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场路小学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刘月芳

【选修六】创生AI环境教学——AI时代的创新变革。

[复制链接]

26

主题

86

帖子

717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717
发表于 2025-6-3 09:11:2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21

帖子

152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52
发表于 2025-6-3 09:50:49 | 显示全部楼层
AI辅助教学初体验
1. AI之“看”——图像识别初体验
教学结合点: 认识计算机的输入设备(摄像头)、图形处理概念启蒙。
实际做法:
活动1:AI猜物小能手:
工具:使用简单的在线图像识别网站或App(如百度识图、Google Lens的简化版体验,或专为儿童设计的图像识别应用,如PicsArt Kids部分功能)。
过程:学生用平板/电脑摄像头拍摄教室里的物品(文具、书本、植物叶子等)或提前准备好的图片(动物、水果、交通工具)。让AI识别是什么,观察识别结果。
讨论:AI猜对了吗?它怎么“看”的?(像我们用眼睛看图片)。它为什么会认错?(图片模糊、角度奇怪、东西太新它没见过)。
活动2:神奇的AI画画(图像生成启蒙):
工具:使用极简的文字生成图片工具(如DALL·E Mini/Craiyon界面相对简单,或Canva魔法设计“文字转图片”功能)。
过程:教师演示输入简单的描述(如:“一只戴着帽子的小猫”、“彩虹色的房子”),生成图片。让学生尝试输入他们喜欢的简单词语组合(如“会飞的狗”、“星星形状的树”),观察AI生成的图片。
讨论:AI画的和你想象的一样吗?它为什么能“画”出来?(学习了海量图片)。强调这是AI创作的,和人类画画不同。
2. AI辅助创作与表达
教学结合点: 数字创作(绘画、写作启蒙)、信息表达。
实际做法:
活动1:AI帮我配插图:
工具:极简文字生成图片工具(同1.2)。
过程:学生在学完一篇课文或一个小故事后,让他们构思一个场景(如:“小蝌蚪找妈妈在池塘里”),用简单词语描述输入AI工具,生成图片。学生可以选择喜欢的图片打印出来,作为自己故事复述或小作文的插图。
价值:激发想象力,辅助表达,感受AI作为创作工具。
活动2:AI生成小故事:
工具:使用非常简单的儿童故事生成器。
过程:教师或学生输入几个关键词(如:“小狗”、“公园”、“风筝”)。让AI生成一个非常短的故事开头或结尾。学生可以接力创作中间部分。
讨论:AI编的故事有趣吗?合理吗?和我们自己编的有什么不同?
实施关键与注意事项:
工具选择:安全第一,简单为王!
选择无需注册或登录的在线工具,或使用教师统一账号。
选择界面极其简单、直观、中文友好的工具。操作步骤最好不超过3步。
严格审查生成内容: 图像、文字生成工具务必由教师先行测试并严格监控,避免出现不适宜内容。生成内容仅供课堂体验讨论,不传播。
推荐工具: Teachable Machine, Quick, Draw!, Craiyon (DALL·E Mini), 手机自带语音助手, 讯飞听见/语音输入法, Canva魔法设计。
教学设计:体验为主,兴趣驱动
时间控制: 每个小活动控制在10-15分钟以内,保持学生兴趣。
游戏化: 设计成闯关、猜谜、比赛等形式。
情境导入: “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位聪明的机器朋友——AI!”
强调“小助手”: 始终强调AI是帮助我们学习、解决问题的工具,由人创造和控制。
直观可视化: 多用图片、视频、实时演示,少用文字解释原理。
核心概念传达:
“AI是什么?”: “一种能模仿人类看、听、说、想一点点的聪明机器技术。”
“AI怎么学会的?”: “需要很多人‘教’它,或者科学家给它设定规则。”
“AI万能吗?”: “不,它会犯错,需要人帮助和检查。它没有感情,不懂爱和关心。”
伦理与安全启蒙:
隐私保护: 强调不在AI工具里说或输入自己的名字、学校、家庭地址、电话号码等真实信息。
人的主体性: “AI再聪明,也是工具。最棒的创意和想法,还是来自我们人类小朋友!”
课堂组织:
分组合作: 鼓励2-3人一组,互相帮助,共同操作一台设备。
教师主导: 操作步骤需教师清晰演示,关键环节统一指导。
备用方案: 网络不稳定时,教师可进行主要演示,学生观察讨论。
差异化: 对操作快的学生,可提供进阶小挑战;对操作慢的,降低要求,完成核心体验即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主题

