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场路小学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郭振洲

2022上半年机场北郡教师专业阅读

  [复制链接]

4

主题

47

帖子

216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16
发表于 2022-6-7 15:08:29 | 显示全部楼层
《最美的教育最简单》读书笔记
《最美的教育最简单》是教育学者,作家尹建莉写的一本关于儿童教育的书,读后深有感触。因为我自己有一个四岁多的儿子,正式上幼儿园的年纪。在和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沟通的时候,作为新手妈妈,还是有些茫然,不知道该怎样去教育,不知道自己的教育方式对不对。在看了这本书后,很多的问题似乎都找到了答案。认真仔细的揣摩字里行间所透露出的智慧,也终于明白,教育孩子这件事没有谁是天生就会的,我们都需要去学习。有时候改变孩子是从改变我们自己开始的。
一、从给孩子一面涂鸦墙开始
这本书的第一章就让我又很大感触。“保卫纯真的童年”从给孩子一面涂鸦墙开始。作者的女儿圆圆很喜欢画画,到处都有她的墨宝。作为父母的他们并没有组织,还专门做出一面墙让孩子尽情的去画。孩子对这面墙的兴趣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慢慢淡化。作者说,我们不必上纲上线,一定要让孩子知道这样说错误的,有时候成全孩子的自由没有那么难。
这不禁让我想起了自己的孩子。同样是对在墙上画画很感兴趣。当他第一次兴高采烈的在墙上完成自己的第一部“作品”的时候,他睁着大眼睛俏皮的看着我,然后骄傲的指一指,让我看过去。我看着雪白的墙上那一堆乱七八糟的线条。我心里的火气上来了,可是低头看到孩子那无辜的样子,我努力平复心情,尽量不对他发火,然后蹲下身,告诉他:“宝宝画的很漂亮,可是如果画到纸上就更好啦。妈妈给你拿纸好不好啊?”虽然这一次他乖乖跟我去之上画了。可是第二天,他又继续在墙上画了,画个小怪兽,画匹马,画一个大大的圆,他似乎又无限的想象力。看着他那十足的创作热情,我决定不管了,随他吧。
在之后的日子里,家里的墙上几乎到处都能看见他的墨宝。这种情况是从生命时候开始的呢?大概是从春天正式到来的时候。我带着他走出家门,走进树林,走进草地的时候。从那时候开始,他对墙上画画彻底失去了兴趣。再也没有画过了。
其实就像坐着说的,给孩子一些搞破坏的机会,不要阻止孩子的创造力和好奇心,给他尊重和自由。
二、遇到孩子“搞破坏”怎么做呢?
允许孩子犯错是我们为人父母的异界重要的课程。这需要你有足够强大的内心去接纳你孩子的小错误。然后试着用心平气和的语气和孩子沟通。在潜移默化中让孩子成长。
如果你家孩子也爱搞破坏,那么请收下这几条建议:1、先不要激动,不要急着斥责孩子,也不要过分放大这件事的结果。2、告诉他,你理解他这样做的原因,理解他是因为好奇,或者觉得有趣。要知道,你的理解和宽容,正在无形中教会孩子怎样处理事情。3、告诉孩子正确的使用方法,当你理解他的做法之后,孩子心里没有太大的心理负担,这个时候你再告诉他真正的做法,他会很容易接受。
孩子的行为是没有边界的,他们对一切时候都充满了好奇,探索世界是他们每个细胞的欲望。在这样一个成长的关键期,我们要以正面的,积极的心态去对待,只要不危险,不妨碍他人,都可以让孩子放手去做。所以从此刻开始,放手让孩子去尝试吧,纯真的童年需要我们防守,需要他自己去探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主题

