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场路小学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王静敏

【选修1】“从教走向学”的约课活动及备课“变革”

[复制链接]

4

主题

52

帖子

250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50
发表于 2024-5-15 10:51:48 | 显示全部楼层
学校以区评优课比赛为契机,开展了各学科在全校范围内的约课活动。我也参与其中,讲了六年级下册第8课《匆匆》及第15《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准备阶段,我反复研读教材、教参、课标,力求全面把握文本的内涵和教学目标。同时搜集了大量教学资源,以丰富教学内容,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体验。这个过程让我清晰地认识到,一堂好的语文课不仅需要教师的精心准备,更重要的是学生的全体参与和有效学习。
赛课之前,在学校进行的多次试讲过程中,每一次都是全新的挑战。每一次站上讲台,我都信心满满全身心投入,希望能为学生带来最佳的学习体验。然而,教学之路并非一帆风顺,每一次试讲都会暴露出我在教学过程中的一些不足。幸运的是,我有一个出色的教研团队作为我的坚实后盾。他们在我试讲时耐心聆听做记录,在课后与我深入交流,指出我教学中的问题所在,并为我提供宝贵的建议。从教学设计的逻辑性到板书设计的清晰度,从教态的亲和力到与学生的互动方式,他们都给予了我细致入微的指导。
在他们的帮助下,我认识到自己在教学中需要改进的地方。通过不断的试讲与反思,我的教学能力得到了显著的提升。我感激这个教研团队为我付出的努力和时间,他们是我成长道路上的重要伙伴,也是我教学事业中不可或缺的支持者。
赛课过程中,使用课前预习单、课中学习单,与学生互动。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让学生在互动中掌握知识。同时,我也注重时间的把控,力求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同时保证每个环节的质量。
参加本次评优课约课活动后,我深入反思了自己的教学过程,深感自己仍有许多待提升之处。我在教学语言的运用上显得相对匮乏,无法以更加生动、精准的语言来引导学生。我意识到,教学语言不仅是传递知识的工具,更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热情的关键。我在临场教学机智方面还有待加强。面对课堂上的突发情况或学生的独特见解,我时常感到措手不及。同时,我也需要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为他们提供更加符合学生学习逻辑,充满可发挥自主能动性的教学支持。
通过这次约课活动,我深刻认识到教学的重要性和挑战性。我意识到,作为一名教师,我需要不断学习和进步,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同时,我也感受到了关注“儿童立场”的重要性,要让学习真实地发生。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

主题

97

帖子

441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441
发表于 2024-5-16 11:03:2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李宏艳 于 2024-5-16 11:04 编辑

