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彭梦莹 于 2025-6-30 15:07 编辑
乒乓球“水牢封印”魔法表演课教学设计 一、课程目标 1. 学生熟练掌握“乒乓球瓶口悬停”魔术核心操作,能完整呈现无瓶底剪裁版魔术表演;学会通过语言渲染、表情管理和动作设计,增强魔术的神秘氛围与观赏性。 2. 通过分步示范、反复练习和小组互助,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与细节把控力;引导学生探究魔术背后的大气压强原理,实现趣味魔术与科学知识的融合。 3. 激发学生对魔术表演与科学探索的双重兴趣,增强自信心与成就感;培养学生勇于尝试、乐于分享的学习态度。 二、教学准备 1. 道具材料 每位学生:带盖透明塑料瓶(550ml 矿泉水瓶)、乒乓球、水盆、彩色贴纸(装饰用) 教师演示:大号透明饮料瓶、彩色水、魔术帽、魔杖道具 2. 多媒体资源:魔术导入动画、大气压强科普短视频、神秘氛围背景音乐 三、教学过程 (一)奇幻开场,激发兴趣(10 分钟) 1. 魔法情境创设 播放一段魔法主题动画:魔法师用普通瓶子和小球施展“水牢封印术”,引发学生好奇。教师头戴魔术帽、手持魔杖登场:“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学习动画里的神奇魔法——让乒乓球在瓶口永远逃不出水的‘牢笼’!” 2. 教师震撼演示 向学生展示完好的塑料瓶和乒乓球,拧开瓶盖,将瓶子装满彩色水。放入乒乓球后迅速拧紧瓶盖,快速倒转瓶子。缓慢拧开瓶盖,乒乓球牢牢封住瓶口,水丝毫未漏,配合夸张表情:“见证封印生效的时刻!” (二)分步拆解,揭秘魔法(25 分钟) 1. 原理初步渗透 播放 1 分钟大气压强科普短视频,用卡通画面展示空气如何“托举”物体,结合板书简笔画(如气球被空气挤压),用童趣语言解释:“空气像看不见的大手,会用力托住乒乓球哦!” 2. 关键步骤教学 第一步:道具准备:引导学生检查瓶子密封性,用彩色贴纸装饰瓶身增加表演感,强调:“漂亮的道具能让魔法更厉害!” 第二步:注水封瓶:示范将瓶子垂直倒扣入水盆,缓慢注水至满,快速盖上瓶盖,确保瓶内无气泡,提醒:“气泡是魔法的‘敌人’,一定要赶走它们!” 第三步:倒转展示:握住瓶身迅速倒转,缓慢拧开瓶盖,同时用另一只手做出“施法”手势,引导学生模仿动作细节。 第四步:互动设计:教授表演台词:“我要念咒语解除封印啦!三、二、一——看!水和球都被定住了!”搭配惊讶表情和夸张肢体动作。 (三)实践演练,创意升级(20 分钟) 1. 分组练习 学生 4 - 5 人一组,互相观察注水、盖盖和倒转动作是否规范,重点练习快速密封瓶口和稳定倒转姿势。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常见问题:如注水不满导致空气进入、倒转时手部抖动。 2. 创意拓展 鼓励学生设计专属魔法剧情,如“解救被困在水牢的小球勇士”;或加入音效(模仿念咒语的声音)、道具(用彩纸制作魔法符文贴在瓶身),让表演更具个人特色。 (四)魔法展演,多维评价(15 分钟) 1. 舞台展示 布置简易魔法舞台,播放神秘背景音乐,学生依次登台表演。表演后邀请观众上台近距离观察,增加互动性。 2.多元评价 学生互评:从“魔术完成度”“创意设计”“表演感染力”三个维度投票,评选“最神奇魔术师”“最佳创意奖”。 教师点评:肯定学生的进步与亮点,如“小明倒转瓶子时又快又稳,魔法超流畅!”;结合科学原理进行总结,颁发“魔法科学小博士”贴纸奖励。 四、安全与注意事项 1. 提醒学生使用瓶盖时避免划伤手指,若瓶盖过紧可寻求教师帮助。 2. 练习区域铺设防水垫,准备毛巾及时清理洒出的水,防止滑倒。 3. 强调禁止将乒乓球放入口中或随意抛掷,确保课堂安全。 五、教学延伸 1. 科学探索任务:布置课后小实验——用玻璃杯和硬纸板重现“水的封印”,并录制视频分享到班级群。 2. 魔术创新挑战:鼓励学生尝试用不同大小的瓶子和球体设计新魔术,下节课进行创意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