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场路小学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郭振洲

2022上半年机场北郡教师专业阅读

  [复制链接]

11

主题

70

帖子

371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371
发表于 2022-6-14 14:45:32 | 显示全部楼层
心灵的朝圣——读鲍鹏山《孔子传》有感

说起伟大先师孔老夫子,大家一定都很熟悉。孔子有一个伟大的母亲,她为了把孔子培养成一个人才,忍辱负重带少年孔子到曲阜求学,最终劳累而死。孔子自幼聪明好学,人生却因为对母亲的爱而显得更加厚重和深沉。为了帮母亲分忧,孔子去作吹鼓手,靠为有丧事的人家吹奏哀乐挣一些干肉。看到这些,孔子的母亲却很担心,她怕孔子因此分心,动摇的学习的志向,耽误了学业,无法成为一个君子。她带孔子向当时鲁国非常有学问的左太史求学,左太史要孔子发誓立志于学,为了学习可以放下其他一切,包括挣干肉。孔子却放不下自己的母亲。“丘儿,拜师”母亲的声音充满关切而坚定,仅此一句话,孔子凭着对母亲无限的爱与信任,依左太史的要求发誓了。
君子,代表有德行、有学问又代表高贵,还代表丰满的人生,那时学问与生命还没有割裂。因此立志于学也就是立志修养自己的德行和学问并以之为天下苍生带来幸福。爱母亲还是爱天下,这是摆在少年孔子面前的艰难的抉择。如果没有母亲的爱与远见,孔子的一生能成为一个孝子,却无法成为一代圣贤、流传两千年多年的文明的塑造者。母亲的爱是成全。孔子的爱则是顺应了母亲的心,割舍了亲情的小爱,存养了对天地苍生的大爱和修齐治平的远大理想。
孔子在本乡本土的地方上,面对乡亲,就非常恭顺,好似不能说话的样子,从不显示自己多么高明和多么有文化。可是在宗庙与朝廷上就不一样了,有话便明白晓畅地说出来,只是说得少一些。迄今为止我读的有关于他的书不多,读完《孔子传》我觉得孔子应该
是:“厚道,朴实,善良,明智,的好人,尊古重礼,诲人不倦,博学近思的好夫子。一个真实率性的普通人!吾以一道以贯之,形散而神不散。因材施教,教学相长,有教无类!仁者乾元,本质源头!真实,纯粹,彻底!真性情!子也!”
读到《论语·子张》,对此我也跟我的老师谈论过里面的一个观点:君子的错误就像日食月食一样,大家看得清清楚楚,只要及时地纠正了,人们反而会更加信服——“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而《孔子传》里面也同样写到作为一个君子,最让人信服的是你知错就改,善莫大焉。在我的人生信条中也是如此,包括我对我的学生,用自己希望别人怎么对你的方式去对待孩子、身边的人!  
做传者,当有一定的考据功底,有自己的价值判断,有斐然的文采。这本书应该兼具这些优点了吧,尤其是第一方面,让我对《论语》文本有了更深的理解,对孔子的一生有了清晰的轮廓。
翻开散发着淡淡墨香的《孔子传》,是一场心灵的朝圣的开始。
妹妹到了谈婚论嫁的年纪,生活中的她总是问我,“哥,你觉得一个女人应该找怎样的一个人才能过的幸福?”问题问的俗的不能再俗了,这让我想到了书中的论点,用我自己的话来说即:“嫁给可靠之人、可以托付终身之人。当然要有德有才,但还要是性格温顺持重、
不会惹乱子的人。”通过这个回答让我再次陷入思考,孔子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他可以谈论教育,可以谈论生活,可以谈论非常接地气的烟火气息!如果能穿越古代,真想见见他老人家的尊容!
在所有中国人的眼里,孔子是一个传奇。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短短38个字,是孔子一生精辟的注脚。此可谓史上最短的一篇自传,后来几乎成了每一个中国人心所向往之完美人生。看十五岁的孔子发奋“志于学”,就像我们今天的追梦少年一样,意气风发,充满理想。然我们与孔子之间隔着2500多年的悠悠岁月,却丝毫没有感到陌生和遥远。三岁丧父,“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生活的磨砺让他的成长之路充满了艰辛。孔子从一个贫贱少年,成长为一位“诲人不倦,学而不厌”的“至圣先师”,和他的三千弟子在春秋的时空里,气宇轩昂地屹立于天地之间,写下了“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的使命与感叹。孔子所达到的人生高度、宽度和厚度,2500多年来,不断被阐发;不断激励着每一代中国人,“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孔子是一支火炬。在几千年后的一个漆黑的夜里遥遥地回望,他那微弱但顽强的光辉在四面的飙风中艰难地闪耀。孔子讲过“君子不器”,是说君子不是一个只有专门用途的器具。他曾严肃地告诫学生子夏说:“汝为君子儒,
毋为小人儒。”小人儒,就是专业儒、职业儒,就是学成某一专业,以此谋生的儒。君子儒,才是真正“志于学”的儒。“志于学”的本质就是“志于道”。孔子将探究宇宙人生的大道作为自己的使命,将研究历史文化作为自己的职责,将提高自己的人格境界臻于至善作为
目标。从此,职业儒的“礼、乐、射、御、书、数”退后为“小六艺”,是小学;《诗》《书》《礼》《易》《乐》《春秋》,成为“大六艺”,是大学,是文化。孔子的“志于学”三个字,深深影响着中国的文化。至此,一个人,可以不做任何具体职业,而专门从事学术研究。这是知识独立、知识分子独立的明确信号。孔子之前,无此类人;孔子之后,很多此类人。有此类人,才有百家争鸣。知识分子不再是专家,不再是专业技术人员,职责也不再是从事某些专业技术性的工作,而是“祖述尧舜,宪章文武”,担当天下,担当道义。孔子是一个大教育家。孔子讲学的目的,并不在于养成某一家的学者,而在于养成“人”,养成为国家服务之人。所以,他教学生读各种书,学各种功课。《论语·子罕》中颜渊说:“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意思是说老师(孔子)用各种文献来丰富我的知识,又用一定的理解来约束我的行为。为此,孔子的弟子也各有所长。据《左传》《国语》中记载,当时人物应答
之辞,也常引“诗”“书”,他们交接用“礼”,卜辞用“易”。可见当时至少一部分的贵族,是受过这类教育的。然而在那个时代,只有贵族子弟才能接受这样的教育。而孔子则抱定“有教无类”的宗旨,“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他大招学生,不论他们地位贵贱,只要是主动地给他一点见面薄礼的,一律教以各种功课,教读各种典籍。孔子兴办私学,打破了官府对文化教育的垄断,使教育“平民化”“普及化”;孔子主张“因材施教”,对不同的学生,进行不同的教育;他教育学生学习知识要经常复习,“温故而知新”;他告诫学生学习态度要老实,“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还要求把学习和思想结合起来。“述而不作,信而好古”“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正是孔子给自己中肯的评价。
    让我们沿着鲍老师的足迹,开启我们的朝圣之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54