27

帖子

175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75
QQ
发表于 2022-6-7 16:23:35 | 显示全部楼层
《岁月如歌》 于漪著 有感
随着《岁月如歌》一页页地翻开,一位伟大的教育家一于漪老师正一步步走入我的心灵,其高尚的人格、严谨的学风、高度的责任心和对学生满腔的热情在我的心中一次次掀起了涟漪,书中于老师回忆了自己的成长经历和毕生从事语文教育的思想轨迹,为我们青年教师、为教育事业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书中于老师文字洗练,富有诗意。可以想象到在于老师的课堂上,与其说学生在学习语文,不如说是在享受语文,享受语文的种种情趣、韵味和意境。古稀之年,于漪老师对钟情一生的语文教学又提出了更形象的比喻:能通向大海的港湾必然航运兴旺,物如流,人如潮,充满勃勃生气;如果是闭锁的,航道阻塞的,港湾就失去了价值和意义。语文教学又何尝不是如此呢?语文教学内容犹如港湾,执教者应熟悉它、研究它,把握它的基本特点与功能,认真地有创造性地引导学生,使港湾通向大海。在于漪老师看来,语文学科是最开放的学科,它与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紧密相连;学生生活在母语环境之中,母语的学习与运用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加强课堂内外的沟通、学校内外的沟通,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必由之路,也是我们每个现今站在讲台上的老师探索之路。
教育是一条长河,生命是一曲乐章。波涛不止,乐曲不歇。我们应该用爱、用真诚、用奋斗、用创造谱写一曲嘹亮而悠长、神圣而华美的动人旋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38

帖子

202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02
发表于 2022-6-7 22:40:35 | 显示全部楼层
教学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读后感
  利用闲暇时间,根据个人的教学情况和面临的实际问题,拜读了《教学机智》教育专著。读完之后顿觉受益匪浅,在这本书中,作者力图将学生如何学习以及教师如何有效地教导学生、管理课堂的方法。指导我们有效地形成和学生的互动,共同成长。作者多次强调了学生的优秀是教育出来的,告诉我们:“每个孩子都有其独特的天赋和可塑性,只要让他们置身于教育的氛围中,只要让他们感觉到是被需要、被爱的,即使是问题学生也能培养好的修养”。
  在这本书中,作者可谓是站在教师的角度,推心置腹的和我们在讨论一个个教学管理中常会遇到的问题,细致地帮助每一位阅读者从问题入手剖析平时的管理。一遍通读,仿佛也在经历着一次重新认识自己、审视自己的过程。试问自己的工作中有没有在匆忙的工作中停下来看一看自己…在阅读中,发现原来在面对同样问题时它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更有效的解决方法,开拓了新的思路,使原来觉得无从下手解决的问题处理起来也有章可循。不仅如此,书中所提供的55个细节从微处入手,却是处处切中要害,就像是为我们的教师管理提供了工作指南,如良好的学习习惯、社交礼仪、社会公德等方面的细节,将这些教育的细微之处罗列出清单,提醒我们在与孩子的相处中注意自己怎样以身作则,帮助我们在孩子的德育中一一落实。
  最近也一直在读《教学机智》这本书,起初读这本书时感到有点吃力,总是抓不住书中的语句,但很快我就被书里生动的例子所吸引。我很容易就从这些例子当中体验到我在和儿子、学生相处时的一些感受,并进而反思这些时刻自己的表现。而这正是这本书的魅力所在。凡当过父母的人都有这样的体验,我们总是对宝宝睡房的声音非常敏感,非常注意聆听,这难道不令人惊讶吗?即使我们的周围很喧闹,我们也总是能听到远处睡房里孩子在小床上的动静。但是,我们究竟听到了什么呢?哭声吗?叫唤吗?可即使没有任何声音的时候,我们仍然会决定去看看。我们以为孩子会安详着蜷缩着睡在小床的一角,可是,我们看到的竟然是一张完完全全地仰着的期盼的小脸。脸上放射出微笑,手臂舒展开来,一副憨态可掬的样子。没有一句话,没有一点声音,但是我们仍然听到了召唤!这是一种力量,这是每个孩子所拥有的征服那位能“听到”的人的力量。读到这里,我想到了《倚天屠龙记》里的金毛狮王谢逊,迷失本性,杀人如麻,正狂性大作,要杀人之际,一声婴儿的啼哭即唤醒了他。孩子这种召唤成人的力量究竟来自哪里呢?也许来自孩子的脆弱性和可能性。我们伴随孩子出生、发展、成长,孩子的柔弱性呼唤我们,使我们反思什么是对孩子好的,孩子发展的可能性呼唤我们反思,我们有能力使自己成为什么样的人,使我们共同拥有的世界成为什么样子的。孩子们对我们而言就是世界,倾听孩子的呼唤即是倾听世界对我们的呼唤。而我们是否聆听到了孩子的召唤呢?所以,“教师替代父母”的关系可以帮我们更好的理解教师的职责和教育的本质,这是这本书所有理论展开的基础。那么,教师的责任来自哪里呢?就来自倾听孩子的召唤并在实践中做出对孩子好的行为来,这就是本书所要讲的教育机智的核心。家长们、教师们,你们听到了孩子内心的召唤吗?那其实也是我们心里的召唤。
  所以作者说“不了解自己的儿童时代的成人是不可能理解孩子的”。孩子们的召唤帮我们了解自己,认识自己,明确自己的方向。所以“教育学意向不仅是我们生活哲学的表现,也体现了我们是谁,我们在做什么,我们是如何以积极思考的方式面对世界的。”那么我们该如何聆听孩子的呼唤,表现出怎样的行动来呢?当我们这样问的时候,便产生了教育反思。这也是这本书要教给我们的教育机智。反思与行动有什么关系?文章当中有一段生动精彩的描述足以说明这一点,引用如下:翁大铁在他的《紧紧地拥抱》的诗篇中描述了他的孩子是怎样在卧室一直召唤他过去行晚安吻的。父亲大喊‘好了,我就来’。但是他正快要做完手头的活儿,然后又做这做那,之后他过去回应孩子的召唤。
  当翁大铁慢慢地走过卧室的门前时,他看到了他的小家伙:“他站在那儿,手臂张开,等待着一个紧紧地拥抱。咧着嘴笑着。”翁大铁对父母拥抱孩子的方式作了精彩的描述。接着,几乎是一种事后的反思,两行简短的句子结束了诗篇:在我走进去之前,他像那样,他在那儿站了多久?“教育学首先召唤我们行动,之后又召唤我们对我们的行动作出思考。与孩子们一道生活以及反思我们与孩子们生活的方式,这两者都是我们的教育性生存的表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32

