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场路小学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791|回复: 3

梁勇献主题帖

[复制链接]

2

主题

27

帖子

102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02
发表于 2025-3-4 15:27: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严中有爱的教育引路人——读《我要做个好孩子》有感


  在《我要做个好孩子》这本书里,邢老师这一角色令人印象深刻。她是金铃六年级的班主任,教学经验丰富,对待学生既严格又充满关爱。
  邢老师的严格,体现在对学生学习的高标准要求上。她认真批改每一份作业,对作业中的错误绝不姑息,哪怕是一个标点符号的错误,也会要求学生纠正。课堂纪律方面,她也绝不马虎,一旦发现有学生开小差,就会及时提醒。在一次语文测试后,有同学因为粗心大意丢分严重,邢老师严肃地批评了大家,要求大家养成认真审题、细心答题的好习惯。正是这种严格要求,让学生们在学习上不敢有丝毫懈怠,不断进步。但邢老师的内心,满是对学生的关爱。当金铃在学习上遇到困难时,她没有一味地指责,而是耐心地给予指导,帮金铃分析问题,鼓励她不要气馁。她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情绪变化,有同学在学校遇到不开心的事,她都会敏锐地察觉到,然后温柔地开导,让学生们感受到温暖。
从邢老师身上,我看到了好老师的典范。她让我明白,严格要求是为了让学生打下坚实的基础,而关爱则是滋润学生心灵的养分,两者缺一不可。她用行动诠释着教育的真谛,这样的老师,值得学生们尊敬和爱戴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27

帖子

102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02
 楼主| 发表于 2025-4-29 09:54:54 | 显示全部楼层
当我看到这个题目的时候,马上想到了毛主席集市读书和高士奇不理玩青蛙的同桌,还想到了朱熹的名句,三到之中心到最急。但是读完书以后才知道作者讲述的并不是这些。
专注是一种让自己处于当下的能力,是指没有必要受限制于焦虑的推测,以及自我毁灭的思想形态,我们不需要将可能性延长到遥不可及的未来,而是应该在今天,在当下就掌握住它。面对现在快餐式的社会,人人都在忙碌,以至于在忙碌的同时,烦心事不断地涌上心头,咱们看作业的时间长了,学生的字迹加上正确率,让我们头痛不已,千万不要让他影响到我们的情绪,这时候我们可以这样我们(出示图片),也可以这样(图片)这是我的一个同学,特别喜欢木工,在学校成立了木工社团,看看上面的写的内容:焦虑的时候可以这样来修心。哪怕是自己感觉无聊的时候,那也是缺少专注。我记得梁梓宣小时候玩积木,在我看起来很无聊,但是她却搭了拆,拆了搭,玩了几个小时,现在想想那就是因为我没有专注搭积木。所以,我认为专注就是在当下做一件让自己感觉舒服的事情。
为了让自己专注一些,我现在每天早晨来到学校,首先就是清理自己工作的书桌,保持整洁,减少视觉干扰。工作时采用番茄工作法,工作25分钟后,休息5分钟,喝点水,上个厕所,不会久坐腰痛,然后再继续工作,以保持高效。中午休息时通过冥想、深呼吸等练习,帮助自己集中注意力,排除杂念,睡个美美的午觉。
总之,专注能够在生活的各个方面获得积极的改变。在工作中,能更高效地完成任务,减少错误;在人际关系中,能更专注地倾听他人,增进彼此的理解和连接;在面对压力和挑战时,也能更加从容地应对,因为专注让我们能够更好地觉察自己的情绪和思维,从而做出更明智的反应。
最后我想和大家共勉一句话:在自己身上花60秒看似好像很多,但在忙碌的一天之中,挪出60秒并不会让你的效率变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27

