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场路小学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郭振洲

读书分享

  [复制链接]

10

主题

51

帖子

151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51
发表于 2020-12-16 16:34:28 | 显示全部楼层
携爱温暖前行
——《乖,摸摸头》读后感   
                                             石家庄市机场路小学  仲连双
      《乖,摸摸头 》作者是熟悉的不能再熟悉的大冰。 初识大冰,还是小时候在某卫视的一个综艺节目上看到的他。他, 外貌并不出众,但他诙谐幽默的语言深深吸引着我。一直关注他,直到在电视上看到他的机会 越来越少。才了解到他毅然决然的放弃了它拥有的一切,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他出版的第一本书《他们最幸福》来来回回看了很多遍,然后迎来了他的第二本书—《乖,摸摸头 》。    
  刚拿到书的那一刻就被封面的一句话触动了:不要那么孤独,请相信,这个世界真的有人在过着你想要的生活。    
  一直把大冰当作前行的动力,是他鼓励着我一直不怕困难的向前走着,让我觉得自己真的一直被温暖着,真的有一个哥哥在摸摸头,对我说,乖。他喜欢别人叫他大冰叔叔,但我更喜欢称之为哥哥,他是我的整个童年,他是我的前进动力,他是我迷途时的明灯。    
  回头想想自己都看了些怎样的故事,杂草敏、兜兜、老兵、阿明、大鹏、妮可和大树、木头和毛毛、椰子姑娘、成子和豆儿、还有昌宝师弟,都深深震撼着我,让我知道原来我不是孤独的,我不敢做的事,真的有人在做,过着忠于自己的生活,并且过得很幸福。让我有梦可做,有梦敢做。    
   大冰说他写这些故事不是鼓励我们放下学业放下一切去旅行,而是让我们知道在我们不知道的同一个平行时空,会有人过着你想要的生活,做着你想做的一切,让你知道你并不孤独。大冰会同时出现在不同的时空,很神奇吧?哈哈,他是不称职的主持人,他是自由快乐的流浪歌手,他是说走就走的背包客,他是…    
   每个人都有选择自己生活方式的权利,或沉重或自由。我们无权去评论别人的生活怎样,因为我们不知道他发生过什么。大冰在他热爱的岗位上发挥着自己的热量,人就是这样,总是会被与自己的生活态度迥然不同的人所吸引,大概我就是这样的吧,所以我羡慕他,我敬佩他,我崇拜他,因为我没有勇气放下现在的一切,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我也想过放下一切去做我自己真正喜欢的事,可我的顾虑太多,我不甘过,可是没有用,我知道我有自己的使命和责任,我也想象过如果把他们的生活方式嫁接到我身上,并不一定就是我想象的样子,所以我也努力地在自己的地盘里尽情施展,我会犯错但我并不会感到羞耻,因为它说明我正在长大不是吗?    
  借用大冰一句话当作结尾吧:愿你我带着最微薄的行李和最丰盛的自己在世间流浪。    
   愿你我在各自的世界都好好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55

帖子

320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320
发表于 2020-12-18 09:39:15 | 显示全部楼层
        《教育如此美好》
       每个校园都是生命成长的摇篮,每个学生都是学校珍贵的存在。纯粹的情怀最有力量,用心的教育最为美好。教育的真正目的就是让人不断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做真正的教育,需要摒弃尘世的浮华,抵制利益的诱惑,秉承教育的本质,付出艰辛的劳动。本书从日常实际出发,以故事、书信、散文等多种多样的形式展现教育思想,给人以真实、自然。书中说:“每位学生都是珍贵的存在。”这句话给我的印象非常地深,爱是人与人交流的通行证,爱让人感觉到愉悦美好,爱是教育的底色。
       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我们通常采取说教、批评、打骂等形式,不论哪一种形式,都比较生硬,都会让孩子产生不舒服的感觉,这种不舒服的感觉会让孩子听不进教育。这时候,就需要用爱的糖衣来包裹。我们要让孩子感受到爱。教育孩子的过程对我们来说就是在做事,我们在做事的同时不能忘记做人。一定要爱孩子,我们才能打开自己的心门:我们打开了自己的心门,孩子才能把心门打开。只有把爱传递给了我们的孩子,孩子才能用心去感受老师给他的爱,他才能有一种被爱的感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39