帖子

338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338
发表于 2022-6-8 08:39:5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谷泽璇 于 2022-6-8 08:44 编辑

《童年的消逝》读后感
作者:[美]尼尔.波兹曼
今天这本书非常适合有孩子的人或者从事教育工作的人来读。它围绕的一个核心问题就是现代社会中儿童成人化的问题。
该书的作者是著名的美国媒体文化研究者尼尔.波兹曼。在《童年的消逝》一书中波兹曼说道:本书的目的在于描述童年概念的起源,它为何盛行了250年,又为何迅速消失。波兹曼将童年的概念视为一种社会结构,“类似于语言学习,它具有自身的生物基础,但是,除非社会环境的激发和培养,即社会需要它,否则它不可能实现。
本书主要分为两个部分,童年概念的起源与童年作为一种社会结构变得难以为继,逐渐消逝。作者举出了大量的社会生活实例证明了童年的消逝这一事实,也总结出了这种现象何以产生的理论。
他在本书中提出了这样一个结论:童年和成年的界限正被日益破坏,传统意义上的“童年”正在消逝。而对于这种现象,波兹曼认为这是“令人痛心和尴尬的,而且尤其可悲。”
童年消逝的现象
在书中,作者举了很多例子来证明童年的消逝。比如少女模特被设计成像是非常懂事、性感无比的成年人,又比如成人犯罪和儿童犯罪之间的区别正在迅速缩小。这些现象不仅仅出现在美国,也出现在我国。我们会发现,儿童和成人的价值和风格正在融为一体。
童年消逝的原因
作者提出,童年的消逝和电视等电子媒介的普及有很大关系。原因有三:
1.电视等电子媒介无法区分信息的使用权。6岁的儿童和60岁的成年人具备同等的资格来感受电视等电子媒介所提供的一切,这意味着儿童可以和大人获取完全相同的信息。
电视等电子媒介将成人的秘密暴露在大众面前。
2.电子媒介无法保留成人世界的秘密,导致成人世界在儿童面前失去了神秘感。
3.电视使成人的形象变得非常单薄。电视传递的信息是快速的,流动的,容易使人丧失思考的能力。
如何面对童年消逝的现状
作者在这里针对家长提出了两个建议:限制子女暴露在媒介前的时间。
仔细监督子女接触的媒介的内容,并持续为他们提供有关媒介内容的主题和价值方面的批评。
值得注意的是,这么做需要家长在抚养子女方面付出极大的关注,并非易事。
总结
儿童和成人的边界已经日益模糊。作为教师,我们需要限制孩子接触电子媒介的时间,并给予正确引导,防止孩子过早地成人化。作者也提到“要保证孩子们努力学习,成为识字有文化的人,出奇的好费时间,甚至代价昂贵”,“那些坚持记住童年的人将完成一个崇高的使命”,一这样一句话作为全书的结尾,让我多少有些热血的崇高感。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

