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22-5-30 09:55:3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王蒙蒙 于 2022-5-30 10:47 编辑
曼德拉说:“教育是最强有力的武器,你能用它来改变世界。”强权和武力仅能在政治形式上改变世界,而教育能在精神实质上改变世界。"正面管教是一种既不惩罚也不骄纵的有效管教孩子的方法。它以互相尊重与合作为基础,把和善与坚定融为一体,以此为基石,在孩子自我控制的基础上,培养孩子的各项技能。
一、和善而坚定
在尊重孩子是独立个体的基础上,把和善与坚定融为一体,以此为基石,来与孩子相处。当老师与孩子们建立温暖、相互支持的关系时,孩子们才会感到快乐、放松,从而有动力去学习。在日常的相处中,我会采取不同的方式来确保孩子们感受到老师的爱,比如言语上的亲昵、蹲下来和孩子平视着对话、了解他们的朋友和家人。
在我们的班级中,鼓励与赞扬每天都在发生,但是我们的赞扬不是空泛的一句:你很棒。因为空泛的表扬并不能让孩子清楚他们到底棒在哪里。其次,给与其正向鼓励。比如:我们班有一个比较暴力的孩子,当他坚持一天没有犯错, 我会肯定地对他说:"我知道你是一-个有能力控制自己的孩子,你看你今天都没犯错, 你知道吗,我特别为你感到自豪。”这一步是让他明白,什么是好的行为。
“和善”的重要性在于表达对我们的孩子的尊重,但是和善并不意味着取悦孩子,或者不让孩子有任何失望。娇惯孩子并不是尊重孩子,因为它剥夺了孩子培养抗挫折力’的机会。“坚定”也不意味着惩罚、说教、任凭自己的情绪打骂孩子、或者其他形式的控制。
现在的孩子大都愿意听老师的话,也乐意在集体生活中表现优秀而获得夸奖。同理心思考:作为成年人,我们什么时候会把工作完成地更加出色?没错,当我们被认可被接受的时候。以下是一-些我认为可以借鉴的方法:1.肯定孩子的任何努力,不论多么微小,不要吝啬自己的夸奖。2.不要用完美去要求孩子。3.把难题细分到简单的事情,让孩子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前提是孩子自己做。4.不断表达你的关爱,温暖孩子的内心。
二、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在书中,作者给我们提供了一条行之有效的方法:用启发性的问题引导犯错的孩子。书中的方法与孔子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不谋而合。孔子对待学习方法的态度亦能很好地借鉴到教育中来。启发性的问题的首要目的就是让老师和家长停止告诉孩子答案。当孩子的思想或是行为不恰当时,帮助孩子分析接下来应该做什么,让孩子学会自己分析和总结,最终与孩子一起选择最佳的解决方案。这种方式的好处就在于,可以减少孩子的负面情绪,从内心深处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且还能对解决方式更加认同。间学生该怎么做比告诉学生怎么做,更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当学生体会到冷静思考的好处之后,他们的自我价值也会得到相应的提升。
对我们教师来说,正面管教既不会让学生感到屈辱,也不会让老师感到屈辱。它建立在. 互敬与合作的基础上,教会孩子学会对他人理解和宽容,对自己的一言一行负起责任。这样好的教育方式,确实值得我们在平时的教育教学工作中进行大胆的尝试。
三、赢得孩子
联系到我们的教学,想必每个老师都希望遇到的全是懂事聪明又爱学的学生,但现实中总会有些孩子挑战我们的耐心,其实想要赢得学生的合作并非难事,只需要经过四个步骤:1.表达出对孩子的同情,但不能宽恕。同情并不表示你认同或者宽恕孩子的行为,而只是一位让你理解孩子的感受。这时,告诉孩子你也有过类似的行为或感受,效果会更好。 2.表达对孩子感受的理解,一定要向孩子核实你的理解是对的。
3.让孩子关注解决问题,问孩子解决此问题的方法。或提出建议,直到达到共识为止。4.告诉孩子你的感受,做这些要真诚、友善。
在处理学生问题的时候,我们常犯的错误就是急躁,尤其是在面对那些叛逆、顽劣的孩子时,往往会火冒三丈,并且仍然深信自己是对的,觉得都是学生的错。一番指责之后,往往会小问题变得一发不可收拾。
当我们要求学生控制自己情绪的同时,我们更应该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我们从小得到的教育是要为犯错误而羞愧,其实我们都不完美,要有勇气改变我们对“不完美”的信念,让孩子认识到犯了错之后,得到的不是自己的懊悔和老师的斥责,而是从错误中得到了哪些收获。在书中,作者给我们提供了一条行之有效的方法,用启发性的问题引导犯错的孩子。启发性的问题的首要目的就是让老师和家长停止告诉孩子答案。当孩子的思想或是行为不恰当时,帮助孩子分析接下来应该做什么,让孩子学会自己分析和总结,最终与孩子一起选择最佳的解决方案。这种方式的好处就在于,可以减少孩子的负面情绪,从内心深处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且还能对解决方式更加认同。它建立在互敬与合作的基础上,教会孩子学会对他 人理解和宽容,对自己的一言一行负起责任。这样的教育方式和理念,值得我们学习。
当今这个时代,教育权威不再是得到学生认可的唯一理由。我们教育工作者只有与时俱进,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才能应时而变,紧跟上时代的步伐;
未来已经奔跑上路,我们更要充满信心,与时俱进顺势为,勇毅前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