帖子

202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02
发表于 2022-6-14 14:51:4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赵璐瑶 于 2022-6-14 15:08 编辑

   《夏山学校》读书心得

    今天我来和大家聊一聊《夏山学校》这本书。最初选择读这本书,是因为夏山学校是《窗边的小豆豆》里巴学园的原型,巴学园是自由、开放、温馨的,那夏山学校又如何呢?于是我在这种好奇又期待的心情下开始读书,读书过程中有疑惑也有收获,今天和大家一并分享。
   《夏山学校》这本书由夏山学校创办者尼尔所著,为我们介绍了世界上“最富人性化的快乐学校”。与其说尼尔在这本书中介绍了他独具一格的学校和教学方法,不如说这本书传递了一系列我们本应知道的道理或是价值观。在这本书中,除了教育家的身份,尼尔更像是一个孩子,将那所充满理想主义色彩的夏山学校展现在我们面前。
   所以,夏山学校是一所怎样的学校呢?它远离市井,坐落在环境优美的郊区,孩子们在此可以充分与自然交互。当然,这种“远离市井”不仅仅是地理意义上的,夏山学校不同于世俗观念的学校,孩子们不必像在传统学校那样学习,他们有权利决定自己是上课还是做手工、玩游戏还是学美术,他们几乎可以自行决定自己的任何事情。正如尼尔所介绍的“上课完全自由,孩子们可以上课,也可以不上课,只要他们喜欢,他们可以一年到头不上课。学校确实有课程表,但那只是给老师准备的。” 一百年前的夏山学校践行着即使在现在看来仍很超前的教育观,“课本是学校最不需要的东西,学习须读的只是基本读物,其余需要的是工具、泥巴、运动、戏剧、图书和自由”。
   读到这里,我是疑惑的,“可行吗?这样可以吗?”这是开篇我心里一直重复的问题,我觉得夏山学校的教育方式有些可望而不可及,至少在当今社会是很难实现的,这种无压力的学习在当今中国的高考制度下太过理想。但是尼尔一次又一次的发问直击人的心灵,让人不禁继续读下去。
   “……他们只被教会怎样了解,但未被学到怎样感受。这些学生很友善、和气和热心,却缺乏敏感性和用感性的知觉来引导思考的能力。这种只关注书本学习的教育制度如果继续下去,只会让人的头脑和心灵渐行渐远。”
   “我们的教育中有多少真的有价值,真的让孩子表现他们自己?”
   “现在一般的学校与批量生产的工厂并没有什么分别,教师除了教学,以及相信教学本身是最重要的以外,又能做些什么呢?”
   尼尔的的见解是独到又深刻的,他批判当时英国教育的痛点,又做出自己大胆的改革。他在书中总是一边娓娓道来地介绍夏山,一边阐述着自己的教育思想。所以我想,既然这种教育模式短期内在中国无法实现,那就从书中寻找一些我们可以借鉴的内容。
   自由
   你可能会好奇,如果夏山学校的孩子不上课,那他们在干什么呢?
   尼尔是这样描述的,中班的学生在玩官兵捉强盗,大班学生则忙着摆弄机器和无线电或者制图绘画。虽然孩子们可以自由选择去不去上课,但转来的学生从害怕上课到爱上上课也只需要三个月的时间,而事实是孩子一旦可以自己安排日程的时候,他反而会把日程安排得非常充实。
   民主
   “在夏山,每个人都享有同等的权利,任何人都不准乱弹我的钢琴,我也不能未征得孩子的允许而骑他的自行车。在学校大会上,一个六岁孩子的投票与我的投票一样有效。”
   “每六个孩子必须有一个救生员,才允许在海中游泳。十一岁以下的孩子绝不允许在街上骑自行车。这些都是小孩子自己制定的规章,并经过学校大会通过的。”
   在夏山学校实现了真正的民主平等,一切有关学校和集体的事情,由学校自治机构——学校大会全体学生投票决定。教职员及儿童不论年龄大小,每人都拥有平等的一票权利。在夏山,孩子们治理自己,对自己的权利争取到底。依尼尔的看法,每周一次的自治会比学校上一星期其它科目的课更具价值。
   爱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爱意味着对孩子的肯定,这对任何学校都是极为重要的。如果你惩罚或责骂孩子,就不可能和孩子走到一起。夏山的孩子们知道,他们是被肯定的。”
   “在学校里,我从来没有特别宠爱的人。当然,我对某些人难免有偏爱,却尽量不表现出来。也许夏山的成功在于孩子觉得他们都被一视同仁,受到一样的看待和重视。”
   夏山学校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关于教育的全新视角——简言之,在教育中,重要的是用爱来教育,让孩子们感受到自己是值得被爱的。夏山学校的孩子不会被任意地以某种标准来评价,他们可以犯错,并且永远是被爱着的。这样的结果往往也是积极的:孩子学会了爱自己、爱他人、爱这个世界。因此,学生们没有必要为了追求父母的两句夸赞而发奋读书;相反,他们很清楚自己所热爱之物,并且可以为之努力。
   夏山的教育理念是超前的,因为我们很难在当代普及这样理想的愿景;夏山的教育理念又是原始的,因为它似乎提醒了我们教学之目标是快乐生活,而这一道理看上去是那么简单而纯粹。正如尼尔所说:“我相信生命的意义在于追求幸福,在于寻找兴趣。教育是为人生做的准备。”
   在夏山学校,孩子就只是一个孩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30

