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场路小学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182|回复: 0

浅谈语文备课的有效方法

[复制链接]

24

主题

76

帖子

260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60
发表于 2020-12-11 08:34: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古人云:“凡是,预则立,不预则废。”教学也是一样,只有在课前作了充分的准备,深入地钻研教材,全面地了解学生,恰当地确定要求,灵活地选择教法,认真地编写教案,反复地熟悉教案,才能在教学中得心应手、随机应变,因势利导,使全班学生达到教学要求从而圆满地完成课本的教学任务。课堂教学效果提高了,学生的差错少了。教师就不再需要用更多的时间为他们补缺补差,就能腾出充裕的时间来备课。这样,课堂教学质量又有提高,形成了事半功倍的良性循环,如果舍不得在“备课”上下工夫,则课堂教学质量不高,补缺补差花时间多,备课又因时间紧而草率简单,课堂教学质量就提不高。如此循环往复,就会事倍功半。备课既然在教学中如此重要,我们就应该正视它、重视它、研究它,把这件事做好、做真、做实。 以下是我对备课的一点心得体会:
一、读学生
在现在的语文教学中,要想教会孩子知识,让学生快乐学习,我们语文教师应该首先从学生出发,了解学生知道什么?不知道什么?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人,老师的“教”去为学生服务,去启发、引导学生的“学”。老师为学生学懂、学会、学好而教,这样,语文课堂会是学生学语文的阵地,也会是老师教语文的胜利之地。分析学情要求教师做到以下两点:一是要了解教学活动开始前学生在认知、情感、态度等方面已经达到了什么样的水平,这一水平标志着学生已经能做什么,说什么,想明白了什么等等。这是学生掌握新的学习任务的起点水平。二是要了解教学活动结束后预期学生在认知、情感、态度等方面必须达到的状态。对这种状态的把握最终会转化为确定的教学任务与具体的学习目标。只有但教师的心中对教学前和教学后这两种状态的差距做到心中有数时,才能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确定真正恰当的切合学生实际的教学任务和学习目标。
例如,在分析《碧螺春》一课时,教学前了解到学生在生活中只有一少部分见过碧螺春茶,因此,在上课时,我首先拿了些碧螺春,让学生先观茶,对该茶叶结合课本进行观察,然后再沏茶,闻茶,品茶。伴着碧螺春的茶香,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结束了这堂课,后来,我对其进行了考试,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率达到了95%。我想如果课前我没有考虑学生没见过碧螺春,可能他们就没有这么直观的印象,教学也就没有这么顺利了。
可以说,从备学生启动备课程序,它打破了传统从教科书出发决定教什么、怎样教的体系,确确实实做到以人为本,充分体现了新课标的要求
二、研教材
  它一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学习教学大纲,把握分年级的要求;通读全册教材,制定学期教学计划
  (二)一个单元一个单元地钻研教材,认识每个单元在全册教材中的地位,特别是本组各课之间的联系
语文教学要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这是它的任务之一,更重要的是对学生进行语文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训练,思想教育渗透其中,因此,它不可能象思品教材那样,按文章表达的某一种思想或品质来进行归类。
备课时我们应与教材对话,要通览全局,整体把握。熟读文本,无疑是最好的方式。记得许多老教师的教诲:年轻教师上课前最好把要上的课文熟背出来,除了对课文内容更加熟悉,在指导学生背诵时更有针对性以外,自己对教材也更有把握了。比如在教《穷人》一文时,我体会到了文章中情节感人,细节动人,作者从主人公的心理活动去表现其善良、乐于助人的品质。文章小节划分很细碎,语言朴实而简洁,但字字传情。于是我从中找到突破口,然而怎样调动学生的情感,激发他们内心的共鸣,还得好好思考。因为只有那些真正为学习者所经历、体验、理解和接受、内化了的东西,才称得上是课程,也只有在学习者主动获取经验的过程中,才谈得上个性的充分发展。于是,备课时我铺设情境,从帮助与否的矛盾心理这一现象导入,让学生带着问题读原文,分析作者的心理描写,加强朗读,让学生们渐渐明白:主人公在自己生活已经十分窘迫的情况下,依然帮助邻居抚养孩子的善良、助人的珍贵品质。再让学生挖掘平时自己帮助人的心情,使学生对文章有了更深的体会。
三、创方法
新课程标准在课程实施方面,把改善语文学习方式作为语文学科课改的核心任务,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通过学生自主提问、自主研究、自主体验、自主交流的过程,激发学生思维,开发学生潜能。可见,引导学生多种方式自主参与语文实践活动成为有效促进学生发展的基本途径。
1、设计自主探索的“情景教学”。知识只有通过学生亲身的主动参与,自主探索,才能转化为学生自己的知识,为学生创设主动参与的情景至关重要。一是创设“悬念”情景,激发主动参与的兴趣。二是创设“空白”情境,提供主动参与的空间。设计时,可以适当布置预习作业,让学生根据预习作业,从阅读储备中,从相关书籍中,从电脑网络中寻求答案,自主读书即缩短了课文内容与读者的心理距离,对阅读产生浓厚的兴趣,又使学生拥有了充分的自主参与的空间。三是创设“成功”情境,拥有主动参与的体验。让学生在顺境学习中体验,在逆境探索中体验成功。如课始低起点,勤鼓励,使学生受到激励,心中充满成功感;课中小步子,快反馈,追求学生在原有基础上的发展;课终多活动,求变化,给学生自我表现的机会,得到不同层次的发展。
2、设计质疑发现的“问题教学”。在教学中鼓励学生,创造条件让学生提问,探讨自己提出的问题,从而培养学生语文自主学习的创造性。一是强化“问题”意识。授课前,让学生先预习,并针对预习提出要求,边读边想,尝试着读懂课文,记下没弄懂的问题,提出有困惑、有异常议和自己赶兴趣的问题。这种明确的指问促使学生产生认知欲望。二是创设“问题情境”。(1)抓住学生学习中已知与未知的矛盾,激起认知冲突。(2)抓住学生之间不同理解的矛盾引起相互的争论。
3、设计独立感悟下的“合作教学。伙伴合作、交互学习是学生自主学习成功进行的组织形式。教师可以运用各种方法有效地把学生组织到小组的学习活动中,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某项工作,做到人人有任务,人人主动参与学习。进行“合作教学”时要选择恰当时机,在理解知识点的关键处;在难点或思维的受阻处;在学习迁移过程中,这样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新课程理念认为,课程是经验,课程是人类已有经验和教师、学生个人生活经验的结合,因而新课程强调,教学是教师与学生间、学生与学生间的交流、互动的过程。在这里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在这种交流中生成新的知识,求得新的发展。教师备课能更多地立足于学生这一学习主体,在老师思索的同时,学生也会成为语文课堂真正的受益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机场路小学教研 ( 冀ICP备2021028907号 )冀公网安备13010502002285

GMT+8, 2025-1-12 12:01 , Processed in 0.094489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