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场路小学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闫军娜

闫军娜主题帖

[复制链接]

24

主题

85

帖子

434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434
 楼主| 发表于 2021-12-7 11:00:19 | 显示全部楼层
教育转化感悟
北京名师高金英曾说:“从我手里经过的学生成千上万,奇怪的是,留给我印象最深的并不是无可挑剔的模范生,而是别具特点、与众不同的孩子。”怎样对后进生进行转化,这是我一直以来思考的重点。以下几点,跟大家分享:
1.在教育转化工作中应对后进生充满爱心。
陶老:“谁不爱学生,谁就不能教育好学生。”
2.在教育转化工作中应尊重后进生的人格。
陶老:“在你的教鞭下有瓦特,在你的冷眼里有牛顿,在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
3.在教育转化工作中应赏识后进生的优点。
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有句名言:“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加以赏识。”
4.在教育转化工作中应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5.在教育转化工作中应树立他们转化的信心。
歌德有这样一句名言:“你失去了财富,你只失去了一点点,你失去了名誉,你就失去了很多,你失去了勇气,你就什么都失去了。”
6.在教育转化工作中要使学校,家庭,社会形成合力。
俗话说“浪子回头金不换”。
7.在教育转化工作中应耐心期待他们转化。
“反复抓,抓反复”。 或许另一个伟大的人物就在您的手中诞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

主题

85

帖子

434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434
 楼主| 发表于 2022-4-11 09:31:09 | 显示全部楼层
                                                                   在传统文化的滋养下  提升学生文化素养
                                                                       石家庄市机场路小学    闫军娜
中华传统文化以其独特的魅力,在五千年的文明长河中带着无穷的智慧绵延至今,为世人留下了光辉灿烂的文化资源和精神财富。习近平总书记说:“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那么作为小学的语文教师,我一直在深深地思索:如何将传统文化植入课堂?如何引领学生更深入地感受传统文化的精髓,领略传统文化的魅力?针对以上思考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探索与研究。
一、        聆听古圣先贤之音
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是中国文化底蕴的体现。五千年的文化积淀,孕育着中华民族诚信友爱,彬彬有礼的优雅人格;精忠报国,不为五斗米折腰的英雄气概;不耻下问,悬梁刺股的探索精神。将这些经典积淀在学生的脑海里会在他们幼小的心灵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其日后的人生态度和方向。因此运用国学经典进行教育是小学生教育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途径。
中国是诗词王国。中国的诗词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它是中国古代文学艺术的精华,是中国文化的宝藏。三千年来,中国诗词,以其丰富的内涵,清丽的神韵,优美的语言和铿锵的音调,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任凭时光流逝,无不让人沉醉心迷。
在我们班,每天早读孩子们都会诵读《小学生必备古诗词》,目的是让学生多读,通过朗朗出声地诵读,低唱慢吟地诵读,“不求甚解”地诵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读多了,自然就能背诵了。“润物无声”,蕴藏着巨大的教育潜能,让浓郁的古风诗韵深深飘进学生的骨子里。
同时我还指导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想象力来感悟古诗词中的唯美意境。古诗具有简洁,抒情,篇幅短小而内涵丰富的特点。在学习中要充分了解诗中的意境,诗句的言外之意,就要靠学生自己去补充和领悟,这就给了学生发挥自己丰富的想象力的空间,学生根据诗意利用自己的大脑加工再创造,从而在大脑中创造一个新的画面。用这样的方式学习古诗,是为了让学生更深入地聆听到古圣先贤的声音。中华古诗词以其独特的魅力,向我们展示出一个绚烂多彩的世界,我们不仅从中领会到语言文字的美丽更体会到它向后人传达的“话语”。
每天下午的诵读时间,我和孩子们都会朗读一则《论语》。古人云“半部《论语》治天下”,《论语》是孔门弟子集体智慧的结晶,孔子及其弟子的政治思想、教育理念等都包含在它的字里行间,同学们每天一则《论语》,就等于在“穿越时空之旅”和孔子对话,在圣人光芒指引下,每天都有新的收获。如讲到《学而》“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我会引导学生理解:这是圣人在给我们指导学习方法和个人修养,启发人们热爱学习,加强自律。这里不仅指导人们如何实现自身价值,获得应该具有的愉悦情感体验,同时也告诫我们如何防止在不被别人理解或认同时,不要走向另一个极端。学生听了都觉得很有道理。现在的孩子都比较娇生惯养,对于不会的问题向别人请教这件事,都感觉不好意思,拉不下脸来。我们会一起学习“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此话虽出自为政,但在教育方面却使人得到许多启发。听听学生的感言:
感言一:“敏”即是勤奋。我们要在心里暗暗的下定决心,努力地去学习,当然要付诸行动,嘴上空谈又有什么意义呢?
感言二:即使在学习的时候受到外界干扰,仍旧能继续学习,那样才能算是“敏而好学"。
感言三:我们在学习过程中肯定会遇到不懂的问题,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向年纪比自己小的人请教,也是在所难免的,有何“耻”?
“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孔子,乃是中国文化的核心,也是世界文明之光。每天一则《论语》,学生真切感受到传统文化并不是高高在上遥不可及的,是可读、可知、可感、可用的,可以和我们的现实生活紧密结合的。我和学生们一起徜徉在孔子的精神世界,充分领略《论语》中的共同价值,让智慧之光普照他们的内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

