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场路小学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刘月芳

【选修六】创生AI环境教学——AI时代的创新变革。

[复制链接]

3

主题

22

帖子

136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36
发表于 2025-4-3 09:13:23 | 显示全部楼层
AI形状魔法师:会跳舞的数字朋友
美术与数学跨学科教学案例
一、设计理念
针对一年级学生具象思维特点,抓住冀教版数学「认识图形」单元(长方形、正方形、圆形、三角形)与美术「形状的联想」课题契合点,借助AI图形生成工具开展沉浸式学习。通过“数学图形认知→AI动态生成→艺术创意表达”的学习路径,让几何图形在数字魔法中“活起来”,培养空间观念与艺术创造力。
二、教学目标
学科        具体目标
美 术        1. 发现生活物品中的基础图形
2. 用形状组合进行创意表现
数 学        1. 准确辨认四种平面图形
2. 能用图形计数解决简单问题
AI应用        1. 用语音指令操作AI绘图工具
2. 理解“图形+形容词=新形象”的生成逻辑
三、教学准备
AI工具包:
硬件:互动白板
软件:图形化AI绘图APP(预设“图形变变变”专属模式)
跨学科材料:
数学教具:磁性图形片(含不同颜色/大小的四种图形)
美术素材:图形贴纸、彩虹渐变色卡
AI指令卡:提供“圆形+笑眯眯=太阳公公”等20组示例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图形总动员(40分钟)
环节1:魔法导入(5分钟)
播放AI生成的《图形狂欢舞》动画:三角形变成帆船、正方形叠成机器人,引出任务:“用AI魔法让图形跳出课本!”
环节2:跨学科探索(20分钟)
数学侦探:
在教室寻找隐藏图形(时钟→圆形/黑板→长方形)
用磁性片拼搭组合,记录使用图形数量(如:拼小鱼需2个三角形+1个圆形)
AI初体验:
对着平板说:“正方形,变成机器人!”观察AI如何添加眼睛、手臂等细节
对比“圆形”与“圆圆的”两种指令生成效果的差异
环节3:创想工坊(15分钟)
小组合作设计“图形变身方案”:
“给三角形加上波浪线→变成冰淇淋筒”
“把长方形涂成粉色→变成童话城堡”
五、教学创新点
多模态交互:
语音指令替代文字输入,解决一年级学生打字困难
学科深度融合:
数学任务单:记录每幅作品的图形种类与数量
美术延伸:用AI生成的图形画制作立体拼贴画
六、教学成果
生成动态图形画46幅,制作成《会说话的图形字典》
数学检测显示:图形辨认准确率提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主题

105

帖子

632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632
发表于 2025-4-10 15:52:4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李亚玲 于 2025-4-10 15:59 编辑

利用AI技术,赋能数学课程

DeepSeek的深度思考,指它能够对给定的问题进行多维度、多层次、系统性的分析和推理,不仅仅是提供表面的答案,而是深入挖掘问题的本质和内在联系,还包括对相关信息的筛选、整合和创造性应用,以形成全面且深入的见解,尽可能全方位为用户提供具有启发性的思考过程和结果,通俗地讲在开始问一答一的AI基础上,深度思考,推理延伸解决出你可能想要问的或相关联的其它问题,给出相应的解答,进行问一答多的历史性AI技术创新。
1.利用Deepseek为学生设计分层次作业。指令”为小学五年级数学《分数乘法》生成5道基础层次和5道中等难度的应用题“

2.生成试卷
指令“请帮我生成一份小学五年级分数乘法的单元试卷,题型为填空题10道,选择题6道,解决问题4道。”

3.设计课堂教学环节。
指令“请帮我设计分数乘整数一课的导入环节,突出趣味性,与生活实际相结合。”

Deepseek的深度思考模式为小学数学教学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和方法。通过深入理解Deepseek深度思考模式的含义和实现方式,小学数学教师可以在日常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深度思考,帮助学生建立"观察→猜想→分析→验证→应用"的科学思维路径;提升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主题

