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场路小学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孙丽娜

孙丽娜的主题贴

[复制链接]

3

主题

52

帖子

195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95
 楼主| 发表于 2024-11-21 17:55:3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孙丽娜 于 2024-11-21 17:58 编辑

潜读《道德经》浅思四
常善救人,讲得是教育公平。
“天道无常,常与善人。”“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天道对于万物不分亲疏,没有偏爱。为人师表的教师应该师法自然之道,平等的对待每一个学生。
“物或行或随,或嘘或吹,或强或羸,或载或隳。”每一个学生都是独特的、独一无二的,他们有自己的个性、特点、爱好,这种多样性是客观存在的。由于学生缺乏知识、经验和能力,他们身心的健康发展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帮助。没有一个学生是一无是处的,没有一个学生是不可救药的。关键在于教师是否有一双洞察入微的眼睛,去发现和包容学生的差异甚至另类。
“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教师要像普照的阳光,把温暖和光明带给每个学生,对每个学生负责,要善于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教师要立足于学生的特点和实际的教学内容,最大的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营造一个真诚、自由、开放的教学氛围,引导学生体验、理解、对话、反思。
《道德经》不是一部教育专著,老子思想对于我们教育的启思应该带有时代的印记。
三、坚守根本 平衡协调——领导力的启思
关键词:价值观、柔弱胜刚强、无知无欲
学校价值观具有凝聚力量、塑造文化、引导行动、培养人格的重要意义。稳定的价值观给老师提供持之以恒的行事标准,只有校长坚守住核心价值观,老师们才会相信,才会用价值观校准学校的日常工作,既然是集体的承诺,老师就要和决策者共同遵守,相互激发,相互促进。
“重为轻根,静为躁君。”信念价值观、本性、内在的精神层面是根,要厚重;外在的行为是枝叶。要清晰地知道学校的使命是什么?要培养什么样的人?那么外在的行为才能从心所欲。
“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莫能臣也。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从这个角度来看,学校的核心价值观就相当于道,老子思想提醒我们要追求质朴与真实,顺应自然和平衡,坚守核心价值观,才能够内外平衡,促进整体稳定,这是为治校提供了一种深刻的哲学思考和人生智慧。
《道德经》多次提到了弱、柔。在道家看来,柔弱并非软弱无力,而是一种内在的力量和智慧。它象征着生命的韧性,它顺应自然,不强求、不妄为,能够生生不息并能在无形中影响万物,实现自己的目标。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守柔处下正是顺应自然的一种表现,学校决策者保持平和,低调、内敛,不断积累力量和资源,还能够顺势而为、灵活调整策略和方向,学校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发展壮大。学校决策者能够“知其雄守其雌,知其白守其黑,知其荣守其辱”,最后实现“弱之胜强,柔之胜刚。”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总结出“无有入无间”的规律。(它讲无形无相可以穿透任何没有间隙的地方。)借鉴老子的柔弱胜刚强思想,在治校中强调以人为本,注重人的情感和需求,注重人的内在动力和创造力,用“无名之朴”,让“天下自定”,学校决策者能够“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持,长而不宰”,而师生却“不知有之”。
道德经中有句话常常被人误解,说老子有“愚民政策”。就是“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民智已开怎么愚民?老子讲的四大乱源,就是名、利、知、欲。学校决策者在治校过程中,让老师们内心清虚,虚掉内心的贪念,和争名夺利的心智。荣誉和名次并不是不好,它应该是作为努力后附带的自然结果,而不是极力追求的名利。学校的决策者要帮助老师们明白“不必用堆叠的荣誉来证明教师的成功,教师的光荣就印刻在历届学生的记忆里!”在位教师提供情绪价值的基础上,老师们不再试探、观望和徘徊,不需要用巧智来谋发展,他们能在对教育工作热爱和追求的过程中达到内心的富足。有关领导力还有一章,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也,以为文未足,故令之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这是老子提出的治国的三项具体措施。在治校中领导者要避免过度主导决策过程,要搭建平台,让老师相互学习、相互启发,提升团队整体的智慧水平。不强制要求员工践行某种形式上的行为准则。在涉及利益分配上,平衡好利益关系,避免过度逐利而破坏合作和信任。学校应营造简单、纯粹的校园文化氛围,不做作、不虚伪,不形式化,师生遵循自然的本性。总之,对领导力的总结,就像曾仕强先生所说:人人凭良心,时时立公心,自己先力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52

