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场路小学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刘月芳

【必修一】打开学生学习世界——不把学生拘泥于教材中。

  [复制链接]

13

主题

103

帖子

467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467
发表于 昨天 14:27 | 显示全部楼层
当数学阅读成为打开世界的钥匙
——记六年级数学阅读课程的实践与思考
      在六年级教室的墙面上,挂着孩子们精心制作的一张张数学报纸,一个个数学漫画。用数对表示座位,用正负数记录温度,用比例配置饮料,用圆柱表现生活。这些充满生活气息的作品,正是我们数学阅读课程的生动脚本。作为一名数学老师,我始终相信:数学不仅是课本上的定理公式,更是观察世界的思维工具。依托2022年新课标理念,结合我校“办一所有趣的学校,做面向未来的教育”目标。我们以数学阅读为支点,搭建起连接知识与生活、思维与创造的桥梁。
一、定制“三维阅读图谱”:让教材内容生长出文化根系
        针对六年级下册数学前四个单元“生活中的负数”“位置”“正比例反比例”“圆柱与圆锥”,我们突破教材局限,构建了“知识溯源—生活应用—思维拓展”三位一体的阅读体系:
*追根溯源:触摸数学的温度
        给“生活中的负数”配上《九章算术》中“正负术”的历史故事,让学生看见古人用红黑算筹区分盈亏的智慧;讲“数对”时,呈现笛卡尔在病床上观察蜘蛛结网灵感乍现的轶事,让坐标系的诞生成为可触摸的思维历险;说到“圆柱圆锥”,引入埃及圆柱神庙与冰淇淋甜筒的演变史,让几何图形褪去抽象外衣,承载人类文明的印记。
*联结现实:发现数学的在场
        我们将阅读材料延伸至学生的日常:用“电梯楼层按钮”解读负数的实际意义,用“奶茶甜度配比”理解正比例关系,用“买圆柱形甜筒和圆锥形甜筒哪个更划算”来探究圆柱体积与圆锥体积的关系。此时数学从课本走进了真实生活。
*思维进阶:搭建探索的阶梯
        针对“为什么把自来水管做成圆形”“薯片为什么选择高个子包装”“泰勒斯巧测金字塔”等深层问题,我们提供《亲近数学》《超级课堂动画奥数课》等拓展资源,借助数学公式计算发现,在材料相同的情况下,把自来水管制成圆柱形时,容积最大。用长和宽一定的长方形纸做圆柱的侧面时,围成的是矮胖子的容积大于高个子。“矮胖体积大”也深深的印在同学们的脑海中。借助Ai动画演示泰勒斯巧测金字塔的视频,让学生对比例的应用有了更好的感知。让抽象概念在可视化解读中变得可感可知。
二、创设“沉浸式实践场”:让阅读体验转化为创造能量
       阅读的终极价值,在于激发学生用数学语言表达世界的欲望。我们设计了“阅读—创造”的两级进阶活动:
- 第一阶:问题驱动的深度对话
       每节阅读课伊始,学生先自主阅读,阅读后老师针对故事中的内容进行讲解。比如在拓展负数的内容时,我们提到了《九章算术》。那《九章算术》究竟指什么呢?我们在课上立即用豆包搜索了一下《九章算术》的内容。通过前面几次的阅读,我们发现有些学生认为阅读就和他没关系了,为了调动所有学生的阅读兴趣,我们对这部分内容也进行了优化。即让学生先自己阅读。让学生自己在书中勾画出重点知识、写出自己的想法或者标记出有疑问的地方。随后进入“问题发布会”环节。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大家先讨论。学生能解答的让同学之间解答。解答不出的老师作为参与者,借助Ai工具和同学们一起解答。这样既解决了问题,也提高了学习效率。
- 第二阶:个性化创作的意义升华
      鼓励学生用擅长的方式呈现数学发现:有的小组将课外拓展内容制成ppt,系统的给同学们讲解了方中圆、圆中方的问题,同时借助视频,对方圆套中套中方圆的关系有了清晰地了解。有的小组借助呈现“数学家的故事”改编成四格漫画,将帕斯卡讲堂生动的呈现出来。有的学生借助最近的乒乓赛事,给大家介绍了国乒中的数学,让其他同学了解了乒乓球运动员以及乒乓球的运动轨迹。有的同学通过查阅资料,从地理的角度给大家介绍了中国最寒冷的几个地方的温度,让学生体会负数在生活中的应用。还有的同学创办《走进数学》小期刊,刊登“生活中的比例——自制下午茶”“电影院的座位”“正比例(可乐)、反比例(披萨)”等原创小漫画。每个月,我们会抽出一节课让学生对作品进行汇报。学生在汇报中也会发现自己作品中的不足,并进行改进。这些作品不仅是学习成果,更成为学生自我表达的载体。
三、看见“生长的力量”:让数学素养在真实情境中扎根
      将近两个月的课程实践,我们见证了令人欣喜的改变:
- 认知转变:从“解题”到“看见”
      学生不再视数学为孤立的知识模块,而是主动寻找生活中的数学密码。有学生在周记中写道:“路过商场时,我会不自觉地用数对定位店铺位置;看到饮料瓶,会想想它的容积是不是符合圆柱体积公式——原来数学藏在每一个角落里。”
- 思维进阶:从“接受”到“创造”
      在“圆柱表面积”的拓展阅读中,学生提出“为什么披萨店的披萨包装都用长方体而不用圆柱”,从而引发其他学生思考。从运输、材料费用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有理有据。这种思考,正是数学阅读赋予的珍贵礼物。
四、教育是一场“双向奔赴”
      当数学阅读与生活实践共振,当知识学习与创造表达共鸣,数学便不再是冰冷的符号,而是点亮思维的火炬。这,或许就是教育最美的模样:让每个孩子都能在数学中看见自己,在阅读中遇见世界。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主题