79

帖子

327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327
发表于 2025-6-4 09:04:47 | 显示全部楼层
当AI邂逅民族音乐——《锦鸡出山》课堂创新案例
《锦鸡出山》是一首经典的土家族打溜子乐曲,它以独特的节奏和丰富的表现力,生动展现了锦鸡在山林中的各种活动。在以往的教学中,我们往往通过播放音频、讲解知识、分析节奏等方式,引导学生感受乐曲魅力,但学生对于土家族文化背景的理解不够深入,课堂参与的积极性也不高。
如今,人工智能技术飞速发展,我一直在思考,能否借助AI的力量,让学生更直观、更生动地接触和了解土家族文化,激发他们对民族音乐的兴趣。于是,我想到了AI,在国培的时候我们学习过如何使用各种APP,首先就是想到即梦app,它可以让人物开口说话,其次想到了豆包,利用它来创作一个土家族女孩的形象,让学生通过与这个AI角色对话,主动探索土家族和打溜子的奥秘,让课堂变得更加有趣、更具互动性。
课程开始,我在屏幕上展示了一幅充满神秘色彩的土家族山寨画面,又ai了一位身着精美土家族服饰的女孩开口欢迎同学们。通过豆包AI强大的语言生成能力,我为阿依赋予了丰富的性格和知识储备,她热情好客、聪明伶俐,熟知土家族的各种文化。我向学生们介绍,接下来的课堂将由阿朵带领大家走进土家族的世界,学生们瞬间被阿朵吸引,好奇的目光中满是期待,让他们去探寻《锦鸡出山》背后的故事,学生们纷纷露出兴奋的表情。紧接着,我引导学生尝试与阿朵对话。我先问了阿朵一个问题,学生才开始以接二连三的问问题。
有一位同学问了土家族有什么文化遗产,阿朵回答了“打溜子”,引出了课题,我又尝试引导学生问一些关于打溜子的问题,他们想了解的,有学生问到了乐器,当学生问出打溜子都有哪些乐器时,阿朵回答完,我就顺势引出乐器的图片,以及他们的站位,为了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打溜子的演奏,我播放了一段土家族艺人演奏《锦鸡出山》的视频,但是没有声音,也是ai合成的,他们都能看到是假的,我才讲解了打溜子中溜子锣、头钹、二钹、马锣等乐器的特点和演奏方式。钹重点讲解了三种打法,亮打、闷打、揉打,有ai助手,又有实物的帮助,学生学的很快。


在对话过程中,学生们不仅了解了土家族文化知识,还对《锦鸡出山》这首乐曲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明白了它的节奏变化是如何模仿锦鸡出笼、窥望、寻食、嬉戏等场景的。
这节与AI互动的音乐课,取得了超出预期的教学效果。学生们一改以往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变得主动积极,充满热情。在与阿依的对话中,他们展现出了强烈的求知欲,对土家族文化和打溜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从课堂反馈来看,学生们不仅记住了许多关于土家族和打溜子的知识,更重要的是,他们感受到了民族音乐的魅力,增强了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通过这次教学实践,我深刻体会到了人工智能在音乐教学中的巨大潜力。它不仅丰富了教学形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更广阔的文化学习平台。然而,在教学过程中,我也发现了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例如,在学生与阿朵的对话环节,由于时间有限,没能让每一位学生都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和疑问。
在未来的教学中,我会进一步优化教学设计,合理安排各个环节的时间,让更多学生参与到与AI的互动中。同时,加强对学生小组协作能力的培养,引导他们更好地合作学习。我相信,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我们的音乐课堂将会更加丰富多彩,学生们也将在科技与艺术的融合中,收获更多知识和快乐。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主题

