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场路小学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123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王静敏

王静敏的主题帖

[复制链接]

59

主题

119

帖子

629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629
 楼主| 发表于 2025-4-2 15:06:03 | 显示全部楼层
【教师最大的成就来自学生成长】
“学生在你心目中的地位有多高,那么你在学校中的价值就有多大”。
最重要的评价来自学生,一名教师最大的成就就是学生的成长。领导力专家迈尔斯·门罗曾说:“你必须为你的工作找到心甘情愿为之付出的意义。”
当老师们的一切教育教学行为开始聚焦学生成长时,内在的职业动力就会因努力方向清晰而被大大激发,来自学生成长的反馈就会不断坚定教师的职业追求。“发现价值”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动力。
由学生评价和诊断老师,可以帮助老师做自我发展状况的反思,不断调整学生观、教育观,为成为深受学生爱戴的、有人格魅力的老师持续不断努力。在北京十一学校一分校有一位有着20多年教龄的优秀教师,对自己“深受学生喜爱”毫不怀疑,认真负责一辈子了,怎么做都是为了学生好。学生评价和诊断老师的结果让她备受打击,挫败感和愤怒让她甚至不愿意走进课堂面对那群“没良心”的小家伙们。理性一周后复苏,开始反思自己,为什么自我评价和学生评价竟会有这样的落差?问题出在哪里?是自己不够努力吗?是自己不够认真吗?后来她发现恰恰是自己太认真、太较劲了,她把20年积淀下来的自认为“行之有效”的办法一股脑砸向学生,学生受不了这个。现在的学生已经发生了改变,有想法、个性强的孩子越来越多,老一套的师生相处方式和教学方式,已经很难赢得学生。后来她结合学校行动纲领中“师生关系的主动权掌握在教师手里”,开始改变:尝试着真正从心灵上走进学生,构建安全、温暖的师生关系,以学生可以接受的方式施加教育影响,真诚地祝贺每一位学生的点滴进步,最终赢得了学生的尊重和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9

主题

119

帖子

629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629
 楼主| 发表于 2025-5-15 16:38:28 | 显示全部楼层
【修炼幸福力,寻找想要的生活】
这个时代,不管是技术还是思想,更新迭代的速度太快了,刺激着人的神经,让人变得焦虑、烦躁、盲从,加深不安全感、自卑感。许多人忙着生存,却忘了怎么生活。我们除了工作之外,是否能够重构内心世界,稳定内核,让自己的人生变得更有意思、有意义?
人生幸福的六大领域,分别是身体与健康、家庭与孩子、事业与财富、社交与兴趣、精神与公益、教育与成长。前三个领域,是千百年来中国人显性的刚需,而后面三个,分别对应有意思、有意义、有成长。如果你的生活是有意思、有意义、有成长的,就代表你是幸福的,就一定会滋养你的工作和生活。
一个好的组织,应该是一个能进行自主管理的活性生命系统,内部的所有成员都能成长为更强大、更健康、自己更喜欢的模样。那么,我们要找到我们的“台风眼”。台风里最安全的地方是在台风眼,台风眼跟着台风一起移动。“台风眼”启发我们,每个人都应找到和自己志同道合的那个队伍(社区子系统)。这个队伍在哪里呢?它可能是你的家庭,还可能是你的办公室伙伴、级部同伴甚至全校同事,是可以找到归属感的学习和成长共同体。在这个共同体中,我们读书、成长,修炼心态、提升幸福力,每个人都“高高兴兴上班来”“放眼望去都是喜欢的人和事”,我想这是我们每个人都想要的生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9

