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邓晓瑜 于 2025-6-17 18:16 编辑
《章程》进行时 ——关注《章程》第三十一条内容
关注《章程》第三十一条中“加强班集体的建设与管理,充分发挥学生自主管理的作用。坚守儿童立场,注重面向每一个学生个体,取消班干部制度,落实班级志愿服务岗位,引领学生责任意识,自主发展、主动发展。”内容并梳理班级日常的一些实际做法。 一、班级活动促和谐 在班级运行的这一年的时间里,除了进行日常的教学和管理之外,我也关注着班级活动的开展,在班级活动中引导学生爱班级、爱同学,凝聚班集体力量。比如在一年级上学期,班级“彩虹文化”确立之后,班级组织学生进行了“彩虹”班徽的设计、投稿、投票、电子稿设计,最后结合班徽并设计制作了班旗。在这个活动中,不仅引导学生进一步加深了对“彩虹”班级的深入理解,也加深了学生对“彩虹”文化的探索。学生自己设计班徽,班旗里藏着学生对班级的深深的爱,班旗和班徽为班级以后的活动提供了文化支持。一年级下学期,家委会结合学生成长认知,组织学生开展了植树活动、参观牧场活动。在活动中,增进了学生的相互了解,并提升了团队精神。结合日常节日,老师组织学生开展了母亲节活动、防灾减灾活动、端午安康活动,在每一次的活动中,学生们都收获了课本以外的新知识。跟随学校活动安排,班级开展了《小美满》歌曲项目式学习活动,活动历经一个月,学生们跟随《小美满》学唱、手势舞、写画、寻找美好等,在活动中老师和学生们一起感受着《小美满》带来的阳光与温暖。每一次班级活动,都更好的服务学生快乐成长, 班级凝聚力在活动点滴中悄然生长。 二、班级自主强责任 班级一年级上学期在值日分工中尝试了自主挑选值日内容,孩子们根据自身劳动能力进行了值日分工挑选,班级日常值日有条不紊的进行着。在一年级下学期,根据学校班级自主管理的要求,结合一年级学生成长的特点,通过一个月的发现、引导、适应、上岗尝试,班级顺利开展了自主管理岗位分工:开关灯负责人、水盆换水负责人、窗台卫生负责人、搬奶专员、奶盒收回负责人、分奶小组长、上午黑板美术师、日常活动安全员、个人卫生监督员、班级图书管理员等等职位一一进行了招募分工。经过一学期的运作和观察,发现孩子们在最初的引导和适应下,基本能做好自己本职的工作,而且孩子们都很乐意为班级做事情。学期末,利用班会时间,老师和志愿者们一起对本学期的志愿者服务工作进行小结,自己说一说做的好的一方面,然后大家一起聊一聊以后如何做的更好,在学生的交流表达中,增进了同学们了解。班级岗位为人人,人人都是小主人,在不同的志愿者岗位上,锻炼了学生基本的劳动动手能力,让学生们感受到为班级服务的责任感和班集体的温暖。遵循学生成长的特点,给学生更多的锻炼机会和平台,帮助学生快乐成长。 三、个体教育显本色 在面向学生个体教育中,日常教育原则就是:发现孩子们身上的闪光点,让闪光照亮学生前进的道路。比如班级赵梓丞同学,入校前在老家生活,这个学生本身喜欢观察小虫子,喜欢玩土和栽培,一年级上学期针对孩子们玩的喜好,老师也和家长进行了沟通,进行了正面引导。在日常不懈教育和疏导下,我没有打压孩子对小虫子的喜爱,而是顺着他的这个喜好引导他如何爱护小动物,哪些小动物不可以捕捉(比如看到蟑螂的时候,一定要远离。)有一次科学老师布置了黏土手工任务,梓丞专心的投入捏的设计中,一会儿捏鲨鱼,一会儿捏海洋世界。看着他对动物的热爱,希望他能一直探索下去。不打压孩子的兴趣爱好,正向引导帮着他在学习中不断成长。 四、细节引导促成长 其中在读到《章程》第三十一条最后“在学校形成良性竞争与合作协调的善意的教育生态环境”中,我想到了日常细节:我有时会把给学生的提醒写在黑板最上面进行“看到”的提醒。比如:“认真做好当下事,友善对待身边人。”这个标语的提出正面引导学生如何做好日常的学习和生活:课上,认真听讲、积极发言、规范书写和学习、勤于思考;体育课上,就要听从指令,排队玩游戏或进行体育锻炼;美术课上,就要发挥自己的绘画能力,根据老师要求绘画和设计;音乐课上,跟着老师学习乐理知识,开心享受音乐带来的乐趣;科学课上,要用心听多多了解科学知识,丰富自身的认知;课下,及时喝水、上厕所,开心和同学们一起玩游戏,同学之间遇到矛盾的时候要友善和谐处理,大的矛盾找老师处理,珍惜和关爱身边的同学和老师,主动帮助身边的同学和老师。用学生听得懂的语言来引导学生,在对的时间做对的事情,做好当下事,友善和谐相处,珍惜和同学之间的友谊。 做好日常学生教育和班级管理,让爱温暖每一位孩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