帖子

195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95
 楼主| 发表于 2024-11-21 18:02:29 | 显示全部楼层
读《重塑杏仁核》
如果杏仁核是人的话,我想和她做朋友,因为她是有趣的人。
她很了不起,她我们大脑的深处,一个神秘而关键的结构。它是大脑中的情绪指挥官,掌控着我们的恐惧、愤怒、喜悦等各种情绪反应。她作为情绪引擎,能够快速识别潜在威胁并触发防御反应。
她很任性,当我们面临压力、创伤或长期的不良情绪时,杏仁核可能会变得过度敏感或失调,重要的时刻总是突然感到心跳加速,手心出汗?需要专注的时候,思绪却像脱缰的野马,无法停歇?对未知感到恐惧,所以总是过度规划?每当孩子或者伴侣犯一点小错,总是忍不住发脾气……这些表现都是她又任性了,又被过度激活了。
她很感性,因为她的感性让我们被情绪脑操控,把握不住情绪的开关,走不出情绪深渊,它不能理性的控制我们自己,但也正因为她的感性,才让我们人类获得了原始的动力。
她也有自己的朋友,第一个朋友就是大脑皮层。杏仁核的运作速度快于大脑皮层,常导致我们在事后才意识到发生了什么。杏核仁比大脑皮层机灵,一直在窥探“大脑皮层”,当大脑皮层一直在播放负面想法或图像时,杏核仁就会对他们做出反应。第二个朋友是前额叶皮质 ,这个朋友时不时会控制和提醒杏仁核,不要有过度的情绪反映,有了前额叶皮质的整体管理和统筹,我们外在才会表现的冷静、理性。
我也时不时的跟这个杏仁核朋友说:我应该是生活的主人你不要来主宰我。可是她就是不听,于是,我就想,重塑它,我可能没有那么强的能力,我就用用一些行动和方法安抚和教教她吧。安抚就是它激动了以后,别让它不那么容易激动;教教她就是学会调节大脑皮层,让杏仁核反应速度逐渐减缓、减弱。
安抚杏仁核,第一个方法就是深呼吸(这是我认为最快最便捷有效的方法);第二个方法是放松想象(在脑海中描绘出一幅美好的,让你很放松的画面,反复操作,直到自己变得轻松);第三个方法是渐进式肌肉放松(锻炼可以用来应对焦虑或恐慌,有氧运动是快速减少杏仁核激活的最好方法之一);还有一个最重要的手段叫睡觉,睡眠对于杏仁核非常重要,必须要得到足够的休息。另外饮食对于杏仁核的安抚也很重要,在血糖水平较低的时候,杏仁核被激活的频次就会增加,从而引起更高程度的焦虑,所以每天都要保持稳定的血糖水平。
做什么样的事情才能调节大脑皮层呢?首先是适应,学会慢慢接受会给你带来焦虑的事,要调整思维模式,要有效识别并纠正消极思维模式,要学会自我观察,每当脑海中浮现过度担心最坏结果的念头时,不妨暂停一下,深呼吸,提醒自己这些想法往往是基于恐惧而非现实的。通过正面自我对话,如“我正在为将来可能并不发生的事情担忧,这并非解决问题的最佳方式”,来替换这些消极念头。同时,对于自我苛责,要意识到每个人都有不完美之处,学会宽容对待自己的错误,将注意力转向如何改进而非一味自责。减少不必要的“读心术”,关键在于培养信任与沟通的能力。当我们感到自己可能误解了他人的意图或行为时,主动寻求直接、开放的对话,询问对方的真实想法和感受,远胜于在内心无根据地猜测。这样不仅能减少误解带来的焦虑,还能增进人际关系的亲密度与透明度。记住,每个人的内心世界都是独一无二的,没有谁能完全读懂另一个人,除非我们愿意倾听并尊重彼此的差异。
其次是找一些中度刺激焦虑的事来体验,也称为暴露疗法。目的是增强个人的心理韧性与自我调控能力。教育杏仁核需要伴随自我思考,具有特异性,比起安抚是增加了难度的,且每个人情况不同,没有统一的参考标准。
任何健康的人都不可能百分之百没有焦虑和恐惧,而没有焦虑和恐惧并非好事。知道你改变的,接受你不能改变的,有了把握生活的工具和勇气,你就能做出改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52

