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的朝圣——读鲍鹏山《孔子传》有感
说起伟大先师孔老夫子,大家一定都很熟悉。孔子有一个伟大的母亲,她为了把孔子培养成一个人才,忍辱负重带少年孔子到曲阜求学,最终劳累而死。孔子自幼聪明好学,人生却因为对母亲的爱而显得更加厚重和深沉。为了帮母亲分忧,孔子去作吹鼓手,靠为有丧事的人家吹奏哀乐挣一些干肉。看到这些,孔子的母亲却很担心,她怕孔子因此分心,动摇的学习的志向,耽误了学业,无法成为一个君子。她带孔子向当时鲁国非常有学问的左太史求学,左太史要孔子发誓立志于学,为了学习可以放下其他一切,包括挣干肉。孔子却放不下自己的母亲。“丘儿,拜师”母亲的声音充满关切而坚定,仅此一句话,孔子凭着对母亲无限的爱与信任,依左太史的要求发誓了。 君子,代表有德行、有学问又代表高贵,还代表丰满的人生,那时学问与生命还没有割裂。因此立志于学也就是立志修养自己的德行和学问并以之为天下苍生带来幸福。爱母亲还是爱天下,这是摆在少年孔子面前的艰难的抉择。如果没有母亲的爱与远见,孔子的一生能成为一个孝子,却无法成为一代圣贤、流传两千年多年的文明的塑造者。母亲的爱是成全。孔子的爱则是顺应了母亲的心,割舍了亲情的小爱,存养了对天地苍生的大爱和修齐治平的远大理想。 孔子在本乡本土的地方上,面对乡亲,就非常恭顺,好似不能说话的样子,从不显示自己多么高明和多么有文化。可是在宗庙与朝廷上就不一样了,有话便明白晓畅地说出来,只是说得少一些。迄今为止我读的有关于他的书不多,读完《孔子传》我觉得孔子应该 是:“厚道,朴实,善良,明智,的好人,尊古重礼,诲人不倦,博学近思的好夫子。一个真实率性的普通人!吾以一道以贯之,形散而神不散。因材施教,教学相长,有教无类!仁者乾元,本质源头!真实,纯粹,彻底!真性情!子也!” 曾读到《论语·子张》,对此我也跟我的老师谈论过里面的一个观点:君子的错误就像日食月食一样,大家看得清清楚楚,只要及时地纠正了,人们反而会更加信服——“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而《孔子传》里面也同样写到作为一个君子,最让人信服的是你知错就改,善莫大焉。在我的人生信条中也是如此,包括我对我的学生,用自己希望别人怎么对你的方式去对待孩子、身边的人! 做传者,当有一定的考据功底,有自己的价值判断,有斐然的文采。这本书应该兼具这些优点了吧,尤其是第一方面,让我对《论语》文本有了更深的理解,对孔子的一生有了清晰的轮廓。 翻开散发着淡淡墨香的《孔子传》,是一场心灵的朝圣的开始。 妹妹到了谈婚论嫁的年纪,生活中的她总是问我,“哥,你觉得一个女人应该找怎样的一个人才能过的幸福?”问题问的俗的不能再俗了,这让我想到了书中的论点,用我自己的话来说即:“嫁给可靠之人、可以托付终身之人。当然要有德有才,但还要是性格温顺持重、 不会惹乱子的人。”通过这个回答让我再次陷入思考,孔子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他可以谈论教育,可以谈论生活,可以谈论非常接地气的烟火气息!如果能穿越古代,真想见见他老人家的尊容! 在所有中国人的眼里,孔子是一个传奇。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短短38个字,是孔子一生精辟的注脚。此可谓史上最短的一篇自传,后来几乎成了每一个中国人心所向往之完美人生。看十五岁的孔子发奋“志于学”,就像我们今天的追梦少年一样,意气风发,充满理想。然我们与孔子之间隔着2500多年的悠悠岁月,却丝毫没有感到陌生和遥远。三岁丧父,“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生活的磨砺让他的成长之路充满了艰辛。孔子从一个贫贱少年,成长为一位“诲人不倦,学而不厌”的“至圣先师”,和他的三千弟子在春秋的时空里,气宇轩昂地屹立于天地之间,写下了“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的使命与感叹。孔子所达到的人生高度、宽度和厚度,2500多年来,不断被阐发;不断激励着每一代中国人,“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孔子是一支火炬。在几千年后的一个漆黑的夜里遥遥地回望,他那微弱但顽强的光辉在四面的飙风中艰难地闪耀。孔子讲过“君子不器”,是说君子不是一个只有专门用途的器具。他曾严肃地告诫学生子夏说:“汝为君子儒, 毋为小人儒。”小人儒,就是专业儒、职业儒,就是学成某一专业,以此谋生的儒。君子儒,才是真正“志于学”的儒。“志于学”的本质就是“志于道”。孔子将探究宇宙人生的大道作为自己的使命,将研究历史文化作为自己的职责,将提高自己的人格境界臻于至善作为 目标。从此,职业儒的“礼、乐、射、御、书、数”退后为“小六艺”,是小学;《诗》《书》《礼》《易》《乐》《春秋》,成为“大六艺”,是大学,是文化。孔子的“志于学”三个字,深深影响着中国的文化。至此,一个人,可以不做任何具体职业,而专门从事学术研究。这是知识独立、知识分子独立的明确信号。孔子之前,无此类人;孔子之后,很多此类人。有此类人,才有百家争鸣。知识分子不再是专家,不再是专业技术人员,职责也不再是从事某些专业技术性的工作,而是“祖述尧舜,宪章文武”,担当天下,担当道义。孔子是一个大教育家。孔子讲学的目的,并不在于养成某一家的学者,而在于养成“人”,养成为国家服务之人。所以,他教学生读各种书,学各种功课。《论语·子罕》中颜渊说:“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意思是说老师(孔子)用各种文献来丰富我的知识,又用一定的理解来约束我的行为。为此,孔子的弟子也各有所长。据《左传》《国语》中记载,当时人物应答 之辞,也常引“诗”“书”,他们交接用“礼”,卜辞用“易”。可见当时至少一部分的贵族,是受过这类教育的。然而在那个时代,只有贵族子弟才能接受这样的教育。而孔子则抱定“有教无类”的宗旨,“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他大招学生,不论他们地位贵贱,只要是主动地给他一点见面薄礼的,一律教以各种功课,教读各种典籍。孔子兴办私学,打破了官府对文化教育的垄断,使教育“平民化”“普及化”;孔子主张“因材施教”,对不同的学生,进行不同的教育;他教育学生学习知识要经常复习,“温故而知新”;他告诫学生学习态度要老实,“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还要求把学习和思想结合起来。“述而不作,信而好古”“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正是孔子给自己中肯的评价。 让我们沿着鲍老师的足迹,开启我们的朝圣之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