帖子

102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02
 楼主| 发表于 2025-5-29 09:57:02 | 显示全部楼层
    《幸福的种子》以儿童早期阅读为切入点,深刻揭示了亲子共读与教育本质,读完这本书,内心被温暖与启迪充盈,对阅读、教育与幸福有了全新认知。
     书中指出,亲子阅读不是简单的知识灌输,而是情感联结与心灵滋养的过程。父母通过充满爱意的朗读,将文字化作声音的纽带,让孩子在语言的世界里感受温暖与安全感。就像书中描绘的那样,在柔和的灯光下,父母与孩子依偎在一起,共同走进一个个奇妙的故事,这不仅是阅读的瞬间,更是幸福的定格。这让我意识到,教育的核心不仅是传授知识,更是给予孩子情感的支撑,让他们在爱与理解中成长。
    绘本是孩子认识世界的窗口,优秀的绘本蕴含着丰富的想象力与创造力。每一幅图画、每一段文字,都在激发孩子的思考与探索。通过阅读,孩子们能跨越时空,感受不同的文化与情感,这为他们的心灵播下了自由与想象的种子。这也提醒我们,在教育过程中,要尊重孩子的兴趣与天性,提供优质的阅读资源,引导他们主动发现世界的美好,而不是用刻板的教育模式束缚孩子的发展。
     同时,书中关于“阅读是一辈子的事”的观点,让我深受触动。阅读习惯的养成,是为孩子的人生铺设一条通往幸福的道路。在数字化时代,各种娱乐方式冲击着传统阅读,我们更需要引导孩子静下心来,感受文字的魅力。当阅读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孩子便能在书籍中不断汲取力量,面对生活的挑战时,也能从阅读中获得慰藉与智慧。
     《幸福的种子》让我明白,幸福不是遥不可及的目标,而是可以通过亲子共读、良好的教育理念和阅读习惯来培育的果实。作为家长或教育者,我们应成为幸福的播种人,用爱与耐心,陪伴孩子在阅读中成长,让幸福的种子在他们心中生根发芽,绽放出绚丽的花朵,最终收获一生的幸福与美好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27

帖子

102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02
 楼主| 发表于 2025-6-23 14:26:34 | 显示全部楼层
《次第花开》是希阿荣博堪布所著的心灵修证类书籍,书中以佛法智慧为核心,探讨了生命、痛苦、幸福等主题,很多人读后会在心灵层面产生共鸣。
对“痛苦”的重新认知
• 书中提到“人生皆苦”,但这并非消极抱怨,而是引导人正视生老病死、爱别离等现实。比如,当经历挫折时,可能会意识到痛苦是生命的一部分,而接纳它比抗拒更能带来内心的平静。
• 作者认为痛苦源于“执着”,比如对某件事的执念、对结果的强求。读后可能会开始反思自己的执念,试着以更松弛的心态面对生活中的遗憾。
对“幸福”的新理解
• 书里强调幸福不是外在物质的满足,而是内心的清明与慈悲。比如,当我们减少对“拥有什么”的执着,转而关注当下的感受(如陪伴家人的温暖、帮助他人的喜悦),可能会发现幸福藏在细微之处。
• 作者提到“无常”是生命的本质,正因一切都会变化,当下的美好才更值得珍惜。这种观点可能让人不再过度担忧未来,而是学会享受眼前的平静。
对“修行”的生活化解读
• 书中的“修行”并非远离尘世,而是在日常中修心。比如,面对矛盾时保持宽容,面对焦虑时观照内心,这种“生活化”的修行理念,让读者觉得佛法不再遥不可及,而是能融入吃饭、工作等具体场景。
• 部分读者会被书中的慈悲心打动,开始尝试对他人释放善意,比如多一些耐心倾听、少一些批判,从而在人际关系中感受到联结的温暖。
对“生命”的深层思考
• 作者通过“次第花开”的比喻,暗示生命的成长如同花朵绽放,需要经历过程,而非一蹴而就。这可能让读者对自己的人生节奏更包容,不再因“未达到某种状态”而焦虑。
• 书中对“因果”“轮回”的探讨,虽基于佛教理念,但核心是引导人关注行为与心念的影响——比如,善念会带来善的回响,这种观点可能让人更注重内心的修持,而非单纯追求外在的成功。
每个人的阅读感受因经历、认知不同而各异,如果你刚读完这本书,不妨试着梳理自己印象最深的段落,或许能更清晰地感受到它带来的启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机场路小学教研 ( 冀ICP备2021028907号 )冀公网安备13010502002285

GMT+8, 2025-7-4 18:27 , Processed in 0.080068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