帖子

195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95
 楼主| 发表于 2024-11-27 20:05:18 | 显示全部楼层
理解新质学校-
让“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不言自明的逻辑成为所有学校办学行动共识,“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以学生身心发展为本”这天经地义却任重道远的逻辑,成为所有学校基本的办学出发点。改进以教师为中心的灌输式刷题式育人,走向以学生可持续发展为中心的富有意义感的主动建构学习,丰富学生体验,提高学生深层次认知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深化学生世界观,为党育人,为国有才,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而努力,为传承和改良人类世界做贡献。
走向新质学校--
新质学校不是一所所具体的学校样态,更不需要哪个组织或个人评奖、评估或授牌,而是在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回应教育作为政治属性、战略属性、人民属性的学校实践表达。在正规学习、非正式学习、隐形学习、泛在学习深度相融的智能时代,新质学校,是教师、学生、家长从自身背景出发,链接社区、社会、世界的深度交互的场域和平台,成为一种以学校组织形式存在的“学习和成长共同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52

帖子

195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95
 楼主| 发表于 2024-11-28 12:56:54 | 显示全部楼层
动态把握即时生成的真实学生信息
课堂,贵在预设基础上的精彩生成。读懂学生异口异声,发现学生创造潜能;读懂学生课堂困惑,把握理解障碍扫雷点;读懂学生情绪差异,判别学习活力触发点...…
动态把握即时生成的真实学生信息,并进行有效价值判断和处理,为推进学生个性化学习提供有力保障。

在最贴近孩子成长的地方,是一种姿态、是一种路径,是看待儿童的一种方式;点亮“日常的深处”,是一种责任、是一种信念,也是一种使命;
踏入童年创想的河,跨过儿童成长的山;小学六年要抬头看到儿童未来的六十年,让我们用神奇的时光点亮了一个个孩子,也照耀着他们的成长之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52

帖子

195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95
 楼主| 发表于 2024-11-29 11:28:50 | 显示全部楼层
未来学校的空间场景,归根结底,是去讲述、传递和放映各种意向,指引我们的意识回归真实世界,回归自身存在的感知。是让知识、智慧、情感、知觉的种子,长满校园蓬勃的沃土;是让美,变得触手可及;是去建立校园场景里的“自然社交网络”。是以感官化、生活化、游戏化的场景,推动万物生长;是以新场景、新物种、新生态,启动新质学校的场景能量革命;是让场景,用AI与技术于无形.....
生命流动的场景才是校园活的建筑。是一个潜在的能量场,能唤醒师生积极情绪。
以生命成长为底色的情感交流就有了意象基础。
经典场景无不是一种生命的言说。“小桥流水人家”是羁旅之人对温馨故乡的生命言说;“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是边塞行人豁达心境的生命言说;“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是戍边之人浪漫奔放的生命言说...…
场景从物化走向文化性、情感性、生命性凝聚思想、展现人文、形成艺术。是生命美学的智慧演绎,是生命能量的蓬勃绽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52

帖子

195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95
 楼主| 发表于 2024-11-30 09:26: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孙丽娜 于 2024-12-1 22:07 编辑

玩的定义
社会定义:玩是一种社会活动,它促进了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和联系,有助于建立社会关系和社交技能。        行为定义: 玩是一种自发的、非正式的活动,通常是为了娱乐、放松或社交,而不是为了直接的实用目的。                                                                           
心理定义:玩是一种心理状态,涉及自由探索、创造力和想象力的运用,它允许个体在没有外部压力的情况下表达自己.         
教育定义:玩是一种学习方式,通过游戏和探索,他们可以发展认知能力、解决问题的技巧和对世界的理解。
生物学定义:玩是一种生物行为,可能有助于物种的生存和适应,比如通过模拟捕猎或战斗来提高生存技能。
哲学定义: 玩是一种存在的状态,它体现了人类对自由、快乐和自我实现的追求,是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经济定义:玩可以是一种经济活动,涉及娱乐产业,如电子游戏、体育赛事和主题公园,它们为经济贡献了巨大的价值。      
文化定义:玩是一种文化现象,不同文化有不同的游戏和娱乐形式,这些活动反映了一个社会的价值观和传统。

