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场路小学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郭振洲

读书,让我做一个明白人

  [复制链接]

10

主题

62

帖子

372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372
发表于 2021-6-9 09: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没有谁是一座孤岛——《岛上书店》
J.费里克因为爱度过了自己最艰难的一年,人生开始变得有信仰。他的生活中有了他爱的人和爱他的人,他才学会了与人沟通。在现实生活中也是这样,无论是对亲人还是朋友,你只有去爱别人,别人才有可能会爱你。也许你因为从心底害怕自己不值得被爱,才会独来独往,然而长期的独来独往,会让我们以为自己不值得被爱。爱是相互的,有了爱的人,才能坚持着度过自己最艰难的时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

主题

113

帖子

509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509
发表于 2021-6-9 16:46:01 | 显示全部楼层
读《瓦尔登湖》的小思考

      这是一本孤独的书,更像一本日记,猎狗、田园、土地、融雪、汽笛、栗色的马、斑鸠......感受到更多的乃是生命的厚重。孤独是一种难得的境界,梭罗以一种圆融的姿态,向我们阐释了他对自我、对自然、对万物的思考。阅读它,我感觉自己向一艘驰骋于大洋的战舰,沿着未知的航道,去寻找海湾上的灯塔,到最后却发现自己一直禁锢在想象的监狱之中。  卢梭说:“人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梭罗则是一种厚重,他们都是旅人,在寻找一块镜子,从而看到自己所拥有的是何等的少,而他们所未曾拥有和永远不会拥有的是何等的多,只有永远渗透现实,发觉围绕我们的现实,在宁静的时候,哪怕片刻安静,放下灵魂所有沉重的东西,在大自然中、在宇宙奇趣与命运交叉的城堡里,我们才能明白什么是崇高。   
      梭罗通过自身的实践,告诉了我们一些生活快乐丰盈的秘籍:对物质的要求尽可能的简单,简单得犹如湖边的一片树叶;对精神上的追求永不停歇,最大地丰富自我的灵魂。瓦尔登湖边的生活是那么轻松惬意:“一年只要工作六个星期,就可承担所有的生活费用。整个冬天,以及大半个夏天,我都自由而安静地读书。”“如果我们只尊重不可避免的事和有权利生存的事,那么诗歌和音乐就会在街头回荡。如果我们生活悠闲,办事聪明,我们就会看出,只有伟大和优秀的事物才能永久而绝对地生存,——而小小的恐惧和小小的乐趣不过是现实影子。现实永远使人振奋,令人崇敬。安然坐下,驰骋在精神世界的领域之中,这就是书给我带来的好处。„„我们应该踮起脚尖,将我们最美好的时光奉献给阅读。”   他说“大部分时间内,我觉得寂寞是有益于健康的。有了伴儿,即使是最好的伴儿,不久也要厌倦,弄得很糟糕。我爱孤独。我没有碰到比寂寞更好的同伴了”。是啊,反观现在这个社会的大环境,尤其是今天的大学生,浮躁、功利、速度和效率。人们承受孤独的能力越来越差,离开了大众,便迷失了自己的方向。寂寞在大肆蔓延,熟不知,这正是锻炼个人独立思考和独立人格的绝佳机会。在他的行走中,体会自然给予的神力。寂寞在他的观察和思考里充盈并变得很有质感,闪烁美的光辉。在这本书中,梭罗似乎是站在了一个超然的高处――巨大的工业机器消失了,庞杂的社会也已隐去,“满面尘灰烟火色”的人群彷佛原就不存在。只有一个手持一柄斧头的灵魂,在这在最纯净的大自然里采撷精神的诗篇,然后把它们化成清冽的泉水,源源不断地输送到一个至纯至净的深处-只有灵魂可以触及的地方。这让我想到了千年之前陶渊明笔下的那方神奇的水土――桃花源。千百年来,多少仁人志士渴望的精神圣地,又在另外一个国度重现了,是不是每个文明都是需要一个用以升华的场所来凸现现实的    压力和丑陋,无论是农业文明下的艰难世事,还是工业社会的轰轰吵鸣。都需要一个桃花源或是一个瓦尔登湖来盛放一颗颗渴望孤静的心。  在这个商业化、全球化的背景下,追求这样的生活方式似乎有些逆潮流而行之;可是,在强势商业的滚滚浪潮席卷现代生活每一个空间时,有多少时刻,我们感到家园的缺失、迷惑不已?日渐枯萎的精神世界,又怎么可能支撑一生漫长的岁月呢?
      瓦尔登湖不是海市蜃楼,它存在于我们的内心,内心的满足才是我们幸福的来源。当原始的欲望得不到遏制的时候,就算得到世界也是不会罢休的。我们依旧会感叹,但愿,让我们感叹的瓦尔登湖越来越少。我们追求的应是,通过不断地思考、汲取,不停地超越昨天的自我,感恩生活,达到一种个体生命永恒向上的姿态。  每个人的心中,都应有一个瓦尔登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主题