69

帖子

510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510
发表于 2025-6-4 10:14:05 | 显示全部楼层
AI时代下的教育创新:打开学生学习世界的小学数学实践
  在这个日新月异的AI时代,教育不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综合学习能力和探究性思维。作为小学数学教师的我们不能将学生拘泥于教材中,而应通过多种方式打开他们的学习世界。以下是我在数学学科上的一些实践探索。
一、实践活动设计
1. 数学与生活结合——购物小能手
具体做法:
  在数学课上,我设计了一系列与生活紧密相关的购物情境,让学生在模拟购物中运用加减乘除知识。例如,我会给学生设定一个预算,让他们根据价格标签选择自己需要的文具,并计算出总价。此外,我还会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购物比赛,看哪个小组能在限定时间内用最少的钱买到最实用的文具组合。
学生实例:
• 小明在计算总价时,发现自己超出了预算,于是他迅速调整购物清单,选择了更便宜的商品,这次经历让他学会了如何在购物中做出合理决策。
• 小红和小组成员合作,通过比较不同品牌文具的价格和质量,最终选购了一套性价比高的文具,这次合作让她体会到了团队协作的重要性。
• 小李在购物比赛中,灵活运用乘法口诀快速算出总价,赢得了比赛,这次胜利激发了他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收获与思考:
  通过购物小能手活动,学生们不仅掌握了数学知识,还学会了如何在生活中运用这些知识。更重要的是,他们学会了如何做出合理决策、如何团队协作以及如何面对挑战。这让我深刻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结合的教学方式能够极大地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综合能力。
2. 探究式学习——数学小侦探
具体做法:
  我设计了一系列数学侦探故事,让学生在故事中扮演侦探角色,通过寻找线索、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来学习数学。例如,在“小猫找家”的故事中,学生会根据小猫留下的数字线索,运用方位知识和加减法找到小猫的家。
学生实例:
• 小张在侦探故事中,通过仔细观察和分析线索,成功找到了小猫的家,这次经历让他学会了如何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 小王在故事中遇到了难题,但他没有放弃,而是主动向同学求助,共同解决了问题,这次合作让他体会到了团队的力量。
• 小赵在侦探过程中,不断尝试不同的方法,最终找到了最优解,这次经历让他学会了如何面对困难和挑战。
收获与思考:
  探究式学习方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同时,通过团队合作和不断尝试,学生们学会了如何解决问题和面对挑战,这对于他们的综合能力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3. 自主学习——数学小博士
具体做法:
  我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自主学习数学知识,如通过阅读数学科普书籍、观看数学动画片、通过网络数学自主检索等方式拓宽视野。同时,我会定期组织学生进行数学小博士分享会,让他们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和心得。
学生实例:
• 小刘通过阅读数学科普书籍,了解了许多有趣的数学现象和原理,他在分享会上生动地讲述了这些内容,赢得了同学们的阵阵掌声。
• 小陈通过观看数学动画片,对数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开始主动探索更多数学知识,并在班级中成为了数学小达人。
• 小周参加了线上数学课程,不仅巩固了课堂所学知识,还学到了许多新方法和技巧,他在分享会上与同学们分享了自己的学习心得和体会。
收获与思考:
  自主学习让学生有机会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这极大地提升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主学习能力。同时,通过分享和交流,学生们学会了如何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这对于他们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也有很大帮助。
二、实践收获与思考
  通过这一系列实践活动,我深刻体会到打开学生学习世界的重要性。这些活动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还提升了他们的综合学习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同时,我也发现了一些值得思考和改进的地方:
• 在设计实践活动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确保活动既有趣又有效。
• 在探究式学习中,要引导学生学会如何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 在自主学习中,要鼓励学生保持持续学习的热情和动力,同时提供必要的支持和指导。
  总之,AI时代下的教育需要我们不断创新教学方式和方法,打开学生的学习世界,培养他们的综合学习能力和探究性思维。我相信不断努力和实践,一定能够为学生们创造一个更加美好、更加有趣的数学学习环境。期待与大家共同分享更多教育创新的经验和成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主题