主题

85

帖子

434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434
 楼主| 发表于 2022-4-11 09:32:34 | 显示全部楼层
二、探索传统文化之源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之根,智慧之源,承载着中华民族古老而长青的光荣与梦想。我们要积极探索华夏文明之根,传统文化之源,才能铸就中华民族之魂。
上学期(虽然是几年前的活动,但是犹如昨日。),我们学校进行了每月一事活动,二月份的活动主题是“学会吃饭”,三月份的活动主题是“学会做人——我是小雷锋”,四月份的活动主题是“学会走路”,五月份的活动主题是“学会感恩”......为了让活动精神感染每一位同学我们班排练了小剧场《雷锋送大娘回家》、《孟母三迁》等。并在学校每月一事的启动仪式上进行了展演。
小品《孟母三迁》的排练过程让孩子们收益匪浅。我先让孩子们观看《孟母三迁》的故事,然后让他们思考自己适合哪个角色,到我那报名。当看到孟子的母亲倪氏时,突然有个同学说:“老师,孟子的母亲不姓‘倪’。”另一个同学立马反对:“我前两天刚看的这个故事,就是倪氏。”其他同学也跟着响应起来,有说倪氏的,有说仉氏的,争论激烈互不相让。这时,我问大家:“你们是想老师告诉你们,还是回去自己查资料找答案。”孩子们都想为自己找证据,一致回答自己回去找答案。探究姓氏源流,了解不同姓氏的发展历程实际就是在了解中国的历史演变过程,这也是我让他们自己查答案的目的。学生们通过查资料、问父母、上网等方式一步一步探究孟母的姓氏,既丰富了知识,又深入了解了中国的姓氏文化。最后确定孟子的母亲姓”仉”。
关于孟母的姓氏问题,在历史上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是一个谜。成书于战国时代的《孟子》未见记载。最早给孟柯立传的西汉太史公司马迁,以及最早为《孟子》作注的东汉学者赵岐,都没有片言只语的交代。就是在“孟母三迁”这个著名典故的出处《列女传》中也找不到一点蛛丝马迹。一直要到孟柯死后一千八百多年的明朝中叶,撰写《疑耀》一书的张萱才告诉我们:孟柯的母亲姓讥。但名字仍然不得而知,只好称她为“讥氏”。
在排练过程中,我正在指导大家如何根据故事情节展示自己的表情动作,杨韫琳说话了:“老师,孟子并不是因为搬了三次家受环境的影响才成为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的。其实,就算搬到学堂旁,他也并没有用心读书,他在学堂上了一段时间,感到上学没意思,还逃课了呢?”
“啊,是吗 ?”
“对呀,他母亲把自己辛辛苦苦织的布剪了,用来告诫、教育他,所以他的成功离不开母亲的用心教育。”
我故作惊讶地说:“是吗,我怎么没听说过,你们其他人知道吗?回去查查,咱们明天继续排练。”
这一问题,又激起了他们探究的欲望,除了问父母、查书、上网。张天艺还专门给国外留学的姑姑打电话求证,学习气氛异常热烈。
最后大家都知道了,“断织教子”的故事,《三字经》里不是有:“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这么有利的证据吗?
有了之前的争论、探究、积累,表演孟子的同学把孟子的顽皮、知错就改表演得像模像样,表演母亲的同学把母亲的慈爱、严厉表演得非常到位。让激情在舞台上尽情飞扬,参与过程让孩子们在探究思考中体验,燃起思维的火花。
这个小剧场,触及了学生的心灵,使孝敬父母这种美好的情感内化成一种自觉的道德行为,同学们纷纷把爱父母、爱家庭的行为落到实际行动上。
除此之外,我们在教学的时候还会引导学生探究节日的文化之源,汉字的文化渊源,饮食文化之源等等。
中国是多民族的国家,民族探源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多民族文化以及民族团结对于国家的意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