帖子

101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01
发表于 2022-6-14 14:52:35 | 显示全部楼层
读《翻转式学习》有感

  今天我想给大家分享的教育专著是《翻转式学习》,这本书针对目前的一些教育问题提出了不同的理念和观点,并尝试做出改变。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多方融合汇聚,取其精华,“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时代在进步,学生在进步,我们的教育方式方法也需要不断的创新和进步。
  这本书的作者是拉塞尔·阿克夫和丹尼尔·格林伯格。拉塞尔·阿克夫是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的教授,格林伯格是美国涩谷学校的创办人之一,他们都是非常棒的教育家。
  这本书大体分了三个结构:第一块是讲传统教育的问题所在;第二块是讲现在这个社会为什么存在着一种转机;三是理想的教育到底应该是什么样的。最后他们还给出了一个范例,就是美国的瑟谷学校。从1965年创办至今的一个完全翻转式的一个教育。今天主要跟大家分享第一和第三点。
  那为什么说过去的教育存在着一些问题呢?各位你们有没有发现,就是我们在中学甚至在大学学过的东西,毕业不超过三到五年基本就忘记了。
  作者拉塞尔·阿克夫教授正在上课的时候,有两个学生过来问他说,教授,您教我们的这些东西是您什么时候学会的?这个教授说,是我要给你们当老师以后学会的,我去准备的。不是您大学时候学的吧?不是。那您大学时候学的东西呢?教授说那个我没用上我就忘了。然后那两个学生讲,那看来您是很善于学习,但是您不太善于教,就讽刺他。
  所以真正能够使我们学的会的东西,并不是在课堂上老师教给你的东西,而是你自己有一个责任感想要去教的东西。
  同样适用于我们的教学,尤其是数学教学,我给孩子们的建议是,你要讲给别人听。当你有一个责任感要讲给别人听的时候,你就会记得很牢。这就是翻转式学习的一个最基本的理念,就是在课堂上谁是重要的。
  再看现代教育到底败在何处呢?首先从前提上它就有问题,我们现代教育是伴随着工业化的过程在不断发展的,而工业化的前提就是要把人变得更加的统一,变成一个机械化的方式。因此我们就给人们划分专业,要求你就学这个,你就学这个,你就学这个。我们打破了一个人完整的人的天性,然后把他变成听话的机器,这是一个最基本的前提错误。
  那么接下来我们看课堂上会有哪些错误呢?比如说有一些人在印度的贫民窟里边做了一个实验。他们把一台电脑带着鼠标镶嵌在墙里边,就跟那个ATM机一样,镶嵌在一个贫民窟的墙里边。没有人留下任何话,然后大家就都走了,旁边架了一个摄像头就悄悄监控。
  就发现这贫民窟的小孩就过来玩这个电脑,就玩玩玩玩。过了大概半个月以后,当他们再来这调查的时候,发现几乎所有的孩子都会玩电脑。他们会很熟练地打开网页,会很熟练地去打开文件,会播各种音频什么,甚至会玩很多游戏等等,全学会了。根本不需要像我们上学的时候,在课堂上讲,第一步开机,开机有几个按钮,先按哪个后按哪个。
  所以人们自己学习一个东西的能力其实是非常强的,但是我们的教育经常局限了孩子们学习这个东西的能力。
  因此这是一个我们说传统教育所强调的错误。我们强调的是教的方法,老师要怎么样按部就班地教,而不强调学生会怎样学。实际上学生一旦被激发起来,愿意学习的时候,你会发现没有人教他,他也能够学得很快。
  读过《论语》你就会发现,《论语》当中很少有孔夫子说,来,上课,我现在给你们讲一段。没有,永远都是学生跑过来问了,说夫子,什么叫君子?夫子,什么是仁?夫子,怎么去求甘露?
  就是当学生有一个主动性想要解决各种各样的问题的时候,老师所做的事只是稍微点拨一下,然后学生还要讲一大段回应的话。这样才能够让学生感受到,这里边学习的主体是谁呀?各位,学习的主体是学生。是你要学习,而不是老师逼着你按照我们的教材往前推进,这是最根本的问题。
  在最后这个书里边讲到了瑟谷学校的案例,瑟谷学校是翻转式学习的典范,学校没有放学上学的固定时间,孩子们愿意来随时可以来,愿意走随意可以走。学校没有分班只有兴趣小组,老师只是帮孩子们达成他们的这个兴趣的目标和要求,从不讲课,这样的孩子能通过考试吗?不用担心,他们大部分人都上了很好的大学。
  瑟谷学校的教育理念很简单:天生的好奇心是学习最好的驱动力,孩子们会因为好奇心而主动地探索他周围的一切。瑟谷学校的毕业生,基本都在做他们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在社会上普遍比较成功,除了经济上的成功外,他们基本上都有着完善的人格和一个幸福的家庭。
  所以在教学时,我们如果换一种思路,想想看怎么能够调动这些孩子的学习兴趣,怎么能够让这些孩子探索更广泛的课外阅读,给学生布置一些具有挑战性的任务,而不是具有标准性答案的任务,让这个孩子对这个事感兴趣而不是扼杀他,这时候你就发现学生的感觉就会不一样。那这就是教育理念的转变,这就是翻转式学习给我们带来的变化。所以希望这本书能够给大家提供另一种看待教育的角度,促使我们能够认真地思考一下我们能够为学生,为我们的未来做些什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主题

