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场路小学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郭振洲

2022上半年机场北郡教师专业阅读

  [复制链接]

5

主题

43

帖子

219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19
发表于 2022-6-27 15:00:44 | 显示全部楼层
                                                                                                                               《问题学生诊疗手册》读后感
王晓春老师的《问题学生诊疗手册》是班主任必备宝典,这是一本集理论和实操于一体的武功秘籍。我们常常因为工作中学生发生突发事件倍感困惑,这本书能够让我们有针对性地去处理各种突发事件。
读完这本书我感受到,在问题学生教育方面,老师的态度和对细节的把握是相当重要而且关键的。
首先,对待问题学生要有耐心。在王晓春老师对问题学生和一般老师的错误分析中,可以发觉,一般老师在处理问题学生时缺乏一种耐心。当学生有问题出现的时候,老师应当先稳住事态,不要焦急做是非推断和道德归因,老师需要观看研究问题学生,来发觉问题学生的问题所在,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问题行为。然后依据观看研究来提出假设,去验证学生的问题真正原因,进而采取合理的方式来纠正学生的问题。最终,依据治疗的效果准时的反馈来评估自己的诊疗并随时对其修正。
在对问题学生的诊疗上,还要有一种积极向上的心态。积极的方式,无疑促进了问题的解决,并能带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在“早就会了”这类问题学生的诊疗上,王晓春老师的心态就很积极。王晓春老师并没有要求这类学生要像正常学生一样规法规矩的上课,而是给这类学生开拓“特区”,允许他在课上不听老师讲课,去学习更深的东西,或看课外书。这样他的小说小动就可以削减许多了。当然这样的处理需要老师有相当积极的心态,而且要有洞察学生的能力。随时发觉学生的思想波动,假如发觉给他开拓了“特区”之后,他的学习成果下降了,要准时与他沟通,交流,让他自己做出选择。
积极的心态是可以传递的,而且积极的处理方式会带来积极的结果。当一个教师的心态积极的时候,他会无形之中影响学生。
在全书中,还可以发觉,王晓春老师特别注意细节。王老师对学生的问题行为上进行了很具体的分类。而这种分类,是需要对问题学生的问题行为进行细致研究,并对问题行为的细节进行把握的。比如说,王老师归纳总结了12种“顶撞老师”类型,这12种类型,是王老师依据“顶撞老师”这一行为的细节,归纳总结出来的。再比如说,王老师提出,老师应当通过观看学生表情这一细节来区分“临时顶撞”和“蓄谋顶撞”。临时的顶撞是突然的愤慨造成的,学生可能涨红着脸,一副不满、委屈的样子,还夹杂一些恐惊,说话甚至会结结巴巴,语无伦次,答非所问,这是一种类似失控的状态。蓄谋的顶撞则不然,因为学生早有预备,可以看出他的表情相当镇定。而且回答教师的问题会比较从容,脸上有时还会写着挑衅和得意。而这些依据细节的分类,是为了让老师确定面对的问题学生是哪类问题学生,这样有利于老师对问题学生的教育。在实际操作上,老师诊断问题学生的真正问题所在,全面了解学生状况和依据治疗效果的反馈来准时转变自己的诊疗手段,这都是需要留意细节的。所以,老师要做好问题学生的教育,就需要留意问题学生的细节。
问题学生的教育是一件长期而又艰难的任务,需要我们用自己的智慧和持之以恒的态度,用爱心来浇灌那畸形生长的花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31

帖子

145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45
发表于 2022-6-27 15:27:53 | 显示全部楼层