51

帖子

151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51
发表于 2021-6-9 20:54:29 | 显示全部楼层
最初认识《红楼梦》,是小时候在同学家看到的几本连环画,记得有《红楼梦》中“尤二姐”那段故事。我对里面情节印象不深,但对里面的人物很感兴趣,这个长长的故事里面怎么会有这么多各种各样的女子?她们的命运是怎样的?然后很想看到完整的《红楼梦》全本,但当时条件所限,一直不能如愿,后来就淡忘了。直到婚后一次逛书店,看到了原版的一本厚厚的《红楼梦》,毫不犹豫的买了下来,还认真的包上了书皮,心中暗喜,终于完成了儿时的小心愿。细细赏读了之后还是爱不释手,平时每逢闲暇,还会拿出来品读自己喜欢的部分。我对古典文学小说一直比较喜爱,《红楼梦》就是我最喜欢的古典文学小说之一。有一句话说,如果你能看到一个人的优点就能学习到他的优点。从现在的话来说,我觉得这本名著里边的女子身上也有很多正能量的东西,也就是我最欣赏,值得学习的地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主题

57

帖子

247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47
发表于 2021-6-10 14:31:1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不断追溯与求索犯罪者的动机,探寻其中最幽微的喜怒哀乐,不是为了设身处地地同情、乃至于原谅他们,不是为了给罪行以开脱的理由,不是为了跪服于所谓人性的复杂,不是为了反思社会矛盾,更不是为了把自己也异化成怪物——我们只是在给自己、给仍然对这个世界抱有期望的人——寻找一个公正的交待而已。”
虽是归类于网络文学,但《默读》确是一部很值得令人深思的小说。以现实架空为背景,五件大案如同珠帘一般穿起,牵扯出几十年的恩怨苦恨同复杂的人物关系。以两位主角的视角去一步一步拨开案件的迷雾,将深陷黑暗的迷途之人带到光明之下,为命丧冤案的忠良之人洗刷冤屈,给依旧不停下脚步追求真相与心中正道的人一个最公正的交待。揭露、探究、毁坏、救赎,而后又充满希望的继续走下去,朝着阳光与未来。
读完它的时候的感受,心情久久不能平复,闭上眼时那之中的人物便浮现在眼前,好似真实存在。老实忠厚的穷苦打工仔何忠义,即便是错信了坏人,致死也一直遵循着他朴实的母亲的教诲;苏家三代人形成的罪恶的稚童卖淫产业链,最终诞生的没有同理心的“小怪物”苏落盏,可怜又可悲;周家的豪门恩怨最终让周怀瑾这个软弱的长子勇敢坚强的成长了起来,为曾经的过错尽力弥补;在大型校园暴力的笼罩下依然努力自救的孩子们,即便心底怕得要死却依然哆嗦着发出声音冲破牢笼;在每一件案子的背后都留下影子的“朗诵者”组织,他们由所有曾经是无法定案的被害者家属的人组成,他们遭受过最大的痛苦,便也最能理解痛苦,可即使如此,他们也没有为任何人定罪、私自审判任何人的权利……《默读》里有许多的金句,“你可以教孩子防备陌生人,提高警惕,但是不能让她怕穿碎花裙子,”我们该如何教育我们的孩子。这世界上的种种不堪,要不要放在心上。
这本书的人物关系十分复杂,案件也十分烧脑,凶手的作案手法也令人发指,是一部刑侦小说,人性有多险恶,甚至会为了一件小事冲动杀人,这本书也教会了我很多,不要以貌取人,也不要因为一件小事冲动,而毁了自己一生。看完心里有些酸酸的,很多无辜的人被牵扯了进来。人生百态,五光十色。万物所成皆有其缘由,有善有恶,却无法定义对错,无法界定黑白。而人这样复杂,又怎么能用三言两语就定性呢?可我们至少可以分辨,哪些事是美好温暖的,哪些做法是对大多数人好的。或许在你遭受痛苦杞人忧天的时候还有很多人在背负着创伤默默努力,或许你所送出的一份小小的善意便能救人于水火。我们困于命运的牢笼,但所思所感所行所做皆属于我们自己。书中写道:“往前走,往前看,哪怕前途一片迷惘,哪怕只是凭着惯性继续往前走——总有一天,会在自己漫长的脚印中找到方向。”纵使黑暗如墨始终存在,纵然残酷的事情每一天都在发生,可我们仍然不能放弃,仍然要心怀希望,仍然要向前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1