66

帖子

413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413
发表于 2025-4-24 16:35:12 | 显示全部楼层
在小学数学一年级教学中,我发现借助 AI 技术能有效提升教学质量。我通常从课堂互动环节和课后辅助阶段入手,运用现成的 AI 工具,轻松实现教学效果的优化。
一、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一)利用智能插件制作课件
我会借助 PowerPoint 内置的 AI 插件或 WPS AI,快速制作数学课件。比如在准备 “两位数加一位数” 课程时,我只需输入相关关键词,AI 便能生成内容丰富、图文并茂的课件。课件中融入了可爱的卡通形象、动态数字动画,将抽象的数字概念直观呈现出来。在课堂上展示这些课件,能瞬间抓住一年级学生的注意力,帮助他们轻松理解数字知识。
(二)开展 AI 语音互动活动
我会运用教育类 APP 的 AI 语音功能,组织互动问答活动。例如,在完成 “认识图形” 的教学后,通过 AI 随机说出 “三角形” 等图形名称,让学生迅速在教室环境中寻找对应形状的物品并回答。AI 会及时给予 “你太厉害了,找得又快又准!” 这样的鼓励性反馈。这种互动方式趣味性十足,能极大加深学生对图形的认知。
(三)借助智能题库布置练习
我会依托 “菁优网”“学科网” 等平台的 AI 智能题库功能,依照教学进度,一键生成课堂练习题。在教完 “两位数加减两位数” 后,我能快速获取一套涵盖多种题型的练习题。学生完成课堂练习后,系统会自动批改并即刻反馈结果,我借此能迅速了解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灵活调整教学节奏。
二、课后学习的便捷辅助
(一)借助 AI 工具辅导作业
我会推荐学生使用 “作业帮”“小猿搜题” 等 APP。当学生在完成数学作业时遇到难题,比如 “小明有 35 个苹果,小红比小明多 8 个,小红有几个苹果?” 这类解决问题,只需拍照上传题目,AI 就能给出清晰的解题思路和步骤讲解,助力学生理解题目、完成作业,家长也无需再为辅导作业而困扰。
(二)依靠 AI 获取个性化学习资源
我会建议学生使用 “学而思网校”“掌门 1 对 1” 等教育平台,其 AI 系统会依据学生作业、测试等数据,精准分析学生的知识薄弱点,并定期推送适配学生学习水平的数学学习视频、针对性练习题等资源。若学生在 “认识钟表” 这一知识点上掌握欠佳,系统便会推送相关的钟表认识动画课程及专项练习,帮助学生巩固知识。
以上就是我在一年级数学课堂使用 AI 技术的情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

主题

99

帖子

399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399
发表于 2025-5-7 10:56:28 | 显示全部楼层
AI技术融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实践总结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当下,AI技术正逐渐融入教育领域,为小学语文教学带来了新的活力与变革。作为一名五年级的语文老师,我积极探索AI技术与课堂教学的融合,以下是我的实践做法与体会。

一、利用AI创设生动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授五年级下册的《景阳冈》一课时,我利用AI的图像生成和视频制作功能,为学生呈现了栩栩如生的武松打虎场景。当动态的画面和逼真的音效在课堂上展现时,学生们仿佛身临其境,一下子被吸引住了。他们的眼神中充满了好奇与兴奋,对课文内容的兴趣也被极大地激发出来。这种沉浸式的学习体验,让学生更加主动地参与到课堂讨论中,积极分享自己对武松这一人物形象的看法,课堂氛围十分活跃。

