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场路小学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423|回复: 4

樊娟的主题帖

[复制链接]

5

主题

38

帖子

155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55
发表于 2021-6-29 16:43: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樊娟 于 2021-6-29 17:21 编辑

       今年我任教六年级两个班的数学教学工作。学生们经过六年的学习沉淀,有一些基础较好的学生都能作为一个小老师给其他同学讲题。自己会做题并且还能够给他人讲清楚,就说明这个学生对知识理解的很透彻。
       我发现我平常讲完题后问哪个同学有问题,几乎没有人提问,而要让学生讲的话其他人倒是很愿意提问。所以我平常会有意识的找一些基础好的学生讲题,让其他同学提问。如果没有同学提那就让讲题学生提问,看是不是听懂了。这样大部分的学生都参与到学习中,而我就可以作为一个课堂观察者来观察学生们的表现,并且能够更深入了解学生的想法,一举三得。之所以要让学生学习提问,是因为我们的课改要求我们还学生“问”的权利。
         西方哲学史上有一个著名的例子:在剑桥大学,维特根斯坦是大哲学家穆尔的学生,有一天,罗素问穆尔:“谁是你最好的学生?”穆尔毫不犹豫地说:“维特根斯坦。”“为什么?”“因为在我的学生中,只有他一个人在听我的课时老是露着茫然的神色,老是有一大堆的问题。”后来,维特根斯坦的名气超过了罗素。有人问:“罗素为什么会落伍?”维特根斯坦说:“因为他没有问题了。”从这个例子中我们不难看出,“问题意识”对于一个人的成功是多么的重要!而从现行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调查结果的总体情况来看,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学生还是处于较为被动的状态,思考问题,提出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明显不足,有些教师甚至“剥夺”学生问的权利,为什么要还学生“问”的权利,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 “问题”是思维之源,培养学生主动提问的能力,是引导学生探求问题本源,打开新思路的关键。前苏联著名心理学家鲁宾斯坦指出“思维起始于问题”,“产生思维这一能动过程的最典型的情境是问题情境,即最鲜明的能动的思维过程表现为人提出并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人类生活普遍存在“疑问”或“问题”。问题是认识的不可分割的特征,它反映了认识者的主观状态与世界万物联系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而思维则从认识的问题性中得到自己的本源。思维由“问题”产生,而且以解决问题为主要目的。“问题”是创新之本。陶行知先生说:“发明千千万,起点在一问。”陶行知先生的创造教育的核心是善于发问,没有问就没有创新。所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首先就要还学生“问”的权利,让其养成主动提问的习惯和能力。在引导学生溯本求源的过程中,激活思路,培养独立思考的习惯,增强创新意识,这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38

帖子

155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55
 楼主| 发表于 2021-6-29 16:56:20 | 显示全部楼层

冀教版六年级下册“估算小麦的质量”一课中有这样一道题:“在打谷场上,有一个近似于圆锥的小麦堆,测得底面周长是15.7米,高是1.2米。每立方米小麦约重735千克,这堆小麦大约有多少千克?(得数保留整千克。)”在教学中,我把它改成了“在打谷场上,有一个近似于圆锥的小麦堆(如图)如果每立方米小麦约重735千克,这堆小麦大约有多少千克?(得数保留整千克。)”为什么我会这样设计呢?因为现在的教学不光要教会学生掌握新知,更要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果按照例题教学,我觉得学生只是运用公式进行了一次计算,谈不上解决了实际问题。而按照改变了的例题教学,让学生讨论如何通过测量麦堆的直径或周长以及高来求出小麦的重量,使学生对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有了真正的了解,从而想出解决的办法。因此,教科书并不是唯一的教学资源,它是我们的参考,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不应当完全唯书论,有必要的话,可以找一些生活中的数学例题来替代或进行改题,长期下去,也许会收到更好的效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38

帖子

155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55
 楼主| 发表于 2021-6-29 17:15:57 | 显示全部楼层
六年级的小学数学教学内容很多很杂,而事实上小学数学六年级的总复习,一直让我很为难,如果一味地将知识重新再现,学得好的学生认为自己都会了不要听,学得不好的学生也没有定心听,老师觉得上复习课很痛苦,该怎样避免枯燥重复,又能体现学生的主体精神呢?我在概念课的复习教学上做了一次小小的尝试。如果按课的类型分,可以分成计算课、概念课、平面图形课、立体图形课和统计课等,每种课的类型在复习时各有特色。数学的复习过程,其实就是学生的认知结构不断重组,并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的过程,从而形成一个知识的网络体系。在此过程中,学生的自主整理和构建知识网络的能力就显得特别重要。毕业班的复习课注重帮助学生把分散在各年级、各章节中有关的数学知识上下串联,左右沟通起来。因为“获得的知识如果没有完满的结构把它们联在一起,即是一种多半为被遗忘的知识。”理清知识体系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要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教师的作用主要是引导、帮助、点拨和补充。我执教的《比和比例》属于概念课,为了让学生对比和比例的知识形成整体的认识,又能把握住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别,达成触类旁通,一举多得,我将比和比例的知识对比复习,深化基本概念。当问学生“关于比和比例我们已经知道些什么?”同学们讲了很多,同时也深深感到这些知识点如果这样处理的话会显得零乱、无序、缺乏系统化,这一环节的处理旨在激发学生“自主萌生出整理知识,梳理结构”的需求,在此基础上以小组为单位展学习,学生在明确了学习要求之后学习的愿望得到了满足,学生学习方向明确,学习要求具体,认知冲突相对集中,这样学生的兴趣浓厚了,每一位学生有了具体的任务,避免了小组学习只搞形式学生无事可干的尴尬局面。本课从构思到实施已是几易其稿了,我的矛盾在于学生将知识图表化的过程需要较长的一段时间,如果把这一过程放在课堂上的话可能会“浪费”很多时间,但是如果放在课前去完成的话,学生的整理只是把概念抄一抄而已,还是缺乏知识的系统化。在经过一番思想斗争之后,我决定还是把这个过程放在课堂上去完成,因为一直有一个信念在支撑着我:复习课我该给学生些什么?难道仅仅就是一些题海战术吗?我想应该给学生数学思想和方法,这才是学生一生都受用的。事实上,每一门学科有自身的特点,而同一学科的不同类型的课也各有特色,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的复习重在强化转化思想,计算复习课重在计算的策略与实际运用,统计复习课重在经历统计的过程并能对统计结果作出正确的分析,而概念复习课则在于选择合适的方法将相关概念系统化,学生能对之整体把握,进而形成清晰的认识。因此我觉得这浪费的时间是值得的,学生经过自己努力整理出来的知识体系,学生理解的更深刻,记忆的更牢固,而且能有效的锻炼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38