《体积和体积单位》课堂观察

   深化学生学习体验,优化教师提问策略。课堂学习活动的设计最终表现为学习活动设计,学生活动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至关重要。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程度反映了教师教学设计和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是高校课堂顺利实现的关键。本次课堂观察,我们侧重于记录教师提问后学生的学习行为,并以此为依据来反观教师课堂提问的精准性和有效性。这样有目的的观课能够促使教师及时改善课堂问题,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更重要的是能够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大家看一下,这是我们依据课堂观察整理出来的学生活动记录表,从表中大家可以看出,本节课学生的学习活动一共有4次,其中独立学习活动有3次,合作学习活动有1次。我们再来看一下更具体的数据,独立学习中的低阶思维有2次,高阶思维有1次,合作学习中的低阶思维有1次,高阶思维0次。接下来我们会根据这个表格数据和学生的课堂表现来反观曹老师这节课的课堂提问。我先说一说这节课值得我们借鉴的两点。
   一、借助视频建立体积概念。
   课程伊始,曹老师循序渐进地呈现了三个小视频,让学生了解了体积的含义,直观感知: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我们来回顾一下学生当时的课堂表现,看完《乌鸦喝水》的视频后,小女孩立刻回答出“石子占了水的位置,水才会上升”;看完第二个实验视频,一个男生回答“沙子不能全部倒回,是因为塑料块占了一部分空间”;看完第三个实验视频,另一个男生回答“因为石子大小不同,所占空间不同”。从位置——空间——体积层层递进,逐步建立体积的概念。正是因为在每个视频之后曹老师都提出了关键性的问题:
   为什么石子扔进瓶子里,水就上升了呢?
   为什么这部分不能倒回去?
   同样都是石头,3杯倒出的水怎么不一样呢?
   学生才逐步建立了对体积概念的深刻感知,进而将体积与生活中的物体相联系,并举例说明。第一个男生举例桌子所占空间的大小就是桌子的体积;紧接着女孩举例:尺子所占空间的大小就是尺子的体积……,在这一环节,我们发现,回答的学生正确率占100%,可以看出学生较好地了解了体积的概念,顺利地完成了学习目标1。
   二、结合实物,建立1cm3、1dm3、1m3的表象。
   在小组合作学习知道1cm3、1dm3、1m3是如何规定的之后,曹老师先让学生找出1立方厘米的学具,通过观察周围学生,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能顺利找到,并能说出原因:棱长是1厘米的正方体,体积是1立方厘米。然后让学生用手指转一转、放在手心里握一握,感知1立方厘米有多大。有了1立方厘米表象的建立,再让学生联系生活,找一找生活哪里物体的体积是1立方厘米。正是有了实物的真实感知,学生才能将1立方厘米与生活实际相联系,举例说出了:小橡皮、小按钮、乐高小积木,饮料的椰果、彩色糖果等一系列生活实物,在这一环节中,一个男生说道“一个指甲盖大约是1立方厘米”,对于这一回答,很多学生发出疑问,曹老师立即追问道“指甲盖还是指甲什么呢”,全班迅速反应出是应该是“手指尖”。在这里曹老师对课堂生成迅速做出反应,并及时引导,使学生准确感知了1立方厘米有多大。在充分感知1立方厘米之后,曹老师拿出一个1立方厘米的橡皮泥,把它压扁,问道“它的体积改变了吗,为什么?”全班给出一致反应到“没有变”,其中一个男生生动形象地回答道“形状变了,又没少块肉,体积没变”。正是由于对1立方厘米的充分感知,在面对这一问题时学生才没有出现认知偏差。同时,有助于学生对于1立方分米和1立方米的表象建立,从而顺利地完成了学习目标3,4,5,突破了第二个教学重点,发展了学生的量感和空间观念。
   当然在这一节课我们也发现了曹老师有待改进的地方。第一个学生回答脱离学习目标,语言表达不够准确。在感知1立方厘米的大小时,曹老师提出了这样的问题“把它握在手心里,你有什么感觉?”我们看一下学生的回答“扎”,我们分析学生的答案,他们回答的关注点在体验感上,而仔细研读学习目标,我们发现这个问题的关键是让学生建立对1立方厘米的表象,所以我们认为是曹老师的提问不够准确导致了学生思考方向的偏差,所以我们在设计课堂问题时,一定要把握好学习目标,进行精准的提问。这个问题可以改成“把它放在手心里握一握,感受1立方厘米的大小”。第二个多数学生沉默不语,无法建立相关知识间的联系。在独立学习活动的最后一次高阶思维中,曹老师试图让学生理解“时间、角度、重量、数的组成都是由度量单位累加而成”,但通过观察学生当时的疑惑的表情可知,学生对这些知识间的联系并不能深刻理解。所以我们希望曹老师能够改进这一部分,让学生理解到度量长度、度量面积、度量体积之间的共同点。总体来说,我们认为依托曹老师的有效提问,学生们在课堂上经历了共思共进的过程,达到了学有所获,学以致用的效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35

帖子

153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53
发表于 2024-5-22 10:21:30 | 显示全部楼层
                                                                                                                                                                 约课活动有感

