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吴旭 于 2023-6-23 23:44 编辑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课程纲要(三) 实施 (一)课程资源 1.部编版义务教育教科书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 2.部编版义务教育教科书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教师教学用书。 3.课外资源:本册快乐读书吧推荐的课外读物;本单元提供的课程纲要及教学案例。 课外资源、跨单元资源补充: 本学期为学生安排了《草房子》《窗边的小豆豆》《中国神话传说》《世界经典神话与传说故事》这四本书,其中,《中国神话传说》《世界经典神话与传说故事》选自快乐读书吧,《草房子》《窗边的小豆豆》选自机场路小学“百部童书、润泽童年”四年级推荐书目。引导学生以自读、小组共读、读书分享会等不同的形式进行阅读,师生开展导读课、推进课、展示课等整本书阅读教学,最终实现在阅读中了解故事内容,边读边想象,感受故事的神奇以及带给自己的快乐,乐于与大家分享课外阅读的成果。 其中,三四单元教学时段开展《中国神话传说》整本书阅读。《中国神话传说》一书,从宇宙和人类的起源,到神话时代的宇宙景观,再到东、西、南、北、中五方天帝的神话传说,继而延伸到帝譽、尧、舜、禹时代的神话传说,从而构建起较为完整的中国神话传说的体系。全书内容丰富,深入浅出,叙述有条理,故事性较强,辅以经典古籍插图和具有古典韵味的画作,形成了较为鲜明的风格,便于学生了解、想象中国古代神话中异彩纷呈的人物和丰富曲折的故事情节。 四单元用2个课时完成《中国神话传说》的读书分享。《中国神话传说》有11个章节,介绍了11位神话人物,分别在目录中以标题提示。阅读时要学生梳理表现人物形象的情节加以概括提炼,预期达成“感受人物形象”和初步概括能力训练。同时,通过画思维导图,理清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按顺序讲述故事。通过梳理故事情节,提炼重点,形成故事结构的基本框架,以思维导图为支架进行讲述。学生自然就在朗读、复述、分享中感受到神话的神奇和鲜明的人物形象。 (二)教学建议 第一,引导学生感受神奇的想象和鲜明的人物形象,不能脱离具体的语言文字。可让学生默读课文,勾画出自己感到神奇的情节,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神奇;也可让学生找出触动自己的人物或情节,结合具体的语言文字感受神话主人公的形象;还可借助课文中的留白让学生展开想象,丰富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增添故事的神奇色彩。 第二,要引导学生认识到神话是虚构的,并非真实的故事。学生在学习中容易发现神话中的人或事,不是现实生活中的真人真事。对此,教师可顺势点拨:神话本身就是虚构的故事,是超越经验的想象。还可通过设置“天地和世间万物究竟是怎样形成的”“火真是普罗米修斯带给人类的吗”等类似问题,适时链接相关传说或科学事实,帮助学生认识到:关于同一事物的神话不是唯一的,神话故事不等同于科学事实。 第三,不能将“了解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机械地处理成分段、概括段意的教学。教学中可让学生初读整体感知课文,再细读课文提取出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最后根据起因、经过、结果说说故事的主要内容,真实经历文本信息的提炼过程。 第四,本单元各部分之间关联性比较强,可以根据教学需要灵活安排教学内容。如“词句段运用”的第二题可以穿插在具体的课文中进行教学,最后进行梳理、归整;习作的内容可以让学生提前知晓,在学习本单元的过程中积累习作的素材。 评价 根据本单元教学目标,教学评价重点可以从阅读、习作和基础知识三个方面进行。评价的基本原则是将教学与评价融为一体,重视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的结合,重视自评与他评的结合,重视定性与定量结合。 1.基础知识评价:评价学生掌握本单元生字新词以及积累背诵的情况。 评价方式:可以采用学习小组内互测的方式进行。在小组内互相背诵、听写、修正,测评过程中组内互评。这样既可以促进组内成员互相鼓励、帮助的学风,还可以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学习能力。 2.阅读要素评价:考查学生能否理清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及课外阅读情况。 评价方式:设置了“神话故事我爱读”“神话故事我会秀”两个任务板块。主要关注学生课堂的关键表现,以学生阅读后的成果作为评价载体,落实过程性评价。首先是一份神话故事起因、经过、结果一览表(包括教材内4篇课文及2篇课外自选神话故事)的完成情况;其次是课堂上小组交流、想象故事、讲故事的参与情况;再次是向组内同伴推荐自己的神话故事;最后是阅读《中国古代神话》的思维导图、笔记的记录情况。 3.习作要素评价:评价学生习作完成的情况。 本单元阅读和习作联系紧密,因此,学生的习作作品是最能综合反映本单元学习成效的依据。 评价方式:采用写故事、评故事的方式进行评价。 环节一 写故事 主要采用组内互评的方式,口头评价和书面评价相结合。有助于调动组内同学习作修改的积极性。 环节二 评故事 主要采用生生互评和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将读者群从一人扩展到全班同学,通过星级评价选出班级最受欢迎的5个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