主题

85

帖子

434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434
 楼主| 发表于 2022-4-11 09:34:21 | 显示全部楼层
三、深挖古人思想之魂
2014年12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澳门回归15周年大会上指出:“泱泱中华,历史悠久,文明博大。中华民族在几千年历史中创造和延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中华民族发展到今天正是传承了中华文化的精华,传承了中华传统的美好信仰。学生理解和深挖传统文化的魂,无论是对学生潜能的开发,还是对语文素养的形成,乃至对民族精神的领悟,都且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在学习课文时,学生通过书本上的文字视通万里,思接千载,在古人精魂的感召下反思自己,重塑自己的精神世界这也是在学习传统文化。学习《铁杵成针》时感受只要有毅力,肯下苦功,事情就能成功。前途光明的学业或事业,即便有天赋的人去学习、去做事,也是难以一帆风顺的道理。学习《囊萤夜读》让学生懂得刻苦学习的重要性。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即使没有优越的学习条件,也要自己创造学习条件。学习《荆轲刺秦》感受荆轲的不畏强暴无畏勇毅;学习《赤壁赋》时,感受苏子超越世俗的文化追求和旷达的胸怀。屈原《离骚》中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则成为人们追求真理和不断完善自我的格言。李白的《静夜思》经常在人们思念家乡时引起共鸣。王维的“身在异地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给历来的游子引发了无限深沉的怀念亲人之情……
古人的物质不甚丰富,但他们的精神世界却是满满当当,富庶天下的,留给我们的是丰盛的精神饕餮,文化大餐。当民族国家利益遭到侵犯、身受危亡时,我们同仇敌忾,奋起抗争;当民族、国家繁荣昌盛,喜讯不断时,我们则会精神愉悦,共贺同庆。通过语文课堂,将古人的精神植入学生的心灵,注入学生的血液,融入学生的灵魂,才能丰盈他们的内心,提高他们的涵养。
传统文化是民族的根基,只有守住“根”,留住“魂”, 把我们的语文课堂变成弘扬传统文化的主阵地,才能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深叶茂,才能使中华文明的车轮一直滚滚向前!