第一次约课,我的心情既兴奋又紧张。这是一次展示自己教学能力和水平的好机会,但同时也意味着巨大的挑战。

在准备过程中,我首先深入钻研教材,精心设计教学方案。我查阅了大量的资料,参考了许多优秀的教学案例,力求让教学内容既丰富又有深度。为了使课堂更加生动有趣,我还准备了丰富多样的教学道具。

接下来就是与组内成员反复探讨本次课的内容和环节的合理性。在过程中大家给我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我认真记录下每一个问题,不断地对教学环节进行修改和完善,从每一句话的表述到每一个动作的设计,都力求做到精益

求精。

那段时间,我几乎全身心地投入到了约课的准备中,反复琢磨如何更好地引导学生,如何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到了约课的那一天,我带着满满的信心踏上了操场。课堂中学生们积极参与,我也发挥出了自己的最佳水平,一切都按照计划顺利进行着。

当课程结束的那一刻,我感到了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最终的结果是令人欣喜的,我获得了认可和肯定。

这次约课的经历让我深刻地体会到,成功源于充分的准备和不懈的努力。通过这次经历,我不仅提升了自己的教学能力,也更加坚定了我在教育道路上继续前行的决心。我知道,未来还会有更多的挑战,但我也相信,只要保持这样的热
情和努力,我一定能够取得更好的成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主题

68

帖子

277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77
发表于 2024-5-27 09:00:39 | 显示全部楼层
  3月11日,我第一次参与了约课活动,当时我对自己的准备感到相当满意,因为我精心准备的逐字稿已经背得滚瓜烂熟。然而,当我真正走上课堂,完成授课后,却发现实际的教学效果与预期相去甚远,这让我感到非常沮丧。
  在课后,我仔细回顾了整个教学过程,认真分析了存在的问题。我意识到,仅仅背熟逐字稿是远远不够的,因为教学是一个动态的、互动的过程,需要灵活应对学生的反应和提问。于是,我开始对教案、课件等进行修改,注重加入更多的互动环节和引导性提问,以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参与。
  此外,我还向经验丰富的同事请教,从中汲取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启示。通过不断地反思、修改和实践,我的教学设计和授课技巧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终于,在经过了多次的修改和准备之后,我迎来了4月17日的教研日。在这次的教研活动中,我更加自信地展示了自己的教学设计和教学风采,得到了一致好评。这次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只有不断地反思、修改和实践,才能在教学之路上不断进步。
  结合自己在约课中的具体收获,我对自己的备课过程进行了如下改进:
  1.明确教学目标,突出学生主体:在备课过程中,我将更加注重明确教学目标,并围绕学生的主体地位进行教学活动设计。我将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以及他们的兴趣和需求,确保教学活动能够真正吸引学生参与其中。
  2.创新教学手段,丰富实践活动:我将尝试引入更多的创新教学手段和实践活动,如音乐游戏、角色扮演、音乐创作等,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音乐的魅力。同时,我也会注重实践环节的设计,让学生在参与中提 升音乐技能和表现力。
  3.关注学生反馈,及时调整策略:在教学过程中,我将密切关注学生的反馈和表现,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调整。我将通过提问、观察、测试等方式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确保教学效果的达成。
  4.加强跨学科融合,拓宽音乐视野:我将尝试将音乐与其他学科进行融合教学,如语文、历史、科学等。通过跨学科的教学内容和活动设计,拓宽学生的音乐视野,提升他们的综合素养。
  5.持续学习,不断提升专业素养:我将保持对音乐教育领域的关注和学习,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通过参加培训、阅读专业书籍、与同行交流等方式,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
  我深刻认识到了“从教走向学”的重要性,也对我自己的备课方式进行了反思和改进。我相信在未来的教学实践中,我将能够更好地关注学生的主体性和学习体验,让学生在音乐课堂中真正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和价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主题

89

帖子

593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593
发表于 2024-5-28 15:01:3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吴旭 于 2024-5-29 10:46 编辑
《牧场之国》约课及评优课感想