二、借助AI实现个性化学习,满足多元需求

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进度都有所不同。通过AI学习平台,我可以根据学生的日常作业、测试等数据,了解他们的学习情况,为他们提供个性化的学习建议和资源。比如,对于阅读理解能力较弱的学生,平台会推荐适合他们水平的阅读材料,并配备详细的解析和答题技巧;对于写作有困难的学生,则会提供针对性的写作训练,包括好词好句积累、范文赏析等。以学生小李为例,他在写作方面较为薄弱,AI学习平台根据他的情况,为他制定了专属的写作提升计划。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他的写作水平有了明显提高,在最近的一次作文测试中,成绩有了显著进步。

三、AI辅助教学,提高课堂效率

备课是教学的重要环节,AI工具大大减轻了我的备课负担。在准备《祖父的园子》一课时,我使用AI备课软件,它不仅能快速整合各类优质教学资源,如教学课件、教学设计案例、拓展阅读材料等,还能根据我设定的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学情,生成个性化的教案。这让我从繁琐的资料收集和整理工作中解放出来,有更多时间思考教学方法和策略。在课堂上,AI智能助手还能协助我进行课堂管理,比如记录学生的发言次数、参与度等,方便我及时了解学生的课堂表现,调整教学节奏。

四、开展AI互动活动,增强课堂参与度

为了让学生更加积极地参与课堂,我利用AI开展了多种互动活动。在学习古诗词时,我借助AI语音识别技术,组织“古诗词朗诵挑战赛”。学生们通过语音输入进行朗诵,AI会从发音、语调、节奏等方面进行评分,并给出详细的评价和建议。这种充满趣味性和挑战性的活动,让学生们兴致勃勃,纷纷踊跃参与。此外,我还会利用AI角色扮演功能,让学生与虚拟角色进行对话,锻炼他们的口语表达和思维能力。例如在学习《草船借箭》后,让学生与虚拟的诸葛亮对话,询问他借箭的思路和策略,学生们在互动中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口语表达也更加流畅自然。

在实践过程中,深刻体会到了AI技术为语文教学带来的巨大优势,但也意识到技术只是辅助工具,教师的引导和情感传递依然至关重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将继续探索AI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深度融合,不断创新教学方法,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语文课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主题

89

帖子

608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608
发表于 2025-5-9 08:55:30 | 显示全部楼层
     对于小学二年级的学生来说,形象思维占主导,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借助 AI 技术能有效提升教学质量。
1. 故事化情境创设:利用 AI 技术制作包含数学问题的动画故事。比如在学习加减法时,制作小动物开商店的动画,小动物们买卖商品,产生加减法运算,让学生在故事情境中理解加减法的意义和运算方法。
2. 趣味游戏化学习:借助 AI 数学游戏 APP,如填数字游戏、图形拼图游戏等。例如在学习认识图形时,通过游戏让学生将不同的图形拼成有趣的图案,巩固对图形特征的认识,还能增加学习的趣味性,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3. 智能语音交互辅导:使用具备语音交互功能的 AI 学习设备或软件,学生在遇到数学问题时,可通过语音提问,如学习乘法口诀时,学生向 AI 询问“4 的乘法口诀有哪些”,AI 进行详细解答和举例,就像拥有一位随时在线的专属辅导老师。
4. 个性化学习规划:利用 AI 学习分析系统,分析每个学生的学习进度和薄弱环节。比如在学习长度单位时,系统发现某个学生对“厘米”和“米”的换算掌握不好,就为其推送相关的专项练习和巩固课程。
5. AR 技术应用:借助 AR 设备或 AR 教学软件,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数学知识。例如在学习角的认识时,学生通过 AR 设备看到角在现实生活中的呈现,还能通过手势操作改变角的大小,加深对角的概念的理解。
6. AI 智能批改作业:教师利用 AI 批改二年级的数学作业,如简单的口算练习、图形连线题等。AI 不仅能快速判断对错,还能对学生的错误进行分类统计,方便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共性问题在课堂上重点讲解。
7. 小组合作学习的 AI 辅助工具:使用 AI 平台辅助小组合作学习,如在进行数学实践活动时,小组内成员通过平台交流想法、分享资源,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如小组合作测量教室的长度、宽度等,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数学应用能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10