主题

66

帖子

311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311
发表于 2021-6-11 10:42:2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李青 于 2021-6-11 10:44 编辑

读书是为了更好的自己

                                                                                                                                                                                                  ——读《朗读者》有感
       假期,反复又观看了央视播出的《朗读者》这个节目,被它深深吸引,一口气看完了四期,我仿佛又有了学生时代对于读书的那种冲动,让我渴望知识,渴望阅读,渴望朗读。       
还记得上小学时语文老师带领我们一起朗读,那个时候的我们根本不能理解文字背后的情感,只知道嗓门越大情感越丰富,于是一个比一个提高嗓门大声地朗读着,如今长大了,我们都有了自己的情感,也有了自己对文字的理解。    
       央视播出的很有“文化”品味的综艺节目《朗读者》的首播收视率和口碑双丰收,可谓获得了巨大成功,乃是继《中国诗词大会》之后,又一个具有社会影响力的文化类节目。
让我深深思索,《朗读者》最打动人的,是帮观众又找了一回“初心”。       
       董卿的解释是,“《朗读者》与大家的遇见,能够让我们彼此之间感受到更多的美好。”是的,在物欲横流人心冷漠无情的现实社会,难寻那份值得珍惜的“初心”。       
     《朗读者》植耕于中华五千年文明的经典,带领我们重温了字的美好。       
      “我们相爱一生,还是太短”“愿你有好运气,如果没有,愿你在不幸中学会慈悲”“遇见仿佛是一种神奇的安排,他是一切的开始”……。       
      “朗读”重字,“者”重人,节目中,每位嘉宾在朗读之前分享的个人故事,同样很精彩,很吸引人。       
      作为著名作家和茅盾学奖得主,曾经叛逆的麦家,如今面对叛逆的儿子,选择了理解和宽容。       
      麦家在《朗读者》节目中畅谈他与儿子之间的矛盾分歧隔阂乃至冲突,与观众分享他对儿子的教育心得以及与儿子之间的相处之道,令人感慨。    
      无论是演员徐静蕾讲她奶奶疼她爱她的平凡故事,还是90岁高龄翻译家许渊冲讲他年轻时暗恋过才女林徽因的“独家趣闻”,还是无国界医生志愿者蒋励讲她在阿富汗枪林弹雨中迎接新生命的故事,受助学生代表感恩赵家和朗读《让我怎样感谢你》,清华老教授赵家和捐毕生积蓄等等,均以真挚的情感征服了我,也带给了我无限的思考。       
      饲养员林兆铭一个人静心陪伴多种动物年,他朗读的是《瓦尔登湖》……他们用真心和陪伴,诠释了纯粹的情感,让我泪流不止。       
      老百姓的精神生活,就应该多一些《朗读者》式的文化陪伴。      
      一句话一段字一首诗歌一封信一个故事……,《朗读者》并没有复杂的情节,也没有故意设置的煽情,只是由朗读者简单的回顾人生片段,以及打动或改变自己命运的字,给观众朗读一遍。       
      现在我也养成了一个习惯,每天早晨起床,听听《读书有范》《清苑竹语》,品味人生百态,吸收正能量。       
      人非生而知之者,读书让人学会思考,让人能够沉静下,种灵魂深处的愉悦。       
      睡觉前躺在舒适的床上,手捧一本书,大声的朗读一段字,在欲望纵横的嘈杂中,读出生活的本真和美好,读出一天的灿烂和启迪,让这份洗尽世间铅华的情思冲淡污浊的蔓延,让精神家园变得落英缤纷,青春常在。       
      如果说朗读是传播字,人是展现生命,那么就让以书本为伴,每天一段字,一份情感,一点记忆,重温经典,重拾情感,大声朗读那些打动自己的字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