   2024年上半年,我有幸参加了新华区语文学科评优课比赛,很感谢学校领导能给我这个宝贵的锻炼机会。从准备校内约课到区里比赛,历时将近45天的时间。无疑,这45天是一次艰难又难忘,但又时刻在学习和成长的宝贵经历。回忆备课磨课的点滴,内心对帮助我的领导、同事、朋友们无比感激。  
  我选择的课文是五下七单元《牧场之国》,这是一篇非常优美的文章,生动形象地展现出牧场之国——荷兰的田园风光。朗读整篇文章就犹如品读一首意境优美的散文诗,能够感受到宁静悠然的情趣和意境,让人沉浸其中。下面对我的备课及讲课进行总结和反思。
  一、校内约课阶段
  在准备3月26日校内《牧场之国》约课前,我首先研究了单元主题、文本内容与教参,结合自身特点选定了讲课篇目,明确了课时教学目标和重难点,最终决定以单元整体教学的方式开展主题式学习,以任务驱动学生学习。
  校内约课结束后,发现了一些问题,如学生朗读时间不多、过多分析语句与词语让学生感受荷兰的安静、自由等,PPT上出现的小龙虾、金字塔等图片容易让人脱离课文意境等。因此,在后来的讲课中进行了调整。
  二、新华区评优课阶段
  (一)赛前准备
  经过姚校长、王玉玲主任、李玉梅老师等多位前辈们的指导,结合多位听课老师的意见,调整了校内约课时出现的问题,一步步理清了讲课思路。
  另外,在试讲前除了备课,我还充分考虑了学生回答问题时出现的多种可能并做好预案。潇卉老师教给我一个方法:就讲课的关键问题在班级里和学生们多聊聊,进行充分沟通,以便了解不同学习水平的孩子对同一问题的不同看法。因此,我在自己班就讲课的核心问题“你感受到了一个怎样的荷兰?”和孩子们进行了沟通。课间,我挨个学生去问,“你喜欢哪个自然段?你感受到了一个怎样的荷兰?”尽自己所能,对可能出现的回答进行了预设,并准备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在试讲中,我尽量做到以下几点:
  1.尊重学生主体地位,以读代讲。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把课堂交给学生,把时间还给学生,放手让学生自读自悟。学生在一遍遍的自由朗读中理解和感受荷兰牧场的安静、自由、悠闲、宁静、和谐等,并在小组讨论与班级分享中自由表达,教师只做简单引导。
  2.注重学生的朗读。除了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我还精心准备了与课文内容完全贴合的视频,学生在品读完课文后,配着舒缓的音乐与和谐优美的画面再一次通过听觉、视觉多种感官感受作者眼中真正的荷兰。
  3.关注学生课堂生成而非自己的教案。在开始试讲时,我最关心自己的课是否可以按照写好的教案顺利讲完;后来的试讲中,我有意识地去关注孩子们的听课状态和课堂生成的回答。
  4.教师整体状态的呈现。讲课时精神要饱满,以微笑面对学生;教师语言无论是过渡语还是引导语都要做到既简练,又准确,易于学生理解。
  (二)赛中表现
  在评优课比赛当天,我提前到达比赛场地,再一次试课件。教学中,按照预设流程完成了教学,没有想到,这群讲课前只与我见过一次面的孩子与我配合得很好,虽然看得出孩子们有些拘谨,但整节课上他们发言积极、声音洪亮、逻辑清晰,朗读也很有味道,真是一群非常优秀的孩子。
  (三)赛后反思
  在评优课比赛结束后,我认真反思了自己的教学表现。
  首先,在备课过程中,我特别关注并且不断学习如何引导和评价学生,让课堂变得更加生动和灵活,但又能达成课时教学目标。在教学中注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把课堂时间还给了学生。
然而,我也发现自己在教学中有以下几个方面需要继续提高。(1)在课堂调控尤其是在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方面。(2)对学生的评价如何掌握好“度”,既做到及时评价又不过多评价。(3)更加积极主动地去多请教前辈老师,多主动和听课老师沟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