   读《夏山学校》有感




本学期我读了教育专著--《夏⼭学校》,文中讲述的是一所真实存在的学校,这本书的作者也是夏⼭学校的创办⼈“A.S.尼尔”,尼尔先⽣所创办的,由于这种学校所倡导的教育理念和我们现在进⾏的教育有很⼤的区别,所以此类学校存在的较少,在夏⼭,孩⼦们是被⾼度尊重的。创办者尼尔和他的妻⼦共同的办学理念是“创造⼀个不是让孩⼦们来适应学校,⽽是去适应孩⼦的学校。”
反观我们现在的教育,往往家长和⽼师对孩⼦具有很⾼的期望值,成绩⼀定要名列前茅,翻过的错再犯就要惩罚等等,⽼师的压⼒很⼤,孩⼦的内⼼也⼀直很焦虑,甚⾄对⼯作学习产⽣了恐惧感。⽗母把⾃⼰的价值观强加给孩⼦,剥夺了他们⾃⼰去发现去探索去体会去享受的权利,更培养出⼀个个没有个性没有⾃我的⽊偶⼈,他们失去了快乐⾃然的天性,他们永远在那个的真实的⾃我和被扭曲的⾃我两者中间做各种冲突和⽃争。他们的问题严重影响了⾃⼰的`⽣命质量,并会带给下⼀代。
教育孩⼦不是为了迎合社会,⽽是让他们⾃由地按其本性去发展和⽣长,要他能真诚的⾯对⽣命的本质,快乐地享受⽣命的乐趣,积极实现他⾃我的价值!每个⼈对成功有不同的定义,我想被⽗母和学校的模型塑造出来的孩⼦,可能有好⼯作⾼收⼊⾼学历受⼈尊敬就是所谓的成功。但我想对那些顺应其⽣命发展规律⾃然⽣长起来的孩⼦来说,快乐真诚⼼中充满爱做他⾃⼰真正想做的事就是他的成功。电影《天使爱⽶丽》中的那个餐厅服务员Amily尽情的享受⽣活中的点点滴滴,做⾃⼰喜欢的事,给他⼈带来快乐,努⼒的寻找真爱,她真诚的⾯对⾃⼰的内⼼,她⾃由快乐的⼼纯洁得就象天使⼀样在天空飞翔。
在孩⼦⾯前,我们要怀着⼀颗谦卑的⼼。只有我们⾝体⾥的道义和真理是⾼⾼在上的,但我们是平等于孩⼦们的,甚⾄要以仆⼈的⾝份来“服侍”好他们。我要向他们学习,我们要和他们⼀同学习和成长。读着《夏⼭学校》,我的思想也随着不断翻腾着,很多教育中的问题让我们思索和反思,它像⼀个新⽣⼉⼀样,慢慢的在我们体内⽣长,长成⼀个新的“夏⼭学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51

帖子

182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82
发表于 2022-6-27 16:22:13 | 显示全部楼层
《教室里的正面管教》有感
学生处于小学不同的学段,其身体、心理等发育特点不同,课堂表现不同,教师所感受到的氛围也大不相同。怎样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培养良好的课堂气氛呢?《教室里的正面管教》指出:“正面管教是一种既不惩罚也不娇纵的管教孩子的方法。孩子只有在一种和善而坚定的气氛中,才能培养出自律、责任感、合作以及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学会他们受益终生的社会技能和生活技能,才能取得良好的学业成绩。”
和学生建立情感联结是非常重要的。作为一位教师,我们总是有各种各样的苦恼:明明自己很关爱学生,但得不到学生的认同,他们对自己的教育要求完成的并不好。书中提供了丰富的案例,让我明白了因为自己的言行让学生感受不到被关爱,师生理解的层次不同。书中介绍了几种和孩子建立情感联结的方法:倾听并认真对待孩子们,进行一次野外旅行,欣赏独特性,通过尊重学生的课外兴趣来建立情感联结等方法帮助学生们体验到关爱、归属感和自我价值,是一位老师所能做到的最有效的事情。
师生之间的相处,尊重是前提,师生间有了彼此尊重,平等对话,才能“赢得”学生的心,让教育从“心”开始,发挥它应有的作用。正面管教的方法不仅有助于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品质,在班级管理和处理突发性课堂事件中,也是很有帮助的。坚持“坚定与和善”并行,在以后的教学和课堂管理中积极地应有正面管教的方法,相信能让师生关系更加和谐,学生心理更加健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50

帖子

214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14
发表于 2022-6-27 17:04:59 | 显示全部楼层
《孔子传》读书分享