玩的段位:
一段: 没有兴趣爱好的是素人
二段: 有兴趣爱好的是趣人
三段:把爱好做到极致的是匠人
四段:把爱好做到有创造性、艺术性的是艺人                                                         
五段:满足人类好奇心、拓展认知边界的是狂人
六段:把自己创造成“封神的传奇”的是伟人

玩是不急功近利、热情地投入一件事。                                               
玩是不功利的心态、是对向往的执着追求、是自由创造的精神!        
玩的本质是热爱。(热爱是热情投入爱好)        
严肃是一种病!!(李希贵校长)        

有趣的灵魂可能是什么样的?
幽默感 好奇心 创造力 想象力 好玩 审美力 独立思考情感丰富 知识渊博 开放性 智慧 自我成长 冒险精神热善社交 高情商 让别人舒服 故事力 游戏精神精神世界丰富 积极乐观 见多识广 追求极致松弛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52

帖子

195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95
 楼主| 发表于 2024-11-30 14:58:41 | 显示全部楼层
人是时空的存在物,限制与超越是人面临永恒的矛盾。对时空的超越的根本,是精神和想象力的超越。天才式人物不是遵守规则,而是创造规则,而天才具有的重要素质就是想象力的自由。--康德
工业革命所强化的社会分工虽然在经济上带来了快速发展,却也导致每个个体的碎片化甚至人性的分裂。美的超越个体利害的普遍性,使审美成为一种缓和人与人的利害冲突、连接人人的力量。--席勒《美育书简》
在当下消费至上的全球环境中,美育应该担负起拯救与升华的责任。用艺术的超越精神去陶养人们枯竭的心灵,绝不是附和、迎合现实,更不能沉迷于世俗感性欲望的宣泄中,而应以超出日常生活之外的激情和美感,观照、表现世界与自我。
美育可以提高大脑的工作效率。现代脑科学研究显示,学术和艺术活动激活的大脑区域不同,综合运用多种类型的刺激,动儿童多个感觉汹港的参与,有利于儿童不同大脑区域的协调活动,有利于儿童全脑功能的开发。
将艺术活动与传统课程内容整合(如通过歌曲、戏剧化表达和视觉表现)能够增强学生对非艺术学科(如科学)的长期记忆。这种方法使用了多种增强记忆的策略,包括情绪唤起和视觉再现,特别对阅读成绩较低的学生效果显著。创造性活动在教育中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参与感,这些认知过程在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写作任务中尤为重要。艺术训练可增强大脑执行功能相关网络的活动,包括注意力和自我调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52

帖子

195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95
 楼主| 发表于 2024-12-1 22:03: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孙丽娜 于 2024-12-1 22:04 编辑