主题

99

帖子

428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428
发表于 2022-6-8 14:28:20 | 显示全部楼层
                                                                                                  读《孔子传》有感
      孔子有一个伟大的母亲,她为了把孔子培养成一个人才,忍辱负重带少年孔子到曲阜求学,最终劳累而死。君子,代表有德行、有学问又代表高贵,还代表丰满的人生,那时学问与生命还没有割裂。因此立志于学也就是立志修养自己的德行和学问并以之为天下苍生带来幸福。爱母亲还是爱天下,这是摆在少年孔子面前的艰难的抉择。如果没有母亲的爱与远见,孔子的一生能成为一个孝子,却无法成为一代圣贤、流传两千年多年的文明的塑造者。母亲的爱是成全。孔子的爱则是顺应了母亲的心,割舍了亲情的小爱,存养了对天地苍生的大爱和修齐治平的远大理想。
                                                                                                       立志于学
      孔子幼年时就喜欢摆弄礼器,似乎显示出不凡的预兆,然而他真正明白学问的意义却是从了解对残酷现实的认识,对天下苍生的悲悯开始的。鲁国大夫专权,三桓把持朝政,已有四代。到孔子少年的时候,三桓逼昭公废掉中军,将兵权和赋税都交给三桓。国人议论纷纷,有人指责三桓,有人说三桓的能力强过鲁昭公,治理鲁国也很好,有人说天下大乱礼崩乐坏,要挽救这个局面恐怕只有圣人出世才行了。这种种的议论,少年的孔子全都记在心里,一颗悲悯天下苍生、向往真理和正义的心被残酷的现实所刺痛,他不知不觉也去思量拯救天下苍生的良方。他鼓起勇气,在国社找到左太史,问他“什么是圣人?”菩萨发心成佛,也是因为看到众生的悲苦而愿去寻求无上正觉,“为利众生愿成佛”即是成佛的种子。那么此时,一颗成为圣人的种子已在孔子心中发芽。
母亲的爱长养了孔子的发心,她带着孔子登门拜访左太史,左太史故意说不在家,她就带着病与孔子一起等着,良久,孔子说:“母亲,我明白你的意思了,你要我一直等到左太史回来,不,是一直等到左太史收我为弟子。”母亲这才微笑着离开。母子之间似乎不需要太多的话语。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孔子学有所成,六艺融贯于他的生命当中,他的神态始终谦恭而安详,他敞开的内心,仿佛始终在散发着一种鼓舞人的光明力量。许多人慕名而来,向他求学,求学的目的,许多人是想脱离贫贱的生活,成为一个高贵的人。想要高贵,不管是物质上衣食丰足还是文化上的知书达礼,都不是坏事,都是人上进的动力。好的教育,能引导这种愿望,为生命找到提升和成长的出路。这么多的学生,对孔子是一种很大的磨练。在这些磨练和考验中,孔子时时反观自己的内心,体悟人生的道理,学问和德行都在师徒切磋中提高。
      有一次在大家在学习《关雎》这首诗,子路因打猎而迟到,加上他对《关雎》这首诗的理解对身为大夫而来求学的何忌观过,何忌当众说子路是贱民,不会理解这首诗的意蕴。子路闻后大怒,要找何忌拼命,何忌则说他一句话就可以杀死子路。孔子为了保护子路,呵斥子路出去,并请求何忌不要怪罪子路。子路就愤愤地离开学校。后来孔子向其他弟子了解情况,知道子路打猎是因为家里穷,双亲没有粮食吃,就专门带粮食送给子路的父母,并向子路道歉。孔子又教育何忌说,作为一个想要遵守礼仪的君子,应该学会宽容和克制。对人宽容,对己克制,这样才不会再行持礼仪时与别人冲突。领悟到这一点,孔子问弟子,《关雎》中的君子是不是也具备这种宽容与克制的人格。因为他内心的品格,故他的追求也不凡,那么他所追寻的窈窕淑女,也可以代表一切美好的事物,君子心中的理想,君子为了理想“辗转反侧,寤寐思服”,按照礼仪按照正道去追寻,最终“琴瑟友之、钟鼓乐之”来庆贺理想的实现。
      从这之中,我们看到的,是孔子内心对真理的仰望与追寻,因为他有这样一颗纯粹而不断进取的心,故他能从一切境界中学习,能从《关雎》这首讲男女爱情的诗中看到君子之道。他的行为、他的教诲,都是这样一颗心的自然流露。这正所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人都受限于自己的生活环境,因为自己所属的不同的阶级、族群,因为生命体验的差异而形成种种的隔膜、误解,其根源都是一“我慢”二字。而好的教育能消解这种隔膜。而孔子之所以能做到这一点,是因为他不断切磋琢磨,不断上进的心感染了弟子,因为他的生命有方向,弟子们也找到了生命的方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