  《孔子传》是鲍鹏山老师在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的一本著作,中国孔子基金会副董事长王大千先生为这本书做了序言,字里行间表达了对于这位先贤“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的热切之情。孔子之所以能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跨越历史的时光,继续影响着后人,一定是凭借着他独特的魅力、深邃的思想。
这本书更多的是在讲孔子的生平,孔子三岁丧父,自幼孤苦,与母亲相依为命。但他接触到礼乐时,乐此不疲,丰富了他的内心世界。即使孔子在士族大家季氏的邀请中被拒后,内心仍是愉悦:“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可见青年的孔子受挫后并没有先责怪他人,而是立志温习学习的内容,继续提高自身的内在修养。所以他才能在三十岁时创立私学,与学生亦师亦友。
   步入中年的孔子的知识越来越丰富,能巧妙的回答各种问题。但他坚决不接触有关神鬼的话题,他认为若倾于神鬼,则国亡。孔子此时的言论最具有力量,他常常权衡所有的方面和利弊断言,例如他会考虑到人性和法律;同样,决断也要有分寸,要节制。孔子这一生也并不是从无败绩,他也失败过,最失败时,曾被人嘲讽为“累累若丧家之犬”,可是他欣然接受。依然坚持着心中的理想,“知其不可而为之”明知做不到却还要去做,他认为人要有一点锲而不舍的追求精神,许多事情都是经过艰苦努力和奋斗而得来的。做学问这样,做人也是这样,五十岁的孔子被流放在国外,进行了长达十四年的周游列国,先后辗转了七国,归来已经接近古稀之年,然而他并没有为此悲伤,反而渐渐意识到自己的使命传承礼乐文化,铸造人们的精神家园。孔子的思想好像在告诫我们,要避人不避世。即使厌倦世俗,也要默默奉献自己的一份力,这也是每个人的天命。
  孔子的弟子曾子对士进行了阐述,曾子说“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士作为一个读书人,必须志向远大,意志坚强,因为自己责任重大,需要长期艰苦奋斗,这也是对孔子一生的概括。孔子这一生都是把追求仁、推行仁、实现仁政作为自己的任务,并且要把仁政作为自己的重任,一直到死才会放下。孔子随岁月逐渐衰老,生活的经历也更加丰富。他能笑对别人的任何言语,“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并冷静分析,坚持自己的立场,不人云亦云。孔子曾道:“所谓一个人的高尚情操,只有忠和恕二字。忠乃对君子忠诚;恕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故而此时的孔子内心自由,又有自身的行为约束……
   孔子不仅是一位学者、教育家,更是一位政治家、思想家。他之所以被称为圣人,在于他具有高尚的情操与内在的自身修养,并且能够在人生的每一个阶段,不断提升自己的境界。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我们也要不断磨练自己的情操,首先要心平气和,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其次,要做到知礼,懂礼,守礼,用礼;此外,还要增强自己的判断力和巧变力,在遇到任何困难时,坦然应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

主题

47

帖子

206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06
发表于 2022-6-27 17:23:31 | 显示全部楼层
《爱心与教育》以心灵赢得心灵,以人格塑造人格”这是李镇西教师的教育名言,也是其教育的宗旨和指导思想。《爱心与教育》这本书也是作者爱心与智慧的升华,也是一曲用爱心来谱写的教育之歌!爱心成就梦想,爱心传递希望,爱心唤醒力量,爱心铸就辉煌。陶行知先生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因为有爱,我们才有耐心;因为有爱,我们才会关心;因为有爱,我们才和同学心贴心。让我们的爱心化甘露,去滋润每一位学生的心田,让我们的爱在每一个学生心间生根发芽,直至爱满人间。李镇西老师在《爱心与教育》中也说过“当一个好老师最基本的条件是拥有一颗爱学生的心!”“爱心和童心,是我教育事业永不言败的最后一道防线。”在读过之后,我的体会更加深刻。是的,正是因为一颗爱心才使我快快乐乐守在学生身边,也是我具备了一颗童心,随时随地在学生身边体会幸福与快乐;而童心也使我更近距离的接近学生的心灵,在学生心灵中写下美妙的诗行,互相传递爱心,传递幸福。只有心灵美好,身边的一切才会变得美好。正因为有爱心,调皮的学生我不会责怪,反而我会因为他有自己独特的想法而去鼓励他。我也没有老师的架子,学生的任何真实的想法都可以跟我说,我是他们倾诉最好的对象。我会用自己的经历引领学生的成长,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有的时候有些孩子的想法很冲动,有时候你的好意他可能会误解,甚至说一些话中伤你。不过我还是会理解他,我又给他时间,给他表现的机会,遇到事情再次教育,不厌其烦,有一天他会明白老师的良苦用心。遇到问题,我会先假设自己是那个学生,我希望老师说怎样的语言,怎样解决这个事情。换位思考,我总希望每件事情的处理结局都很美好。有时候只有一点爱心还不够,只有拥有足够多的爱心才会在教育中起作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38