帖子

71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71
发表于 2025-5-14 09:04:40 | 显示全部楼层
AI技术融入课堂教学可以通过以下几种实际做法实现:
1.智能辅助教学系统
个性化学习路径规划:利用AI算法分析学生的学习数据,如知识点掌握情况、学习进度、答题准确率等,为每个学生量身定制个性化的学习路径。
智能作业批改与辅导:借助AI技术实现作业的自动批改和智能辅导。可以识别学生手写的作业,判断答案的正误,并针对错误给出详细的解析和辅导建议。同时,分析学生作业中的错误模式,为教师提供教学反馈,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难点。
2.虚拟学习助手
智能语音交互助手:在课堂上设置智能语音交互助手,学生可以通过语音提问,获取即时解答。例如,学生问“什么是小数”,助手可以用简洁的语言进行解释,并提供相关的例题。
虚拟学习伙伴:创建虚拟的学习伙伴,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如在数学课堂上,虚拟伙伴可以和学生进行对话练习,纠正学生的错误,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教学资源推荐与管理
精准资源推荐:根据课程内容和学生的学习需求,利用AI算法精准推荐教学资源。如在教授数学课程时,推荐相关的数学纪录片、学术文章、图片等资源,丰富教学内容。
智能资源管理:对大量的教学资源进行智能分类和管理,教师可以通过关键词搜索快速找到所需的资源,提高教学准备的效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77

帖子

316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316
发表于 2025-5-21 15:24:25 | 显示全部楼层
在我校“低管控、低竞争、低评价”的教育理念下,我总在课堂上留意那些“不一样的声音”。直到一次语文课上,付瀚文突然举手:“老师,我想当警察,抓住所有抢冰淇淋的坏蛋!”话音未落,后排的誉阳笑起来:“警察要抓坏人,不是抓冰淇淋小偷!”文文的脸一下子红了,小声嘀咕:“那……当警察好像很难。”
这样的瞬间让我难过:为什么孩子的梦想,总要先经过“能不能”的审判? 直到发现一款能“ai变装”的APP——上传照片后,孩子就能“穿”上各行各业的服装。我忽然想到:这不就是让梦想看得见的“魔法镜”吗?
于是,“未来职业畅想”班会就这样悄然而生了。瞧,付瀚文同学借助AI梦想变装,变出自己身着笔挺警服、英姿飒爽的样子,伊菡则借助智能工具,精心设计出了未来公司的宏伟蓝图;沐轩在AI的帮助下,看到了身着笔挺军装的自己。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

主题

80

帖子

362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362
发表于 2025-5-26 11:17:2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史辰娜 于 2025-5-26 11:23 编辑