帖子

149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49
发表于 2020-12-18 10:19:46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管你你想学什么,只要是技能型的东西,读完这本书都能让你学会,甚至可以学的很好,里边提到一个概念“一万小时的定律”,即只要你坚持做一件事情一万小时,你马上就能变成专家。这个定律来自一个诺贝尔奖的获得者“赫伯特西蒙”。然而这只是一个噱头。
      《刻意练习》的作者有两个,一个是心理学家,一个是科学家,他们研究赫伯特西蒙的定律,并且对卓越者做了长时间的研究最后发现一万小时定律是不存在的,或者说是有偏差的。此书作者根据科学研究,提出“刻意练习”这个概念,他的副标题叫如何从新手到大师。
       天才真的存在吗?7岁的莫扎特的才华被世人认可,成为天才,他的“完美音高”,这种天赋每一万人才出现一个。2014年,日本一个叫神原蔡子的心理学家招募了24个2到6岁的孩子进行了一个短期训练,集中训练听各种声音训练他们对音高的识别,一年之内全部用有完美音高。其实莫扎特4岁开始接受作曲家和演奏家父亲的训练,比如弹琴,拉小提琴,听各种声音。所以天才不是天生的,是受到了训练我们承认天赋的存在,但是一个人,你可以通过训练,来让自己变成一个大师或者高手。一个作家在成名之前肯定是从小喜欢写作并坚持了下来,在成名之前有过至少一百万字的费稿。当别人称赞他们是写作天才时,你不会知道他们从小就开始写日记了。努力可能比天赋更重要。随着神经科学的发展,科学家通过对大脑内的神经系统认知发现:中上智力水平的人,拥有“长时工作记忆”可以让人记录很多东西,极大增强熟练度,并且在逻辑判断中经常调动出来。你会发现国际象棋大师,脑子里有上万局棋谱,这就是他和普通人的区别。一个钢琴大师可以不假思索地用指法把曲子弹出来,这都是长时工作记忆。因为有着种记忆,所以“刻意联系”的方法能够让我们掌握各种技能。科学家研究发现,人类不存在极限。1908海耶斯在奥运会跑马拉松以2小时55分18秒夺冠并打破世界纪录,举世哗然,那场比赛被称为20世纪最伟大的比赛。而现在马拉松可以在2小时2分57秒跑完。100年时间可以让马拉松成绩提高将近一个小时,人类的极限一直超越。练习的强度和方法很重要,“刻意练习”是有目的的联系,它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先确立目标,走出舒适区,专注地有目的地练习,然后注重反馈,知道堆在那里,错在哪里,并且改正。
       伦敦的交通混乱,作为游客不容易记住以号命名的街道,却难不住英国出租车司机,只要你对他们进行描述,多难找的地方都是小菜一碟。他们的驾照需要你拿一年的时间去考试,给你一个描述,你要把游客带到那个地方。
       练习的方法:
      1.你在一个成熟的领域,刻意练习需要借助前人的经验。
      2.保持在舒适区之外,有目的的练习,每次都有小小的进步。
      3.有良好的,特定的目标。
      4.要有反馈(老师指点,自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主题