主题

52

帖子

320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20
QQ
发表于 2022-6-8 15:49:57 | 显示全部楼层
    《儿童技能教养法》有感
  《儿童技能教养法》不仅教我们方法,还列举瞭很多常见的例子,真的很实用。
耍性子,孩子或多或少的都会耍小脾气,以前碰到这种情况,我都会大声呵斥,后来学习瞭前几本书后,改变瞭方法,采用不管他让他自我调节。学习这本书后,我才知道这是可以转化成学习技能。了解孩子耍脾气的背后原因,然后转化成孩子要学习的技能,这样才是真正解决问题的好办法。
   看完本书后,我觉得《儿童技能教养法》真的不仅适合小孩也很适合大人。我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是做事拖拉,而要解决这个问题就需要学习“当天事情当天做”这个技能,如何学好这个技能,首先应该就是要合理安排好一天的时间,什么时间做什么事要规划好,遇到特殊情况就提前做好改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

主题

43

帖子

412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412
发表于 2022-6-8 16:36:32 | 显示全部楼层
读《中国著名特级教师教学思想录》有感
在《中国著名特级教师教学思想录》书中有一章叫做:追寻常态教学的精彩。文中提到期待看到的课堂景象应该是:学生与教师共同围绕一个问题,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同学之间表现出彼此的尊重与友善,有时他们会为自己奇特的想法情不自禁的欢呼。真正好的课堂是允许出错的地方,鼓励学生积极表达想法,让学生充分掌握学习的主动权,是我们追求的一种境界。今天学生的学习已经不能局限于课堂,而是生活就是学习,把课堂都看成是献给孩子们的礼物,把每项活动当成又一批学生体验成长的机会,把学校变成师生共同生活、共同创造的充满智慧和溢满爱意的家园。
  追寻常态教学的精彩一直是教师们所追求和努力的方向,教师不仅是简单的职业,更是学生的导师,学生的情绪、学习成绩和教育效果在很大程度上与教师怎样与学生说话有关系,怎样理解他们,怎样引导和评价学生的思维活动呢?比如我们可以尝试以“谁愿意讲给大家听”“老师这儿有一种说法,你们看行不行。”等等鼓励的语言,让教育存在于情感亲身体验中,在有温度的关切中,在每一个言语和动作中,做有利于孩子发展的正确的事情。教师自然而然的教态,能调节学习的气氛,扎实的基本功配上富有启发性和鼓励性的语言,让教育更有人文情怀,还要“走得长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6