(因为帖子字数有要求,所以只能分开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

主题

85

帖子

434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434
 楼主| 发表于 2022-6-7 10:58:27 | 显示全部楼层
                                                            狗是人类忠诚的朋友——《灵犬莱西》
       每天读一本好书,让你增长知识又收获快乐。今天为大家带来的是一本感动千万读者的人与狗之间流露真情的故事《灵犬莱西》。《灵犬莱西》是英国作家艾瑞克·莫布里·奈特的作品,又称《莱西回家》。1938年发表后成为全世界家喻户晓的儿童读本。《灵犬莱西》被翻译成二十五种语言,并且多年来一直是波兰学校的必读书。1943年,小说改编成电影,由罗迪·麦克道尔和伊丽莎白·泰勒主演、米高梅公司拍摄。2005年也被改编成电影。
      故事讲述了在20世纪30年代英格兰东北部的约克郡,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那段艰难的岁月里,小男孩乔的一家的生活非常艰难,可是乔有一个非常可爱的伙伴就是牧羊犬莱西。莱西每天下午都准时出现在乔的校门口接乔放学。乔的父亲山姆失业了,为了维持生活,山姆不得已把莱西卖给了公爵。到了放学时间,被关在养狗场铁笼子里的莱西焦急地要去见乔,它趁管理员不注意,刨洞逃跑了,赶到了学校。乔见到莱西喜出望外,他怕莱西回家会被送回公爵的养狗场,就带着莱西躲藏到山洞里。管理员找上门来,爸爸找到乔,让乔把莱西送回了公爵的养狗场。乔含泪和莱西告别,告诉莱西:"你已经不再属于我们了。"几天后,公爵把莱西带到了苏格兰的庄园,而莱西思念乔,在公爵孙女的帮助下逃走了。莱西踏上了回家的征途。它风雨兼程,躲过了猎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

主题

85

帖子

434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434
 楼主| 发表于 2022-6-9 11:07:22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我校学生诵读传统文化情况的调查问卷分析报告(4月份在我们二年级进行了调查)
一、问卷调查目的
中华传统文化以其独特的魅力,在五千年的文明长河中带着无穷的智慧绵延至今,为世人留下了光辉灿烂的文化资源和精神财富.它对学生情感的感染、人格的熏陶、习惯的养成、文化的积淀等具有重要的作用。传统文化是现今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环,针对《构建优秀传统文化教学体系  提升学生文化素养的实践研究》这一课题的展开,我们设计本次问卷调查,以期能全面准确、具体地了解与掌握我校二年级学生诵读经典的现状,为本课题提供原始的第一手资料。
二、调查问卷内容及结果
针对目前小学生诵读国学经典情况,我们设计了五部分内容。依序涉及中国汉字的文化渊源、偏旁和汉字的关系、古诗词理解、国学知识积累、经典古文积累运用等方面。本次问卷调查采用不记名式调查,共发放438份问卷,收回问卷431份,回收率98.4%。
问卷第一关:识字小能手  
这一关考了四个象形字,前三个正确率为97%,后一个错误率为98%。说明孩子们对汉字的演变,基础知识还是比较扎实的,最后一个象形字对于二年级孩子来说确实有点难。我们觉得错误率比较高,也实属正常。
问卷第二关:聪明小脑瓜  
这一关考查的是汉字偏旁和这个汉字的关系。考查的是鸟字旁、贝字旁、四点底和衣字旁的字和什么有关,这是二年级已经学过的知识,孩子们比较扎实,正确率为99%。说明教师要耐心,细心地教给学生一些记忆生字的方法与策略,有效地帮助他们提高记忆力还是很有必要的。
问卷第三关:想象小天才
这是三道选择题,考查的是孩子们对日常古诗词的理解。这三道题并不难,而且所选的古诗都是语文课本里的,所以欣慰的是正确率为100%。说明在我们机场路小学的校园里,古诗词的基础还是比较扎实的,同时老师们也注重研究对古诗词的教学策略。
问卷第四关:小诗人
我们机场路小学是国学示范校,在小学低年级重点学习:《小学生必备古诗词》的前十五首、《声律启蒙》、《笠翁对韵》、《三字经》、《弟子规》以及课文中涉及到的《论语》、《孟子》等部分名言。而这一关考查了对古诗词、《声律启蒙》、《笠翁对韵》中部分句子的填空,值得高兴的是除了个别实在记不住的同学之外,大部分都写对了,正确率98%。
问卷第五关:国学小讲师
这一关一共有四道小题,前三道小题比较简单,大部分同学都能做对,正确率为98%,拉开差距的是第四道小题。问题是:课本上,我们学了中国古代很多人物的故事,比如《大禹治水》、《曹冲称象》,你还知道哪些传说中或历史上的名人?写一写,越多越好哦!这个题的答案五花八门。它虽然举例的是两个故事的名字,但实际上让写的是传说中或历史上人物的名字。好多同学审题不清,有的同学写的是有关人物的故事名,有的是写了这个故事名之后在下面又写了这个故事中的名人,还有就是审题明白的同学,写的是传说中或历史上的名人。而且从答题情况上一眼就能看出孩子们对传统文化知识掌握的广度与深度,根基比较浅的写一两个名字,文化底蕴深厚的一口气能写十几个名字,还有的一个也写不出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

