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场路小学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张玖岗

个体的英雄之旅:社会化

[复制链接]

1

主题

19

帖子

153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53
 楼主| 发表于 2024-10-9 11:31:23 | 显示全部楼层
B01人的社会化是从自然人的动物随意性过渡到与其生存环境交往的群体合作性过程(纯属个人理解)。
1、社会化过程,是形成带有明显个性的人格特征,构造出不同爱好、不同能力、不同气质的个体,以满足社会分工和合作。
2、社会化过程,也是社会角色学习的过程,形成人类社会群居分类的社会结构模式,从而在社会结构中充当某一角色,并承担着在宇宙中完成生命延续的特定责任、权利和义务,这形成了不同的行业:工业、农业……
3、社会化和文明与自性(自由)相关,文明是人类在200万年的自性中与自然交往形成的对生存规律的认知和适应,同时使人变得没有自然人那么自由了,儒的思想在中华文明中占据了很深的基因代码式的遗传,文明,在口口相传中,在书籍的文字中。

社会化,认识自然、与自然互动,自然是周边自然发生着的自然:有山有水、有天有地、有人有物、有思有想、有情有义、有爱有恨,有你有我还有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19

帖子

153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53
 楼主| 发表于 2024-10-12 07:09:21 | 显示全部楼层
F01学校在个体社会化进程中的中介作用
当家庭中的父亲把婴孩从母亲身边分离开之后,也是婴孩可以进入学校的时候,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这些学校分级、分阶段帮助婴孩从家庭中走出来,开扩视角,学习知识与能力,认识自然与社会关系,逐步完成基本的社会化准备。
小学阶段
如果一所学校,一个老师,能够让家长知晓这个阶段婴孩心灵发展的主要内容,并在学校的教育中加以影响,婴孩将受益一生,家长也会快乐,最起码家长会对即将到来的孩子青春期有一个不同于当下社会的认知,孩子快乐成长,家长快乐工作,家庭快乐和谐。
小学阶段,婴孩主要发展任务是掌握能力,解决现实生活遇到的他的难题,以应付他的生存和成长环境。
当他有能力应付周边环境后,自信、自尊自然升起,自卑就自然降低,完成阿德勒所说的“自卑与超越”。

就是一个家长不懂如何在家庭中进行影响,当他知晓一些知识后,潜移默化地就会影响这个家庭的家庭抚养方式,教育的浸透作用,神秘地互相浸透。
学一点育儿本领,学一点教学本领,不必在网上寻找“鸡汤”,求本求真是教育艺术的根源,教育(育儿)是做的艺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19

帖子

153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53
 楼主| 发表于 2024-10-17 07:51:38 | 显示全部楼层
F02 孩童在小学阶段,可以学会的能力的思考:
1、解决生活事务的能力,比如劳动的本领、照顾自己的本领。
2、协调情绪的能力,遇到高兴的事怎么疯狂,遭遇不顺利的事如何安抚自己。并把这些过程的体验慢慢地内化,拓展认知。
3、处理关系的能力,首先学会同学之间的相处,然后是师生关系。这个受其家庭关系影响较大,和谐的家庭关系养育出的儿童往往处理关系有技巧,面对那些生活在不和谐家庭环境中的孩童,学校教育可以帮助其看到不同的关系模式,体验在不同关系模式下形成的互动模式,并体验到舒适感,调整自己内部,认同并使用让自己体验到舒适感的互动模式。这个调整,如果能够反过来影响到其生活成长的家庭,将对这个家庭产生良性影响。
4、对规则认知和理解的能力,从婴孩到孩童要经历一次非常艰难的转变,那就是更多的自由受到限制,不能像婴孩一样那么任性,这个改变对于一个人来说,是很难的。所以,认识规则、承担责任、发展社会道德、认识公序良俗、发展良知……如果家庭教育不能提供一个抱持性环境让孩童发展这一部分,比较好的方式是小学教育提供并给予补益,到了初中,青春期的懵懂会让这个变得更加艰难。
5、寻找兴趣爱好、探索个人特长、发展优势功能(持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19