主题

76

帖子

620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620
发表于 2022-6-8 20:19:29 | 显示全部楼层
《给语文教师的教学建议》


张祖庆


一、好课,要慢慢回到语文,回归到真正的语文学习。
    好课,要少点花拳绣腿,少一点形式创新;好课,要慢慢回到语文,回到真正的语文学习。一个优秀的老师,应该懂得适度往后退,把展示的舞台让给学生,让学生真正站在课堂中央。精彩是教师个人的精彩还是教师唤醒学生,让每个学生真的走向了精彩?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他的话给了我很重要的指导,让我对小学语文教学有更深刻地认识:引导学生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不但多读,还得多背——在初知大意的基础上,多背点经典诗文。因为学语文靠的是“童子功”——12岁以前,是人学习语言的最佳时期。这期间,人的记忆力最好而理解力弱,一定多背。学生小时候背熟的东西一般不会忘记,要引导学生在语文实践中养成读书读报和动笔写作的习惯
二、人品大于学问,要想上好课,先要做好人。
    张晓风的作品,有一段话深深触动过我:“我努力去信任自己的教育当局,而且,是以自己的儿女为赌注来信任———但是,学校啊,当我把我的孩子交给你,你保证给他怎样的教育?今天清晨,我交给你一个欢欣诚实又颖悟的小男孩,多年以后,你将还我一个怎样的青年?不知有多少老师在看到这段文字时会心怀敬畏。有人说:教育,就是你离开学校以后,把所学的东西都忘了,剩下的才叫教育。在漫长又短暂的教学生涯中,我们要始终相信,学生生命的轨迹,或许会因我们而改变;我们的那些谆谆教诲,或许会构筑成他们成长的基石。
三、厚积才能薄发
   张祖庆老师说:年轻老师要学会‘克隆’名师课堂,模仿,是学习本领极为重要的途径。”你看,在他的职初阶段,他把“克隆”这一技术做到了极致。在《我的仿课史》一文中,有这样一个细节让我感动:“每次上课前,我都努力抄一到两遍课堂实录,再把课堂实录压缩成教学设计,把每一个环节要点,写在书上,把一些画龙点睛的评价语,抄在书上。遇到模仿砸了,便进行‘复盘’,琢磨究竟是哪个环节出了关键问题,出现问题的原因是什么,如何改进?于是,找机会再上一遍;一遍不行,再上一遍。”看到这段话,我眼前似乎浮现那一个个无眠的夜晚,年轻的祖庆老师带着蓬勃热情,坐在案前,与一节节名师的课例死磕到底的坚定身影。
  从张老师的仿课史中,我也想到了自己。在新教师亮相课中,我选的是《蜘蛛开店》。这篇课文在备课过程中几度迷茫,背了好几个版本的课,后来实在背不下来,就模仿了大量的课例,结合自身实际,将它们有机的融合在一起。课后虽然得到了听课老师的好评,但心里还有些紧张和负罪感,总觉得有抄袭的成分。读了张老师的书,是让我突然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原来自己不是小偷,而是自我成长的一种体现。这也让我在以后的教学中更加关注优秀教师的课例,在学习中逐渐找到自己的教学风格。更重要的是,张老师的这本书还让我体会到了成长路上不要再害怕深度阅读,因为阅读是指引我们通往未来世界的路。正如张老师说的,阅读才能让一个老师持续往前走。你能不能冒出来,这些可能取决于你的灵气,但你能不能走远,还要看你的底气。底气从哪里来?底气是从书堆里冒出来的。今后,希望自己能做到像张老师说的那样,守得住初心,抵得住诱惑,经得住考验,耐得住寂寞。扎实地练好教学基本功,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从而形成自己的鲜明风格,努力从新手走向卓越,成为一个有底气的语文老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主题

