饼。因为小孩感觉地是平的,他们从小没有感觉到地球是一个球体,这个时候,你告诉他,地球是圆的,那么小孩能想象出就是一个平面的圆。这个在很多幼儿园,小学里面都会出现,就是因为我们并不知道孩子的前概念,所以我们觉得自己讲的很清楚了,我们讲“地球是圆的”,这个没错,但是孩子的理解就是完全不一样的。因为有前概念的东西在这儿,对于教育者来讲,不能做单向的输出,如果无法建立在对方的前概念的基础上来互动地教学,你是没法准确地传达信息和知识的。
第二个发现是:了解原理才能更好地解决问题。
我们以前觉得学习东西,手把手教你就可以了,我怎么做,你就学着怎么做就可以了。
所以,过去的很多师傅带徒弟,带出来的都是手艺人、匠人,但是有个说法徒弟们的手艺越传越差,因为徒弟没有理解原理,只是单纯的学操作方法。操作方法在传递的过程中,信息就会不断地减少、损失,所以传着传着,到最后就没有了。那真正能带来发挥的是什么?发挥其实指的就是迁移。比如:你在这儿学会了做轮子,如果你了解原理的话,你说不定能够造出履带,你说不定能够从两轮车变成三轮车,这个叫做迁移。所有学习教育的目的,是希望被教育者更有效地迁移知识。我们学习的加减乘除,能够把他运用到公司的管理,能够用到各个领域,叫做迁移的能力。
第三个发现 元认知很重要。
元认知就是对认知的认知。“对自己认知的认知”,这种能力叫做元认知能力,这个能力非常重要。有一个很著名的达克效应。当你对自己的无知是无知的时候,这时你就不会反思,就不会反省,也不会觉得自己应该学点东西。
学习的目的就是为了知识和能力的迁移。
4.教学的五个启示
第一,要有意义地去做知识的组织。
什么是糟糕的老师?照本宣科拿着书念,一条、两条、三条,然后你就得拼命记,这时候你觉得很困难。但是如果你能够理解这中间的规律,这中间到底是怎么组织起来的,这就叫作知识的组织。我们需要对知识做有意义的组织,串联起来以后,你马上就觉得轻松了、理解了。
第二,要考虑到情景和知识的提取,也就是应用的问题。
你所做的所有教学活动,都要考虑这个人离开教室以后怎么提取知识,这些知识在他的生活中怎么反映出来。
第三,如何让人们提取知识变的自动化。
提取知识一般有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费力。什么叫费力?刚学完就考试,就叫费力。你提取这个知识得不断地想、琢磨,甚至要查书,这个就叫做费力。第二个阶段:叫不费力,你能够轻松一点。第三个阶段叫自动化。自动化就是知识自己跳出来,你想摁住它,都摁不住。比如:你现在上去开车,我让你假装不会开车,很难,因为你就是会,你不自觉的就会把那个知识提取出来。所以,我们需要让孩子学习知识以后,最后达到近乎自动化的状态。
第四,怎么有效地打破知识的诅咒?
怎么有效地让专家把知识说清楚呢?有一个教学方法:“用新手来挑战专家”。你找一些对这一行完全不懂的优秀新手,但是他作为一个优秀的新手,在别的领域很强,那么让他来挑战专家,问专家这个事情怎么办?那个事情怎么办?有什么问题,这时候你才能够发现新手的盲点到底在哪儿。我们很多老师不理解新手的盲点,就像上面那个数学老师一样,觉得这都很简单啊,这多明白!但如果让新手不断地提问,来挑战这个专家的话,很有可能能够帮助专家把这些知识转化出来,让大家能够更容易理解这件事。
第五,要拥有适应性的专业知识。
有一个很有名的故事:日本做寿司特别好的有很多老师,其中一个老师好在哪里呢?他教出来的学生特别标准,只要你跟这个老师学习,你一定能够做出标准化的寿司,请问这是不是一个好老师?他能够保证你的寿司是标准化的。但是另外一个老师更厉害,被大家封为寿司之神。为什么呢?因为他能够根据进来的不同的人,做出不同的寿司。这个人应该吃什么样的寿司,根据今天的情景,根据今天的食材,根据你们的心情,你们穿的衣服,我现场发挥,给你们调配,做出不同的寿司。这就是拥有适应性的专业知识,能够因为环境的变化而变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主题

89

帖子

593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593
 楼主| 发表于 2024-10-31 14:39:11 | 显示全部楼层

孩子们为什么缺乏自主学习的能力
1.学生缺乏学习的目标感
第一个原因可能是有的孩子学习没有目标,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来上学,到了学校老师让做什么就做什么,没有主动去安排自己学习的意识,就像是一个“空心人”。
2.学生缺少学习的内生动力(学习兴趣、学习方法)
3.评价体系单一
第二个原因可能是孩子们缺少内在的学习动力。
可能是找不到学习的乐趣;
也可能是学习障碍或者学习方法的不恰当,达不到自己预期的学习效果,在学习中感受不到成就感和价值感;
还有就是在咱们当下的评价体系下,孩子们过度地去和其他同学作比较,而忽视了自己的进步,看不到自己的成长。这都会让孩子们的学习动力慢慢减弱。
4.课堂的教学方法单一、机械、枯燥
5.家长的越俎代庖
另外,作为老师,我们要观察自己的课堂,是不是能调动学生积极参与。
也要了解是不是有的家长对孩子期望过高,过度干预孩子的学习,消耗了孩子的学习热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机场路小学教研 ( 冀ICP备2021028907号 )冀公网安备13010502002285

GMT+8, 2025-1-12 06:58 , Processed in 0.135710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