帖子

105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05
发表于 2022-6-28 15:37:01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47

帖子

230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30
发表于 2022-6-28 19:43:31 | 显示全部楼层
《问题学生诊疗手册》读书分享
作为一名教师,教师的专业素质是非常重要的。作为教师要多看教育类专著。这学期,我阅读了《问题学生诊疗手册》。  
王晓春老师的《问题学生诊疗手册》这本书是直接把“问题学生”分成15类,逐一进行研究、分析,对教育在过程中一些做法提出合理化建议,结合11个有代表性的经典案例加以说明。似乎觉得有些例子在自己的学生身上也出现过,或者曾经也遇到过类似的一些问题,静下心来,找到问题的根源,最终把问题解决。
问题学生一直是教师做好教育工作的重点,也是教师在教育过程中最费时间和精力的一大难题。王老师从教育的大前提出发,分析了当前教育的大环境,提出了教育的三种类型:权利型教育、道德型教育、聪明型教育。指出了当前教师对问题学生的教育必须从教育理念出发由权利型和道德型向聪明型转变。既为了教师更好的保护自己,又为了更好地开展学生的问题教育。也许在许多老师看来,学生上课不听,就是“不想学”;不好好写作业,就是“没有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不守纪律,就是“成心捣乱”;成绩一下降,就是因为“松劲”了。总之,他们能把所有的问题都简单地、习惯地归结为觉悟问题、道德问题、认识问题、是非问题,好象只要“认识”提高了,一切问题就都解决了。其实许多学生的问题并不仅仅是这样而已。假如学生对学习的重要性认识是足够的,而成绩一样没有办法提高,那么必然会影响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影响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进而改变学生对学习的观念。假如学生上课不听讲,而教师有只知道一味的训斥却不站在学生的立场关心学生的身体、心理和家庭情况,那么面对教师的训斥只能引起学生对教师的反感和对教师教育的反感。假如学生的不守纪律教师只能是批评、呵斥,而不考虑学生的自尊心是否会受到伤害,不考虑学生不守纪律的实际情况,那么,这样的教育也只是苍白无力的。
学生的情况千千万,想用千篇一律的爱,解决形形色色的问题,显然是不行的。有些问题需要有恒心,需要长时间的跟踪指导,会有多次反复,你只有付出智慧和艰辛的努力,才有希望达到理想效果,因为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有时还需转变家长的观念和习惯做法,针对出现的问题,及时诊断,尽快转变不良情况。
教育是细水长流的过程,没有哪一种教育方式可以立竿见影,都是需要时间的。教育问题学生,需要的不仅仅是爱心和耐心,更重要的是智慧,遇到问题要先问“为什么”,再问“怎么办”,进而对症下药。王老师就这样从教育的背景出发、从学生出发,为教师做参谋、为教师做领航,为我们的教育指出了一条阳光大道。读了《问题学生诊疗手册》,我受益非浅,并将继续关注各类教育书籍。同时我也将在我的教育岗位尝试并运用聪明型的教育方式,为更好的开展工作而努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36

帖子

150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50
发表于 2022-6-29 09:47:29 | 显示全部楼层
皮亚杰《儿童心理学》读后感

