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场路小学“特殊学生导师制”实施方案 (2024年4月试用版) 根据机场路小学本学期的关键行动:躬身实践有效的教育,做面向个体的教育。针对各班的特殊学生,我们既要关注不同类别的学生,进行分类教育,更要重点关注学生个体,因材施教。为此我们实施“特殊学生导师制”,建立特殊学生的档案,既包括“问题学生”,也包括出类拔萃者,去除“大一统”的思想,尊重多样化、多元化、个性化。在校的所有科任老师都有“立德树人”的义务,做特殊学生的导师,帮助学生扬长避短,为每一个孩子的未来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一、“导师制”的目的意义 1.提供个性化教育,满足特殊学生的特殊需求,促进其学业和身心健康发展。 2.建立亲密的师生关系,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归属感。 3.整合学校、家庭和社会资源,形成教育合力,提高教育效果。 二、“导师制”的实施步骤 1.导师自主报名。愿意尝试着去引导帮扶学生。 2.确定学生。包括学习困难、心理问题、行为异常、家庭特殊等类型的学生。 3.导师与学生建立“一对一”的指导关系,了解学生情况,制定个性化指导计划。 4.导师根据指导计划,不拘一格,因材施教地给予学生及时的指导和帮助。 5.建立导师工作档案,记录学生的成长过程和导师的工作情况。 6.定期对导师工作进行评估,表彰优秀导师,总结经验,不断改进导师制工作。 三、“导师”的具体职责 1.做好帮扶前的准备。要根据学生个体情况,明确帮扶目的,了解学生情况,包括课堂表现、同学相处等日常表现。对于特殊情况的学生,要有针对性地制定帮扶策略。 2.灵活选择形式。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可以选择适合学生的方式,比如可以进行手工制作、体育运动,可以作为“访问学者”实行走班上课。 3.科学设计内容。帮扶时还要全面了解学生在家表现、家庭情况和家庭教育情况,给予学生发展指导和家庭教育指导,形成家校共育合力。要对学生在校情况进行客观评价,向家长介绍学生取得的成长与进步。 4.客观做好记录。导师要及时做好帮扶记录,通过多种形式对帮扶效果进行阶段性的追踪,评估帮扶效果,改进帮扶措施,及时调整和改进帮扶方案。 四、“导师制”保障措施 1.参与帮扶的“导师”拥有相当于班主任的权利; 2.学校提供必要的时间、场地等资源,支持导师制的实施; 3.建立导师激励机制,对工作表现优秀的导师给予表彰和奖励。 4.加强导师培训,提高导师的专业素养和指导能力。 5.定期开展导师工作经验交流活动,促进导师之间的相互学习和提高。 导师能够根据学生的特点、要求和问题,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支持,帮助学生正确的认识自己,学生可以在导师那里获得情感上的支持和鼓励,增强自信息和自尊心,使学生不断认识自己、发展自己,在学校形成良性竞争与乐于合作相协调的善意的教育与生态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