54

帖子

302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302
发表于 2020-12-18 12:53:35 | 显示全部楼层
读书推介《走在教育的边缘》
作者:刘铁芳
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简介】
刘铁芳,1969年生,北京师范大学985研究员,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曾在《读书》、《书屋》、《教育研究》等刊发表论文和随笔100多篇,著有《生命与教化》、《走向生活的教育哲学》、《守望教育》、《走在教育的边缘》等,主编《麓山叙事·追寻有意义的教育》、《回到原点——时代冲突中的教育理念》等。
【推介理由】:非常喜欢这本书的优雅、细腻、隽永的语言和其中流露的浓浓的人文情怀。从这本书中,为人师者可以读出人生哲理,教育智慧;教育管理者可以读出管理理念、办学方向;而思想者读出的更是心灵的共鸣,灵魂的回音。拜读此书,不亚于经受一次灵魂的洗礼。
【内容简介】
我们研究教育,我们首先进入教育情景之中,被教育对象化。我们经由教育研究来显现我们对人世的关切,显明我们在世界存在的基本立场。我们的思考与言说虽然不足以改变教育、改变世界,但它至少可以成为我们生命存在的痕迹,成为我们存在的见证。我们不求感动别人,但我们至少可以无怨无悔,因为我们自己在过程中曾经被深深感动,为我们自己的真诚投入,为我们所理解的教育事情本身,为我们与与遭教育世界的充满人间温情的血脉联系……。本书是一部关于教育方法、教育理念的实用文集。整部文集分坚持理想、沉思现实、叩问心灵几个部分,收入了众多关于教育的颇有见地的论述,结集了刘铁芳教授30余篇富有思想含量的教育文章,全书一以贯之地体现了作者强烈的人文意识。作者在文章中倡导教育人文理念,关注教育的基本问题,展现一位爱教育者对当代教育问题的深切而幽微的人文情怀。
【读书感受】
一、教育——自主
我们今天究竟应该怎样做一个好教师?最核心、最基本的理念是什么?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瓜豆的生长依靠内在的一些因素,人也是一样。不过是把人内在的东西慢慢地展开。教育不是强加,不是强迫,不是灌输,教育必须是给予人与人的交流而发生的人的精神世界的逐渐开放,逐渐生长。必须是基于人的交往之上的精神的生长、生成,是人与人的交往,不是人与机器的交往。学生不是容器或工具。在教育的过程中要让学生自主地创造,自主地思考,自主地选择,自主地行动。
二、教育——关爱
一个优秀的教师,即使他的普通话讲得不好,粉笔字写得不好,甚至有点口吃,这些都没有关系,他同样可以用他教育的智慧来温暖人心、启迪人心,以他的爱来润泽生命,以他的智慧来拓展学生的精神空间。
三、教育——阅读
书才是真正的大学,才是让人精神成长的家园。林语堂说过:太阳虽好,总要诸君亲自去晒,别人却替你晒不来。缺少宽厚的阅读的支持,个人的发展必然是单薄的。知识经济时代,学习将贯穿于人的一生之始终,可谓“活到老学到老”。学习不再仅是学生的专利,教育也不再仅是教师的特权。阅读可以开启人的心智,使之头脑清明,心胸开阔,目光长远。真正的好老师,应是自己热爱阅读,并引导学生也热爱阅读的人。
其实,生活中的我们又何尝不是行走在教育的边缘呢?我们游走在理想与现实之间,有过迷茫、困惑、矛盾、挣扎、疑惑,那去看看这本书吧!
还是用作者后记中的一段话作为结尾:我们今天的世界确实需要雷厉风行的教育改革家,需要意气风发的行动开拓者,他们站在时代的潮头,引领着现实教育的走向。但这个世界同样需要默默的思想者,他们把目光停驻在喧嚣的背后,寻思现实和历史中那被热闹、浮华所遮蔽、遗忘的问题之域,在无言中追索他们心中的朴素和静谧的思想之路。他们可能常常被名之为实际的脱离者、时代的落伍者,但他们依然在寂寞中执著地思索。他们同样是可敬的!这话虽不是夫子自谓,但确是个人心向的真实流露,是我人生的目标。独守在寂寞的书橱边,秉持心中那一脉细细燃烧的理想之火踯躅而行,黾勉以求,无怨无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38

帖子

105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05
发表于 2020-12-18 15:34:19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1

主题

169

帖子

625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625
发表于 2020-12-18 15:53:37 | 显示全部楼层
《爱心与教育》
         一个阳光暖暖的午后,我在《爱心与教育》里第一次认识了李镇西、第一次折服于李镇西。
文中,李镇西深情地回忆起师生之间美好的往事与浓浓的情谊。我浸润其中,在爱的氤氲里体验着文字的神奇、教育的魔力,如一次灵魂的洗礼,酣畅淋漓、神清气爽。
“爱学生,就必须善于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而要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首先就必须把自己当作学生的朋友,去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李镇西的话振聋发聩。
既然是朋友,面对学生偶尔犯的错,有时是不是应该选择宽容,给学生自我改错的空间,来续写一个“美丽的错误”?
        有一种爱,叫做宽容。抱着宽容之态,面对学生的错误,倾注爱心,宽以待之,不经意间,你会听到枝叶拔节,看到花儿吐蕊。
     “和谐发展的前提是对每一个学生个性的尊重。”宽容缘于尊重,源出爱心。
       当然,宽容不是无原则的“放纵”,而是为着学生的成长,战略性的“后撤”,如水墨画中的留白,给学生自我改正的机会。
        拜读《爱心与教育》,受益匪浅;神交李镇西,今生无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主题