    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现给读者关于皮亚杰收集数据的资料,其中关于他与自己三个孩子的记录。这些资料呈现出皮亚杰陪着孩子玩耍的一个个温暖画面,通过用心的记录变成今天这一段段温情脉脉的文字,着实让我改变了对科学研究的看法。原来,科学研究也可以这么有温度!
    相信,这位大师不仅仅是世人眼中令人高山仰止的存在,也是他的孩子们心目中独一无二的好爸爸!
    以下整理关于皮亚杰相关理论中一些术语的定义:
    1.智力:按照皮亚杰的定义,智力是生物适应的一个特例。它指的是这一适应带来的心理过程上的变化,而不是个体在认知能力上的差异。
    2.适应:所有生物有机体为适应环境需要而进行调整的天生倾向。
    3.图式:建立在感觉运动或思维基础上的基本认知结构,个体以此来获得其经验的意义。
    4.同化:是个体把新经验吸收进已有的图式之中,从而转化新获得的信息,以适应已有的思维方式的心理变化过程。
    5.顺应:是个体调整以存在的图示来适应新的经验,这样就调整了以前的思维方式,以适应新的信息。
    6.平衡:个体的图式与环境相平衡。当不平衡时,需要重新调整图式。
    此外,本章内容最精华之处在于作者对皮亚杰理论的评价总结,相较马修斯在他的著作中所提到的皮亚杰忽略了儿童的特殊性,我觉得这本书,对于皮亚杰的评价更为中肯。
    皮亚杰的伟大之处在于他不是一个闭门造车的理论家,他所有的理论基础都建立在坚实的观察之上。他的理论既是他产生的经验材料,又是经验材料的理论解释。他的主要贡献在于提供了一个理论框架,在这个框架中,他不断用共同过程来解释不同的认知功能,从而把他们联系起来,而且追踪了儿童的认知功能从一个年龄段到另一个阶段的发展,显示出儿童认识世界的能力,从出生到成熟是基本延续的。
    当然,他的理论也存在着各种逐渐明显的缺点,在这一点上已经有很多心理学家啊,通过实验得出了一些差异化的答案。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第一是皮亚杰在儿童能力上过度的悲观主义,通过使用不同的、更有意义的任务,研究者们发现儿童成功完成任务的年龄比皮亚杰认为的年龄要早很多。第二是皮亚杰提出的发展阶段:大量的证据显示,认知功能的转变远不是那么那么突然发生的,而且,也不像皮亚杰阶段模式认为的那样,认知的各个方面会全部发生变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51

帖子

212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12
发表于 2022-6-29 10:30:37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天我和大家分享的是 于永正老师的《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我的为师之道》,读完这本 于老师的封笔之作,我认为于老师之所以深受学生们喜欢是因为拥有这几大法宝。
法宝一:做“甘草”
法宝二:让每个学生都感到我喜欢他
法宝三:童心未泯
法宝四:行无言之教
法宝五:正确激励学生
法宝六:把课上的有意思
法宝七:老师应该成为“文化人”
我主要从这其中的两大法宝展开我今天的分享
法宝之一:让每个学生都感到我喜欢他
每个学生都十分在意老师是否注意他,十分在意老师对他的态度,内心深处都渴望老师喜欢他。
于老师说:如果我们能做到喜欢每一个学生,教育无疑会进入一种别样的境界。但是,做到这一点,很难,至少我做不到。
在教育的现实中,我们允许老师不喜欢某些学生,但不允许不尊重学生。尊重是做人的第一原则,也是教育的第一原则。
美国教育家 托德·威特克尔说:不强求你喜欢每个学生,但要做出喜欢他的样子。如果你的行为并不说明你喜欢他们,那你无论多么喜欢他们都没有用。但是,如果你的行为表现出你喜欢他们,那么,无论你是否真的喜欢也无关紧要了。
这段话的关键词是“样子”和“行为”。“样子”我会做,因为很简单
◆讲课时,我“眼观六路”,会用亲切的目光看着每个学生;
◆学生回答问题时,我会以专注、期待、鼓励的目光看着发言的人;
◆我会把一些较易回答的问题请学有困难的学生回答,或请他读读课文中的某一段话;
◆对学习吃力的学生我会随机耐心辅导,尤其不能忘记学有困难、性格内向的女生,因为她们不善于甚至羞于表达自己的诉求;
◆学生的红领巾歪到一边去了,我会为他扶正;
◆课外活动时,我会加入学生跳绳的行列;
◆课间,我会找调皮男生掰手腕,并让他用两只手!
用手来表达“喜欢”的意思
·用手摸摸学生的小脑袋;
·用手轻拍一下学生的肩;
·向学生跷起大拇指;
·做些提示性动作
……
伴随这些“样子”的,是于老师的微笑。微笑已经成为于老师的一张名片。脸上有笑,学生就有亲切感,而无惧怕感。当然,微笑有时也会从脸上消失,但,于老师会很快找回它。
于老师班还有各种各样的“大王”,如“故事大王”、“作文大王”、“读书大王”、“书法大王”、“数学大王”、“跳远大王”、“跳高大王”等等。多数是根据条件评选的,也有个别的是于老师“封”的,如“热心大王”、“动脑筋大王”。凡评上的都有奖状和奖品,奖品是于老师买的书。每本书都有于老师的题词和签名,并盖有印章,以示郑重。
喜欢是相互的,老师喜欢学生,学生会加倍喜欢老师。
老师应该成为“文化人”
一个老师能否在学校、在学生中站住脚,能否在教育教学中取得好成绩,成为学生喜欢的老师,最终取决于他的文化。
“文化”是什么呢?
首先,老师要读书。不仅仅是《论语》、《学记》、《道德经》等经典读物,扩而大之,要读读经典小说,背点古典诗词,还应该读读外国教育家和文学家的书。做老师的,还得订阅报纸、杂志,从中及时了解教改的前沿信息,了解国家大事、世界大事。胸中没有世界、没有国家,或者对世界大事、国家大事知之甚少、漠不关心,都很难成为出色的、学生喜欢的老师。
最明显的,读书可以改变人的“话语方式”。于老师认为他的简洁、朴素、明快、流畅、幽默的话语风格,得益于 读老舍、读徐怀中、读赵树理、读冰心、读张天翼、读孙犁等作家的书。
更重要的是,读书让他得了很多知识,明白了许多道理,并影响、规范着他的言行。
“文化”的“文”,除了书外,还包括艺术。
于老师在文中提到没有艺术的教育是残缺的教育。实事求是地说,我之所以成为一名学生喜欢的老师,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艺术修养的支撑。艺术修养提升了我的审美情趣,丰富了我的情感,让我拥有了包容的心和开朗、随和的性格。我的悟性和灵性,有一半儿来自艺术。
做“文化人”,还包括读大自然这本书。
一个不爱大自然的人,不懂得欣赏大自然之美的人,在春寒料峭之时,看到迎春花绽放,而无动于衷的人,他的精神家园一定是荒芜的,情感世界一定是空虚的。
大自然是伟大的艺术家,它奉献给人类的许多美,令人叹为观止。即使是一朵小花,细细看,认真想,也有无限的玄机与情味。
大自然这本书,学生也不可不读。
于老师带学生去过山东邹城的峄山,领略过那里的奇石、奇洞、奇泉;带学生游览过安徽萧县的皇藏峪,了解了拔剑泉、皇藏洞等美丽的传说;带学生去过农村,欣赏秋天的田园风光,认识、了解玉米、花生、棉花、高粱……各大公园举办的花卉展,于老师从不放过,带领学生去参观。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在于老师的引领下,学生发现了美,玩出了文化。这样的赏玩,不但陶冶了学生的情操,而且让他们有了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
望着飘落的杏花,看着袅袅的垂柳,于老师随口吟出了一句“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学生随即应了一句“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岂不美妙?岂不是一种意境?
当大自然的美融入了学生的血液,不也会外化出一道“绚丽的风景”吗?
老师们,于老师的这些法宝需要我们细细品味,细细琢磨,慢慢感悟,最后用于老师的话与大家共勉:"既然命运让我们做了教师,就让我们做学生最喜欢的老师,做最好的自己!因为生命于我们只有一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