主题

99

帖子

560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560
发表于 2024-5-28 19:26:38 | 显示全部楼层
听张黎老师的立定跳远体育课有感
  本次张黎老师立定跳远课程展现出了许多亮点和值得学习的地方。上课伊始,伴随动感音乐进行热身活动,热身活动中尽显少年的朝气。在教学内容方面,张黎老师对立定跳远的知识点讲解清晰、全面,准确地传达了动作的关键要点,使学生能够快速理解和掌握。在教学方法上,灵活多样且富有创意。通过示范、分解动作讲解以及针对性的练习,让学生逐步熟悉并掌握技能。同时,还采用了小组合作练习等方式,增加了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协作,提高了他们的参与度。另外张黎老师的示范动作标准、规范,给学生起到了很好的榜样作用。并且在学生练习过程中,能够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纠正学生的错误动作,有助于学生不断改进和提升。在课堂组织上,秩序井然,各个环节衔接紧密,时间安排合理,保证了教学的高效性。然而,也有一些可以进一步优化的地方。例如,可以增加一些更具有挑战性的练习环节,激发学生的潜能;在讲解过程中,可以更加注重与学生的互动,进行差生指导。当然,在练习过程中,作为班主任老师发现了孩子的闪光点,当垫子倒了,挪动了位置,会有同学悄悄摆正,不会完全不管,这也是责任心的一种体现。总体而言,这堂立定跳远课教学质量较高,达到了既定的教学目标,为学生的体育技能提升和全面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

主题

89

帖子

321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321
发表于 2024-5-29 16:33:34 | 显示全部楼层
听吴旭老师《牧场之国》一课有感
     《牧场之国》是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第二篇课文。文章用富有情趣的语言,生动形象地展现了有水之国、花之国、牧场之国美誉的荷兰的田园风光,课文犹如一首意境优美的散文诗,侧重描写了作为牧场之国的荷兰那种宁静悠闲的情趣和意境,让人徜徉在这种意境中,留连忘返。
       吴旭老师设计的本节课主要有以下成功之处:所提出的问题导向性强,不同层次的学生通过朗读思考,都有不同的收获。课堂气氛活跃,参与度高。这堂课,吴老师努力为学生营造一种宽松和谐的环境,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即构建了和谐的课堂氛围,学生乐于参与、乐于表现。以学生的朗读经验、朗读效果影响其他学生的朗读体验,这样,学生就不教自会了。使学生在语言文字的精神家园中自主畅游,实现语言与精神的同构互生。实现语言与精神的同构互生,实现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的和谐共振。通过引导让学生体会优美的语言,并且适时启发学生静下心来想象文本所描绘的面面,构建优美的意境。学生经过以此方式引导学生感悟、交流,训练学生对文字的感受能力、联想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教学呈现朗读,感悟,踊跃举手发言,争相交流。
      我觉得这篇课文描绘的风景美,语言也以生动形象为胜,非常适合学生朗读,也适宜培养学生的语感。可是,本堂课分析、感受太多,应该给学生更多的朗读时间,让他们充分地朗读课文。对于这样的意蕴优美的文本,指导朗读可多采用各种形式的朗读方式,比如,自由读、个别读、齐读、小组读、男女生读、角色转置换读、在情境中读等等。变化丰富的朗读形式,使课堂节奏富于变化、灵动,学生学习的情绪也作调节,更能够指引他们把这个文本读美。整节课学生积极参与,气氛活跃,各个层次的学生都有展示,有进步。采用批注式的阅读、交流,促使学生品味语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

主题

91

帖子

361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361
发表于 2024-5-29 23:19:48 | 显示全部楼层
约课共研 优化教学