主题

96

帖子

348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348
发表于 2021-6-11 10:44:26 | 显示全部楼层
   对于绘本,总是给以我们的很多很多关于孩子成长必备的知识,而这套“大奖章绘本系列”汇聚了一流的作者,一流的故事,一流的图画、、、、、、更重要的是,还汇聚了人类最宝贵的童心。所以这是一套不一般的绘本故事。
     《幸运先生和不幸女士》,作者安东尼。施耐德;苏珊。斯特拉波尔绘;李沁怡翻译。它讲述了幸运先生和不幸女士做了邻居。幸运先生的生活处处充满阳光,快乐非常;不幸女士的生活却总是阴雨连绵,郁闷非凡。然而,幸运仿佛是可以传递的。当幸运先生用自己的幸运和快乐感染不幸女士,不幸女士的生活开始一点一点发生变化……
     《幸运先生和不幸女士》是个寓意分明的故事。封面上是泾渭分明的两部分。以昼夜和晴雨来标志幸运与不幸。
左边阳光灿烂光芒万丈。有屋顶干净如新,墙身洁白明亮的精致漂亮房屋,有悠然自得的大肥猫慵懒地在屋顶安睡,有苍翠欲滴迎风招展的绿叶,有五彩斑斓姹紫嫣红的鲜花,有干净崭新的窗户。透过完全打开的窗户,可以看得出屋内也是生气勃勃。
      一位衣着鲜艳,精神抖擞的先生探出头来,奋力伸长胳膊,热情地举着伞伸向右边的一位女士,试图为她遮挡头上的雨滴右边乌云密布昏天黑地,有屋顶千疮百孔墙身脏乱不已的破败不堪房屋,有怪里怪气的猫咪从东倒西歪的窗户间探出头来,鬼鬼祟祟向外张望。透过半遮半掩的窗户可以窥见屋内是一片黑灯瞎火,一位女士面无表情地探出窗外,看向左边。版权页和扉页上更是强化了这种对立——树被一分为二:一边是姹紫嫣红,一边是漆黑、枯槁;一边的黄猫似睡非睡,睁着一只眼窥探另一边的寂然;一边的黑猫似醒非醒,浑然无觉于另一边的蓬勃。故事一路在这种对比与对立中展开。
       接下来的故事中,幸运先生进入不幸女士那肃穆的领地他那肥胖的身躯,高昂的头高跷的脚尖,手上的大盆植物,车上的一堆家当无一不倾斜着,并且他是闭着眼睛做梦一样挎着彩虹走过来的。我们可不可以理解这是不是幸运先生沉浸在自己梦想的国度啊?在硕大的花盘里沉睡,任由蝴蝶栖息指尖,早早的开窗向太阳招手,点起烛火迎接穿着绿皮鞋的月亮。坐着雨伞,在雨水中欢唱,把风筝远放到飘雪的高空,谁能抵挡这样的美纯真与自由。所以不幸女士在抗拒之时也不安的观望着幸运先生的世界,绘本读到最后,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幅其乐融融温馨和谐的画面。
      幸运先生和不幸女士彼此牵手站在郁郁葱葱的草地上,百花齐放万紫千红,鸟儿在树枝上引吭高歌,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两朵明艳的向日葵骄傲地绽放着。花丛掩映中,两只猫咪相互依偎,小猪和山羊也在亲昵友好交流。生活多美好!一直板着脸,面无表情的不幸女士终于展露笑颜,这才发现,其实她笑起来也很美。我多么希望亲爱的孩子们明白:生活当然不可能一直和风细雨艳阳高照,生活中既有幸运也有不幸,但是至少选择权掌握在我们手中,我们需要在幸运与不幸之间找到平衡找准支点。
       当幸运降临时,请欣然并满怀感激地接受。
      当不幸到来时,亦坦然并心情平静地面对。
      不管怎样,在顺风顺水的境遇里时,请充满热情地生活着。
      有时候,其实幸运和不幸就在一念之间。
     无论何时,朝气蓬勃积极向上地生活态度总不会错!