利用AI技术  赋能语文课堂
  在当今数字化时代,AI技术正逐步融入教育领域,为小学语文教学带来了新的活力与变革。
一、利用AI辅助拼音与识字教学
(一)精准发音训练
  在拼音教学中,我借助AI工具为学生提供精准的发音示范。比如,使用专门的拼音学习软件,学生可以通过模仿AI的标准发音,快速掌握拼音的正确读法,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同时,软件具备实时发音反馈功能,能够即时分析学生的发音,指出错误并提供改进建议。例如,当学生发音不准确时,软件会提示“你的发音中,韵母部分不够圆润,请尝试再次发音并注意口型”等。此外,我还利用AI设计发音练习游戏,像“拼音接龙大挑战”,学生们通过依次说出不同的拼音进行接龙,软件会实时判断对错,若回答正确则加分并进入下一轮,若错误则给予提示重新回答,这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二)识字教学新方式
  1.多样化识字模块:引入“智慧识字宝”软件辅助识字教学。课堂上,先对当天要学的生字进行初步讲解和示范书写,之后引导学生使用软件自主学习。软件中的“识字闯关”模块,根据学生答题情况智能调整题目难度,连续答对一定数量题目可解锁新关卡和奖励,如小星星、小红花等虚拟奖励,学生们为了获得更多奖励,学习动力十足 。“趣味游戏”模块将识字与游戏结合,如“汉字拼图”,学生需要将拆分的汉字部件拼成正确的汉字;还有“找朋友(组词游戏)”,给出一个汉字,让学生从众多选项中找出能与之组词的字,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巩固了生字。
  2.个性化学习报告:课后,学生继续使用软件复习,软件记录学习数据并生成个性化学习报告。通过手机APP或电脑端,我和家长可以查看报告,了解学生学习时间、识字量、答题正确率等情况。例如,从报告中发现某个学生对左右结构的汉字掌握较差,我便可以在后续教学中进行针对性辅导。
(三)易错易混字区分教学
  1.直观对比展示:利用AI软件区分易错易混字,以“根”和“跟”为例,软件通过动画将“根”的木字旁和“跟”的足字旁变色对比,展示部首差异;从字义上,展示树根和人脚跟的图片,配合“树根”“跟着”的组词和造句示例,让学生对比理解。对于“棵”和“颗”,则通过动画拆分笔画对比,呈现一棵大树和一颗星星的图片,讲解其作为量词的不同用法。
  2.小组合作学习:组织学生分组,每组发放易错易混字卡片。小组内成员利用AI软件互相考问汉字读音、含义、组词及与易错易混字的区别,我在教室巡视指导。例如在学习木字旁汉字时,小组内成员互相提问“桃”和“逃”的区别,软件辅助解答,加强学生记忆。
二、借助AI提升阅读与写作教学效果
(一)阅读教学创新
  1. 个性化阅读资源推荐:运用AI智能推荐系统,根据学生的阅读习惯、兴趣和阅读能力,为他们推送个性化的阅读资源。比如,喜欢童话故事的学生,系统会推荐《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等相关拓展故事;阅读能力较强的学生,推荐一些经典文学作品的简易版,如《小王子》《夏洛的网》等。通过这种方式,满足了不同学生的阅读需求,提高了他们的阅读积极性。
  2. 沉浸式阅读体验:利用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技术,为学生创造沉浸式阅读场景。在学习《观潮》一课时,通过VR设备,学生仿佛置身于钱塘江畔,亲眼目睹潮水汹涌澎湃的壮观景象,增强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受。同时,AI还能模拟不同的角色声音进行课文朗读,让学生在听读过程中感受不同角色的情感变化 。
(二)写作教学变革
  1.智能作文批改:引入“AI小阅”小程序辅助作文批改。学生完成作文后,小程序迅速给出详细评语和修改建议,包括语法错误、用词不当、逻辑结构等方面。例如,指出“这句话中主谓宾搭配不太恰当,建议将‘提高’改为‘增强’”;对于逻辑问题,会提示“段落之间的过渡不够自然,可以添加一些连接词,如‘然而’‘此外’等”。这不仅减轻了我的批改负担,还让学生能及时了解自己作文的问题,进行针对性修改。
  2.写作思路启发:AI还能为学生提供写作思路和素材。在写作前,学生输入作文主题,AI可以生成相关的写作大纲、优秀范文以及素材推荐。比如写“我的校园”,AI会给出开头、中间叙述校园特色和结尾升华情感的大纲示例,还会推荐一些描写校园景色、师生情谊的好词好句,帮助学生打开写作思路 。
  在将AI技术融入语文课堂教学的实践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它为教学带来的便利和优势。学生的学习兴趣明显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也大大增强。但在应用过程中,也发现一些问题,如部分学生过度依赖AI工具,自主思考能力有所减弱;AI技术在某些复杂情感和文化内涵的理解与传达上还存在一定局限。未来,我将继续探索如何更合理、有效地运用AI技术,使其更好地服务于语文教学,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升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69