71

帖子

397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397
发表于 2025-6-6 17:19:3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杜红艳 于 2025-6-6 17:29 编辑

file:///C:/Users/a/AppData/Local/Temp/ksohtml7436/wps1.jpg小学冀人版科学六年级下册第2课 《地球、月球和太阳》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 能说出地球、月球和太阳之间的关系。
2. 能说出地球、月球和太阳的运动方式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实验的探究能力。
情感目标:能对天体的运动产生浓厚的探究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地球、月球和太阳之间的关系
难点:能简单叙述天体之间的运动方式和周期
教学准备:AI宇宙星系模拟软件、PPT课件、三球仪等
教学活动一:
在认识地球、月球和太阳之间的关系时,让学生讨论:地球、月球和太阳它们之间的运动方式是怎样的?
通过网络、AI宇宙星系模拟软件等途径搜集资料并整理信息,还利用三球仪的转动探究天体之间的运动方式。
学生小结:地球围绕着太阳转动的同时也在自转,月球围绕着地球转动的同时也在自转。地球围绕着太阳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月球围绕着地球公转的方向也是自西向东。
学生汇报:地球围绕太阳公转一周的时间是一年,地轴指向北极星附近。月球围绕地球公转周期大约是一个月,月球自转周期和公转周期大致相同。
学生汇报搜集的资料,以表格的形式展示天体的大小情况。
教学活动二:
1. 认识地球的引力。
教师引导:不管住在地球上哪个地方的人都不会离开地球表面,这是什么原因?
同学:可能是地球存在引力在吸引着我们。
请同学们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我们的猜想是否正确。
实验设计
引导:生活中有很多活动都可以验证我们的猜想
交流: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设计实验
汇报:学生代表发言,与其他同学分享自己的实验设计
请学生示范踢毽子和跳高
讲述:踢毽子时,将毽子踢向高空,最终还是会落到地上。向上高跳时,身体先向上运动,但最终还是会回到地面上。
教师:离开地面的人和物体最终都会向哪儿运动?
学生:向下。
讨论:是什么力让物体和人这样运动的?
小结:物体下落是因为他们都受到地球引力的作用
地球引力是谁发现的?
出示科学家牛顿资料卡
拓展应用
自制重锤
工人叔叔盖房子是,利用垂线坨来检验墙壁是否垂直,仿照垂线坨制作一个重锤,来检验桌椅和墙壁是否垂直。
  出示重锤图片,了解重锤构造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12

帖子

50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50
发表于 2025-6-9 11:54:19 | 显示全部楼层
AI 在体育课上的运用正逐渐改变传统教学模式,通过技术赋能提升教学效率、保障运动安全并激发学生兴趣。以下从教学辅助、运动监测、个性化指导、安全保障、趣味互动等方面详细介绍其应用场景及优势:
一、智能教学辅助:精准示范与动作纠正
1. 动作捕捉与分析
1. 借助 AI 摄像头或可穿戴设备(如智能手环、运动传感器),实时捕捉学生的运动姿态(如跑步摆臂、投篮手势、体操动作等),与标准动作模型对比,生成动作偏差报告
2. 例:在篮球课上,AI 系统可分析学生投篮时的手腕弧度、肘部角度,通过语音或屏幕提示 “手肘外展角度过大,需内收 10°”,帮助学生快速修正。
2. 虚拟教练与全息示范
1. 利用 VR/AR 技术打造 “虚拟教练”,通过全息投影展示高难度动作(如武术套路、跳高背越式),学生可 360° 观察细节,配合慢动作回放和分解教学。
2. 优势:突破传统教师示范的空间限制,尤其适合复杂动作的分步教学。
二、个性化运动监测与训练计划
1. 生理数据实时监控
1. 学生佩戴智能心率带、运动手表等设备,AI 系统实时采集心率、血氧、运动强度(如 MET 值)等数据,生成个人运动负荷曲线
2.应用场景:
1. 避免运动过量:当某学生心率超过安全阈值时,系统自动提醒教师介入调整。
2. 分层教学:根据学生体能数据(如耐力、爆发力)分组,制定差异化训练方案(如对体能较弱者减少长跑距离,增加核心力量训练)。
2. AI 定制化训练计划
1. 基于学生的体质健康测试数据(如体测成绩、BMI 指数)和运动目标,AI 算法生成个性化训练计划
2. 例:针对中考体育备考学生,系统可推荐每日训练重点(如周一强化跳绳节奏感,周三提升立定跳远爆发力),并动态调整难度。
三、运动安全保障:风险预警与应急响应
1. 运动风险预判
1. 通过 AI 分析历史运动损伤数据,结合场地环境(如跑道平整度、天气湿度)和学生状态,提前预警潜在风险(如湿滑地面易导致摔倒、疲劳状态下易肌肉拉伤)。
2. 教师可根据预警调整教学内容(如雨天改室内体能课)或加强保护措施。
2. 实时安全防护
1. 在高风险运动(如单杠、跳马)中,AI 视觉系统实时追踪学生动作,当检测到失衡或失误时,触发应急保护机制(如气垫自动充气、机械臂辅助支撑)。
2. 案例:部分高校已试点 AI 防护系统,用于体操教学,降低学生受伤概率。
四、趣味化互动与课堂管理
1. 游戏化体能训练
1. 利用 AI 开发运动类互动游戏,将体能训练融入趣味任务中。
2. 例:
1. 障碍跑闯关:通过 AR 技术在操场上虚拟障碍物,学生需按提示完成 “蛙跳过水坑”“侧滑躲树枝” 等动作,系统实时计分排名。
2. 团队协作挑战:分组进行 “AI 跳绳对战”,各组跳绳总数实时投影在屏幕上,激发竞争意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47