主题

85

帖子

434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434
 楼主| 发表于 2022-6-9 11:07:44 | 显示全部楼层
三、调查结果分析
从调查对象的总体情况看,学校选取了整个二年级的学生参与,涵盖的范围较广,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1.根据调查结果显示,我校大多数学生都能在父母和老师的呵护下扎实有效的学习传统文化中的名篇。学生对学习《小学生必备古诗词》、《弟子规》、《声律启蒙》等传统文化的兴趣还是较浓的。
2.学校中大部分同学都在阅读传统文化方面的书籍,但是选择的种类单一,这从最后一道问卷题可以看出,所列举的传说中或历史中的名人,总是一部作品中的,涉猎明显不足。另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部分掌握的还不够透彻。
3.父母均在身边的家庭,孩子喜欢诵读国学经典读物的较多,父母一方在身边的次之,而跟随祖辈生活的孩子,在自主阅读国学经典方面状况令人堪忧。
4.有一部分“特殊的”的孩子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很片面,即使有所了解,也极窄。了解渠道单一,只限于学校课堂学到的那部分。
四、调查后的思考
1.阅读经典,要从小培养。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要给孩子树立榜样,创造读书氛围。而如今很多的家庭,父母对熏陶孩子的文化底蕴比较忽视。
2.忙碌的双职工家庭,忽略对孩子的阅读习惯的培养。我们说的忙碌的双职工,是父母工作都很忙,孩子睡了他们还没回来,孩子醒了他们早已经上班去了。这些孩子大多由祖辈抚育,因为隔代抚养,过于溺爱,还由于祖辈在知识层面的缺失,也导致了他们对孩子在国学教育引导方面有难度。这就需要老师对这些孩子多加关注,对他们学习国学要有具体详细的诵读方法的指导。
3.目前课题组应把重心放在教学方法的改革上,多挖掘各种适合学生的行之有效的诵读经典方法,让经典涉入学生的生活,甚至影响家长。
4.开展书香校园、书香班级的创建活动,提高学生的诵读兴趣和诵读能力。坚持“晨读—午醒—暮诵”的国学经典教学模式。
5.充分发挥学校新旧两个图书馆的作用。在阅读课或语文课上,鼓励学生推荐好的传统文化书籍,发现好的作品要去图书馆借阅。
我相信,虽然调查问卷只有二年级学生,但足以真实反映整个学校在传统文化学习方面的实际情况,因为我们学校整体的教学理念和课本是一样的。儿童在诵读经典的同时,会自觉不自觉地用圣人的言行来规范自己的言行,行为好转,心地向善,修养提高。我们研究优秀传统文化,开展国学课程,就是想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

