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刘彦平 于 2020-12-19 18:59 编辑
大美至爱 润心无声
——《青铜葵花》推荐稿
机场路小学 刘彦平
2016年,我听说曹文轩先生获得了“国际安徒生奖”,并且是中国作家首次获此殊荣。当时,只是感到曹文轩好了不起啊,又一个了不起的中国人为咱们国家争光了,心里默默地记下了这个名字,但受时间限制,没有马上去拜读曹文轩先生的作品。偶尔一次去亲戚家玩,看到他家孩子的书架上有好多书,赞叹孩子读书多的同时随意看了看他都有哪些书。突然,眼前一亮,曹文轩纯美小说系列——《青铜葵花》吸引了我。抽出来翻看了几行,我就被那优美的文字吸引了——“那时,太阳正在升起,半轮红日,从地平线上犹如一朵硕大的金红色蘑菇,正在破土而出。这是一种多么奇异的植物,一根笔直的有棱角的长茎,支撑起一个圆圆的花盘。那花盘微微下垂或是微微上扬,竟如人的笑脸。夜幕降临,月色朦胧,一地的葵花静穆的站立者,你会以为站了一地的人——一地的武士。……天底下,葵花算得上最具灵性的植物,它居然让人觉得它是有敏锐感觉的,是有生命与意志的。它将它的面孔,永远地朝着神圣的太阳。它们是太阳的孩子。整整一天时间里,它们都会将面孔毫不F心地朝着太阳,然后跟着太阳的移动,而令人觉察不出地移动。在一片大寂静中,它们将对太阳的热爱与忠贞,发挥到了极致。”随即征得主人的同意后,拿回去一口气读完。
这是一个乡村男孩与一个城市女孩的故事。男孩叫青铜,女孩叫葵花。城市女孩葵花跟随爸爸来到了一个叫大麦地的村庄生活,孤单寂寞的她认识了一个同样沉默寡言而且不会说话的乡村男孩青铜。爸爸的意外死亡使葵花成了一个无依无靠的孤儿,贫穷但善良的青铜家认领了她,葵花和青铜成为了兄妹相称的朋友。在粗茶淡饭的生活中,一家人为了抚养葵花费尽了心思,而青铜更是在沉默中无微不至地呵护着葵花:为了葵花上学,青铜放弃了自己的上学梦想;为了让葵花照一张相,青铜在寒冷的冬天把自己脚上的芦花鞋也卖了;为了葵花晚上写作业时不去别人家“借灯光”,青铜捉来萤火虫做了十盏南瓜花灯;为了葵花报幕时的美丽,心灵手巧的青铜做了一串闪亮的冰项链;为了让葵花看马戏时有个好位置,青铜一声不响地顶着葵花站了一个晚上……。
不仅是青铜,葵花也为这个家、为青铜付出了许多许多:学校组织的拍照活动她没参加,为了给自己贫困的家庭省钱;每天放学和哥哥一起去采芦苇,为了能多编些芦花鞋去卖;自己一个人偷偷地跑到江南捡银杏,考试故意考差,为了赚钱、省钱给奶奶看病;用各种办法教她的哑巴哥哥写字,为了让哥哥在别人面前自信起来、抬起头来……在充满了天灾人祸的岁月里,青铜一家齐心协力,艰难、困苦而又快乐地生活着。
葵花12岁那年,命运将她召回了原先居住的城市,这已是无法改变的事实了。然而,在葵花走后的那一天,青铜望着那片它和葵花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遇见的河流,用生平最大的力气,从心底高声喊出了一个名字——“葵—花—!!”
作品人物独特鲜活,叙事简洁流畅,文字纯净唯美,意境高雅清远,情感真挚深沉,字里行间无不充盈着感人肺腑、震撼人心的人间真情,无不闪耀着人道主义的光辉。作品写苦难——大苦难,将苦难写到深刻之处;作品写美——大美,将美写到极致;作品写爱——至爱,将爱写得充满生机与情意。这种对苦难、对真情、对美好人性的细腻描写和咏叹宛如一股温暖清澈的春水,将湿润和纯净着每一个读者的眼睛、心灵,指引着我们对生命中真善美的永恒追寻。
“少年时就有一种对痛苦的风度,长大时才可能是一个强者”,“青铜家只有天,只有地,只有清清的河水,只有一番从心到肉的干净。”在曹文轩笔下,贫穷成为诗句,苦难可以让人变得更坚强,这对广大青少年朋友来说可能更有吸引力。
再进一步了解曹文轩先生。曹文轩,1954年1月出生于江苏盐城,中国儿童文学作家。197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并留校任教。任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北京大学教授、当代文学博士生导师、当代文学教研室主任、儿童文学委员会委员、中国作家协会鲁迅文学院客座教授。1991年,推出小说《山羊不吃天堂草》。1997年,出版小说《草房子》,并担任改编电影编剧。1999年,出版小说《根鸟》。2005年,推出小说《青铜葵花》。2013年12月5日,以380万元的版税收入登上2013第八届中国作家富豪榜主榜第27位。2016年4月4日,曹文轩获“国际安徒生奖”, 同年8月20日,曹文轩在新西兰领取国际安徒生奖,这也是中国作家首次获此殊荣。 2017年3月31日,2016-2017"影响世界华人大奖"获得者。2017年12月,特殊文体长篇小说《蜻蜓眼》获得首届“吴承恩长篇小说奖”。
曹文轩先生真是一位了不起的作家,真是中国人的骄傲!读了《青铜葵花》,了解了曹文轩先生之后,我一发不可收拾地爱上了曹文轩先生的作品,对曹文轩先生家乡的景色充满了向往。我想把《青铜葵花》推荐给大家,也推荐给我们的孩子们,让我们一起在这优美的文字里徜徉。你肯定也会像我一样流连忘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