帖子

335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335
发表于 2025-6-11 10:27:26 | 显示全部楼层
AI技术融入小学体育教学的一些做法
利用智能设备进行动作分析
在体育教学中,使用如带有动作捕捉功能的智能摄像头或可穿戴设备,采集学生运动数据。例如在教授田径项目的起跑动作时,通过智能摄像头捕捉学生的起跑姿势、肢体动作等信息,然后利用AI算法分析数据,生成动作报告,指出学生动作的优点和不足,教师可根据报告进行针对性指导。
借助AI制定个性化训练计划
运用专业的体育教学软件,结合AI技术,根据学生的身体形态、体能测试数据、运动偏好等,为学生制定个性化训练计划。如软件可根据学生的身高、体重、肺活量以及50米跑、跳绳等测试成绩,分析其身体素质状况,为体质较弱的学生安排增强心肺功能的训练,为协调性差的学生设计专门的协调性训练课程。
利用AI进行体育游戏教学
开发基于AI的体育游戏应用程序。例如“AI跳绳挑战”游戏,学生通过手机或平板电脑与AI进行跳绳比赛,AI会根据学生的跳绳速度和次数调整自己的表现,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参与热情。还可以设计“虚拟投篮大赛”游戏,学生在现实中投篮,通过传感器和AI技术记录投篮数据,与虚拟对手进行比赛,提高学生的投篮技巧和兴趣。
运用AI辅助体育教学管理
使用教学管理系统,借助AI技术自动统计学生的出勤情况、运动数据、考核成绩等信息,生成教学报表和学生体育档案。教师可以通过系统随时查看学生的体育学习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调整教学策略。同时,家长也可以通过相关应用程序了解孩子的体育学习进展,加强家校合作,共同促进学生的体育发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

主题

70

帖子

249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49
发表于 2025-6-15 16:14:30 | 显示全部楼层
小学科学教学AI技术融入课堂
一、基础支撑:AI工具与环境建设
‌感知型工具‌
低年级采用AR设备扫描实物(如植物叶片),即时显示3D结构模型与生长动画,直观理解光合作用过程 。
高年级配置传感器套件(温湿度/光照),自动采集实验数据并生成可视化图表,替代手工记录 。
‌智能教学平台‌
使用AI备课系统(如输入“三年级《水的循环》”),自动生成含AR互动、分层任务的教案框架 。
部署课堂应答系统,实时分析学生实验方案合理性,推送针对性指导提示。
二、核心场景:AI赋能科学探究全流程
(1)课前认知铺垫
‌AI预诊学情‌:通过5分钟互动游戏(如“气象灾害逃生”),识别学生对自然灾害的前概念误区。
‌个性化资源包‌:根据诊断结果推送定制预习材料(实验视频/互动绘本)。
(2)课中深度探究
传统环节        AI增强方式        案例说明
‌观察记录‌        AI图像识别工具分析实验现象        拍摄月相变化照片,自动标注关键特征并生成对比图谱
‌实验设计‌        虚拟仿真平台预演方案可行性        设计桥梁承重结构,AI模拟不同材料的应力分布
‌数据分析‌        智能表格自动处理复杂数据        录入植物生长数据,AI生成光照-株高相关性结论
‌结论验证‌        知识图谱链接跨学科概念        探究浮力原理时,自动关联船舶工程中的实际应用
(3)课后延伸实践
‌智能探究日志‌:语音记录实验心得,AI自动整理成图文报告并标注科学术语。
‌家庭实验助手‌:通过APP识别生活场景(如厨房),推荐居家可完成的拓展实验(小苏打火山)。
三、差异化教学支持
‌分层任务系统‌
学习“电路连接”时:
mermaid
Copy Code
graph LR  
基础层-->AI引导搭建简单回路  
进阶层-->虚拟故障排查挑战  
创新层-->设计智能家居照明方案
‌动态分组机制‌
根据课堂实时数据(答题速度/操作精度),AI推荐最优协作组合
四、教学评估创新
‌过程性追踪‌
利用AI分析实验操作视频,识别关键能力点(仪器使用规范性/观察记录完整性)
‌素养导向评价‌
生成个性化评语:“你在电磁实验中发现线圈匝数影响磁力强度,这种归纳能力正是科学家的思维品质”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40

