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王京媛 于 2025-6-17 09:45 编辑
善待儿童 善待自己 《用爱播种 静待花开——二年级数学教学中的温暖修行》 作为教2个班的数学科任老师,我们可能在日常教学中常因压力与时间限制,忽略与学生的深度情感交流,也易忽视自我心灵的休憩。2024年2月,在学校提出的“三低”教育思想(低评价、低管控、低竞争)引领下,我开始尝试善待儿童的教育实践。这段旅程充满挑战与惊喜,也让我对教育有了更深理解:教育是一场温暖的修行,善待学生,需以爱呵护心灵、以智慧启迪思维。善待自己,需学会放松,积蓄力量,更好投入教学工作。 一、善待儿童:搭建情感桥梁,助力学生成长 (一)学生小讲师:赋予学生自信与力量 传统课堂中,学生被动接受老师的授课内容。小讲师活动改变了这一模式。二年级学生充满探索欲,渴望被认可。当他们站上讲台分享解题方法时,积极性和自信心得到了提升。于是,我选取简单数学知识点,鼓励学生当小讲师。在首次活动中,小李同学紧张到声音颤抖、手摆弄衣角,在同学鼓励和我的引导下,他顺利完成讲解,眼中闪烁着自豪的光芒。通过小讲师活动,学生对知识理解会更深入,表达与组织能力也得到了锻炼。现在,我会提前一天布置题目,并给予指导建议,每次课前预留5分钟让学生上台讲数学题。过程中,我不再评判对错,仅作鼓励引导。这种低评价方式,让学生不再惧错、敢于展示,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 (二)师生小纸条:传递温暖与信任 非班主任与学生相处时间有限,如何了解他们的真实想法?“师生小纸条”成了沟通的有效渠道。同学们课间装饰了“师生小纸条”信箱,我鼓励大家把学习困惑、生活趣事、对老师的建议等写在纸条上投入箱中。纸条里既有孩子们的心事,也有小心愿,也有他们自己设计周四下午的35分钟数学课的想法。我都会认真阅读并及时回复。让我印象最深的,是一个孩子写下希望老师冬天能像体育老师一样带大家玩雪,还说“长大也想和老师一样”。这让我反思:学生或许更渴望老师的陪伴,科任老师确实需要多一些情感交流。 通过小纸条活动,学生感受到关注与尊重,愿意敞开心扉。这种无声的交流方式,让他们在低压力环境下与老师建立信任,也让我更深入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从而更好地满足他们的需求。在这些活动的开展过程中,我深刻地体会到,善待学生就是要尊重个性,给予他们展示自我的机会,用心去倾听他们的声音;这些探索不仅让学生在低压力环境中感受教育的温度,也让作为教师的我们在忙碌中重拾教育初心,给心灵留一片休憩的空间,让教育的热忱在温暖与善意中持续生长。 二、善待自己 教育是一场温暖的修行,我们既是引路人,也是修行者。就像航船需要定期检修,我们的身心也需要休养生息。我们的职业天然带着使命感。可能常会因为学生一句“老师,我懂了”而满心欢喜,也会因为学生做错题目表现不好上火生气,但过度的自我消耗,往往换来的是力不从心。记得之前批改作业时,看到做过的题目学生做错了自己会眉头紧皱,刚工作后被体检报告上的“结节”敲了警钟,真的是要学会与自己和解。善待儿童是我们教育者的初心,而善待自己则是这份初心能够持久闪耀的底气。善待自己,不是逃避责任,而是为了走得更远。在学校 比如处理学生矛盾时,积极调整自己的心态情绪。自己是处理问题的人,不要真生气。在学校也可以哄自己开心,比如用小饰品摆件装饰自己办公桌。在办公室看作业时我也会播放一些木音的音乐舒心畅气,让人心情愉悦。大家可以听听。下班前整理办公桌,第二天去上班时能让自己心情更好。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我制作了“常见错题模板”,备课时间缩短了三分之一。每天下班前备好课。工作效率的提升也让我有了更多“善待自己”的时间。 每天最开心的就是下班后自己支配时间,善待自己就是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不要忽略能让自己开心的小事情。比如说可以通过一束鲜花、买一件新衣或亲手烹饪美食,为生活增添乐趣;有时下班后和自己的好朋友打个电话聊会天,或者相约聚会。下班后和家人朋友到公园转转,每次都感慨公园20分钟定律真管用,在其中汲取了能量。为了保持这份平和愉悦,几乎每个周六日抽时间,我都会去公园晒太阳,带着猫条去公园喂流浪猫。看着小猫蹭着我的手心,听着鸟鸣声混着猫咪的呼噜声,所有压力都烟消云散。 说到解压,不得不提我的一个爱好。虽然五音不全,但我常去KTV唱凤凰传奇的歌曲。管它跑调不跑调,尽情释放就好。唱完之后心情特别好,找到自己的兴趣能让自己找回生活的鲜活感。近期买了一个自行车,也特想坚持运动,再培养自己的一个兴趣爱好。慢慢地,我发现,当我开始照顾好自己的情绪和身体,反而能更从容地应对工作,更好地热爱生活。 生活都是掌握在自己手里的。只有先温暖自己,才能有余热温暖学生;只有先学会善待自己,才能有能力善待学生。希望我们每个老师都能善待自己、关爱自己,努力发现生活的美好之处,做自己幸福生活的创造者!教育是漫长的马拉松,愿我们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节奏,做眼里有光、心中有爱的引路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