帖子

155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55
 楼主| 发表于 2021-6-30 10:34:44 | 显示全部楼层
六年级数学下册《圆柱的体积》教学反思
《圆柱的体积》一课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圆的面积计算和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及圆柱的相关知识的基础上教学的。教学时,我注重引导学生经历”类比猜想 、验证说明“的探索过程。由于圆柱或长方体都是直柱体,长方体的体积是底面积乘高,因而我引导学生猜想圆柱的体积是否也可以用底面积乘高来计算,接着引导学生想办法证明自己的猜想,也就是验证说明,重视学生已有的经验是新课改教学的重要理念。因而我引导学生回忆以前学习的把未知的问题转化为已知的问题的方法,即怎样把圆柱转化成已知的形体的问题?大部分学生都能想到把圆柱体转化成长方体,接着就怎样将圆柱转化成长方体这个问题让他们观察研究讨论学。学生受到以前圆的面积推导过程的启发,都知道应把圆柱平均分成若干份切开,拼成近似的长方体。由于学生没有学具,因此我用投影动画演示整个过程,然后引导学生思考长方体底面的长相当于圆柱底面的什么?长方体底面的宽相当于圆柱底面的什么?再根据长方体的面积公式推导出圆柱体积公式,这样让学生亲身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对学生的主动探索与发现提供了空间,我觉得本课比较成功的一点是,学生除了掌握课本的知识点外,还懂得了”类比猜想验证说明“的数学思想方法。可以说是既授之以鱼又授之以渔,效果较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38

帖子

155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55
 楼主| 发表于 2021-6-30 10:46:01 | 显示全部楼层
《圆锥体积的》教学反思
      《圆锥的体积》是在学生掌握了圆锥的认识和圆柱的体积基础上教学的。教学时让学生通过实验的方法发现圆锥与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之间的关系,从而推导出圆锥的体积等于和它等底等高的圆锥体积的三分之一,并能运用这个公式计算圆锥的体积,让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教学的主线是:
提出问题—直觉猜测—实验探究—合作交流—实验验证—得出结论—实践运用。
       新课一开始,我让学生观察,先猜测圆锥的体积和圆柱体的体积什么有关学生联系到圆柱的体积,在猜想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明白学习的目标,接着我让学生亲自动手实践,用自制的学具去实验圆锥和圆柱的体积关系,通过反馈4种小组的实验结果,得出只有在等底等高的情况下,圆锥的体积是圆柱体积的1/3,接着我又用多媒体课件演示,让学生再次体验这一结论。
  这一过程让孩子亲历教学验证,有一种水到渠成的感觉,学生自己很容易地推导出圆锥体的体积公式。对圆锥体积建立了鲜明的印象之后,就应用公式解决实际生活中的教学问题,起到了深化知识点的作用。教学中让学生真正成为活动的主动参与者,让学生真正的感受自己是学习的主人。
   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获得的不仅是新活的数学知识,同时也获得了更多的是探究学习的科学方法,探究成功的喜悦以及探究失败的深刻反思,在这样的学习中,学生会逐步变的有思想、会思考、会逐渐发现自身的价值。同时,在操作与实践的过程中让一些学困生也有参与的兴趣,让他们也能感受数学学习的快乐,使他们懂得他们也可以通过玩掌握到数学的知识。
      但在教学之后感觉到遗憾的是:学生动手能力太差,不能按要求制作学具,实验时出现差错;还有个别学生不能积极参与实验,自主学习、自主探究意识较差,以后在教学中应在这些地方对学生加以指导;另外,个别学生计算能力太差,计算准确率低,而且个别学困学生对于一些需要灵活判断的题目还是不能有较好的把握,从而可以看出,他们对于该体积公式的理解也只是停留在较简单和较低的层面上。同时还有一些学生在计算过程中常常忘记乘1/3,因此,以后需要加强训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机场路小学教研 ( 冀ICP备2021028907号 )冀公网安备13010502002285

GMT+8, 2025-1-13 02:49 , Processed in 0.070401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