19

帖子

70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70
发表于 2020-12-18 15:55:00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师怎样和学生说话》是一本值得所有老师深刻反省并掩卷沉思的好书。著名的儿童心理学家、教育学家吉诺特博士把教育心理学理论转变为大量幽默而富有人情味的短剧、对话和故事情节,告诉老师应该如何摒弃拒绝性的语言,转而使用新的能被接纳的语言,向我们充分介绍了如何应用语言交流来创造信任和愉悦的气氛,也为我们提供了同孩子进行交流的方法和技巧,帮助我们正确处理孩子的学习、心理等问题,教育孩子健康成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1

主题

169

帖子

625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625
发表于 2020-12-18 16:02:40 | 显示全部楼层
读了《学学孔子怎样当老师》这本书,深受启发,受益匪浅。只感觉自我教学的心旅又多了一份坚定和从容。读完此书,如沐春风,豁然开朗。做教师若不学孔子乃是一种缺憾。孔子不仅仅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政治理论家,而且是我国古代的教育家,曾被评为“世界最著名的文化名人”之一。他所积累的丰富教学经验,构成的博大精深、独具风采的教育思想,是我国传统教育思想中的宝贵遗产。孔子的教育思想十分广泛而全面:从教育理念到治学理念,从治学原则到教学目的,从教学态度到教学方法,从教师修养到教育手段,构成一套他独创的、完整的教育思想体系。这是我们教育工作者,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教育思想源泉。通过读《学学孔子怎样当老师》这本书,我觉得在今后生活、教学工作中就应像孔子一样诚实守信、以身作则、像孔子一样约之以礼、重视自省、做到终身学习、不断进取。像孔子一样诲人不倦,对待学生一视同仁,关爱每一位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运用启发式教学,让学生自主学习。像孔子一样学思并重,因材施教。像孔子一样教学相长、重视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潜力。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观念,科学的思维方式,高尚的道德情操,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用心的人生态度,让学生在简单愉快的学习中学到知识,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总之,孔子的教育思想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我们取其精华融于现代教育的实践中,这是保证我们的教育,个性是教育健康、持续发展的宝贵财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49