52

帖子

271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71
发表于 2022-6-9 08:16:33 | 显示全部楼层
《苏菲的世界》

《苏菲的世界》以小说的形式,通过一名哲学导师向一个叫苏菲的女孩传授哲学知识的经过,揭示了西方哲学发展的历程。由前苏格拉底时代到萨特,以及亚里士多德、笛卡儿、黑格尔等人的思想都通过作者生动的笔触跃然纸上,并配以当时的历史背景加以解释,引人入胜。评论家认为,对于那些从未读过哲学课程的人而言,此书是最为合适的入门书,而对于那些以往读过一些哲学而已忘得一干二净的人士,也可起到温故知新的作用。
  14岁的少女苏菲某天放学回家,发现了一封神秘的信。她从这封写着“你是谁?”的信开始,在艾伯特的指点下,从哲学的摇篮雅典出发,对苏格拉底和柏拉图的哲学有了初步了解,同时达·芬奇的绘画和莎士比亚的戏剧也包括其中。
  这本《苏菲的世界》可谓是现代版的《爱丽丝梦游记》,它引领我在一个新奇而古老的世界里漫游……其实在大千世界里,我们每个人都是漫游者,而哲学正是我们探路的一支火炬。它不示意你走向某一特定的方向,而是让你用心灵的眼睛去寻觅;它不限定你思考某一固有的现象,而是让你用自己思想的脚步去探察……
  生活中,不能说人人都是哲学家。但我觉得,至少人人都有点哲学头脑——一种好奇的探求愿望,一种不弃的思考精神……
  在生活中探索新闻,在学习中探索知识。就像苏菲在神秘导师创造的神奇世界里探索世界谜团。或许这种对于好奇的探索精神是人类与生俱来的,而正是这种天性促使人们一往无前,正是这种精神使人们不断发现和创造。人类善于思考的能力真的很重要。如果不会思考,那么苏菲能在神秘世界里解开一个个谜团而受益匪浅吗?如果不会思考,那么我能在生活中因解出一个个难题而兴奋不已吗?如果不会思考,那么人们能在各方面得到进步因而加快发展吗?
  苏菲在书中反复问自己:我是谁?我为何在这里?我认为,人类在探索和思考过程中所得到的快乐和收获是最有价值和意义的。我想,苏菲以自己在神奇世界里的经历和感悟证明了:我探,我思,故我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主题

