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场路小学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264|回复: 4

王俊萍主题帖

[复制链接]

8

主题

54

帖子

238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38
发表于 2021-6-30 23:56: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简简单单教语文
                          ------听苏蔓华老师讲课有感
在讲课文的过程中,我常有这样一种感觉:教着教着就不会教了。纵观一到六年级课文,从四年级开始,课文体裁相差不大,内容也通过不同名家的作品,感受文章中的人物和事物形象,进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而我所困惑的是,我五年级讲《女孩儿乌塔》的时候,我告诉学生要抓住文中对乌塔的语言、动作等描写方式,体会乌塔的人物形象;后来又讲《武松打虎》时,还是如此,现在六年级下学期了,在讲《十六年前的回忆》时,单元导读目标之一,还是要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描写等体会人物形象。我认真想了想,似乎只要有人物描写的课文,我似乎都是这么做得。这我就越来越困惑了,学生学习语文知识应该是螺旋上升的状态,这样一直围绕着一个知识点打转转,学生学着烦,我教着心理也很不舒服,每篇文章的亮点、重点到底应该设在哪里呀?每节语文课的学习,我又应该引导学生学到什么呢?
在一次教研中,郭校长点评苏蔓华老师的课,说应该简简单单教语文,还特地举了例子,相同的意思用不同的方式、词表达,他的点评似乎为我的茫然指明了一条方向,即每篇文章不需要面面俱到,或重点培养学生的读的能力,或重点培养学生说的能力等,我们只抓住其中一两个点教即可。但需要特别注意的是,一篇篇文章的亮点应该基于课程目标、学生的学情及教师个人的教学能力上。鉴于此,我认为我们再研读教材时,不应该讲哪一个课,就只备哪一个,应该备一个单元的课、一个学期的课,甚至是一轮学生的课,结合课程标准,确定每一课学生应该学会什么东西,然后站在这样的角度上,教师去备课、上课,这样就把小学课文中所有知识点串联起来,让每篇课文都起到该有的作用,同时学生掌握的知识也就连点成面了。这样做法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可以让学生学到的东西呈现螺旋上上升。
之前,我很喜欢数学课的精准性,大部分的时候,一就是一,二就是二,只要学生掌握了数学公式,就会做一批题,后来,在不停的思索中,我发现语文也有这样的公式,只不过这种公式是隐藏的、含蓄的,只有不断地实践和反思才能把握。这或许就是语文的魅力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主题

54

帖子

238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38
 楼主| 发表于 2021-6-30 23:57:29 | 显示全部楼层
管理班级小妙招
------巧用心愿券
六年级的学生是什么样呢?思维较为成熟,心眼开始向藕眼靠近;男生很讲兄弟义气,老师很难再从他们那里得到班里的小道消息;女生则开始八卦起来,三五一堆,说说这个,谈谈那个。面对这样的一群学生,老师没点招数,还真难管理,这不,心愿券应运而生了。
心愿券最开始使用是在课堂上,六年级的学生脸皮越来越薄了,很怕回答错问题,因此即使会也不愿意站起来,这样造成的后果就是,老师在讲台上激情澎湃,认为自己讲得到位极了,但一问问题,学生立刻沉默一片,有的甚至把头缩进桌子里,这不仅打击了老师上课的信心,也让老师无法把握学生的学习情况。鉴于此,我想到了心愿券,学生只要上课积极回答问题就给一张普通心愿券,学生凭借心愿券让老师满足一个合理的愿望。如果回答质量很高,可以得到一张高级心愿券,他们凭借高级心愿券可以提两个合理愿望。这种方式一经使用,立刻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上课,他们的脑袋都开启了思考模式,有几个平时回答问题很肤浅的学生竟也能回答的那么好,这太令人欣喜了,而且我也能根据他们的学习程度明确我的不足之处。我们师生相互提高,真好!
在课堂上使用成功后,我开始扩展它的范围,比如利用它提高学生的作业质量,提高他们劳动的积极性,提升他们读书的积极性等等。当然,心愿券的使用也有需要特别注意的地方:一、不能使用太频繁,太频繁的使用会让学生觉得习以为常了,那它就没有了效果;二、它的使用解释权完全归老师所有,不过老师要提前说明它的有效期,及监督学生使用完后的效果,比如有学生会用心愿券调位置,那我一定会提前告诉他,调位置一定要以学习为目的。
高年级的学生不一样,就需要老师用不一样的方法对待他们,只有这样,才能促进他们成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主题