     《幸运先生和不幸女士》是大奖章绘本系列里的一本,系列里还有《大海里的小岛》,《孔雀河蜂鸟》等等,大奖章不是用来挂着闪亮的,而是让生命的呼吸能优质,让呼吸的生命能给世界多些的闪亮。今天的我们,的确要多关心些明天的世界,因为明天的世界,恐怕是会有很多不乐观和意外的,会有险情。我们真实的关心了,那么我们的后代一定会称赞我们,会把给我们的大奖章写进历史的书籍里。我们虽然读不到,看不见,但是我们的浪漫情怀应当这样渴盼。谢谢我们的大情怀,大浪漫,大爱,大奖章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

主题

103

帖子

537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537
发表于 2021-6-14 14:53:20 | 显示全部楼层
                               慢半拍,也能放光芒
                                     ——读《慢半拍的小鹅》有感
       本学期读书方面,我阅读了一些教育教学书籍,同时也和班级学生们一起阅读了许多课外书,比如《少年强 中国强》《和豆豆姐姐一起读》《神奇的怀表》《我和小姐姐克拉拉》《慢半拍的小鹅》沈石溪作品等,其中《慢半拍的小鹅》感触较多。
      故事的主角是一只小鹅,他不是鹅群中最漂亮、最强壮的,而是鹅群中惹来最多抱怨的一只,因为他的动作总是慢吞吞,大家总是等着他。在成长过程中,他总是比别人慢半拍,他总是所:“我永远不会。”但是,还好他有一个慈爱的鹅妈妈,和尽心负责全家安危的鹅爸爸。在一次迁徙途中,夜里鹅群休息的时候,慢吞吞的小鹅照例最后一个入睡,晚睡的小鹅发现了不寻常的脚步声,最终帮着鹅群化解了危机,……
      慢半拍的小鹅,虽然不是群体中风云人物,最终他能将自己的缺点转化为优点,怀着服务于无私的精神,为大家解除了危机。这样的正面发展充分暗示着:尽管现实世界的大环境如此残酷,大秉着个人单纯的信念与积极地应变能力,仍然可以在困难的出行中寻找出一扇美丽而明亮的窗口。而过程中,最好的助力,莫过于亲人与同伴们温暖务必的“爱”。 其中,鹅爸爸、鹅妈妈对“慢半拍”小鹅的爱与教育,也启迪着我们,在某种程度上,《慢半拍的小鹅》不仅是一个童话故事,还是一部包含深邃哲学思考的经典史诗。
      阅读是一双翅膀,给了孩子们用另一双眼睛看世界的能力。作家屠格涅夫曾说:“爱比死及对死的恐惧还奇奥,唯因为爱,生命才能团结起来,而且向前进。”人与动物都是动物,共同特征是行为相同,本质是相同的。人之所以是人,是高级动物,是因为人有思想。也正因为有思想,人比动物多了一些物欲的追求,少了一些最本真的素养。生活中,不少孩子大多平凡如那“慢半拍的小鹅 ”,而不少父母所采取的方法就是通过各种方法给孩子“提速”,其实,这是有违“自然规律”。一个人从小孩成长到童年,自童年成长到成人,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容不得半点儿“急躁冒进”。教育(家庭教育)是一项需要耐心、爱心的事业,慢,就是体现耐心和爱心的一种尺子。当然,“慢”不是慢慢爬行,不是无所作为。童话中的“慢”是在教育中要细致、有耐心和爱心,甚至可以慢到婆婆妈妈、絮絮叨叨。孩子的成长也大抵如此,需要有期盼的情感,胸怀和耐心的等待。期盼需要内含爱心的赏识,要把真正的发自内心的爱传递给懵懂的孩子,像蝴蝶一样编织美丽的心情,企盼另一个生命中的第一束玫瑰灿烂的绽放,成为一幅美丽的彩锦。《慢半拍的小鹅》是一本用沉甸甸的爱写就的书,激发着人的精神和心灵,在韵律中感受到语言之美,在思索和品味中增长智慧。慢半拍,多一些关爱,也能放光芒。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