38

帖子

187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87
发表于 昨天 15:1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陈朝娟 于 2025-5-12 15:29 编辑

   
当数学阅读成为打开世界的钥匙

                                                                                                              ——记六年级数学阅读课程的实践与思考

     依托2022年新课标理念,结合我校“办一所有趣的学校,做面向未来的教育”目标,我们以数学阅读为支点,搭建起连接知识与生活、思维与创造的桥梁。本次数学阅读活动以《亲近数学》为依托,紧扣小学六年级下册冀教版教材第一至四单元知识,通过系统且富有层次的三阶教学模式,引领学生深度探索数学世界,实现知识与能力的双维进阶。
  第一阶段:启智引思·思维拓展
  借助每周 55 分钟的大课,开展“自读 - 讲解 - 研讨”的深度教学活动。教师从《亲近数学》里挑选与教材紧密相关的主题,如在圆柱和圆锥单元,结合生活中自来水管形状为何多为圆柱等实例,引导学生自主阅读。阅读时,学生标记出如圆柱圆锥表面积、体积计算等疑问点。教师随后深入讲解,像巧算大树树干体积这类生活中圆柱体积的应用问题,还会引入泰勒斯巧测金字塔高度这类蕴含比例知识的经典故事,帮助学生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概念。在研讨环节,师生、生生互动,共同攻克难点,建立数学与生活的深度关联,拓宽学生思维边界,让学生初步具备用数学思维剖析生活现象的能力。
  第二阶段:笔述真知·数学表达
  学生在第一阶段积累的知识与思维成果基础上,开启数学日记创作实践。以《亲近数学》中数学日记范例为指引,学生将生活中的数学发现诉诸笔端。像周博文同学从小区门牌号的编码规则得到启发,为校运动会运动员精心编排号码,清晰阐述号码中各数位代表的年级、班级、参赛项目、运动员序号等信息,还深入探究了号码组合的可能性,理解了编码在信息分类与识别中的重要作用;周思承同学专注于速度单位换算,通过实例详细推导,总结出把 m/s 转化成 km/h 乘 3.6 的简便方法,深化了对速度概念及单位换算的认知;靳静宜同学在超市购物时,运用折扣知识对比酸奶价格,用圆柱体积公式判断罐头促销是否划算,最后用负数清晰记录总支出,真切体会到数学在经济生活中的实用价值。通过数学日记,学生学会用数学语言精准描述生活中的数学现象,实现从知识接收到实践运用的跨越,培养了对数学的敏锐洞察力和应用能力。
  第三阶段:创想绽放·成果展示
  在前两阶段知识积累与实践运用的基础上,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个性化主题创作,充分展现对数学知识的独特理解与创新表达。
数学文化类:李佳桐同学创作的“数学小歌谣”,将数学问题巧妙融入歌谣,像“添符号”“写错题”“蜗牛爬杆”等题目,既有趣味性又具挑战性。还有同学以漫画形式介绍“黄金分割比”,通过生动的情节和对话,让大家了解黄金分割比的概念及在生活中的体现,帮助同学们在轻松氛围中感受数学文化魅力,拓宽数学视野。
知识梳理类:有的小组制作“数学小报”,梳理数学学科知识体系,介绍数学研究范畴、核心分支及发展历史,还有同学绘制平行四边形知识漫画,用可爱的角色和场景,讲解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等知识,以图文并茂的形式构建知识网络,加深对数学概念和原理的理解。
解题技巧类:龙雨晴、苏天一、刘炎杭等同学制作“巧解应用题”数学小报,针对不同类型应用题,探索简便解题方法。鼓励同学们翻开小报开启解题之旅,培养逻辑思维和解题能力,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水平。
  学生们将成果以手抄报、漫画等多元形式呈现并展示分享。在这个过程中,不仅深化了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与运用,还锻炼了团队协作、创意构思、语言表达等综合素养,实现从知识的吸收者到创新传播者的转变,让数学学习充满创意与活力。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机场路小学教研 ( 冀ICP备2021028907号 )冀公网安备13010502002285

GMT+8, 2025-5-13 14:03 , Processed in 0.093472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