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清单
一、作为老师,我与学生的相处守则清单 作为一名教师,“传道、授业、解惑”。作为一名班主任,要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和学生成为朋友。
1.坚守师德底线,关爱学生,不打骂、侮辱学生,不做有害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事。
2.学会换位思考,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扔掉|“统治者”和“发令者”的身份,考虑学生的感受和感情。
3.做学生的倾听者,六年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和叛逆期的萌芽阶段,他们心中会有越来越多的“小心思”,“小秘密”。当他们想倾诉内心的情绪时,我要肩负起倾听者的角色,帮助他们找到正确的方向,正确的方法。让他们拥有自信和笑容。
4.和学生交朋友,新型的良好师生关系,一定要摆脱“教师权威”的思想,想和学生做朋友,要多和学生沟通,给他们亲切感和温暖,这样学生才能愿意接受老师,才能接受老师的教育。
5.欣赏学生,赞美学生。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闪光点,老师在日常教学和生活中,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并表现出老师对于学生的欣赏。无论大人还是小孩,都愿意听夸奖和赞美的话语,所以不要吝啬你赞美的语言,它会给学生带来极大的鼓舞,也会让学生在面对问题时更加的自信与积极。
6.以真心换真心。在日常的工作中,老师要少些套路,对学生坦诚相见,拿出真心来对待学生,才能和学生拉近距离,学生才会喜欢老师,才会愿意听老师的教导,愿意和老师分享自己的事情。
二、作为老师,我与家长的相处守则清单
教师与家长相处,还是由于学生这根“风筝线”。和家长沟通的目的在于沟通学生的情况,促进学生的学习进展,促成家校合作;了解学生的思想变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1. 理解学生,对学生进行多元化的评价。每个学生都有优缺点,学习知识其中的一项,不以成绩论英雄,学生的各个方面都要作为评价的依据。 2. 沟通学习进展,促进多方合作。对于有些自控能力差的学生,需要老师和家长双重监督。所以,教师有必要与家长沟通最近的教学进度和作业安排,让家长知道他们在做什么,然后更有针对性地监督学生。 3. 适当的态度。在和家长沟通时,无论家长的身份是什么,都应当平等对待。沟通的问题无论是学生犯错误,还是学习不刻苦,作为老师,要以平和的态度去和家长沟通,让家长了解到学生在学校的真实表现,从而更好的实现家校共育。 4. 与家长口径一致,不用刻意回避学生。和家长沟通的时候,最好让学生在场,让学生看到老师和家长都同意一件事,学生会更加的信任老师和家长。并且可以感受到老师和家长的沟通是在帮助自己成长,从而在面对问题时更加有信心。
三、我每天可以和孩子们一起做的事
1.聊天。除去上课时间,做操和课间是和学生沟通的零散时间,我会利用这些时间帮助学生解决他们之间的问题,了解学生最近的心理动态。
2. 阅读。和学生阅读同一本书,从而了解到学生的见解与老师有何区别,在面对这些区别时,找出问题,解决问题。 3. 劳动。和学生一起打扫教师和卫生区的卫生,使我们的“小窝”更加舒适,干净舒适的环境才能更好的工作和学习。 4. 游戏。学生在体育课或者课间进行室外活动时,可以和他们一起跳大绳,打篮球,融入到学生中间去。
四、我看到别人学的同时也想学习的兴趣 线描、羽毛球、中国画、插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