48

帖子

174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74
发表于 2022-6-14 15:03:08 | 显示全部楼层
读《教育的目的》一书有感:我仿佛穿越了时空隧道,看到一个充满睿智的鲜活的人正向我昂首走来——英国的怀特海,一个伟大的哲学家、教育家。他留下了许多供我们对教育、对学习永久反思并值得借鉴的文字。尽管他的思想言论不全部与我们所处的时代相吻合,但很多时候足可以成为一面镜子,供后来的我们照出自己的面貌。

  细读《教育的目的》,揣摩文思,感悟颇多,但在此只谈他关于教育“差异化”的一些想法。

  怀特海先生认为“在教育中如果排除差异化,那就是在毁灭生活”。这句话告诉我们,首先必须要承认学生是有差异的,每个或每类学生都有自身独特的个性特点,包括身体和心理两方面,作为教师,我们必须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教育中排除差异化,所有的学生都用同一种标准“一刀切”, 用同一把尺子要求孩子,这样做表面看,确实能够减轻教师备课上课的负担,但是对学生来说,便是百害而无一利了。排除差异化,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创新的欲望和能力均可能遭到扼杀,从而会形成思维的惰性和定性;排除差异化,学生的个性很难展示或很难被注意到,从而无法使学生根据自身特点采取有效的方式方法学习,那么,好的学生可能得不到发展,差的学生可能很难跟上教师的步伐;排除差异化,就无法或极少能使学生把所学到的知识和人类的精神活动联系在一起,如此,就是在毁灭学生那“多姿多彩的生活”;排除差异化,教育唯分数是从的现象更难以撼动,中国北大教授郑也夫说,“学生的天赋和能力参差不齐,传统教育的做法往往是上压下提。即成绩好的学生会被限制,而成绩较差的学生会被逼迫去学习,出现了伺候分数的现象”。由此观之,教育者的眼中如果没有学生的差异性,不尊重学生的特点,不看到学生的“与众不同”,那么教育无疑是一场灾难!

  教育若排除差异化,其弊端显而易见,但是在教学中,在课堂上,有几人能真正做到尊重学生的差异?现实很严峻,然而,值得庆幸的是,改变正在发生,很多教育学家和教育工作者已然走在思考、探索及实施差异化教学的路上。如华国栋教授的《差异教学论》、教育家吕型伟先生的《实施有差异的教学》、扬州一中对学困生学习需要的研究和实践等,这些都是可喜的变化。作为教师的我,也在努力思考在教育中如何尊重学生的与众不同。

  我认为要做到尊重学生的与众不同,前提是要了解学生的差异。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个性,教师在与之接触过程中,有意识的发现这种个性,可能有些学生的个性并非教师喜欢的类型,那么这个时候也不能带有任何主观排斥厌恶情绪,而应尊重这些个性。特别是班级中成绩不入流、行规有偏差的学生,他们长期不受老师待见,被老师打压、漠视,此时,若是能够对他“另眼相看”,多加关心,这类学生一般会对老师的付出有成倍的回报,这也是笔者本人的切身体会。作为教师,一个人管理几十个学生,不可能针对每个学生的个性都制定相应的政策,那么除个别特别的学生实施个别辅导教育外,其他学生可以按照成绩等分为几个层次类别,这样教师在布置作业、安排任务时更有针对性。

  同时课堂教学及生活教育的方式方法应灵活多样。若是每次对每位学生都用同一种上课方法或教育方式,学生难免会产生“免疫力”,失掉学习的兴趣,若想使学生不断按照老师设定的目标一步步前进,就需要尊重差异,把差异当作一种资源开发。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难度的问题,采用不同的方式方法,不断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比如对于知识水平较低的学生,课堂“教”重于“学”,主要是教师讲解,学生理解,并且主要是一些基础知识,若是遇到一些故事性比较强的文章,可以选择这类学生根据情境进行角色扮演,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文中浅显的意思。再如对于一些性格较活泼的孩子,课堂可以采用学生讲课等方式,激发学生对课堂的兴趣。

  当然评价也要有差异性。笔者现在的课堂实行的是积分奖罚制度,实施以来,觉得效果还是不错的。具体做法是根据之前的目标设定,每个月小结一次学生目标的达成度,由于目标不同,所要求的分数线标准亦不同,在作业、课堂表现等方面完成比较好、积分较高的,教师自掏腰包奖励一些学习用品,反之,假期作业加倍。当然,这也仅是一种先期尝试。

  《教育的目的》是教育经典之一,它是从教育实践中来,也应该回到教育实践中去。也就是:我们要在教育中去理解它、实践它,教育中应认识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并尊重他们的“与众不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50

帖子

227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27
发表于 2022-6-14 15:22:59 | 显示全部楼层
《教学勇气——漫步教师的心灵》
本书的作者是帕克·帕尔曼,任教于美国一所大学,近几年来置身于教师成长、培训方面的研究。作者通过一线教师和研究的经历,写出了当代教育的现象,并提出了自己相应的观点和做法。书中写到教师做到一定阶段,如果再往前走,就需要返回自身,追问“我是谁”,重新认识自我。“真正好的教学不能降低到技术层面,它来自于教师的自身认同与自身完整。”这意味着“我”与教学是一体的。教学不是外在于“我”的工具,不是一个不断消耗、耗散的过程,而是一个丰富自我、滋养自我的心理过程。
作者认为,在教学中教师自己的心灵最为中重要,教师要自我认同和自我完善,只有认清了自己的恐惧才能洞察学生的恐惧。作为一名教师,确实会感受到内心的不坚定或者是自我怀疑,甚至是作者书中提到的恐惧,但在忙碌的工作中,教师也总会忽略心中的感受,但是这种感受总会堆积在心中,当教师不能自我认同时就会出现问题,比如无法察觉学生的表现和内心想法。所以,所有教学的前提是教师的自我认同和自我完善。
作者还提出“共同体”的概念,求知于共同体、学习于共同体。一切的教学活动都应该形成“共同体”,都离不开人与人的交流和探讨。教育共同体的最佳状态包含了多样性、模糊性、争论、谦虚,也就是说教育共同体中包含了多样的观点、内容或感受,有交流有切磋甚至可以是争论,包含多样性未执行不确定性等,这一系列过后希望通过教育让学生成为自由的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1