主题

119

帖子

629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629
 楼主| 发表于 2025-5-16 09:37:20 | 显示全部楼层
【做“园丁”,不做“木匠”】
木匠——遵循设计好的图纸,生产出特定类型的产品。木匠的工作强调的是精确与控制,一切按照流程、工序、标准来进行。但是,人不是木头,人是一个生命体。对于人来说,精确和控制不仅仅不可能,而且会对人造成伤害。
园丁——现代的教育更像一个照顾花园的活儿,父母和老师扮演的就是园丁的角色。对于园丁来说,“特定计划总是会失败”,花儿不会按照园丁的意志生长和开放,更重要的是,园艺的最大的胜利和欢乐“正来自花园逃离我们的控制之后发生的事”,一座好的花园会不断变化,因为它在适应不断变化的天气、季节和环境。
《园丁与木匠》一书中提出这样一个观点:两种模式,从本质上都是出于父母的爱。不过,爱虽然没有基准或蓝图,但爱是有意义的。这个意义不是为了改变我们所爱的人,而是给他们提供条件,让他们蓬勃发展。
朱永新教授认为,教育的最高境界,是让家庭和学校更加温暖、丰富、自由,成为汇聚美好事物的中心,让孩子们不断地在和美好相遇的过程之中发现自我,成长自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9

主题

119

帖子

629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629
 楼主| 发表于 2025-5-23 08:56:57 | 显示全部楼层
【在选择中学会选择】
“最常见的使人沮丧的情景是一个人不能根据其选择或者意愿而成为他自己;但最令人绝望的则是他不得不选择做一个并非自己本身的人”。——美国心理学家 卡尔·罗杰斯
选择是在选择的过程中学会的。
人生是由一个个选择构成的,让孩子从小习惯并学会选择非常重要。通过自主做出一个个小的选择,孩子会成为有主见、会思考的人。
在学校,课后服务选修课,如何根据学生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自主选择个性发展课程;在班级,如何根据自己的意愿和班级需求,选择申报志愿服务岗,参与班级自主管理;与同伴玩耍,是选择一起做有意义的事情,还是效仿他人“故意捣乱”出风头儿......学生是在选择中学会负责的。让孩子们知道,每一次选择都是一次决策,而任何决策都有利有弊,不仅要想到有利的一面,还要同时考虑不利的一面——对于后者,或者努力避免,或者敢于面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9

主题

119

帖子

629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629
 楼主| 发表于 2025-6-5 16:11:4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应该怎么道歉?】
学会真诚、恰当地道歉,其重要性远超简单的认错行为本身。那么我们应该怎么道歉呢?
第一步,把让自己感到后悔的言行用观察的方式描述出来。
比如“上次见面的时候,我对你说了‘真不像话’,我感到很后悔”。
第二步,我的言行对他人造成了什么影响?
“你应该很希望我能理解你当时的立场和心情吧?我其实也很想要做到更尊重你,但是对不起,我没做到。”
第三步,坦露自己的内心和情绪。
“每当想起那件事,我都感到抱歉、后悔和内疚。”
第四步,表达出自己想要改正的决心,或询问他人的诉求。
“我不会再下意识地说这种话了,以后我们聊天的时候我会认真听你说话,不再随便评价你。对不起,原谅我好吗?”
这就是一个完整的道歉。分四步,先说那个事,然后一定要说出你所认知到的这个事对对方的影响,然后再说出自己的内心和情绪,最后做出改正的承诺,这就是一个相对比较完整的道歉的过程。
也有人说:“道歉这个事,我内心都反思过了,我已经知道自己错了,能不能不说了?”《我有点胆怯,但想和你好好说话》的作者说不,道歉一定要说出来,因为这是对方正在等待的回应。说出来对你来讲,内心是一种放松,是一种告别,或者是一种脱离。
以上是《我有点胆怯,但想和你好好说话》这本书关于“生活中的三大沟通困境”之一:学会道歉。道歉的四个步骤给了我们方法的指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9