帖子

1153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153
发表于 2025-5-28 08:59:56 | 显示全部楼层
AI魔法画师:古诗里的自然探秘
小学四年级信息科技跨学科教学案例
一、设计思路
针对四年级学生形象思维活跃、动手能力强的特点,以语文教材中《古诗三首》(《绝句》《惠崇春江晚景》《三衢道中》)为切入点,结合科学课“植物的生长”单元,借助国产AI绘画工具,开展为期2课时的项目式学习。通过“读诗→探秘→创绘”流程,引导学生用AI技术再现古诗中的自然之美,培养跨学科思维与数字创造力。
二、教学目标
具体目标
信息科技 1. 学会使用简单AI绘画工具
2. 理解“文字→图像”的转化逻辑
语文学科 1. 抓取古诗关键词(景物、颜色、动作)
2. 体会诗句的画面感与情感表达
三、教学准备
技术准备:
硬件:平板电脑(1/组)、电子白板
软件:AI绘画平台
安全措施:启用青少年模式,屏蔽复杂参数设置
学科素材:
古诗卡片:包含诗句、生词注释、景物插图
科学观察表:记录植物特征
AI提示词库:提供“毛茸茸的小鸭”“粉嘟嘟的桃花”等符合儿童语言的词汇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古诗探秘工坊(40分钟)
环节1:猜诗游戏激趣(5分钟)
教师用AI生成《惠崇春江晚景》的模糊画面,通过“局部放大猜物”游戏导入:
“这片红红的、圆圆的可能是什么?(桃花)这根细细长长的是竹子还是芦苇?(蒌蒿)”
环节2:跨学科解诗(20分钟)
语文任务:圈出《三衢道中》的“梅子黄时、绿阴、黄鹂”等关键词
科学探究:
对比真实梅子(图片)与诗句描写的异同
讨论“绿阴不减来时路”中的光影变化(联系科学课“影子”知识)
环节3AI初体验(15分钟)
教师示范用“黄黄的梅子 + 弯弯的山路 + 啾啾的小鸟”生成AI画面
学生尝试修改提示词:“把小鸟换成扑翅膀的蝴蝶会发生什么?”
第二课时:AI创绘实验室(40分钟)
环节1:分组创作(25分钟)
任务选择:
A组(基础):用给定提示词生成《绝句》画面(白鹭/青天/黄鹂)
B组(进阶):为“沙暖睡鸳鸯”添加合理想象(如小乌龟在岸边晒太阳)
创作指导:
科学细节:提醒“鸭子脚掌有蹼”“桃花有五瓣”
技术技巧:在提示词后添加“儿童插画风格”“马卡龙色系”
环节2:互动展评(10分钟)
环节3:伦理小课堂(5分钟)
通过情景判断学习AI伦理:
“小明把AI画的《春江晚景》直接当作自己的作品参赛,这样做对吗?”
“我们应该在作品哪个位置标注‘AI辅助创作’?”
跨学科联动:
科学课提前种植豆苗,观察植物生长状态
分层输出成果:
基础层:打印AI画作制作《古诗童画集》
拓展层:用Padlet创建可互动的数字展墙(点击动物弹出古诗朗读)
六、成果与反思
教学成果:
生成AI作品57幅,9幅被选入校园文化墙
学生自创提示词手册
增加户外观察环节:先观察校园花草,再对比AI生成效果
开发AI小导师”微课:扫码可观看操作示范动画
实施建议
对设备不足的班级:采用“观察员+操作员”角色轮换制
关注技术使用情绪:对生成不满意的学生,引导用“这不是错误,是AI给我们的新灵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主题

65

帖子

325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325
发表于 2025-5-31 09:00:4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宋旭研 于 2025-5-31 09:04 编辑