帖子

217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17
发表于 2025-6-18 10:42:5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张立朋 于 2025-6-18 10:45 编辑

创生小学体育 AI 教学环境
      这学期,在体育课上我有时会用趣运动、天天跳绳app,学生们很喜欢。 现在网上有很多优秀的运动类软件,例如:keep、咕咚、乐动力、悦跑圈、趣运动、天天跳绳等。这些软件在功能上各有侧重,有些偏重于综合健身、有些则专注于跑步、瑜伽或者其他定向运动。依据小学生身心特点,在本学期的体育教学中开发了趣运动、天天跳绳这两个app,里面有很多免费且丰富多样的 AI 体育课程资源,涵盖体育知识讲解、运动技能示范、游戏活动等内容,以动画、视频、虚拟现实等形式呈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趣运动app里,跳绳PK赛、敏捷球PK赛、切水果PK赛、双人模仿秀、双人打地鼠,这些项目既有趣味性且又有挑战性,深受学生喜欢。在天天跳绳app里同样也有很多免费的挑战赛,学生课选择挑战的项目进行挑战。
      在课上创生AI 环境教学,将体育知识与实际生活情境相结合,利用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技术,创设沉浸式的体育教学场景,如模拟体育赛事、冒险世界等,让学生在真实或虚拟的情境中运用所学运动技能,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度,能够拓宽学生的运动视野和思路,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58

帖子

284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84
发表于 2025-6-23 08:47:52 | 显示全部楼层
在语文教学中,我尝试引导学生学习 AI 的表达逻辑,以提升他们对阅读评价的深度和广度。以往学生评价同学阅读时,往往只停留在简单的 “好” 与 “不好”,这种评价方式过于片面,缺乏实质性的反馈和建议,很难帮助被评价者真正了解自己的优点与不足,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细致的观察能力。


AI 的表达具有独特的逻辑体系,它是从宏观层面到微观细节逐步展开的。例如在评价一段文字时,AI 会先从整体上分析这段文字的主题、情感基调等,然后再深入到具体的字词运用、句式结构、语言风格等方面进行细致剖析。


为了让学生学习这种表达方式,我首先在课堂上引导学生从整体上评价同学的阅读,比如思考这段阅读是否吸引人、是否符合情境等。然后逐渐深入到细节,像字音是否准确、语调是否合适、情感是否贴合等。例如,在学习古诗朗诵时,学生可以先评价朗诵整体是否有韵味,再具体指出某个字的发音是否清晰、某个句子的语调是否符合诗歌的情感意境。


在实际操作中,为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这一评价方式,我通过播放一些专业的诗歌朗诵视频作为示例,让学生观察并学习其中的评价要点。同时,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他们在小组内互相评价朗诵,按照从整体到细节的思路进行交流,教师在旁边进行指导和补充。通过这种方式,学生逐渐学会了从面到点进行评价,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文本和他人的表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机场路小学教研 ( 冀ICP备2021028907号 )冀公网安备13010502002285

GMT+8, 2025-9-8 19:28 , Processed in 0.102518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