主题

119

帖子

629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629
 楼主| 发表于 2025-6-5 16:14:10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好说话的艺术】
有这样一本书,《我有点胆怯,但想和你好好说话》。这本书的核心在于探讨如何克服沟通中的焦虑、建立真诚的连接,并运用有效的沟通技巧,对于老师的日常沟通也很有启发:
1.承认并接纳“胆怯”是人之常情,而非弱点: 老师们不必强求自己时刻保持“完美无缺”或“无所畏惧”的形象。面对难沟通的学生、难以应付的家长、甚至是在教师例会上发言,感到紧张或胆怯是正常的。承认这种感受,而不是压抑或否定它,是有效沟通的第一步。“今天和大家讨论这个话题,我其实有点紧张,因为这对我们都很重要”。这种坦诚反而能拉近距离,展现真实和人性化的一面。
2.“好好说话”的核心是关注对方,而非仅仅表达自己:
教育的沟通不是为了“说服”或“压制”学生,而是为了理解和连接。书中强调倾听、共情和真诚的兴趣。我们老师需要将注意力从“我要教什么”、“我要管什么”转移到“这个学生/家长/同事现在需要什么?他们在表达什么?他们的感受是什么?”
3.“非暴力沟通”原则的应用(观察、感受、需要、请求):
书中倡导的沟通方式与马歇尔·卢森堡的“非暴力沟通”高度契合。
(1)描述行为而非贴标签: 不说“你真懒”(评判),而说“我看到你这周有三次作业没有按时交”(观察)。
(2)表达感受和需要: “当你上课时和同学讲话(观察),我感到很困扰(感受),因为我需要确保所有同学都能听清楚讲课内容(需要)。”
(3)提出具体请求: “请你下次有疑问时,先举手示意,好吗?(具体、可操作的请求)”,而不是模糊的“请你注意听讲”。
4.将学生视为平等的沟通伙伴:
即使存在年龄、知识和经验的差异,我们也应尊重学生作为独立个体的思想和感受。真正的教育对话发生在平等、相互尊重的基础上。另外,当我们老师言行失当时,真诚地向学生道歉,这本身就是一种强大的沟通示范和教育。
5.管理自身情绪是良好沟通的前提:
老师在压力下容易情绪化(沮丧、愤怒),这会导致沟通失效甚至伤害关系。书中强调在情绪激动时暂停、觉察自己的感受和需要,先处理情绪再处理问题。
参考方法:(1)建立暂停机制: 感到快要失控时,深呼吸、短暂离开现场(如果安全且可行)、或明确告知“我现在有点激动,需要冷静一下,我们稍后再谈”。(2)自我觉察练习: 定期反思自己在沟通中的情绪触发点是什么?背后的需要是什么?(如:当学生顶嘴时,触发愤怒,深层需要是尊重?课堂秩序?)(3)寻求支持: 与信任的同事交流、寻求专业指导,处理自身的压力和情绪困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9

主题

119

帖子

629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629
 楼主| 发表于 2025-6-13 18:32:27 | 显示全部楼层

