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讲课文的过程中,我常有这样一种感觉:教着教着就不会教了。纵观一到六年级课文,从四年级开始,课文体裁相差不大,内容也通过不同名家的作品,感受文章中的人物和事物形象,进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而我所困惑的是,我五年级讲《女孩儿乌塔》的时候,我告诉学生要抓住文中对乌塔的语言、动作等描写方式,体会乌塔的人物形象;后来又讲《武松打虎》时,还是如此,现在六年级下学期了,在讲《十六年前的回忆》时,单元导读目标之一,还是要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描写等体会人物形象。我认真想了想,似乎只要有人物描写的课文,我似乎都是这么做得。这我就越来越困惑了,学生学习语文知识应该是螺旋上升的状态,这样一直围绕着一个知识点打转转,学生学着烦,我教着心理也很不舒服,每篇文章的亮点、重点到底应该设在哪里呀?每节语文课的学习,我又应该引导学生学到什么呢? 在一次教研中,郭校长点评苏蔓华老师的课,说应该简简单单教语文,还特地举了例子,相同的意思用不同的方式、词表达,他的点评似乎为我的茫然指明了一条方向,即每篇文章不需要面面俱到,或重点培养学生的读的能力,或重点培养学生说的能力等,我们只抓住其中一两个点教即可。但需要特别注意的是,一篇篇文章的亮点应该基于课程目标、学生的学情及教师个人的教学能力上。鉴于此,我认为我们再研读教材时,不应该讲哪一个课,就只备哪一个,应该备一个单元的课、一个学期的课,甚至是一轮学生的课,结合课程标准,确定每一课学生应该学会什么东西,然后站在这样的角度上,教师去备课、上课,这样就把小学课文中所有知识点串联起来,让每篇课文都起到该有的作用,同时学生掌握的知识也就连点成面了。这样做法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可以让学生学到的东西呈现螺旋上上升。 之前,我很喜欢数学课的精准性,大部分的时候,一就是一,二就是二,只要学生掌握了数学公式,就会做一批题,后来,在不停的思索中,我发现语文也有这样的公式,只不过这种公式是隐藏的、含蓄的,只有不断地实践和反思才能把握。这或许就是语文的魅力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