帖子

155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55
发表于 2020-12-18 23:11:21 | 显示全部楼层
课堂翻转让教育更贴近本质―-读《翻转课堂的可汗学院》有感
通过阅读《翻转课堂的可汗学院》这本书,总体了解了转课堂这一教学模式的来龙去脉,了解了给老师和学生带来全新体验教学方式的翻转课堂竟是一位非教育人士的杰作。在<翻转课堂的可汗学院》这本书中,介绍了可汗学院的创始人萨尔曼·可汗,自小学习成绩优异,考入麻省理工学院后获得了数学学士、计算机学士和计算机硕士学位,毕业后他进入金融业,成为一名对冲基金分析师。2004年夏天,为了给新奥尔良的表妹辅导数学,住在波士顿的可汗索性将讲课的内容制作成视频,放到网上,让表妹自己去看着学。没想到,他的视频无意中被更多的人看到了,不仅收到了如潮的好评,而且真的帮助世界各地的很多人解决了数学学习问题。2007年,可汗建立了一个非营利的“可汗学院”,把他的讲课视频都放在了这个网站上。2009年,可汗辞掉了对冲基金分析师的工作,全身心投入到可汗学院的建设中。《翻转课堂的可汗学院》这本书仅17万多字,除去序言、结语,主体有四部分内容:踏上教学之路、传统教育模式的弊端、可汗学院进校园和教育的未来。在书中,可汗以一个非教育者的身份,提出两个认知:一是课程的进度应按照每个学生的不同需求来制定,而不是人为规定一个统一的进度;二是学生如果想要掌握更高难度的知识,就必须深入理解最为基本的概念。这恰恰也是我们教学中应该面对,但却在实践中有意回避了的实际问题。通过自己的实践,可汗探索、实践、规划了一条令教育界汗颜的教育改革之路:发现、培养孩子的兴趣,激发孩子的创新思维,让教育更贴近本质这本书给我带来的震撼―一他是一个对传统思想非常优秀的挑战者。比如,他对课堂教学中很多细节颠覆性的观点,这些观点对我们来说极具启发性。他敢于挑战课时安排,敢于挑战教学结构,甚至敢于挑战寒暑假的作息模式。可汗学院是一个教育变革的领导者,从这本书里面,至少确信了一点,基于互联网的新的教育理念的确可以提高教学的率,这对于教师而言,不是取代了教师的职能,而是提高了教师执教的门槛。因为翻转过来的教学不再要求教师的讲述能力,而是直接挑战教师的项目设计能力与反馈引导能力,对很多教师而言,这种变化几乎是致命的。至于他放在互联网上的那些视频,在也并非多数老师能够轻易做得出来的。他对于知识结构与关系的理解,恐怕远远超出了很多在职的教师。伴随着对传统教育体制的反思,可汗翻转现有课堂的模式逐渐清晰:以被教育者为主体,培养创造力和创新意识,提供个性化教育,并且,以新技术(包括但不止于互联网)为实现这一目的的重要辅助手段。但是在可汗的教育模式里,新技术并不是唯一。即使在可汗学院成为全球最受欢迎的网络课堂的今天,萨尔曼·可汗也没有想过要彻底颠覆、取代线下教育,况且这也不可能。其实所谓的翻转课堂,它的本质是一场关于课堂教学模式的变革,只不过这种课堂教学模式的变革需要一定的技术支持。就像多媒体教学,本质上还是教学,多媒体技术可以帮助提高教学效率,仅此而已。有些时候,我们在教学上的一些设想的确需要一定的技术支持,不过一定要搞清楚,是信息技术服务于教学,绝不是教学迎合信息技术。萨尔曼·可汗并非教育专业出身,但在这个盛行跨界发展的代,他却成了教育改革的英雄。这似乎在意料之外,仔细分析,却也在情理之中。通过细读“翻转课堂的可汗学院”这本书,我相信没人会认为萨尔曼·可汗是一个教育的外行,他是一个实实在在的跨界的内行。跨界使得他“非主流”的学习过程,恰好变成了可汗学院的核心教育理念。而反观我们教育领域的内行,在历经各种改革之后,从根本来看,无论是教育理念还是教学模式,基本没有什么太大的发展。究其原因,也许只能说是“只缘身在此山中”。由此可见,突破与创新更需要理念的转变。翻转课堂改变了我们的教学实践,让学生自己掌控学习、增加学习中的互动成为必然。我们相信,现代教育完全可以借助技术手段,将在线与线下两种模式结合,形成一个有机互补的整体,从而实现对传统教育体制的创新。副转课堂与微课程制作的培训,是近两年我们胜利教育管理中心信息技术重点围绕的主题,它有机的将课堂教学与互联网资源资源及信息技术进行对接,让教育实践另辟蹊径。我校部分教师也在活动的开展中收获丰富,在2014年度,有两人的微课程作品分别荣获全国一、三等奖,这也让老师在教学创新中看到了努力的方向。我们也相信,随着社会以及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老师们对教育的深层次理解,微课程的制作、使用将会成为教学的常规,翻转课堂一定会引起学校教育更大的波澜。同时,也让我们静心反思:解决教育问题的根本不在于技术手段,而在于回归教育的本质,满足人的需求,培养、解放人的创造力。科学技术,让教育变得更加便捷、灵活、个性化。用好现代化技术手段,真正把孩子放在教育中央,这才是我们教育的未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8

主题

108

帖子

432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432
发表于 2020-12-19 18:56:1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刘彦平 于 2020-12-19 18:59 编辑

大美至爱 润心无声
             ——《青铜葵花》推荐稿
机场路小学 刘彦平

        2016年,我听说曹文轩先生获得了“国际安徒生奖”,并且是中国作家首次获此殊荣。当时,只是感到曹文轩好了不起啊,又一个了不起的中国人为咱们国家争光了,心里默默地记下了这个名字,但受时间限制,没有马上去拜读曹文轩先生的作品。偶尔一次去亲戚家玩,看到他家孩子的书架上有好多书,赞叹孩子读书多的同时随意看了看他都有哪些书。突然,眼前一亮,曹文轩纯美小说系列——《青铜葵花》吸引了我。抽出来翻看了几行,我就被那优美的文字吸引了——“那时,太阳正在升起,半轮红日,从地平线上犹如一朵硕大的金红色蘑菇,正在破土而出。这是一种多么奇异的植物,一根笔直的有棱角的长茎,支撑起一个圆圆的花盘。那花盘微微下垂或是微微上扬,竟如人的笑脸。夜幕降临,月色朦胧,一地的葵花静穆的站立者,你会以为站了一地的人——一地的武士。……天底下,葵花算得上最具灵性的植物,它居然让人觉得它是有敏锐感觉的,是有生命与意志的。它将它的面孔,永远地朝着神圣的太阳。它们是太阳的孩子。整整一天时间里,它们都会将面孔毫不F心地朝着太阳,然后跟着太阳的移动,而令人觉察不出地移动。在一片大寂静中,它们将对太阳的热爱与忠贞,发挥到了极致。”随即征得主人的同意后,拿回去一口气读完。