帖子

153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53
 楼主| 发表于 2024-10-18 08:22:05 | 显示全部楼层
C01 社会化的阶梯
家庭中的父性
   父性与母性,不是指家庭中的父亲和母亲,是在养育婴孩过程中,帮助婴孩形成自我的抱持、温暖与规则、秩序。所以母亲身上也有父性元素,父亲身上也有母性元素。
提到父性,不能忽略母性,正是母性让婴孩有了社会化的基础和能力,父性是在此基础上,帮助婴孩走向社会、走的更深、走的更远、走的更安全。
家庭中的父性, 这里狭隘地理解成规则和秩序吧。
1、规则,更多的是自然法则,就像一个胎儿成熟了要出生一样,这种自然法则有着一种自然、不可抗拒的力量和秩序,如果你打破这种秩序,很可能会带来更多的负面的呈现。这就指明了养育者在养育婴孩过程中的方法和目标,认识自然、认识自我。
2、规则,还有一部分是家庭文化,即家庭中“应该”、“你要“的那一部分,比如一个家长可能会告诉婴孩:“从外面回来,你要换鞋、你要洗手、你要把外套放在你的衣架上、你应该把门关好、你应该……”。在现实生活中,会经常遇到因为家庭中的”应该“、”你要“太多而受到过多的压抑而在情绪、情感的发展上阻滞的现象。在养育中,需要适当的规则,这个适当是浸润式的、是维护伦理的,而不是限制自性的。做到这些肯定需要养育者进行不断的成长,随着婴孩的成长,提供互相适应的养育方式,一成不变的养育方式会让家庭环境如弦上之箭。雷吉娜·帕利        (美)写的《反思的爱(看见自己看见孩子)》一书中有很好的启示。
3、规则和秩序对婴孩的意义
(1)给婴孩的是安全,给养育者的是安心
    规则,尤其是自然法则,是天地自然规律,一个人了解的这部分,就能够预测下一步,知之,能给人带来内在的安全感。内在安全感是人前行的动力和信心。
(2)让婴孩知边界,知轻重知深浅。
(3)让婴孩有好奇、探索的动力。
(更多的是关注学校教育部分,家庭的部分就写这些吧)……
父性的作用,是把婴孩送进社会,并帮助婴孩认识世界,获得探索自己的勇气、能力和自信(探索自己是一次英雄之旅),而不被母性的溺爱而吞噬和淹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19

帖子

153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53
 楼主| 发表于 2024-10-22 08:18:06 | 显示全部楼层
E01书籍,是人类的进化与成长的必须,人之性也。
一部分记忆在遗传基因里,这个很难改变,是先天的先天,是人做为一个物种的属性,是命。一命、二运……指的就是这个,是人的本质。
一部分记忆在日常生活中,那就是生活习惯了,语言的、非语言的、意识行为的、无意识行为的……
一部分记忆在符号里,这可能是动物共有的符号化发展趋向,人类把这一趋向发展到了极致,文字是符号中最大的一部分,也是记录了最多的一部分,文字组合成具有意义的内容,这部分内容能够帮助个体与祖先、甚至是二百万年前的自性建立链接,并从中汲取智慧和能量。所以,读书可以从后天的角度改变一个人的认知,从而改变命运,这是一命二运……
1、从祖先那里获得智慧(上面已经有说明)
2、站在伟人的肩膀上
(1)伟人:《坛经》之“下下人有上上智”;《论语》之“三人行必有我师”;明・冯梦龙也有“下下人有上上智”之云。每一个人都有智慧,大小而以,所以每一个人都是那个智慧点的伟人。
(2)站在伟人的肩膀上,历史长河,已去之人如地上之沙,有几人没有逝去呢,只有那些做了伟大的事被别人记录下来的,比如孔子之说,还有一种是自己写的,这个太多了。我的理解是,你读了他的书,你就站在了他的肩膀上了。
读书,这是个体社会化的社会化“源头活水”。
引用朱熹《观书有感》: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问君:此车此道,快不快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19

帖子

153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53
 楼主| 发表于 2024-10-31 08:02:57 | 显示全部楼层
G02  一种思维(指导“科技劳动社团”的一点思路)
1  用维修的方式,认识事物规律,扩展思维,从而向更深的自然界进行探索。自然是万物之合,当探索到一定程度时,万物的规律统一,即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归一,我们老祖宗的一经,亦称易经。也我们经常说的九九归一,一就是道,自然之首,天地之道,日月之道,四时之道,鬼神之道。
2  这个探索对青春前期儿童的情绪进行升华和转换,有助于儿童形成稳固的自我,在认识万物规律中,认识自己,解决“我是谁、我做什么,我怎么做”的自性化发展的个体之旅。
3  以上是一个从外在和内在学习、掌握能力的过程,这在形成稳固自我的同时,增进了自信,因为教学过程教师在努力营造一种让学生体验到优越、自尊的环境和氛围。
营造这种环境和氛围的目的,是打开学生的脑洞,即创造性,创造性即发挥一个儿童天赋的力量,在吾成为我的践行中实现价值、体验优越感和被尊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19

帖子

153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53
 楼主| 发表于 2024-11-2 05:10:3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张玖岗 于 2024-11-2 05:15 编辑