听薛明老师《母鸡》一课的教学,感受颇深,课堂中展现出了丰富多样的教学方法,令人印象深刻。
运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如朗读指导、问题引导、情境创设等,使学生能更深入地理解文本和感受情感。充分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母鸡情感的变化,从讨厌到敬佩,让学生深刻理解这种情感转变的过程和原因。通过有感情的朗读,让学生更好地体会文字背后的情感和氛围,增强了学生对语言的感悟能力。适时补充一些与母鸡相关的知识或文学作品,丰富了教学内容,拓宽了学生的视野。
结合听课收获,我在备课中进行了以下改进:
1.优化问题设计:在自己备课中,更加精心设计问题,使其更具启发性和层次性,更好地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
作者开始对母鸡的态度是怎样的?从课文的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
后来作者的态度发生了什么变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母鸡有哪些行为让作者感受到了它的伟大?请从课文中找出相关的语句。
作者是如何通过描写母鸡的行为来表达对它的敬佩之情的?
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对母爱的理解。
这些问题可以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课文的内容,理解作者的情感变化,同时也能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分析能力。通过回答这些问题,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母鸡的形象和母爱的伟大,并且能够将这种理解与自己的生活经验相结合,从而获得更深刻的感悟。
2. 重视情境创设:通过生动的语言描述、借助多媒体展示母鸡和小鸡的图片或视频等方式,为学生创设一个仿佛身临其境的情境。比如,在讲解母鸡带小鸡觅食的场景时,配合相关的画面,让学生仿佛看到了母鸡忙碌而慈爱的身影,更好地理解了母鸡的行为和情感。
3. 加强朗读训练环节:规划出更多专门的朗读训练时间,指导学生运用不同的语气、节奏来朗读,进一步提升朗读效果。例如,在表现母鸡勇敢保护小鸡的段落,教师指导学生用坚定、有力的语气朗读,让学生切实感受到母鸡的勇敢无畏;而在描写母鸡慈爱时,又引导学生用轻柔、温暖的语调来朗读,增强了情感的传递。
4. 融入更多生活元素:借鉴引入更多生活中的实际例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母鸡的特点和母爱的伟大,增加学习的趣味性和现实意义。搜集相关的优质拓展资源,如有趣的母鸡故事、母鸡主题的诗歌等,让课堂内容更加丰富多样。
5. 注重学生反馈与互动:在备课中预留更多时间和环节收集学生的反馈,根据学生的反应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节奏。比如运用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分组探讨母鸡的特点和作者情感变化的原因,培养了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同时,在课堂中适时地进行归纳总结,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点,使知识体系更加清晰。
改进后的教学方案,在教学中不仅使课堂氛围活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能够从多个角度、以多种方式去理解和掌握知识,提高了教学的有效性和学生的学习效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3

帖子

74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74
发表于 2024-5-30 09:27:4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次约课活动,我讲的《立定跳远》这一课。
立定跳远是一项需要运动员具备很强协调配合能力的力量训练,同时也是一项技术含量很高的运动。 在学习立定跳远的过程中,我们不仅要注重技战术的学习,还应关注身体素质的培养。立定跳远不仅要求运动员拥有出色的弹跳力和助跑能力,还强调在比赛中灵活运用各种跳跃技巧。此外,立定跳远是体育课中容易丢分的项目之一,因此在学习过程中,我们应该善于从失败中总结经验,把失败当作一个起点,不断地努力和奋斗。12
为了提高立定跳远的成绩,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热身运动:开始训练前进行充分的热身运动,包括全身伸展和有氧运动等,以减少运动受伤的风险。
基础体能训练:加强全身力量的训练,特别是腿部、核心和上肢的力量训练,以增强全身肌肉的协调性和力量。
技巧训练:注意起跳前的姿势、起跳时用力蹬地同时双臂向前上方摆动以增强跳跃力度,以及在起跳后保持身体舒展,双臂向前下方伸展以增加跳跃距离。
技术练习:进行多次的技术练习,熟练掌握跳跃技巧,如单脚跳、阶梯跳等练习方式来提高跳跃技巧和稳定性。
增加跳跃次数:通过反复跳跃来增加肌肉的适应性和提高跳跃能力。
此外,立定跳远的技巧还包括预摆、起跳、腾空、落地等关键动作的掌握。预摆时,左右两脚平行开立与肩同宽,两臂有节奏的前后摆动;起跳时,决定起跳时不可犹豫,略微加大摆臂力度,双臂由后向前摆动过程中,双脚用力蹬地完成起跳;腾空时,手臂用力向前上方摆动,腾空过程膝关节充分伸直,上肢展腹挺胸使身体向上腾起;落地时,收腹,小腿向前伸,两臂由上经前向下方摆动。
通过上述措施和技术要点的掌握,我们可以有效地提高立定跳远的成绩。

