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姬晓曦 于 2025-6-12 14:48 编辑
践行科学教育,助力学生成长
——《成长的觉醒》读书心得
读完樊登的《成长的觉醒》这本书使我深受启发,犹如在教育的迷雾中找到了那盏明灯,书中诸多理念与方法为我的教育教学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与智慧。 书中提出的“幂次法则”,让我对学生的成长规律有了全新的认识。它指出孩子的成长如同竹子扎根,前期增长速度相对缓慢,但随着时间积累突破阈值后会迅猛增长 。在教学中,我常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有些学生在一段时间内成绩平平,学习表现也不突出,我难免会感到焦虑,试图通过增加作业量、频繁督促等方式来提高他们的成绩。然而,这样的做法往往收效甚微,甚至可能让学生产生抵触情绪。学习了“幂次法则”后,我意识到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成长节奏,不能以短期的表现来评判他们的未来。我开始给予那些暂时落后的学生更多的耐心和鼓励,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点滴进步,帮助他们积累知识和信心,等待他们的“爆发式”成长。比如班上的小李同学,数学基础较为薄弱,起初考试成绩总是不太理想。但我发现他在课堂上很认真,于是经常在课堂上表扬他的学习态度,课后也给他一些针对性的辅导建议。慢慢地,他对数学的兴趣越来越浓厚,在后续的学习中成绩有了显著的提升,这正是“幂次法则”在教学中的生动体现。 情感引导在教育中也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以往,当学生犯错时,我更多的是直接指出错误并进行批评教育,却忽略了学生的情感需求。书中强调塑造孩子行为的核心是无条件的爱,要用情感引导代替指责。现在,我会先尝试理解学生犯错背后的原因,倾听他们的想法和感受,站在他们的角度去思考问题。通过与学生建立情感共鸣,再引导他们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有一次,小王同学在课堂上与同桌讲话,影响了课堂秩序。如果是以前,我可能会立刻严厉批评他,但这次我课后把他叫到办公室,轻声询问他当时的情况。原来他是因为对老师讲解的知识点有疑问,想和同桌讨论。我理解了他的初衷后,先肯定了他积极思考的态度,然后告诉他在课堂上应该遵守纪律,有问题可以举手提问或者课后再讨论。小王同学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并且在之后的课堂上表现得更加专注,与我的关系也更加亲近了。 情绪管理也是我从书中收获的重要内容。作为教师,我们的情绪会直接影响到学生。如果我们经常在学生面前表现出焦虑、愤怒等负面情绪,学生也会受到影响,变得紧张和不安。书中提到先有轻松的父母(教师),才有自在的孩子(学生),这让我深刻反思自己的情绪状态。我开始学习控制自己的情绪,在面对学生的问题和错误时,保持冷静和理智。当遇到让自己生气的情况时,我会先深呼吸几次,让自己平静下来,再去处理问题。同时,我也注重培养学生的情绪管理能力,通过开展主题班会、分享故事等方式,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表达自己的情绪,学会用积极的方式应对压力和挫折。 在青春期学生的教育方面,这本书也给了我很多实用的建议。青春期的学生生理和心理都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他们渴望独立和被尊重。我意识到在这个阶段,不能再像以前那样对学生进行过多的管控,而是要给予他们适当的空间和自主权,尊重他们的想法和选择。比如在班级活动的组织上,我会充分听取学生的意见,让他们自己策划和安排,我则在一旁给予指导和支持。这样不仅能锻炼学生的能力,还能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责任感。同时,我也会更加关注青春期学生的心理变化,及时发现他们可能存在的问题,如焦虑、抑郁等,并给予关心和帮助。 《成长的觉醒》让我明白,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心灵的沟通、情感的滋养和成长的陪伴。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将继续践行书中的理念和方法,不断学习和成长,努力成为学生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帮助他们实现自我价值,走向美好的未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