                                                              纸桥承重大挑战活动               在学完三下语文第三单元第11课《赵州桥》后,除了到赵县实地参观以外,恰逢新华区举行纸桥承重大挑战活动,于是根据活动要求快速制作一个方案,首先想到发挥最近比较热门的“语言大模型”的作用。     
       一、通过DeepSeek输入方案图片如下图提示它:按要求完成。DeepSeek输出上述方案文字版

                                
          二、输入指令:材料:A4纸(每人10张,共30张)、胶带1卷、剪刀(自备)。跨度:20-30厘米,高度≥10厘米。制作承重更大的桥梁。如何制作承重更强的纸桥。
         三、DeepSeek输出如何制作承重更强的纸桥?——新华区科技节参赛技巧在新华区科技节纸桥承重大挑战中,获胜的关键是用有限的材料(30张A4纸+1卷胶带)制作出承重能力最强的桥梁。以下是优化设计的核心策略:1. 结构设计:选择高强度的桥型推荐桥型:三角形桁架桥(最稳固,抗弯曲能力强)拱桥(分散压力,但制作较复杂)双层或多层加固桥面(增加承重面积)避免:平直单层桥面(易弯曲变形)。2. 材料使用:最大化纸张强度卷纸成筒:将A4纸卷成紧密的纸管(直径1-2cm),用胶带固定,作为桥墩或主梁(比平纸抗压性强10倍以上)。折叠波浪/锯齿结构:将纸张折叠成“M”形或蜂窝状,增强抗压性。多层复合:用胶带将多张纸粘合成加厚板材,用于关键受力部位。3. 关键加固点桥墩:用纸筒或折叠结构制作,确保垂直承重(高度≥10cm)。桥面:双层设计,中间加支撑桁架(如三角形骨架)。连接处:用胶带全方位缠绕加固,避免松动。4. 测试优化技巧均匀分布重量:雪花片应平铺在桥面中心,避免集中堆放。提前模拟测试:制作完成后,用手轻压桥面,检查薄弱点并加固。示例方案(高效省时)桥墩:6根纸筒(每根用3张纸卷成),分列两侧。桥面:双层A4纸(中间夹三角形桁架),跨度25cm。加固:所有接缝处用胶带缠绕3圈以上。预估承重:可轻松承载50+雪花片。注意事项时间管理:10分钟内完成,建议提前练习。符合规则:跨度20-30cm,高度≥10cm,否则成绩无效。通过科学的结构设计和材料优化,你的纸桥承重能力将远超普通设计! (建议团队分工:1人卷纸筒,1人搭桥墩,1人加固)祝你挑战成功,拿下团体一等奖!
         四、提炼方案的核心内容根据DeepSeek给出的方案,提炼其核心内容:“桥墩:6根纸筒(每根用3张纸卷成),分列两侧。桥面双层A4纸(中间夹三角形桁架)。加固:所有接缝处用胶带缠绕3圈以上。”
         五、跟小朋友共同讨论方案的可行性根据要求10分钟时间紧张,9岁小朋友动手能力还没那么强,简化制作方案:1.桥墩:4根纸筒(每根用1张纸对折剪开后卷成);2.桥面:单层A4纸(折叠锯齿结构);3.加固:桥墩与桥面用胶带缠绕。4.团队分工:1人卷纸筒,1人搭桥墩,1人加固。”      
                       
         六、实验与改进在家用A4进行实验,通过实验效果改进,将桥墩增加到6根纸筒并列3排每排2个(每根用2张纸对折后卷成);将桥面增加到双层A4纸(折叠锯齿结构:提高承重);将桥墩用胶带绕圈缠绕,提高桥墩稳定。通过实践与改进,提高了制作效率,增加了桥梁承重。        最终孩子们以399片雪花片的数量位居第三名,虽然最终孩子们没有代表学校参加新华区的挑战活动,但孩子们在参与过程中获得了快乐,增强了团队配合的能力。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机场路小学教研 ( 冀ICP备2021028907号 )冀公网安备13010502002285

GMT+8, 2025-9-8 19:33 , Processed in 0.094990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