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吴旭 于 2024-6-30 16:15 编辑
《人是如何学习的》读书推荐 1.新时代的教育目标是让孩子学会批判思考、表达自我和解决问题 这本书的总体目标就是让我们“在真正意义上尊重人的主体性,激发人的潜能和创造性,便于人与人的交际与合作,然后产生一种崭新的教育观念和学习模式”。在20世纪初,我们教育的核心基本上就是读、写、算。我们过去说,这个人接受过教育,能认识字、会算数,这就够了。所以长期以来,人们的教育就只是停留在读、写、算这些技能层面。但是到现在你会发现,同样是会读、写、算的大学生,毕业后就业的方向千差万别,甚至有很多人做着一些根本不需要读大学也能够做的工作,人的差别怎么会变得这么大? 2.教育的三个重要目标 因为现在的教育复杂性提高了,所以我们所要追求的教育目标主要有三点。 第一个教育目标是:能够帮助孩子学会批判性思考和阅读。 什么叫批判性思考与阅读呢? 有一本书叫《思辨与立场》,讲的就是我们能够学会反身,学会反思,学会看到自己跟他人在思维当中是不是有不周严的地方,这种批判性思考的能力是我们要通过教育来传递的。 还有一本书《学会提问》,也是专门讲批判性思维的,告诉我们如何进行信息的精简,确保信息能被自己吸收和消化,我们很多时候都是在一堆信息里面进行淘金,就是把最精华的知识抽取出来,确保自己的获得的信息就是自己真正想要的,而不是泛泛地浏览信息,因为泛泛地浏览信息,虽然很舒服 ,但是对成长的意义提升不大。 反而我们慢下来,认真思考会更有效率,思考质量会特别快。 第二个教育目标是:清晰有力的表达观点。 对于知道的事情,我们能够讲出来,能够跟别人说清楚。 第三个教育目标,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 这本书的开篇有一个著名的隐喻:有一条鱼待在池塘里,它很想知道池塘外面的世界是什么样子的,后来它的一个小蝌蚪朋友变成青蛙,蹦出去了。它就跟那个小蝌蚪朋友说:“你出去以后给我讲讲外面的世界到底是什么样的?”然后,这个小蝌蚪朋友变成青蛙跳出去后,看了一圈光怪陆离的世界,就回来跟这条鱼讲,说:“我见到一个动物叫奶牛,这个奶牛是什么样的”。但是在鱼的理解中,奶牛就是长着两个巨大乳房的鱼。也就是说,青蛙所描述的奶牛和鱼所想象的奶牛是完全不是一回事。青蛙说我见到一种动物叫人,这个人可以走路。但在鱼看来,人就是一种用鳍走路的动物。这个隐喻告诉我们什么呢?给我们的启示:你没法告诉鱼,外边的世界到底是什么样的,因为鱼对外部世界所有的理解,都是从鱼的出发点来理解的。这个叫做什么?这个叫做前知识,或者前概念。 3.本书的三大发现 第一个大发现:前概念。 本书的所有研究都是基于对前概念的理解所展开的。最典型的前概念是什么?比如说:小学老师在教小孩子们学地理,告诉他们“地球是圆的”,你看这话出错了吗?没说错。但是你让小孩子画地球是什么样子的,小孩画出了一张煎饼。因为小孩感觉地是平的,他们从小没有感觉到地球是一个球体,这个时候,你告诉他,地球是圆的,那么小孩能想象出就是一个平面的圆。这个在很多幼儿园,小学里面都会出现,就是因为我们并不知道孩子的前概念,所以我们觉得自己讲的很清楚了,我们讲“地球是圆的”,这个没错,但是孩子的理解就是完全不一样的。因为有前概念的东西在这儿,对于教育者来讲,不能做单向的输出,如果无法建立在对方的前概念的基础上来互动地教学,你是没法准确地传达信息和知识的。 第二个发现是:了解原理才能更好地解决问题。 我们以前觉得学习东西,手把手教你就可以了,我怎么做,你就学着怎么做就可以了。 所以,过去的很多师傅带徒弟,带出来的都是手艺人、匠人,但是有个说法徒弟们的手艺越传越差,因为徒弟没有理解原理,只是单纯的学操作方法。操作方法在传递的过程中,信息就会不断地减少、损失,所以传着传着,到最后就没有了。那真正能带来发挥的是什么?发挥其实指的就是迁移。比如:你在这儿学会了做轮子,如果你了解原理的话,你说不定能够造出履带,你说不定能够从两轮车变成三轮车,这个叫做迁移。所有学习教育的目的,是希望被教育者更有效地迁移知识。我们学习的加减乘除,能够把他运用到公司的管理,能够用到各个领域,叫做迁移的能力。 第三个发现 元认知很重要。 元认知就是对认知的认知。“对自己认知的认知”,这种能力叫做元认知能力,这个能力非常重要。有一个很著名的达克效应。当你对自己的无知是无知的时候,这时你就不会反思,就不会反省,也不会觉得自己应该学点东西。 学习的目的就是为了知识和能力的迁移。 4.教学的五个启示 第一,要有意义地去做知识的组织。 什么是糟糕的老师?照本宣科拿着书念,一条、两条、三条,然后你就得拼命记,这时候你觉得很困难。但是如果你能够理解这中间的规律,这中间到底是怎么组织起来的,这就叫作知识的组织。我们需要对知识做有意义的组织,串联起来以后,你马上就觉得轻松了、理解了。 第二,要考虑到情景和知识的提取,也就是应用的问题。 你所做的所有教学活动,都要考虑这个人离开教室以后怎么提取知识,这些知识在他的生活中怎么反映出来。 第三,如何让人们提取知识变的自动化。 提取知识一般有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费力。什么叫费力?刚学完就考试,就叫费力。你提取这个知识得不断地想、琢磨,甚至要查书,这个就叫做费力。第二个阶段:叫不费力,你能够轻松一点。第三个阶段叫自动化。自动化就是知识自己跳出来,你想摁住它,都摁不住。比如:你现在上去开车,我让你假装不会开车,很难,因为你就是会,你不自觉的就会把那个知识提取出来。所以,我们需要让孩子学习知识以后,最后达到近乎自动化的状态。 第四,怎么有效地打破知识的诅咒? 怎么有效地让专家把知识说清楚呢?有一个教学方法:“用新手来挑战专家”。你找一些对这一行完全不懂的优秀新手,但是他作为一个优秀的新手,在别的领域很强,那么让他来挑战专家,问专家这个事情怎么办?那个事情怎么办?有什么问题,这时候你才能够发现新手的盲点到底在哪儿。我们很多老师不理解新手的盲点,就像上面那个数学老师一样,觉得这都很简单啊,这多明白!但如果让新手不断地提问,来挑战这个专家的话,很有可能能够帮助专家把这些知识转化出来,让大家能够更容易理解这件事。 第五,要拥有适应性的专业知识。 有一个很有名的故事:日本做寿司特别好的有很多老师,其中一个老师好在哪里呢?他教出来的学生特别标准,只要你跟这个老师学习,你一定能够做出标准化的寿司,请问这是不是一个好老师?他能够保证你的寿司是标准化的。但是另外一个老师更厉害,被大家封为寿司之神。为什么呢?因为他能够根据进来的不同的人,做出不同的寿司。这个人应该吃什么样的寿司,根据今天的情景,根据今天的食材,根据你们的心情,你们穿的衣服,我现场发挥,给你们调配,做出不同的寿司。这就是拥有适应性的专业知识,能够因为环境的变化而变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