课后反思:
通过本次课的教学,我得到了很大的启发,很深的体会。游戏教学方法改变了过去以教师为主的被动式教学方法,调动了全体学生的积极性,全体学生的共同参与,也避免了少数学生厌学当观众的现象,利用团队的力量创造良好教学环境,加强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能力,学生与学生相互指导,相互帮助,合作学习加深了学生们的友谊,提高了学习效果。学生通过分组比赛,进一步增强了责任感荣誉感以及和组员之间的凝聚力,从学生的练习程度上不难看出,学生对分组教学方法很感兴趣,教学比赛既是素质,技术,战术的较量,也是对学生心理素质的考验,比赛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勇敢性和坚强的毅力,同时又培养了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创新能力。因此,分组比赛对提高全体学生的参与能力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方面也有着显著的功效。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12

帖子

92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92
发表于 2024-5-30 11:23:07 | 显示全部楼层

                                                                                                                                                                                          让课堂自然发生
                                                                                                                                                                                                           ——听王玉玲老师语文课有感

        4月7日在四楼大厅观看了王玉玲老师关于三年级语文的试讲,并旁听了课后研讨活动。这几次的听课让我受益匪浅。
  王玉玲老师试讲的内容是三年级课文《剃头大师》。学生们在正式上课前进行了简单的预习,对文章内容有了大致的了解,所以课堂上王老师以问题进行导入“你认为文中有哪些地方是有意思的?”“哪些地方你没有读懂呢?”这两个问题是针对整篇课文,但在提问学生的过程中,我发现王老师也是有技巧的,学生们感兴趣的地方是不尽相同的,他们分布在文章中的各个地方,在此情况下,王老师进行了及时的引导,按着部分来,从前往后找,这样重点不会有遗漏,在给予学生适当自由的同时又不会被学生牵着鼻子走。在学生分享完自己的观点后,再次有感情地朗读文本,去体会课本的深刻内涵。
这两个问题贯穿整个课堂,课堂中没有设计太多的环节,但却能抓住一个点不断地深入和挖掘,学生们能够真正地沉入课本中,启发学生思考,将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学生们的自主发言体现了“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老师的角色是倾听和引导者,无需将大量的知识点机械地灌输给学生,而是要学生自主去探究,进行自主学习,在课堂上实现“从不会到会”的突破。与此同时,这样精彩的课堂呈现也要求老师对文本要非常熟悉,能够提前做好教学预设, 在课堂中能够根据学情进行实际引导。在此基础上,课堂才能自然而然的生成。
   在听完试讲课之后,我的收获有以下几点:
   1.“以生为本”并非简单地喊喊口号,老师应试着将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主角。
   2.教什么比怎么教更重要。我发现新奇的课堂设计并非是一堂精彩课的必备条件,老师的重心更应该放在找准教学目标方面。
   3.教师要学会取舍。教学,不在于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对于老师来说并非教授给学生越多越好,而是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进行取舍,这既是教学的出发点也是教学的归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机场路小学教研 ( 冀ICP备2021028907号 )冀公网安备13010502002285

GMT+8, 2025-1-12 07:03 , Processed in 0.085863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