主题

169

帖子

625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625
发表于 2022-6-14 15:56:40 | 显示全部楼层
《第56号教室的奇迹》读书有感:这本书给我的第一感觉就是一位平凡的老师在讲授自己二十多年来的教学经验以及感悟。这本书讲述的是:美国一位小学教师雷夫静心教育他班里的学生,使一届又一届平常的学生成长为一批批的人才。作者的着眼点不在成功,而重在教育的过程。他心态平和而自信地写了许多发生在56号教室中他和学生零碎而平常的事儿。这些小事儿,在许多教师身上都会发生,情形似乎大同小异,但是第56号教室却让这些小事具有不同的功能和意义。一些孩子,他们有幸从这间教室走过,他们的人生,因此改变了走向,改变了高度……教室与教室原来可以如此不同!教室与操场原来有如此大的差别。
一、认识教室里的不良现象。
为何孩子们在教室里没有操场那么活跃,操场上总是热闹非凡,课堂上却总是死气沉沉?雷夫老师告诉我们,现在的很多教室都存在很多不良现象。
(一)教室里被害怕控制着。
雷夫老师说,“这年头,大多数的教室都被一种东西控制着,那就是‘害怕’!”的确,教室里老师害怕:怕丢脸,怕不受爱戴,怕说话没人听,怕场面失控……然而学生更害怕:怕挨骂,怕被羞辱,怕在同学面前出丑,怕成绩不好,怕面对老师的盛怒……
(二、)教室中的“贿赂”行为
“如果你今天背过了课文,我就奖你一个练习本。”语文老师经常这样说;“这次球跳绳比赛,我们班能够获得冠军,我就给每隔同学奖励。”班主任经常这样说;“如果这次考试,你考到了班级前三名,我就给你买玩具。”家长们也经常这样说。这种以奖励作为“诱饵”来让学生完成老师和家长的任务,达到要求的现象,在如今的教室,谁也否认不了它的大量存在。所以,孩子背书不是真正掌握文章的优美词句、体会感情、练习语感,而是为了得到“一个练习本、一次参加活动的机会”。孩子完成作业,考个好成绩不是为了掌握所学的知识,而是为了得到老师和家长的物质奖励。
雷夫老师告诉我们这就是“教室贿赂行为”!其实,我们当老师的都知道这种做法有立竿见影的效果,然而这对于学生终生的发展毫无益处,因为这种做法否认了“我们要让学生知道,行为得宜是应该的,不需要给予奖赏”的教育思想,这是教育功利化的集中变现。
(三、)教室里的讨好之声
希望得到他人的赏识,这是我们每一个人都不可少的心理需求。可是这种心理需求,在教室里往往成为了一种“讨好”!一个孩子在一边卖力地读书,一边用眼瞅着老师。这时老师如果点头微笑,孩子就会读得更卖力;如果老师不予理睬,孩子读书的声音马上就会小下来。这个孩子读书的目的,不是发自自己内心的需求,而是为了得到老师奖赏,他大声的读就是为了取悦老师、讨好老师。其实,在教室里,很多时候也存在着老师“讨好”学生的现象:这次考试大家考得好,我就带你们去春游!老师为了让学生考好成绩,就用“春游”做诱饵,来“讨好”学生。雷夫老师并没有否认教室了里这种“讨好”的作用,无论是谁,在这种“讨好”中都付出了努力!但是,教育不是为了相互讨好,而是要学生内化为自己真实的行为。
二、信任的重要性。
从第一章中我读出了信任对于一位教师来说是多么的重要,而我们往往是在不经意中丢失了与学生之间的那份信任。例如:我们答应学生表现好就带他们去游玩,结果由于种种原因而取消;我们给学生说好了今天中午来学校后就听写、背书,结果自己因突然的原因却没有到。用雷夫的一句话来说“破裂的信任是无法修补的,除此之外其他的事情都可以补救。”
这一章里雷夫向我们展示了一个教育案例:一个年轻教师班里出现了一位邋遢的孩子,书包整天都是乱糟糟、脏兮兮的。为了让他改掉这个毛病,年轻教师当着全班学生的面把这位学生的书包抖搂出来,并拿出相机拍照,扬言要在家长返校日公开,还说出了“谁那里有垃圾,就丢到这位同学的桌子上,反正他那里已经是垃圾桶了。”的话语。其结果是,家长十分的气愤,告到了校长处。最可悲的是当事教师还没有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反而认为自己做的对,说现在这个孩子已经知道整理好自己的书包了。雷夫先生却认为“不要把害怕当成教育的捷径”。是呀,大人拿出一些手段和恶语,是会吓着或唬着孩子的,但是这不是教孩子们学好,而是用自己的言行教会学生怎样吓唬人,怎样用暴力解决问题。我们不能够让我们的班级和学校充满着“害怕”,这样的学习和生活怎么会有效率,怎么会快乐,孩子们怎么能够主动的学习和生活呢?另外,害怕也不能够使教师和学生之间建立起信任。
接着可能有教师会问,那学生要是犯错误了我们应该如何处理呢?雷夫老师也提出了他的建议:对不当行为的处罚,应该不准参加发生不当行为时所进行的活动。例如一名学生在做实验时不当操作,教师就告知他离开座位停止实验,看其他同学实验,明天有机会再做。打棒球不按照规则,没有竞技精神的,雷夫老师也会让他们坐冷板凳。而不是,班里一人捣乱,其他所有同学都被株连不允许到操场上打球;没有写数学作业,就惩罚下午不准上美术课或下课不准离开自己的座位。
最经典的一幕就是,雷夫老师对班里一位不交作业的孩子的教育:丽莎在开学的第一天就在交作业时找不到了自己的作业,并当着老师的面到处翻自己的书包和资料袋。作为老师我们很清楚这是怎么回事,看到一贯这样的学生我们有时可能就忍耐不住了,会大发雷霆,会在全班同学面前变成一位“大恶人”的形象。但是雷夫老师低下身子说他相信她,相信他写了作业只是找不到了,不过有一个大问题需要丽莎注意,那就是乱放东西。然后告知她可以在两位同学中挑选一位,中午帮助她整理资料袋。结果,从此以后丽莎的作业再也没有找不到过。这就是信任和不走捷径的教育。这也是没有害怕和榜样的教育。
一间教室的容量可以很大很大,他可以带给孩子无限多的东西。正如伊建立在为本书写的序中提到的,“一间教室能给孩子们带来什么,取决于教室桌椅之外的空白处流动着什么。相同面积的教室,有的显得很小,让人感到局促和狭隘;有的显得很大,让人觉得有无限伸展的可能。是什么东西在决定教室的尺度——教师,尤其是小学教师。他的面貌,决定了教室的内容;他的气度,决定了教室的容量。
要想教室成为学生温暖的家园,我们老师就应该向雷夫老师一样,要懂得决定教室的尺度就是我们教师自己,要用自己的面貌来改变教室的内容,要用自己的气度来提升教室的容量。我们教室要摈弃害怕,建立信任,老师要“做孩子们可靠的肩膀”;我们的教师要抛弃“贿赂”,就要让学生明白“行为得宜是应该的,不需要给予奖赏”;教育是真实的,来不得半点虚假,只有让教室成为孩子们温暖的家,教育才会变得真实!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雷夫老师创新的教育方式,把孩子变成热爱学习的天使;他热情的教育态度,把教室变成温暖的家。我们要时刻牢记“第56号教室的奇迹”,努力改变自己,用心经营好自己的教室,一定能创造属于我们教室的奇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38