站在AI重塑世界的拐点,学校步入陌生的“无人区”,师生面临未知的“新航道”,中国教育直面一场重置系统的“多变量进程”。未来的学校是一座“蓬勃的森林”。我们需要主动打破框架,重新定义目标,从以应试为中心,走向以“生态创新力”为中心。
好的教育是森林的样子——学校育人生态的终极理想
为教育生态植入一种新的视野——让我们所站立的地方,成为一所生态包容、系统精微、能量充沛、利他利己的森林般的学校。我们都在一座超出想象的共同森林里,成为一个“敞开的整体”。
好的教育是森林的样子,走向基于“每一个学生都是可塑之才”的自主生态创新,已经成为“必答题”,而不再是“选择题”。我们追问“学校育人生态的终极理想”,愿教育人彼此看见、相互启迪、携手合作、叠加创新,在校园构建差异化动力系统,重建高质量育人生态,创建面向人人、面向未来、终身学习、责任担当、充分发展的“教育森林”。让每一个讲台成为文明十字路口一切变量中最关键的变量。
智能时代的教育只有一个主旋律:奔赴人的价值
“理性的自负”“知识的佞妄”,智能进化中隐含了人的退化与去人化方向,我们要理解科技背后的逻辑,不被唯技术论遮蔽双眼;拥抱AGI,放大自我认知,但不迷失于思维枷锁,更不被其控制;让技术服务于人性,却不可替代人性;承认物质的力量,却不受裹挟;物物而不物于物,以有德性的“以体制用”,真诚面对生命的鲜活。真正的智能不仅是处理信息,而是理解能力、生成解释、产生洞见。
美善价值是高悬于人类之上的灯塔,是力量之源,是意义之问,是唤醒使命感,点燃“为什么而学”的内驱力。智能时代,更需重申科学与人文同源,把握理性与感性平衡,更需要教师站立着,化育完整、本真的人,负着人的形象上升,成为最为可贵的确定性。
科学春天里的教育大课
1600年前后,徐光启推开世界科学之门,被誉为现代科学奠基人的伽利略出生;1900年前后,以爱因斯坦为代表的大批科学家创立相对论、量子理论等,陈独秀疾呼“民主与科学”;再到当下,世界科学正经历第三次“春天”,人工智能将替代所有把人作为工具的工作,人类将走出地球摇篮,成为星际生命。未来的存在方式一定是创造新体验、发现新现象、开辟新世界。
当科学发展远超人类的学习速度、机器学习远超人类的学习能力,教育要从“模仿追赶”的逻辑走向“创新驱动”阶段,面向未来的学生要为创新而生、为创新而学,而创新源于多样化的大脑和行动。同时,他也提出,科学家是一种行为,而不是职业,保持善于发现现象、敢于提出问题、勇于付诸行动,每个人都可以成为科学家。我们要让思想与思想连接,让创造力造就“科学的春天”。
走向“新质学校”的行动倡议
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呼唤新质学校的蓬勃生长,新质学校不是一种具体的学校样态,而是未来学校发展的整体性趋势。走向新质学校,在于育人价值的全面回归、教育治理的深度进阶、教与学方式的系统变革、教育家精神的群体彰显和教育强国的责任担当。
走向理想的新质学校,是一场浩浩荡荡、影响未来的学校迭代行动,这不需要谁来评审,不需要谁来颁奖,甚至不需要谁来发文。从问题导向开始的系统性跃升与质变,是让“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不言自明的逻辑成为所有学校的行动共识,让“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这任重道远的逻辑成为所有学校的基本出发点。教师、学生、家长都从自身背景出发,链接社区、社会和世界的深度交互的场域和平台,让新质学校成为一种以学校组织形式存在的“学习和成长共同体”。
我的心中有个“未完成圆”
人生就是个画圆的过程,意义存在于远方。
“成长是教育价值,快乐是不是教育价值?”“人的社会化和个性化是什么关系?”“如何重新审视教育社会价值的群体性迷失?”“只有服从,没有选择,便没有个性化和社会化的和谐发展”,“人是不一样的,因此要找到每个学生适合发展的最近发展区”。“由起点公平发展为终点公平,不是给有差异的孩子一模一样的教育内容,而是给有差异的孩子一模一样的教育结果。”
学生个体主体性与社会主体性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影响,如果融合得好,就是一个完整的圆的教育。教育有成长性,要符合人的成长规律,一个完整的、有阶段性的、有发展层次的教育,才是一个完整的圆。构建一个完整、自洽、和谐的教育体系,以信息技术、人工智能填补教育鸿沟,也是构建完整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好的教育一定是让孩子蓬勃生长、生命舒展的教育。实施教育的场所即称作学校的地方,要成为学生们喜欢、热爱、留恋甚至迷恋的地方,他们读书、探究、放歌、运动、组织社团,潜能得以发掘,个性得以发展,人格得以健全。能够培养出终身运动者、责任担当者、问题解决者和优雅生活者,就是指向于人的完整的教育。行进在走向理想教育的路途中,改革是必然的选项,但在当下的时空条件下,要办出完整的教育,既要创造性地转化,又要把握平衡,这需要更强的定力和更强的教育智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52

帖子

195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95
 楼主| 发表于 2024-12-1 22:05:5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孙丽娜 于 2024-12-1 22:09 编辑


