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场路小学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王静敏

【选修第三项】“从教走向学”的约课活动及备课“变革”

[复制链接]

1

主题

22

帖子

117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17
发表于 2025-5-29 08:57:45 | 显示全部楼层
      前段时间出去培训的时候听了一个数学教学片段,从教以来基本上没有教过数学,但这节数学课让我感受挺深。
      这位老师设置了一个情景:就是爸爸要去广州出差,请你根据广州的温度帮爸爸收拾行李。这样的设计使学生意识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同时也增强了学生自觉运用策略解决问题的能力。将数学化的知识生活化,挖掘其数学本质,让我一个数学外行也深刻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只有学生“自己学的数学”,才会充满灵性和活力。
      还有最后一个环节,老师出示边防战士在漠河的照片,一方面让孩子们感受到零下五十度的极寒天气,另一方面也让孩子们了解了边防连战士不畏严寒,不畏大雪,不畏冰冻,自然整齐有序的准时出操,准时换岗,坚守在边防的岗位上。渗透国防教育,培养孩子们的爱国主义情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84

帖子

325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325
发表于 2025-6-9 14:28:53 | 显示全部楼层
在约课听课活动中,我走进不同学科教师的课堂,观察学生的真实学习状态与教师的教学策略.一节阅读课带来启发:教师围绕《草房子》设计“角色档案制作”任务,学生需通过深度阅读提取人物性格、情节线索,再以小组形式制作可视化档案。课堂上,学生为角色的性格特点展开激烈辩论,甚至联系自身经历分析人物成长。这种情境化任务驱动,让阅读从被动接受转化为主动建构。
反观自身备课,以往多聚焦于知识讲解逻辑,忽视学生思维生成过程。通过听课学习,我总结出三大收获:一是以“学”定“教”的重要性,需通过前测精准把握学情,设计分层任务;二是真实问题的价值,将学科知识与生活场景结合,能极大激发学生参与热情;三是即时反馈的作用,教师需敏锐捕捉课堂生成,灵活调整教学节奏。这些经历让我意识到,备课的核心应从“教案设计”转向“学习体验设计”。未来我将在备课中预留更多弹性空间,融入合作探究与实践任务,让课堂真正成为学生思维碰撞、知识内化的场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8

帖子

49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49
发表于 2025-6-12 14:44:08 | 显示全部楼层
“从教走向学”:约课听课后的思考
参与聚焦“从教走向学”的约课活动,通过听课、约课交流,我对备课如何促进“学习真实发生”有了新感悟,也明晰了自身备课的改进方向。
一、约课听课收获:看见“学”的真实样态
听课时,我发现优秀课堂都在着力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场域。比如在教学“面积单位”时,有的老师不再是单纯讲解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概念,而是设计“找一找生活中对应面积单位的物体”“用身体比画面积单位大小”等活动 。学生在动手、观察、互动中,真正理解了面积单位的实际意义,学习不再是被动接受,而是主动探究。这让我意识到,以往备课聚焦“教的流程”,忽略了“学的体验”,课堂要让学习真实发生,就得先为学生搭建自主探索、亲身感知的平台。
二、备课改进方案:从“教的设计”到“学的支持”
(一)目标设定:锚定学生“学的收获”
备课第一步,重新梳理教学目标。以“面积单位”教学为例,不再只关注“学生掌握面积单位概念、会换算”,而是细化为“学生能通过生活实例理解面积单位实际大小,主动运用面积单位测量、描述物体表面面积” 。把目标从“知识传授”转向“能力养成 + 体验获得”,让备课的起点就聚焦学生“学什么、怎么学”。
(二)环节设计:创设“学的支架”
设计教学环节时,强化“学生主动参与”。比如教学面积单位认识,可增加“探究任务”:给学生准备不同大小的实物(如邮票、书本、地砖图片 ),让他们先尝试用自己的方式测量、描述面积,在“试错”中感受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接着开展“小组合作找生活对应物”活动,用亲身感知强化对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理解。通过这些“做中学”“议中学”的环节,把知识转化为学生可操作、可交流的学习任务。
(三)反馈调整:预留“学的弹性”
备课不再追求“完美预设”,而是给学生的“生成”留空间。比如提前预想学生在测量不规则物体面积时的困惑(如“有的地方摆着家具怎么测房间面积” ),设计“问题讨论卡”,引导学生自主思考、互助解决。同时,课后增加“学情反馈表”,收集学生对知识的疑惑、对活动的建议,让备课能根据学生实际“动态调整”,真正服务于“学习真实发生”。
约课活动,让我清晰看到“从教走向学”的备课变革路径。未来备课,我会持续以学生“学的需求”为锚点,把课堂从“教师的舞台”变成“学生的学习场”,让每个环节都助力学习真实发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机场路小学教研 ( 冀ICP备2021028907号 )冀公网安备13010502002285

GMT+8, 2025-9-7 21:09 , Processed in 0.085076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