49

帖子

192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92
发表于 2022-6-9 08:28:50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哲学简史》读书体会
读这本书的原因是我对哲学有好奇心,想了解一下啥是哲学,哲学到底有啥用?本书主要从中国哲学精神、背景、各家起源、先贤思想、西方哲学传入、中国哲学现代状况等方面,介绍中国哲学,下面是我的一些摘录和体会。
“至于我,我所说的哲学,就是对于人生的有系统的反思的思想。每一个人,只要他没有死,他都在人生中。但是对于人生有反思的思想的人并不多,其反思的思想有系统的人就更少。”原来对人生的反思并非是哲学,是指对于人生的有系统的反思的思想才是哲学。
他们这时靠教授典籍为生,还靠在婚丧祭祀及其他典礼中“相礼”为生。这一种人就叫做“儒”。”原来儒是这么来的,当然这只是一种说法,历来学者们对于“儒”有各种不同解释。胡适认为“儒”是柔弱的意思,是别人用来总括描述儒家思想性质的,后来变成了这个派别的正式名称。钱穆则将“儒”追溯到“殷遗民”的身份与传统,认为这个字最早是用来指称掌管丧礼的专业。这些考证主张,至今并未有定论。然而,有一件事在史料上是明确显现的,那就是“儒”和“掌礼”有密切关系。
就是在儒家看来,命是指人们所能控制的范围以外的东西。但是,他若是竭尽全力,总还有一些东西是在他力所能及的控制范围以内。因此,人只有已经做了他自己能够做的一切以后,对于那些仍然要来到的东西才只好认为是不可避免的,只好平静地、无可奈何地接受它。这才是儒家所讲的“知命”的意思。”从现代角度来说,人应该这样“知命”,“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里我联想到之前看过的一本书,杨照老师的《史记的读法》,太史公司马迁正是儒家,他的历史精神是“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这“究天人之际”就是不言怪力乱神,也不是借由历史说明存在于上天的神秘力量能够介入我们的人生,改变一个人的命运,如果穷尽人事的道理仍然无法解释,那就叫“天”。引用孔子的说法:“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求仁得仁,又何怨乎?”其中的关键是两个“怨”字。孔子的意思是,伯夷、叔齐求仁得仁,他们做这种选择的时候,也就意识到了要付出什么代价。天道无亲,并非好人就有好报,坏人就有恶报,这种“天道”不存在,真正存在的是人内心的仁道。
照孟子所说,仁、义、礼、智的“四端”是天生的,只要充分发展这“四端”,人就成为圣人。但是照荀子所说,人不仅生来毫无善端,相反的倒是具有实际的恶端。”儒家学派的斗争挺激烈的,荀子还专门写了个《非十二子》里面就重点批判孟子的观点。到了后世,程朱和陆王也交锋激烈,程朱(程颐、朱熹)基本就是荀子的思想,陆王(陆九渊、王守仁)更偏重于孟子思想,结果大家都知道,程朱的荀子学派是官方主流,但孟子被推上亚圣地位,荀子却实不符名。
因此照禅宗所说,为了成佛,最好的修行方法,是不做任何修行,就是不修之修。有修之修,是有心的作为,就是有为。有为当然也能产生某种良好效果,但是不能长久。”这个我是从健身的角度上来体会,就是锻炼要练,又不能太刻意的练,每天都练,形成一个固定的习惯,就能做到无为。我的两个健身的小伙伴就这样,每天都练,当成吃饭睡觉一样,我和他俩比较一下,感觉境界差了一大截。这种情况和《禅者的初心》说的一样,打坐有严格的要求,必须遵守,我的理解是规矩准则形成习惯就会淡忘了,顺其自然的打坐禅定就是无为。
在这个“某物”中,存在着从逻辑上说不可感只可思的东西。例如,方桌可感,而“方”不可感。这不是因为我们的感官发展不完全,而是因为“方”是一“理”,从逻辑上说,“理”只可思而不可感。在这个“某物”中,也有既不可感,而且严格说来,亦不可思者。由于它的反思的性质,它最终必须思想从逻辑上说不可能成为思想的对象的“某物”。例如,宇宙,由于它是一切存在的全体,从逻辑上说,不可能成为思想的对象。”
    这一段冯友兰老先生举的例子很贴切,让我一下就明白了,我又思考一遍,自己逻辑能自洽。
哲学的任务是什么?按照中国哲学的传统,它的任务不是增加关于实际的积极的知识,而是提高人的精神境界。人与其他动物的不同,在于人做某事时,他了解他在做什么,并且自觉他在做。正是这种觉解,使他正在做的对于他有了意义。他做各种事,有各种意义,各种意义合成一个整体,就构成他的人生境界。我们可以把各种不同的人生境界划分为四个概括的等级。从最低的说起,它们是: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目前,普通人知道做事的意义,其实就是到功利境界了,再往上道德境界就是君子,然后天地境界就是圣人了。
我认为形上学有两种方法:正的方法和负的方法。正的方法的实质,是说形上学的对象是什么;负的方法的实质,则是不说它。这样做,负的方法也就启示了它的性质和某些方面,这些方面是正的描写和分析无法说出的。谁若知道了不可知是不可知,谁也就总算对于它有所知。”  形而上方法论的负方法,从日常的事务中举个例子就是,比如这个事怎么做好不知道,但是做不好能想到好多种情况。这事不知道,正说明还了解这事的大概的情况,真正的一无所知,其实是连这件事都闻所未闻。
以上就是我对这本书的理解,虽很肤浅,但是很用心的去思考了,希望与朋友们一起探讨一起进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机场路小学教研 ( 冀ICP备2021028907号 )冀公网安备13010502002285

GMT+8, 2025-1-12 09:46 , Processed in 0.086841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