54

帖子

238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38
 楼主| 发表于 2021-6-30 23:58:04 | 显示全部楼层
读书分享课《失落的一角》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一、了解作者及成书背景(三分钟)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分享《失落的一角》,读一本书要对作者有所了解,那么这本书的作者是谁呢?你来回答。
学生回答,如果回答不全,学生补充完整。
(作者:谢尔.希尔弗斯坦  诗人、插画家、剧作家等,代表作《爱心树》、《失落的一角之大圆满》)
二、复述绘本内容(十分钟)
(一)事情发生原因
师:那么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绘本内容。故事的起因是什么呢?你来说。
生:有一个圆,失掉了一角,他很不快乐,他想去寻找他的这个角。(出示幻灯片)(板书:用图表示失落的一角,用“ ̄へ ̄”表示心情的不快乐。)
(二)事情发生经过
师:那它寻找的过程顺利吗?
学生集体回答:不顺利,遇到了很多磨难。
师:用绘本中的一个词来说,可谓:险象环生。那么它究竟遇到了哪些磨难呢?(教师全场巡视,随机抽查)
生:他有的时候别太阳曝晒;有的时候被淋了冰冷的雨;冬天的时候,他还被冰雪冻僵了;他还时不时需要穿越危险的沼泽和丛林。有时它也会不小心中箭,掉到陷阱里;有时它走得太快了,会狠狠撞到墙上;当然它有的时候还要爬上高高的坡,然后又跌跌撞撞地滚下来。
师:真是一条坎坷的路程呀,但再寻找的过程中,它也能有美好时光呢, 比如说:
生:它可以唱歌,它可以闻闻花香 ,它可以跟小甲虫赛赛跑,它甚至还可以与蝴蝶开心得玩。
师:嗯,旅途中有朋友相伴也是一件很美妙的事情呢。除了书上所说的这些,它还可以(学生自由畅想,教师做出评价)
师小结(顺势而为):这真是一条(既险象环生,但又美好的)的旅途呀!
(三)事情发生的结果
师:只要坚持做一件事情,希望总会出现的,这不,一个一个角开始出现了,只不过(学生补充)
生:他们有的大,有的小,有的松,有的紧,有的尖,有的方,都不合适。
师:终于有一天,它的幸运女神光顾了它,它遇上了最合适的那一个角,它变成了一个完整的圆。它快乐极了,因为它可以滚得更快了,可很快它就发现:
生:它不能跟虫子说话了,蝴蝶也不能在它身上停留了,甚至连歌它也不能唱了。
师:接下来呢?
生:后来,它想明白了,它把那一角轻轻地放下,慢慢地想前滚动,接着寻找它的一角了……
师:好,同学们,故事讲完了,我们来想一想:刚开始时,这个圆失落了一角,它的心情怎样呢?(教师板书:失落的一角)
生:很不快乐。
师:当它寻找到那一角,变成一个完整的圆后,它的心情又怎么样呢?
生:(刚开始时很快了,可后来变得不快乐了,如果学生不是如此回答,出示相应幻灯片让学生体会从快乐到不快乐的过程)(板书:图示,完整的圆,用“ ̄▽ ̄”表示心情的快乐,用“ ̄へ ̄”表示心情的不快乐。)
师:最终它又成了失落的一角,它的心情又是怎么样呢?(板书:图示,失落的一角,用“ ̄▽ ̄”表示心情的快乐),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生:学生加分析(教师出示相应幻灯片)。
三、感悟深意、学以致用 (二十八分钟)
师:我们来看黑板,刚开始是失落的一角,最后还是失落的一角,可心情却千差万别,为什么呢?请认真思考一下,可以写一写,然后回答。
预设:
1、学生可能会回答缺憾和完美。
一学生回答,教师问,谁有相同的想法,把有相同想法的学生进行归类,教师肯定学生的想法,并让学生用领悟出来的深意解决实际问题。
师小结:我国著名的作家周国平先生看完《失落的一角》后,这样说过:完美是更可怕的缺憾,而缺憾倒往往是可爱的。所以,大家有了缺陷,不要因此自卑、难过,认为自己一无是处,或许你的这点小缺憾正是让你走向完美的动力呢!
2、学生可能回答“享受过程美”。
教师把具有相同想法的学生归类,学生结合自身谈过程的重要性。教师引入苏轼的人生经历,强化:有时没有必要一味地追逐结果,过程美才是真的美。
3、假象的合适:学生可能会回答,这个缺失一角的圆找的哪一个角或许并不合适,然后学生结合自身的生活实验说明。
(开放性问题,有可能学生会说到过程美,正视自己的缺点,有的学生或许会说的目标的不准确或定得太高,都不利于自己的发展,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做出评价)
四、课堂小结、升华主题(七分钟)
师:我们来看绘本的结局:从这段话中,我们可以知道缺了一角的圆又踏上了寻找失落的一角的旅程,那这次它寻找的又是什么呢?
学生可能回答:它寻求的是快乐、幸福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主题