“守住教育的底线”联合倡议
创新是向往天空的风筝,底线则是不让目标异化的良知之线。面对不确定的时代,在不断追逐未来的道路上,坚守教育底线,本着长期主义,选择那条“本就该走的路”。
底线①:健康第一:不以牺牲学生身心为代价来追求教学质量。守住学生的睡眠时间、午间闲暇,开足体育课,将课间还给学生,让他们能够自由奔跑、大声欢笑……以身心成长规律为基础,守护少年儿童健康成长。
底线② 有教无类:不以拔尖的名义“掐尖”。不以培养拔尖人才的名义,通过举办各种选拔考试、学科竞赛,“掐尖”优秀生源。把注意力放在“做适合学生的教育”,而不是“寻找适合教育的学生。底线③ 一视同仁:不用分i数把学生分为三六九等。无论成绩好坏,都公平对待每位学生。学会与每一位学生共情,审慎处理每一个细节,不让任何人感觉被轻视、被放弃。
底线④ 师生平等:不居高临下对待学生。不对学生实施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不把学生作为情绪宣泄的对象。不使用侮辱、谩骂、嘲笑等言语对学生进行攻击,不利用职权对学生进行不公正的处罚、限制自由、剥夺权利等。
底线⑤ 阳光招生:不把入学机会当做牟利工具。不可把入学机会当成牟取不当利益的工具,将不当的利益交换、不法灰色收益植入招生环节,平等而公开地给予所有人入学机会。
底线⑥ 滋养成全:不打击,多成全,让孩子永抱希望。避免以高压的学习环境、无死角的管控,制造“学校恐惧症”和厌学症。不以题海战术,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幻灭感。让成长成为校园的主题,而非让看管或改造成为校园的主责。
底线⑦ 终身学习:不用灌输的方式,教今天的孩子面对明天的世界。拒绝躺平,走出舒适区,不断选代知识和能力结构,和孩子们一起共同探索人类文明和未知领域,帮助今天的孩子有能力面对明天的世界。
儿童站立语文教育最中央
心中想着我们的学生在学校里的两千多天的六年,他们是怎么真正地坐在课堂里,通过学科学习、学科关联、实践活动来完成的。所以我们认为在学科的逻辑前提下,如果项目式学习是体现侧重经过学习而后的产品和作品的话,如果跨学科是侧重真实问题解决的话,如果我们现在还有语文学科里的,甚至我们德育的综合实践活动是侧重手段策略的话,还有基于五育学科整体课程方案的综合性学习的话,站在正中央的就是你的学生。从实践角度,儿童的整体每一个概念的提出都有它独特的育人优势。但是我想无论怎么样,确确实实基于学科,走向实践,解决生活的问题,然后更好地实现学生应有的,它的收获,才能够体现我们主题教学是持续改进的实践哲学,才能体会它是理念策略和方法当中,我们如何更让学生在言语的经验时间获得当中,他不忘他是中国人,他是亲近着我们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那个文以载道,以文化人的那位时代新人。从这个角度出发,再尝试的回答,对学生发自内心的深情,我们究竟从哪个地方播种扎根,才能长出蓬勃而深刻,全面发展的教育呢?我们还在努力,还在尝试。我相信终有一天困惑就会成为未来的收获。
森林样的教育,需要不一样的教师
在新时期,落实教育家精神要更看重老师对创新人才的培养能力。判断一位老师是否具有教育家精神、是否优秀时,我认为最重要的标准是学生的感受和学生的收获。李希贵校长说:只有当一所学校的大批优秀教师,以教育家的情怀、教育家的境界、教育家的心态和教育家的教育艺术,来推动学校发展,影响学生成长的时候,这所学校才真正实现了“教育家办学”。
学生在你心目中的地位有多高,你在学校中的价值就有多大。任何一位老师都可以有自己的个性甚至缺憾,但都不可以轻慢学生、忽视教学......有扎实深厚的知识储备,对学科充满热爱与激情,并能够感染和影响学生;始终具有开放和活跃的思维,有良好的格局和视野;有想法敢开拓,能够身体力行去影响一批人;尊重学生,善于保护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深受学生的喜爱,润物无声实现教育。
教育,促发灵魂转向;教育,成全生命之美。美善价值是高悬于人类之上的灯塔,“在终极意义上,人是美学的存在”。“教育森林”不是整齐划一,而是千姿百态、相互依存、自由生长,是“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52