主题

46

帖子

272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72
发表于 2022-6-29 12:06:12 | 显示全部楼层
《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读后感
做学生喜欢的老师,是每一位教师的愿望。作为老师,想让一部分学生喜欢你很容易,但是让所以学生都喜欢却很难做到。无论学生是否喜欢老师,作为老师,首先需要具备个人魅力,独特的个人魅力能吸引学生;其次,需要具备同家长沟通的智慧和技巧,在业务上,需要具备教学的智慧、教育的智慧,还需要有发展的眼光、博爱的胸怀和独特的视角等等。
做一位让学生喜欢的老师,须做甘草似的教师,温和而宽厚,放下架子,以平等博爱的态度对待每一位学生,并且严而有爱。教师的行为能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且影响深远。
班里有个学生,被其他学生号称“大喇叭”。这个学生不光是说话的声音特别大,而且还有接话茬的毛病,每次接的话都偏离教学主题,影响了课堂教学。对于这样的学生,用于永正老师的“甘草”理念,带着一颗宽容的心,较为温和地去处理,既批评了他的行为错误,过后找个合适的机会,又适当地表扬了他。让这个学生认识到老师批评他是在教育他、帮助他,从而避免产生敌对。
要想做一名学生喜欢的老师,绝非一日之功,教师当从自身做起,加强个人修养,提高教学能力,相信在不远的将来必定能做一名学生喜欢的教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机场路小学教研 ( 冀ICP备2021028907号 )冀公网安备13010502002285

GMT+8, 2025-1-12 12:14 , Processed in 0.103304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