主题

68

帖子

271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71
发表于 2021-6-15 09:14:41 | 显示全部楼层
《断舍离》并不是对物品收纳整理的书籍,主要是强调人与物品的关系,把原来以物为中心的观念转变为以人为中心,站在人自身的角度去考虑物品与人的关系,延伸到人与人、人与生活的关系。
“断”是从源头上限制物品进入自己的家,购买物品时要三思,考虑物品是否是真的“需要、舒服、合适”?注意时间轴是当下,而非过去或者将来。当然我认为如果真的必要且不久的日子一定会用到(正好有优惠),可以允许自己购买,但是不要囤积。囤积的动作一般是来源于不安全感,要笃定地相信,将来会有将来的机会和办法。这样由行动来影响思维方式,人也会变得更加有信心。
  延伸到人与人的关系,可以理解为尽量减少无用社交。有的人认为在人群中才会体现自身价值,但无用社交虽然可能热闹,对生活是一种消耗。对于我来说需要远离流于形式、粗俗而无意义的社交活动。在参与社交之前做一定甄选鉴别,只专注有助于自我成长或加强所重视亲密联结的活动。
  在观念和想法上,“断”意味着停止消极的想法和评判。在负面想法闪现的一瞬间,尽力去断,因为这样的想法无益也无意义,只会自寻烦恼。关注问题本身,关注解决问题,就事论事,以结果为导向。
  “舍”是指舍弃对自己无用的物品。时间轴同样放在当下,站在人自身的角度去考虑物品是否对你来说是有价值的?注意不是“这个东西还很好”而是“它对我来说是有用的,我需要它。”这样筛选出来“无用”的物品,可以选择转赠给需要它或者能珍惜它的人,或者直接丢弃。比如,我自己有一些物质购买欲泛滥时期留下的品质并不好的衣物,每次穿在身上就觉得没有自信,浑身不舒服,但是由于没穿几次,觉得浪费舍不得扔。在践行“断舍离”过程中,果断处理掉,这个衣物虽然可能还有货币价值,但是在生活中早已无价值,还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这样的物品需要更舒适、有品质的取代品,也要相信自己配得上更好的物品。 就这样自问内心去辨别物品的过程就会让自己更了解自己的喜好,更加有利于今后在“断”的阶段准确而义无反顾。
  由于人的精力有限,没有办法兼顾太多的事情,所以需要分出来什么是最重要的。比如兴趣非常广泛的人,如果想要在某个领域得到精进,一定需要放弃一些其他的兴趣,多分配时间到这个领域,习得所需技能,提升兴趣的高度。人际维护也一样,没必要要求自己和那么多的人成为朋友,知己得二三足以。好朋友也维持在一定数量即可,允许以前的好友渐渐疏远,因为人际关系就是不断发展的过程,不需要强求,即“舍”的理念。
  “离”指的是一种状态。脱离对物品的执念,做减法生活,舍弃不需要的,珍视每一件留在身边的物品,把握主动权,顺其自然,处于游刃有余的自在空间。这样的习惯会让自己对生活有十足的掌控感。
  “断舍离”就是通过处理人与物品的关系,梳理自己的生活,更加彻底地了解自己并接纳最真实的自己。不断提醒自己,活在当下,而且可以活得更精致更通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主题