帖子

155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55
发表于 2022-6-14 16:37:42 | 显示全部楼层
《正面管教》读后感
       第一次听说《正面管教》这本书正值我家孩子初中阶段,孩子的青春期再加上她学业上的压力,我们家时常弥漫着“战争的硝烟”。彼时我们也很茫然该怎样管教孩子才能减少或避免我们之间的战争呢,头疼。一次家长会上老师推荐了这本书,简直像给了一盏指路明灯。正如该书作者的女儿说的:如果你在管教孩子的过程当中,感觉到痛苦,那么一定是你的方法错了。作为父母,我们该怎样教育自己的孩子;作为教师,我们如何成为一个合格的老师? “和善而坚定”这五个字在我读完《正面管教》这本书之后,就深深地留在了我的脑海中。这本书的魅力就在于,它用平时的语言讲解作者和观点,通过具体的案例进行分析,并且还给读者提供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方式和方法,也就是作者所说的“正面管教工具”。
首先令我感触较深的就是作者提出的“和善与坚定并行”以及“赢得孩子”。孩子是随时随地都在发展和变化的社会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和信念,都需要实现自我的价值。对待孩子的方式不能简单地归结为批评和奖励,我们应该在让孩子形成良好自我价值感的基础上,培养孩子对自我的认识以及对老师和家长的认可和信赖。我们要做的不是“赢了”孩子,而是“赢得”孩子,得到孩子心甘情愿的配合。否则孩子就学会了通过观察别人的反应来判断自己行为的对错,失去了自我评价和内省的能力,从而逐渐被老师和家长培养成“讨好者”或是“总是寻求别人认可的人”。根据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这样的学生还处在道德观念发展较为低级的层面,也就是说这个阶段的儿童认为一个人的行为正确与否,主要看他是否为别人所喜爱,是否对别人有帮助或受别人称赞。但是,我们要培养的学生应该有自己的道德准则,并知道自己要如何去做的人。作者告诉我们其实想要赢得学生的合作并非难事,只需要经过四个步骤:1.表达对孩子感受的理解,2.表达出对孩子的同情,3.告诉孩子你的感受,4.让孩子关注解决问题。不过在处理学生问题的时候,我们常常犯的错误就是急躁,尤其是面对极度叛逆,并且态度非常恶劣的孩子时,往往会火冒三丈,但是仍然深信自己是对的,觉得都是学生的错。一番指责之后,能解决问题倒还好,怕就怕学生更加极端地为自己辩解,使小问题变得一发不可收拾。其实,当我们要求学生控制自己情绪的同时,我们更应该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
      书中提到的“积极的暂停”便与我们平时经常讲的“冷处理”有异曲同工之处。要想赢得学生的赞同和支持,首先就得冷静下来,任何问题都应该是在心平气和的前提之下,才能得到最妥善的解决。犯错的学生需要“暂停”下来去冷静地思考自己做错了什么,老师也需要时间去设身处地,理解学生的行为的目的或是动机。严厉的训斥或许可以迅速地解决一些问题,但是这种做法对学生却尊重,而且从长期效果来看,也是不奏效的。当然如果想将“暂停”的价值充分利用,还要遵守书中列出的四项指导原则,对学生进行训练。告知孩子使用“冷却时间”等心情好转,再在互敬的基础上解决问题。绝对不能将积极的“暂停”变成消极的生闷气。
       其次用启发引导犯错的孩子。现在的孩子大多数还是很听话的,都想要在老师面前当一个好学生,但是当他们犯错的时候,却往往不能十分坦然地面对。在大多数人的眼中,犯错都是一件不光彩的事,而且老师和家长往往更加关注于惩罚而不是问题的解决。犯了错误的学生为了避免责罚和保持良好的形象,于是短期性地表现良好,以达到弥补过错,重新获得认可的目的。但是这样的表现只是暂时性的,时间一长,就可能会“好了疮疤忘了痛”,继续犯同样的错误。然而,我们希望看到的是学生能够正视自己所犯的错误,并且在以后遇到类似问题时能做得更好。不过,首先我们自己就得学会把错误看做一个让人兴奋的学习机会。让孩子认识到犯了错之后,得到的不是自己的懊悔和老师的斥责,而是从错误中得到了哪些收获。在书中,作者给我们提供了一条行之有效的方法——用启发性的问题引导犯错的孩子。启发性的问题的首要目的就是让老师和家长停止告诉孩子答案。当孩子的思想或是行为不恰当时,帮助孩子分析接下来应该做什么,让孩子学会自己分析和总结,最终与孩子一起选择
最佳的解决方案。这种方式的好处就在于,可以减少孩子的负面情绪,从内心深处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且还能对解决方式更加认同。问学生该怎么做比告诉学生怎么做,更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当学生体会到冷静思考的好处之后,他们的自我价值也会得到相应的提升。
      对我们教师来说,正面管教既不会让学生感到屈辱,也不会让老师感到屈辱。它建立在互敬与合作的基础上,教会孩子学会对他人理解和宽容,对自己的一言一行负起责任。这样好的教育方式,确实值得我们在平时的教育教学工作及生活中中进行大胆的尝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46