      这是一个乡村男孩与一个城市女孩的故事。男孩叫青铜,女孩叫葵花。城市女孩葵花跟随爸爸来到了一个叫大麦地的村庄生活,孤单寂寞的她认识了一个同样沉默寡言而且不会说话的乡村男孩青铜。爸爸的意外死亡使葵花成了一个无依无靠的孤儿,贫穷但善良的青铜家认领了她,葵花和青铜成为了兄妹相称的朋友。在粗茶淡饭的生活中,一家人为了抚养葵花费尽了心思,而青铜更是在沉默中无微不至地呵护着葵花:为了葵花上学,青铜放弃了自己的上学梦想;为了让葵花照一张相,青铜在寒冷的冬天把自己脚上的芦花鞋也卖了;为了葵花晚上写作业时不去别人家“借灯光”,青铜捉来萤火虫做了十盏南瓜花灯;为了葵花报幕时的美丽,心灵手巧的青铜做了一串闪亮的冰项链;为了让葵花看马戏时有个好位置,青铜一声不响地顶着葵花站了一个晚上……。

       不仅是青铜,葵花也为这个家、为青铜付出了许多许多:学校组织的拍照活动她没参加,为了给自己贫困的家庭省钱;每天放学和哥哥一起去采芦苇,为了能多编些芦花鞋去卖;自己一个人偷偷地跑到江南捡银杏,考试故意考差,为了赚钱、省钱给奶奶看病;用各种办法教她的哑巴哥哥写字,为了让哥哥在别人面前自信起来、抬起头来……在充满了天灾人祸的岁月里,青铜一家齐心协力,艰难、困苦而又快乐地生活着。

       葵花12岁那年,命运将她召回了原先居住的城市,这已是无法改变的事实了。然而,在葵花走后的那一天,青铜望着那片它和葵花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遇见的河流,用生平最大的力气,从心底高声喊出了一个名字——“葵—花—!!”

      作品人物独特鲜活,叙事简洁流畅,文字纯净唯美,意境高雅清远,情感真挚深沉,字里行间无不充盈着感人肺腑、震撼人心的人间真情,无不闪耀着人道主义的光辉。作品写苦难——大苦难,将苦难写到深刻之处;作品写美——大美,将美写到极致;作品写爱——至爱,将爱写得充满生机与情意。这种对苦难、对真情、对美好人性的细腻描写和咏叹宛如一股温暖清澈的春水,将湿润和纯净着每一个读者的眼睛、心灵,指引着我们对生命中真善美的永恒追寻。

      “少年时就有一种对痛苦的风度,长大时才可能是一个强者”,“青铜家只有天,只有地,只有清清的河水,只有一番从心到肉的干净。”在曹文轩笔下,贫穷成为诗句,苦难可以让人变得更坚强,这对广大青少年朋友来说可能更有吸引力。

       再进一步了解曹文轩先生。曹文轩,1954年1月出生于江苏盐城,中国儿童文学作家。197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并留校任教。任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北京大学教授、当代文学博士生导师、当代文学教研室主任、儿童文学委员会委员、中国作家协会鲁迅文学院客座教授。1991年,推出小说《山羊不吃天堂草》。1997年,出版小说《草房子》,并担任改编电影编剧。1999年,出版小说《根鸟》。2005年,推出小说《青铜葵花》。2013年12月5日,以380万元的版税收入登上2013第八届中国作家富豪榜主榜第27位。2016年4月4日,曹文轩获“国际安徒生奖”, 同年8月20日,曹文轩在新西兰领取国际安徒生奖,这也是中国作家首次获此殊荣。 2017年3月31日,2016-2017"影响世界华人大奖"获得者。2017年12月,特殊文体长篇小说《蜻蜓眼》获得首届“吴承恩长篇小说奖”。

       曹文轩先生真是一位了不起的作家,真是中国人的骄傲!读了《青铜葵花》,了解了曹文轩先生之后,我一发不可收拾地爱上了曹文轩先生的作品,对曹文轩先生家乡的景色充满了向往。我想把《青铜葵花》推荐给大家,也推荐给我们的孩子们,让我们一起在这优美的文字里徜徉。你肯定也会像我一样流连忘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机场路小学教研 ( 冀ICP备2021028907号 )冀公网安备13010502002285

GMT+8, 2025-1-12 18:01 , Processed in 0.076718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