主题

85

帖子

434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434
 楼主| 发表于 2022-6-9 11:10:52 | 显示全部楼层
《孝,人之本也》教学设计
一、联系生活   奥运导入
(对至圣贤师孔子像三鞠躬。)
导入:同学们还记得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那气势磅礴的击缶而歌吗?2008名武士,2008双臂膀同时抡起,并且口中高呼“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知道这句话出自于哪本书吗?
生:《论语》。
这段时间我们共同学习了《论语》的部分篇章,谁来为我们展示一下你的学习成果?
自己展示
同桌互相展示
二、字正腔圆   读准字音
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论语》,聆听圣贤的教诲,请看大屏幕:
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师:这里面有不认识的字吗?赶快查字典,谁查到了?请把它写到黑板上。
师:你当小老师,带领大家读读这个字。
跟老师读
自读
同桌检查读
师:扫除了生字障碍,下面请自己试着读一读,要求读准字音。
生:……
师:谁来试试?
师:老师也想读一读。老师读的跟前面两位同学有什么不同?
生:老师读的比较慢。
生:老师该停顿的地方停顿了。
师:对,我们在读时不仅字正腔圆,还要注意停顿和语速。
师:同桌互相读一读,如果你的同桌有哪读的不好,请帮他指出来。
师:谁来试一试?
个人读
同桌读
竖行读
横行读
全班读
三、参考注释   理解句子
师:这句话你读懂了吗?参考注释,说说你的理解。
生:……(孔子说:“事奉父母,(如果父母有不对的地方),要委婉地劝说他们。(自己的意见表达了,)见父母心里不愿听从,还是要对他们恭恭敬敬,并不违抗,替他们操劳而不怨恨。”)(小组交流)
师:是呀,说到这里我想到了一个故事,叫《孙元觉劝父》。
师:从故事中你感受到孙元觉的孝了吗?
生:……(回答之后,老师讲解孝的文化渊源。)
师:那么此时此刻,你有什么想说的?
生:……
师:我觉得同学们对孝的理解很到位,让我们带着这个理解再读一读。(带着理解读)
师:见到爸爸抽烟,你怎么说?
爸爸还抽怎么办?
师:看来孔子的教诲你记住了。
师:孔子还教育我们: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谁来试着读一读。
同桌读
开火车读
师:你读懂了什么?参考注释,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孔子说:“父母健在的时候,做儿女的不要长期地远离家乡,如果不得不远行,要告诉父母自己的去向。
生:……
师:你们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我刚刚说不能远离家乡,好多同学做出了疑问的表情,谁来说说为什么?
生:我们有可能出去留学,或者在外地工作,不能待在父母身边怎么办?
师:谁来解答他的疑问?
生:……
师:“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的意思在于父母年事已高,随时可能会有身体不适的情况,做子女的理应随时照顾,以尽孝道。然而作为当今社会的一员,做子女的不可能永远待在父母身边,但是不管在哪里都应该做到①要安顿好父母的生活。②让父母知道自己的去向。常回家看看,或常打电话,发短信问候父母报平安。均为孝之道。
师:明白了吗?带着你的理解读一读。
个人读
同桌互读
师:王红,放学后去我家玩儿吧?
生:我必须先告诉我的父母,让他们知道我的去向。
师:看来,你们真的知道以后怎么做了。
三、加深理解   内化孝道
师:讲到这里我想和大家一起欣赏一个视频《回首过往,依然爱您》。
师:好多同学的眼眶都湿润了。那么回到家后,你打算怎么做?
生:……
师:课前老师给每人发了一个小纸条。现在把你最想为父母或长辈做的一件事,写到小纸条上。并写上自己的名字。然后把它放到咱们班的孝心箱里。
四、学以致用   践行孝道
师:从你们刚才的回答当中以及认真的书写表情当中,我发现咱班同学都是孝敬,懂得感恩好孩子。让我们一起再来背一背这两句。
师:孩子们,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里,希望同学们把今天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践当中去,做到学以致用。
作业:把今天纸条上写的为长辈做的力所能及的事落到实际行动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

