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场路小学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11|回复: 0

《空气的成分》教学反思

[复制链接]

13

主题

23

帖子

135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35
发表于 2025-10-10 08:26: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空气的成分》教学反思
本次教学,我紧紧围绕“以探究验证已知,建构科学概念”的核心思路,力求让学生像科学家一样亲历发现的过程。课堂突出了学生的自主探究,整体效果令人欣喜。
实例一:在蜡烛燃烧实验中自主推理。 在核心探究一环节,我没有直接讲解实验步骤,而是出示材料后提问:“如何证明空气中有支持燃烧的气体?”学生小组热烈讨论,自主设计了“杯扣蜡烛”的方案。当看到蜡烛熄灭、水面上升时,他们发出了惊叹。我顺势追问:“水为什么进来了?是什么不见了?”学生经过激烈辩论,自主得出了“有气体被消耗了,它支持燃烧”的结论。这个从现象到本质的推理过程,远比被动接受结论来得深刻。
实例二:从呼出气体联系空气组成 在探究二氧化碳性质时,我请一位同学向澄清石灰水吹气。看到石灰水变浑浊,大家立刻联想到课前吹气球的活动。我引导他们思考:“我们呼出的气体是空气吗?这个实验说明什么?”学生很快将“人体呼出CO₂”与“空气中含有CO₂”建立了联系,并自主推测出空气是一种“混合气体”的模型,理解了成分的多样性。
反思本课,学生通过亲手实验和深度思辨,自主建构了科学概念,探究热情高涨。但也发现小组讨论时个别学生参与度不高,未来需设计更细致的角色分工,确保每位学生都能投身于探究的全过程。科学的种子,正应在这样的自主发现中萌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机场路小学教研 ( 冀ICP备2021028907号 )冀公网安备13010502002285

GMT+8, 2025-10-20 23:05 , Processed in 0.071557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