50

帖子

177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77
发表于 2021-6-15 10:31:26 | 显示全部楼层
《老人与海》
《老人与海》塑造了一个经典的硬汉形象。古巴的一个名叫桑地亚哥的老渔夫,独自一个人出海打鱼,在一无所获的48天之后钓到了一条无比巨大的马林鱼。这是老人从来没见过也没听说过的比他的船还长两英尺的一条大鱼。鱼大劲也大,拖着小船漂流了整整两天两夜,老人在这两天两夜中经历了从未经受的艰难考验,终于把大鱼刺死,拴在船头。然而这时却遇上了鲨鱼,老人与鲨鱼进行了殊死搏斗,结果大马林鱼还是被鲨鱼吃光了,老人最后拖回家的只剩下一副光秃秃的鱼骨架。
海明威为什么没有让老人最终胜利呢? 用小说中老人的话来说:“一个人并不是生来就要被打败的”,“人尽可以被毁灭,但却不能被打败。”这就是《老人与海》想揭示的哲理。不可否认,只要是人就都会有缺陷。当一个人承认了这个缺陷并努力去战胜它而不是去屈从它的时候,无论最后是捕到一条完整的马林鱼还是一副空骨架,这都已经无所谓了,因为一个人的生命价值已在那追捕马林鱼的过程中充分地体现了。曾经为自己的理想努力追求过、奋斗过,难道他不是一个胜利者吗?老渔夫就是敢于挑战自身缺陷及自己勇气和信心的胜利者。从世俗胜利观的角度看,老渔夫不是最后的胜利者,因为尽管开始他战胜了大马林鱼,但是最终大马林鱼还是让鲨鱼吃了,他只是带着大马林鱼的白骨架子回到了岸上,也就是说,鲨鱼才是胜利者。可是,在理想主义者眼里,老渔夫就是胜利者,因为他始终没有向大海没有向大马林鱼更没有向鲨鱼妥协和投降。就如音乐大师贝多芬所说“我可以被摧毁,但我不能被征服”。
人性是强悍的,人类本身有自己的限度,但正是因为有了老渔夫这样的人一次又一次地向限度挑战,超越它们,这个限度才一次次扩大,一次次把更大的挑战摆在了人类面前。在这个意义上,老渔夫桑地亚哥这样的英雄,不管他们挑战限度是成功还是失败,都是值得我们永远敬重的。 因为,他带给我们的是人类最为高贵的自信!
人生本来就是一种无止境的追求。它的道路漫长、艰难,而且充满坎坷,但只要自己勇敢顽强地以一颗自信的心去迎接挑战,他将永远是一个真正的胜利者!
每一本书,都有它自己的“灵魂”,当你阅读一本书时,自己也就在不知不觉当中,陷入了那个书中所构想的世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主题

16

帖子

134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34
发表于 2021-6-15 14:43:00 | 显示全部楼层
沈从文的《边城》:
        薄薄的一本书,却让我明白了一个困扰已久的问题:“什么是回归人性”。沈从文的边城,湖南省凤凰县镇筸:这里有城里人没有的重利轻义,这里有别处没有的慈爱长者,这里有“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人生忽如寄,寿无金石固”的生命无常,这正是正常,也正是人性的光芒。
《边城》中的语言像诗歌一样优美,这种有没不是矫揉造作,而是不如边地的山水一样纯美、自然。
一言蔽之,沈从文笔下的边城,正是人们向往的桃花源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机场路小学教研 ( 冀ICP备2021028907号 )冀公网安备13010502002285

GMT+8, 2025-1-12 17:36 , Processed in 0.120111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