54

帖子

238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38
 楼主| 发表于 2021-7-1 00:07:33 | 显示全部楼层
《藏戏》教学反思
《藏戏》是第一单元的第四篇文章,是一篇略读课文。这篇课文跟戏剧有关,而现在的学生跟戏剧接触不多,如果课上讲戏剧的话,教学效果一定不好,因此对这一课我费了很多心思。
后来,我反复认真研读了课文,发现这篇课文的开头特别好,既能说明藏戏的特点,藏戏的开头特别好,运用排比和反问修辞手法,既能强调了藏戏的特点,又能引发学生阅读的兴趣,而且这个开头还容易让学生仿写,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于是这节课我抓住开头,重点讲解。
首先,我引导学生说说这个开头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并带领对这两种修辞手法的运用和优点进行分析,即排比和反问,这两种修辞手法的运用,既突出藏戏的特点,又充分表达了藏族人民对藏戏的喜爱和自豪;接下来是读,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领会藏族人民对藏戏的自豪感。最后带领学生仿写,在对前两个环节充分学习后,学生仿写起来就容易了。学完后,要懂得运用,因此,那天的日记要求就是让他们运用到这个开头。
从日记中,我可以看出,很多学生运动的很恰当,这无不说明,他们真的会了。从这次课中,我明白了,每节语文课真的不需要什么都讲,在单元目标下,选一点儿内容讲就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主题

54

帖子

238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38
 楼主| 发表于 2021-7-1 00:08:01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你们相伴,真好
上周四,学生们进行了期末小测,作文是命题作文《有你们相伴,真好》,看到这个题目,再看着他们一个个答题的样子,我又发呆了,这就六年了,再有几天,他们就真的走了。
还清楚地记得刚看到他们时的情形,那时的我刚进入这个行业,对任何事物懵懵懂懂,那时的他们也刚进入新的学校,同样懵懵懂懂,就这样,相互迷茫的我们相遇了。之后,我们发生了很多事情。
   “老师,我告诉你一个秘密”、“老师, XXX上课没有听讲”……这是低年级的他们,单纯、幼稚,几乎藏不住什么秘密,而且很多的时候,前脚刚给同学告完秘,后脚就愉快地玩在一起。看着他们天真无邪的样子,我觉得生活可真好啊!
四年级时,我们一起回到了自己的学校,在这里,他们是最高年级,我是最高年级的老师,有很多事情落到了我们头上,我们都开始忙碌起来,教室的走廊充满了我的身影,学校的各项活动也有了他们的身影。这一年,我们很忙,但相互陪伴着,也很幸福!
转眼间,六年级到了,时光真是匆匆啊,我还没觉得怎么在一起呢,就到了分别的时候。看着他们一张张褪去青涩、日渐坚毅的笑脸,听着他们爽朗的笑声,想着他们即将离别的身影,我无限伤感,这就要走了呢!
离别的钟声已经敲响,我们分别的时刻也马上来临,我只想对他们说,着你年的时光有你们陪伴,真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机场路小学教研 ( 冀ICP备2021028907号 )冀公网安备13010502002285

GMT+8, 2025-1-13 02:33 , Processed in 0.071555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