E02书籍在课堂教育教学中发挥作用的理想化模型
1、意识:教育教学引导者树立读书作为载体的思维模式,作为引导学生读书的指南。
2、选书:把好书推荐给学生。
3、读书与用书:
   (1)阅读记录:大多正版书籍都有扉页,扉页前还有空白页,好像是叫蝴蝶页,在蝴蝶页记录此册书籍被谁阅读过,可以标记读者姓名和年月日。
(2)阅读形式:广泛阅读+针对阅读。即读书没有边界,号召学生阅读不同体裁、不同领域的书,广泛涉猎。同时全班共读一本书,或共读一类书。
(3)深化:把阅读内容内化到学生的知识体系和人格体系,这部分可以与学校的教育、教学结合了。深化(内化)的方式,我推荐班级读书沙龙,开展自由、平等的讨论,在讨论中对学生进行知识的扩展和个体发展的干预(三观)。广泛阅读和针对阅读都可以通过讨论进行深化,建构个体的知识体系(认知)。
(4)应用:课堂上(校园里)传达给学生的教育、教学内容,让学生用起来的一个方式是创造,在个体认知体系下的创造,这个过程,我推荐的方式是作文。(课外话:我的科技劳动社团也是一个学生创造、创新的一个载体)
4、学校层面,也可以做的一点事情(减少形式主义,未必高大上、未必华丽)。
(1)启:
设计框架、统一指南(实:切合实际、因地制宜)
(2)动:
过程性督导(简:简洁易行、轻形式重实效)
(3)用:
结果性验收(乐:彰显个性、自由驰骋、高优越感)。
    偶发想到的理想化模型(也适合于家庭),在此记录,请同仁斧正(欢迎回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19

帖子

153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53
 楼主| 发表于 2024-11-4 09:12:22 | 显示全部楼层
H03 我心里对自己职业的理解
                          ----我做为小学教师体验到的难与易

一、小学老师难,
1、教育教学多重担子:
(1)一年级的学生刚刚入学,开始走入更深的社会化进程,他们对规则、纪律、规范等约束性条款,基本没有概念,需要老师一点一点教。
(2)再加上教学任务,他们要承担的东西很重。
(3)再加上第一次要如此长时间的离开家长,更让他们显得更难,表现可能就是烦躁、注意力不能集中。
规则意识、纪律意识、规范意识的教育,贯穿整个小学阶段,一年级老师难,2-6年级老师,也不轻松。
2、与家长打交道难:
(1)小学阶段的社会化进程,是孩童脱离家长、家庭开始独立的第一个阶段,大多数家长还把孩童做婴孩来对待,家长的那种带有溺爱特性的爱,容不得老师对孩童的批评、容不得老师对孩童课堂纪律的纠正等等。
(2)再加上家长是第一次把孩子送到社会,接受学校教育,这也是家长第一次要和孩子分离很长时间,家长也难以承受,在校园周边远远地向校园里看的那部分人,可能在这方面表现的更强烈。
(3)由于是第一次把孩子送到学校接受分离、社会化教育,第一次总是缺乏经验的,所以这个阶段的家长也不会就孩子的问题和学校、和老师打交道。
如果老师不能理解以上几点,那么,与家长的沟通可能会很消耗精力,还可能出现你最不想看到的事件和现象发生。
二、小学老师的易
难处,正是易处。
1、小学阶段孩童的高认同性:这个阶段的孩童可以用你说啥他就信啥来形容,他们绝对把老师看作是太阳下面最光辉的人,对老师的尊重达到极点。要利用好这一特征,关键是你说的要让他能听到。如果让他听到,是一个老师要修的课题,不再这说了。有一点可以说,怒吼着像一只老虎一样和孩童讲话,孩童只有恐惧,没有耳朵去听。因为暴风雨对幼苗来说,不浇灌,而是摧残。
2、家长不能很好地就孩童问题和学校、和老师打交道,这也正是老师发挥个人素质的、体现学校文化、班级文化的机会,是机会,就有挑战,“厚”,就能抓住。我在学习交往之道,这让我在与他们互动中,很受易,我认为,这是让自己慢慢地变“厚”,只是自己的进程太慢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19

帖子

153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53
 楼主| 发表于 2024-11-25 09:46:40 | 显示全部楼层
F0 3卷与不卷

卷,被喻为现在不轻松的一个主要原因。家长(成年人)把自己卷到很不舒服的所谓经验传递给孩童,希望孩童们轻松、舒服。
试问,如果一个孩童不卷,会是什么样呢?
卷,对于一个孩童来说,积极作用大于消极作用,我理解的内容是:自主性、主动性、内驱力………现实生活中的表现可能有:勤快、竞争、积极向上、结交良友、努力完成作业、不贪不恋、有理想、充满智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机场路小学教研 ( 冀ICP备2021028907号 )冀公网安备13010502002285

GMT+8, 2025-1-26 10:01 , Processed in 0.074865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