帖子

195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95
 楼主| 发表于 2024-12-6 09:55:22 | 显示全部楼层
《次第花开》
第一部分叫作认识苦,首先我们得认识世界的苦,佛陀开始讲法的时候也是从苦开始讲起的。
他首先讲苦,苦集灭道是他最先讲的东西,所以每个人都会关注苦,因为这个世界上有特别多的苦等着我们。
佛经上把整个人类的痛苦分成三类,一类叫苦苦,一类叫变苦,一类叫行苦。什么叫苦苦呢?就是我们大家都认为的痛苦,你的手被割破了,苦苦,这很苦,孩子成绩不好或者老人住院了,这就是典型的苦。我们大家每个人都认同的这些事确实是很倒霉的,这叫苦苦。什么叫变苦呢?变苦就是我们所认为的快乐,实际上它的本质还是痛苦,而这个快乐最终会演变成痛苦,这叫变苦。第三种苦叫作行苦,什么叫行苦?就是众生陷于轮回当中整个的这种状态所存在的无奈和不圆满,被种种烦恼所束缚的这种细微的痛苦,叫作行苦。
具体而言人间的痛苦又被分成了八种,生、老、病、死,怨憎会、爱离别、求不得、不欲临。
对痛苦的逃避反而会加重我们的焦虑和恐惧,承认痛苦是正常的,我们就能够集中精力去处理问题本身,而不是纠缠在愤愤不平的情绪当中。寂天菩萨讲过一句话,说问题如果有办法解决就不必担心,如果没有办法解决担心也没有用。
第二个主题叫作克服恐惧,焦虑和恐惧的核心就是我们拒绝无常的发生。什么叫无常?这个世界上的事是成、住、坏、灭,它是会不断的变化的。
所以佛陀说一切痛苦的根源都在于我们长期以来对自身以及外部的世界存在着一个根深蒂固的误解,这个误解是什么呢?叫作执幻为实。我们把这个幻化的东西当成了一个实在的东西,万事万物都是依赖内在和外在的条件而生灭的,因此不具有固有性和恒常性,固有性就是无我,不具有恒常性就是无常。实际上造成痛苦的不是无常,而是你对于无常的恐惧。
克服这种恐惧有两个办法,一个办法是熟悉无常,二是了解恐惧无常的原因,面对无常,观察它,熟悉它,熟悉无常能够令我们的内心真正放松和开阔。
另外一个主题是我们每个人都得知道人身难得,佛法特别讲究强调人身难得。什么叫安乐,放下执着就会安乐。说到底安乐是一种内心的感受,有时候人们并非不快乐,只是自己以为自己不快乐而已,这是希阿荣博堪布写的原话。他说人们并非不快乐,只是自己以为自己不快乐而已,其实痛苦消失就是快乐。
如果你的快乐并不建立在外部这些东西上,你此刻坐在这儿就能够体会到那种淡淡的喜悦,这种感觉就叫作轻安,轻安是所有修行人所追求的一种境界。我执和法执,什么叫我执呢?我执就是对自己的执着,认为自己很重要,自己很强大,自己不能够被侵犯。法执是对周遭事物的执着。
自律,修行其实不是去追求神秘的体验或者获得某种超常的功能,修行是修养、仁爱、宽容、谦让、与人为善等等精神品质,也就是要关注到我们生命的福祉,并且自觉地调整自身行为与其他众生感到安适和快乐。慈悲?就是你的所作所为不要给这个世界的其他人再造成伤害,这是慈悲。所以不忍心看到另一个生命痛苦,这叫恻隐之心,孟子讲恻隐之心人皆有之。
你如果能够再往前迈一步,参与分担另一个生命的痛苦,这就是悲心。
自律的第一步是觉察,就是我们讲的正念,所谓的想开一点,咱们经常讲说你要想开一点,所谓的想开一点,就是不强化对事件和情绪的负面认知,不在心里编故事,故意夸大,加重你的感受。自律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不让自己沉浸在对人对事无益的想象当中,没有好处的这种想象当中,负面情绪的存在就意味着幸福感的缺失。没有自律,无论对自己还是对他人都没有好处,自律不是压抑情感,而是考虑他人的感受,我们的目的是不伤害。
戒律不是为了束缚你,戒律是为了保护你,戒律是为了使得你给这个世界造成的伤害尽量减少。
皈依不是修行的起点,皈依是整个的修行,皈依的仪式并不是修行的起点,真正的皈依是一生的修行。
当你做一件事情,如果你的心量放大到了把所有众生的安乐都考虑进来的时候,你就能够坦然地承受所有的辛苦和磨难,这就是皈依的意义。你能够把所有众生的苦难都装进来,你的心就会变得特别广大。