帖子

338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338
发表于 2022-6-14 16:53:58 | 显示全部楼层
《静悄悄的革命》读后感
        《静悄悄的革命》这本书,我只是粗读了一遍,对于“静悄悄的革命”理解的不是很透彻。接下来,我会和大家分享一下自己的几点体会。
        一、什么是学生的主体性
        以前的教育强调教师在教学中起到主宰性的作用,学生都要服从教师的安排,这是我们现在要抛掉的,强调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性,可是现在好像所有的活动都集中在学生身上,特别强调学生的“自己解决”、“自己决定”等,这是与我们所推行的课程改革所不相符的,成为“捧”过了头的学生“主体性”。
        培养学生成为自立、自律的学习者是教育的一大目标,对此谁都不会有异议。而所谓“主体性”的神话却是将学生与教师的互动、与教材及学习环境等割裂开来,让教育成为仅仅针对学生的需要、愿望、态度等自身的性格取向来进行的神话,成为把学习理想化只为由学生内容的“主体性”来实现的神话。
        将教材、学生、教师等同时介入的教学过程中,学生自主、自律的学习必须在与教师的互动中,在与教材、与教室中的学生以及学习环境的关系中来加以认识的。学习在这四种因素的相互关系中,才能得以生成,发展,儿童的主体性不是和这一切毫无关系而独自起作用的,学生的需要、愿望、态度也是在这些关系相互作用之中形成并存在的。
        二、怎样实现学生的主体性
        1、尊重学生的不确定
        佐藤学认为:学生在认识和表现事物的同时,也在表现自己并建构和他人的联系。在这类学习中,其不确定的思考或表现与那些确定的思考和表现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课堂上经常会有不确定的回答,我们教师大多没那么有耐心去听他们吞吞吐吐、结结巴巴、像挤牙膏一样地去说。其实:不确定的思考和表现往往在创造性的思考和表现中更能发挥威力,一切创造性行为都是发自不确定的语言。课堂上,学生的思考脱离了常规思维,正在酝酿中,思考得还不够成熟,为了就发言表达自己所想,就举手发言了,这样的回答带有很大确定的成分。如果遇上这样的回答,像这种不确定的言语,最能深入到其他学生的心中,只要帮助这个学生扫清了思维障碍,其他有同样思维障碍的学生也将扫清自己对新知识认识上的障碍。表面上,教师是为某个学生扫清了对新知识的障碍,实则为许多有同样障碍的学生理清了对新知识的认识,一举多得。对于我们年轻老师来说,要保持清醒的头脑,胸怀一颗尊重儿童的心,多一点坚定,多一点信心,多一点实践,多一点思考,多一点耐心,从小小的个体开始,进行一场“静悄悄的革命”。
        2、学会倾听
        佐藤学先生提到:“善于学习的学生通常都是善于倾听的儿童,只爱自己说话而不倾听别人说话的儿童是不可能学得好的。……学习,是从身心向他人敞开,接纳异质的未知的东西开始的,是靠‘被动的能动行为’来实现的行为。”
孩子的学习是从会倾听开始的,孩子的倾听,不仅仅是倾听老师的讲解、指导,倾听同学的发言,而是在倾听的过程中接收到隐藏着的心声,从而激起情感的共鸣。
同时,倾听是需要训练的,并不是每一个孩子天生就会倾听。如何听?听什么?听时如何思?每一处细节都需要教师细腻的指导。更重要的,作为教师要能做个真正的倾听者。老师的倾听,不仅仅是倾听学生发言的内容,判断发言的对错、语言的精彩,而是要仔细倾听孩子发言中所传递出来的的心情、想法的信息,要和孩子心心相印,从而产生情感共鸣。有时课堂上,我们看到学生精力不集中,不能专心听讲,也许正是因为教师的倾听方式和听讲态度出现了问题。教师在向学生讲话时,不仅能意识到自己的言语,还能有意识地专注地倾听学生的言语,其“讲述”的行为就是“倾听”的行为。倾听有时需要等待,否则你和学生的倾听永远没有情感的交流,没有欣赏与惊喜,也无法听到语言背后的深意!在教学中,我们更多的把倾听当做是教学过程中的一种策略,但仔细想来,它又是我们每个人成长路上与人交往之道
        三、构建“学习的共同体”
        在《静悄悄的革命》这本书里,佐藤学明确提出未来学校的形象——学习的共同体。佐藤学明确告诉我们:“所谓学习共同体的学校,是指在这样的学校里不仅学生们相互学习、成长,作为教育专家的教师也相互学习、提高,家长和市民也参与学习,共同发展。”“要在教室中组织活动的、合作的、反思的学习,在教室之间建立相互开放教室,共同创造教学的合作性同事关系,确立校长的指导性,谋求学校工作的民主化,重新把学校建成一个能使每位教师既独立自主又协同合作的组织。同时,还必须进一步发展学校在与家长、市民联合的基础上的自律性。”把未来学校建设成“学习的共同体”,教室里学习的学生、教学的教师、学校校长、家长市民、教育行政者等都要参与改革和建设的工作,并且有明确的具体职责。这是先进的教育理念,也是我们将来要走的方向。
       读完这本书,它给我们的不仅仅是新思想的冲击,而是已有知识的再沉淀、再出发!我将以这本书的精神为指导,不断追求新的开始,一步一个脚印的开展教育教学工作,让我和我的孩子们一起快乐,一起进步,一起收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主题