主题

85

帖子

434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434
 楼主| 发表于 2022-6-10 17:30:03 | 显示全部楼层
                                                             二年级 “乐考”实施方案
为充分体现学校的办学理念,给孩子们创造有效和谐的成长环境,保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注重激发学生学习的愿望和兴趣,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更好地促进学生发展,我们二年级计划从朗读、书写、口语交际、平时作业四个方面进行“乐考”。具体方案如下:
★二年级书写验收活动方案
二年级各班根据本班的实际情况甄选出书写内容,让学生统一誊写在田子格纸上,收齐后,班主任及教学处相关领导一起翻阅学生书写作品,根据学生的实际书写情况给予相应的等级。
一、时间
2022年6月25日上午9点——11点
二、地点
二年级办公室
三、参加验收人员
二一班        二二班        二三班        二四班        二五班        二六班        二七班        二八班
张丽娜        席文辉        许璐        闫军娜        马冰洁        赵晓丽        罗慧慧        邓晓瑜
姚丽萍        姚丽萍        姚丽萍        姚丽萍        姚丽萍        姚丽萍        姚丽萍        姚丽萍
四、评分标准
A   有良好的书写习惯,写字姿势正确,书写规范、端正、整洁,没有错别字。(可根据学生实际书写情况给予A+  A   A-等级)
B   有良好的书写习惯,写字姿势正确,书写比较规范、端正、整洁,偶有错别字。(可根据学生实际书写情况给予B+  B  B-等级)
★二年级期末单项验收活动方案
一、时间
2022年6月 30日上午
二、地点
学校各自班级
三、具体情况
环节一:能说会道小达人
1.测试目的:
"我国古代有“一言可以兴邦,一言也可以误国”“一人之辩重于九鼎,三寸之古强于百刀之师”之论。可见,加强学生口语训练,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是凸显语文学科特点的需要,更是培养新世纪高素质人才的需要。通过这次 “能说会道小达人”测试,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2.测试内容及方式:
分成7组同时进行,每组抽不同的交际内容,根据交际内容给同学们一分钟的思考时间。不催促,不做提示。思考完毕后举手示意。然后站到讲台上,开始自己的表达。教师聆听后给予相应等级。
3.测试评分标准
①A+   正确使用普通话,态度自然大方。能按照一定的情境或图意用几句连贯的话讲清楚简单的事情。
②A   正确使用普通话,态度自然大方。在讲述过程中有停顿。
③A-  正确使用普通话,站姿不端正。在讲述过程中有停顿,语句较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

主题

85

帖子

434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434
 楼主| 发表于 2022-6-10 17:31:09 | 显示全部楼层
环节二:词语接龙大闯关
1.测试目的:既检验学生一学期的生字词也考察了字词的积累情况。
2.测试方式:口试
以本学期语文书生字表(一)的所有生字及这些生词组成的词语为基础,从老师给的词语卡中,抽出一个词语并读出来,之后连续接龙5个。
3.测试评分标准
①连续接龙5个得A+
②接龙4-3个得A
③接龙1-2个得A-
环节三:朗读、背诵小能手
1.测试目的:为检测学生一学期古诗词、课内背诵及课文朗读情况,学生朗读方式、情感、姿势方面的习惯养成。
2.测试内容及测试方式
(1)背诵
7人一组同时进行,每人从幸运卡中抽取一篇“课文要求背诵的古诗”。主要观察是否正确,流利,声音响亮,感情充沛的背诵。
(2)朗读
以语文课本中课文为主,抽一篇,主要观察学生的读书习惯及有无读错字。
3.测试评分标准
(1)背诵:
A+   背诵正确,流利,发音清楚,响亮,不舔字,不漏字。
A    背诵较正确,流利,漏字,添字回读不超过2次。
A-   背诵基本正确,添字,漏字严重,超过3次。(中间可以提醒两次机会)
(2)朗读:
A+  朗读正确,流利,发音清楚,响亮,语气自然,注意停顿,不舔字,不漏字。
A   朗读较正确,流利,停顿基本正取,漏字,添字回读不超过2次。
A-          朗读基本正确,发音欠清楚,添字,漏字严重,超过3次。
B   发音基本准确,吐字基本清晰,读准字音,不多字不少字不错字,基本能做到正确流利的朗读短文。
C          发音不准确,吐字不清晰,不能读准字音,多字少字错字,有丢字添字现象,有唱读指读现象,不能做到正确流利的朗读短文。
备注:检查的老师原则上不打“C”等,如有特殊学生,请班内六位老师商量后再确定等级。
★二年级期末综合验收活动方案
以二年级组所有任课教师为主,根据本学期整体教学情况,组内分工设计“快乐闯关卡”一张,验收后综合评价。
为了孩子们最喜欢的考试方式,老师们会继续探索完善乐考的形式,通过趣味化的游戏,测验学生的核心素养,增强孩子的过程体验、活动体验、幸福感体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机场路小学教研 ( 冀ICP备2021028907号 )冀公网安备13010502002285

GMT+8, 2025-1-12 10:10 , Processed in 0.092761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