佛法不向你承诺任何的安全感或者确定性,佛法就是要打破你对于安全的幻想,持续的觉察训练会让我们逐渐地习惯对于生活这种不迎不拒的态度和做法。
我们还经常谈到一个词叫出离,就是发了出离心。如果想让这个巨大的轮回的这个轮子停下来,简单的办法就是你能够不断的改变现在的习惯,然后才能让那股巨大的惯性慢慢地停下来,现在就开始改变这些习惯,这就叫作出离。
真正的自由不是为所欲为,真正的自由是能够摆脱整个社会的惯性,而最大的惯性是轮回的惯性。
放松可以说是修行的第一课,对你的生活放松一点,不要总想掌控一切,这时候你的心态会变得更平和、更舒服,你才能够感受到一天一天当中的快乐。
修行只是让你自己放松下来,不再对抗,习惯那种在不确定性当中安住的感觉,有人把这个就叫作自在。
大自在?我能够在任何不确定环境下安住下来,这叫自在。趋利避害是众生最根深蒂固的一个习惯,我们的初衷其实是为了让自己免于痛苦。而实际上这样做却是使用另一种痛苦来替代一种痛苦,如此循环往复,更强化了我们的恐惧。
真正的出离不是到庙里出家才叫出离,真正的出离是愿意当下改变,这叫作出离。菩提心?佛教徒是什么,佛教徒就是那些决心与自己亲密相处的人。亲密相处有两层含义,一是诚实的观察自己的身(身体)、 语(语言)、意(意识),观察自己的身语意的所有活动。第二个是柔和地对待自己,慈悲不仅仅是针对他人的,也是针对我们自己的,并且首先是针对我们自己的。当我们缺少对自己慈悲的时候,很难真正地对他人慈悲。
要学会对自己宽容、对自己慈悲。只有尊重自己内心的感受,你才会学会体验他人的感受,只有相信自己觉悟的能力,你才会相信他人觉悟的能力,这都是由己及人的。愿诸众生永居安乐以及安乐的因,希望所有众生都快乐,这就是慈心。愿诸众生远离痛苦以及痛苦的因,希望所有众生都远离痛苦,这叫悲心。对自己感恩、对他人随喜,对自己做对、做错,感恩;对他人随喜,他人做对了高兴,叫喜乐。对一切欣然接受,自然平等的对待众生 包容一切、毫无偏见,这个叫舍心。所以这四个合在一块叫四无量心,慈、悲、喜、舍。
四无量心就这个,慈、悲、喜、舍,这都是菩提心的范畴。修炼的方法就是我们讲的六度,在这我们深入的解释一下什么叫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波若,也叫作智慧。
布施的精髓是舍弃你的贪执,对已有的东西不执着,对没有的东西不希求,这个叫作不执着,叫作放下。对于已经拥有的随时能够放弃,对于没有拥有的不再贪求内心满足,这就是最好的布施。
持戒呢?戒律不是束缚,而是保护,戒律指适当的行为,在适当的时候做适当的事儿。它的目的是不伤害包括自己在内的一切众生,叫持戒。
忍辱是很多普通人觉得最做不到的,忍辱是让我们能够时时刻刻都能够保持正念,不轻易地对任何状况下评断做反弹,这就是忍辱的要义。
精进是什么呢?精进是我并不是因为必须而我去勤奋地做事,这个才叫作精进。所以如果求知这件事需要一辈子,我就一辈子欢欢喜喜地走在求知的路上,不因为漫长而着急沮丧,这叫精进。
禅定是舍弃散乱,如果能够安住,能够不离清醒的觉知,那么一切行为都可以是禅定的。无时无刻都在保持正念,都在不断地修炼,这就是禅定。在任何情况之下都能够有定力,舍弃掉散乱,能够专注在当下,禅定。
最后的智慧就是指波若空性,它超越文字,很难用文字来描述出来,它比较接近内心一种极度开放的状态,清明、辽阔、不固执、不僵化、不拒绝、不期求、不留恋。
自由不是为所欲为,自由只是摆脱了社会的惯性;戒律不是束缚,戒律是一种保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机场路小学教研 ( 冀ICP备2021028907号 )冀公网安备13010502002285

GMT+8, 2025-1-26 09:53 , Processed in 0.081491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