94

帖子

376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376
发表于 2022-6-14 17:01:53 | 显示全部楼层
第42项书目:读《教育哲学》
20世纪以来,教育哲学的研究和教学始终面临着三个主要问题:教育哲学有必要吗?教育哲学是不是太抽象?有哲学就行了,何必又添一个教育哲学?
哲学对于教育活动之必要性通过对教育理论的影响而间接地表现出来,众所周知,教育活动是蕴涵着理论的,即使这些理论可能只是一些缄默的理论。从逻辑上说,不存在不受教育理论指导或影响的教育活动,就是那些最藐视教育理论的人实际上也在实践着某种形式的理论,也许可以将其称为"极端的行为主义"或"经验主义"理论。
书中有许许多多的问题值得我们去思考。比如什么是“人的存在性”?人既然存在在这个世界上,就会有很多的属性,而这些属性的总和,就是人的存在性。其中一个重要体现就是人的意识性。每个人都有意识,谁都不愿意自己的意识被别人剥夺。让别人做他不想做的事,就是剥夺他人的意识。可热衷于掌控他人意识的人不在少数。
   这在教育领域,就体现为教师的灌输,为教学设置过多的标准答案等等,都是以教师为主体,忽略了学生主体意识的一种体现。按石中英教授的话来说,就是一种“不人道的精神虐杀”,当然这种措辞有些严厉。
   我们总是想当然得认为学生的思想幼稚,需要老师在各方面进行教育,但并不意味着教师就有权力剥夺他们意识。如果这样,学生就容易人云亦云,盲目从众,丧失自我,缺乏创新意识。因此,教师不能代替学生去思考问题,用自己的意识来代替他们的,忽略他们最基本的作为人的存在性。
   教师应当要尊重学生的发言,即使错了也不急于反驳他们的观点,而是要把正确的观点陈述出来,让学生做对比,从而得出最终的答案,并且反思自己的思考过程存在那些漏洞。不能心急,为了课程的流畅,把答案直接说出来。现在的教育应当充分体现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课堂上树立主人翁的意识,教师则要成为学生与知识之间的桥梁,成为教育的引导者。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康庄大道。
   以上只是我对《教育哲学》这本书部分章节的一些浅薄认识,相信在读完全篇后,还能有更多的感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

主题

68

帖子

254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54
发表于 2022-6-14 19:16:29 | 显示全部楼层
爱的艺术
       有人说,“相爱的艺术是相同的,失去爱的人儿各有各的失误。”爱是一门艺术吗?让我们听听的心理学家艾里希弗洛姆对爱的理解。
       艾里希弗洛姆,德裔美籍心理学家、新精神分析学家、哲学家。1900年,他生于德国法兰克福犹太人家庭,是家中的独子。1922年获德国海德堡大学哲学博士学位,是二十年代“法兰克福学派”重要成员。纳粹上台后,他于1934年赴美,在从事心理咨询工作的同时,在哥伦比亚大学等学术机构讲学,并执教于高校。1980年,八十岁生日前五天病逝于瑞士家中。
       弗洛姆的思想植根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他十分重视人与社会的关系的研究。他承认人的生物性,但更强调人的社会性,认为人的本质是由文化的或社会的因素而不是生物的因素决定的。人在现代社会中普遍具有孤独感,这是人在社会中达到个性化的必然结果。为了医治病态社会,他提出通过改善人的心理,解决有关人们的劳动组织与社会的相互关系的问题,建立一个友爱、互助、没有孤独感的理想社会。除了《爱的艺术》,他还创作了《逃避自由》、《健全的社会》、《精神分析的危机》等著作。
       而在这本书中,弗洛姆提出,爱是一门艺术,要求人们有这方面的知识并为之付出努力。这首先就要求我们有独立的人格、成熟的思想和对爱的理解。成熟的爱的原则是:“我被人爱,因为我爱人。”母体的胎衣出生时就脱落,而思想的胎衣只有当我们的人格真正健全才能完全摆脱。能够给予成熟的爱就是一个人人格健全的表现。成熟的爱的发展融合了父亲的良知和母亲的良知。这样他既能相信世间有无条件的祝福、无条件的平和、无条件的爱,又明白有些爱需要自律、需要争取。
       婴孩呱呱坠地,以血缘为密码开启爱的神秘之门。这份与生俱来的珍贵礼物——爱,是哺育人成长的精神母乳。沐浴在爱的恩泽下,感受着蕴含其中的人性的美好与光辉,人格之树茁壮成长、茂盛参天。而后播洒下一片爱的浓荫,给亲人、给朋友、给世界,一份成熟的、勇敢的爱的回馈,完成一度爱的循环。通过爱的交互,清晰对生存、对生命的认知。
       爱首先是给予而不是索取。人们往往因为不被认同、不被爱而沮丧,也因此将自己囚禁在孤寂的花园中,拒绝打开爱人的心扉。这是因为他们还停留在天真的、孩童式的爱:“我爱,因为我被人爱。”给予是最高力量的表现。
       恰恰是通过给予,人们展现自己的力量与自信。当我们回味对爱的体验,父母无微不至的关怀、无私无怨的给予让身为子女的我们产生了错误的理解。我们认为被爱是理所应当的,因而当我们走向陌生的社会,面对非亲非故的陌生人,我们失去了从前从亲人获取的那种理所应当,心里的误差让刚刚脱离稚嫩的我们无所适从,因而进入思想孤寂的樊笼。
       所以,正如作者说的那样,爱是一种艺术,是一门学问,不是与生俱来的本能,只有学会爱,才能打破桎梏,收获快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机场路小学教研 ( 冀ICP备2021028907号 )冀公网安备13010502002285

GMT+8, 2025-1-12 09:44 , Processed in 0.107678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