【在善意中彼此温暖

上周五第三节大体育课,天气炎热,但是孩子们在老师的统一指挥下整齐地做着操,班主任老师们也跟着孩子们一起律动。我沿着操场甬路向北走,在“校园吉尼斯达人”展牌处停下,那里有一小片树凉,树下的长椅方便将手机放在上面,解放了双手,我便随着大家的节奏一起做起操来。似乎一切都和平时没什么两样,直到我看到四3班的笑笑同学朝我跑过来,雀跃奔来的身影和她边跑边捂着嘴笑的神态让我也不禁欢喜,这就是那位被广莉老师“特殊”照顾,虽智力发育不全却善良、天真的笑笑同学,一看到我就高兴地找我聊天。
笑笑激动地咿呀个不停,我使劲听也没有听清楚她在说什么,提醒她别着急慢慢说,她重复了一遍,仍然掩饰不住地激动。我说:“我看到你蹦蹦跶跶、欢呼雀跃地跑过来,说话也很激动,你这是有什么高兴事吗?老师也想知道你为什么高兴,慢慢说,让老师一起分享你的快乐,好吗?”这时她开始慢下来,和我说:“明天我就能见到月亮姐姐啦!”笑笑最喜欢的就是央视主持人月亮姐姐。“你是要见到她本人了?”“是啊!是啊!”“是爸爸妈妈带你去北京见她本人吗?”“是啊!是啊!”“那可是太令人高兴的事啦!你那么喜欢月亮姐姐,明天竟然能见到她本人啦,老师真替你感到高兴”。笑笑再次强调(她说话经常把自己认为重要的话反复重复说):“我明天就能见到月亮姐姐啦!”“你见到月亮姐姐打算做什么?你打算怎么表达你对月亮姐姐的喜欢啊?”笑笑说:“我要给她一个大大的拥抱!”她边说边张开双臂拥抱我。
我被她的快乐感染了,你一言我一语,我俩开心地聊着天。她从月亮姐姐,讲到太阳哥哥,又讲到芝麻哥哥。说到激动处,总是大声说、大声笑。旁边乘凉的六4班三位女生(树的阴凉本就没有多大,距离很近的三个学姐,并没有厌烦笑笑的“不正常”,反而被她的快乐也感染了。我无意中发现这三位女同学正在对笑笑投来善意的目光),其中一位女生好像认识笑笑,对我说:“老师,她喜欢体育康晨阳老师”,我问笑笑为什么喜欢康老师。笑笑捂着嘴羞怯地说,康晨阳老师长得帅,和主持人一样帅。我还喜欢穆阳光老师,他过生日我要送他礼物......我看三位学姐的善意,便顺势鼓励她仨“笑笑能够感受到你们对她的善意,你们对她积极回应她是能感受到的,她喜欢你们所以愿意和你们互动......”这仨学姐也更加投入其中,不知不觉中,我们四个人都成了笑笑忠实的听众。
“笑笑开心的时候就喜欢唱歌,今天想唱首什么歌呢?”我问到。笑笑说,我不敢唱,我紧张。我和三位学姐都鼓励她,不用紧张,你唱我们给你鼓掌。笑笑开始鼓足勇气唱“老鼠爱大米”,三个学姐给她拍节奏,陪她一起唱,渐渐地笑笑的声音开始大起来,看到我和三个学姐面带微笑鼓励她,她开始边做动作边唱,拍着手、扭动着身体,唱得很投入。唱完一首,我们四个观众一起喝彩,真诚地为她鼓掌,眼光里都是欣赏、友善。虽然笑笑唱歌与做的动作都明显和正常孩子有差异,但是她的纯真,澄澈的眼睛和善良的心,也在感染着其他人。我们彼此都真诚地互相鼓励,笑笑越来越松弛,边唱边跳更加起劲,唱完“老鼠爱大米”又开始唱“感恩的心”“走过咖啡屋”......学姐也很善意地积极回应笑笑,不仅鼓掌、陪着一起跳舞,还主动说:“我们也给你唱首歌好不好?”结果笑笑完全沉浸在自己的“个人演唱会”中,不容别人插话,唱完一首就和大家说:“孩子们,我再为大家唱一首好不好?”(语气和神态在模仿月亮姐姐)。于是乎,“树荫下的演唱会”,就这样在欢声笑语、载歌载舞中度过了,今天虽然特殊,这几个孩子没有像往常一样进行体育活动,但是这个特别的“演唱会”却温暖了每一个人。
在这期间,我已经完全忘我,自己不再是老师、校长的身份,而化身她们中的一员,完全是孩子的模样,和她们一起“疯”、一起唱、一起跳、一起乐,笑笑被激发了,我的童心也被激活了,三位学姐温暖的心也在彼此滋养,四个人的演唱会,一人主唱,三人呼应,那种和谐的状态让我们四个人全都达到了忘我的境界,这样的场景只会发生在充满善意的校园里。此时此刻,我再次感受到了教育的意义所在。
“办善良的教育、培育善良的人,让学生在基本品性上,具有善良的底色,然后在此基础上培植健全的人格。”这也正是我们学校的教育追求。而今天这场温馨之旅正在将此目标具象化,也将成为我难忘的回忆,每每想起都会荡漾起持续的幸福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机场路小学教研 ( 冀ICP备2021028907号 )冀公网安备13010502002285

GMT+8, 2025-7-4 12:42 , Processed in 0.092444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