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你好,小孩》有感 阿德勒说“幸运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童年的经历影响着我们一生的生活状态,我们的人生已无法逆转,但我们都努力的希望自己的孩子能生活的更幸福。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得到更多的爱,社会才会有更多的爱,生活才会更幸福。 接下来,我们从两个角度来探讨,为什么要给孩子更多的爱。 1. 家庭角度 孩子在六岁以前,他的自我评价是来自外界对他的评价。如果他每天接收到的信号都是正向的,比如说:你是擅长整理的,你是体谅别人的,你是乐于分享的。那他在成长的过程中,就会朝着你说的这个方向去成长,他承载的,是向上的力量。相反,如果孩子做错了,你第一时间给他贴上负面标签,比如说:你就是个懒孩子,你就是邋遢鬼,你没有希望。那孩子所承受的,就是很负面的情绪,而且他的不当行为很可能在这种标签下被强化。 每个人都是有情绪的,如何更好的宣泄这种情绪,是幸福生活的重要一环。 丧偶式育儿这个观点的提出,如果没有被正确的接收,其实在一定程度上是加剧了这个问题的严重性的。就是妈妈可能会一直对着老公抱怨说,我不就是在经历丧偶式育儿吗?而爸爸们呢,可能在这种观点的强化下,就觉得很有压力,或者说大家都是这样,然后就真的撒手不管。通过观察身边的朋友,我发现一个问题,那些被妻子鼓励的丈夫,那些得到信任的爸爸们,其实都渐渐成长为非常得力的家庭助手。 其实小孩子也是一样的,放手、信任,对他们来说很重要。 关于妈妈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作者有段话,特别值得借鉴,她说,有段时间自家孩子都有点儿上天了,她还在那里共情、理性沟通,结果把自己内伤到不行。后来,她意识到,妈妈其实不是超人,妈妈是有情绪的,是一个有血有肉有感情的普通人。于是在一次孩子把家里弄得很乱的时候,她对孩子说:妈妈刚收拾完的房间,一下子这么乱,我觉得很崩溃。当她把情绪适当的发泄出来,其实孩子是感受得到的。只是这个过程中,我们注意不要人身攻击,就是对事不对人,不要说你就是怎么怎么样的人,而是说,这件事情带给我什么样的感受,强调的是这件事情让我不舒服,而不是你这个人让我不舒服,孩子就不会产生说你不爱我,或者我不值得爱这种想法。 这大概就是把我的感受说出来,而不是冠以爱的名义,强求你去做什么事。 2.社会角度 作者李小萌,有一次带孩子去看电影,但是因为孩子选了一部很孩子气的影片,于是她尝试着对女儿说:“妈妈找一个茶馆看书,电影散场之前在门口等你,可以吗?”结果小姑娘同意了。到了检票口,检票的男孩子看着作者站着不动,就很疑惑,于是问:“您呢?”作者答:“她一个人看”。这个男孩子犹豫了一下,让作者把小姑娘叫回来,并对作者说:“您告诉她,一会儿影片结束,不要跟随工作人员从出口出去,和工作人员说一下,还在这个检票口来,妈妈在这里等”。距离散场还有两分钟的时候,这个男孩子又犹豫了一下之后,对作者说:“您直接进去吧”。 这个男孩子的这种,担心孩子走失的善意,对孩子来说,是特别珍贵的。如果这种善意的举动,是得到工作单位认可的,那这种善意就更加能够被放大。 木木原来每天去幼儿园都会撕心裂肺的哭,问其原因:“因为舍不得妈妈,想让妈妈陪伴”。因此我很焦虑,和幼儿园的老师沟通后,老师很有耐心的告诉我是很正常的入园分离焦虑,老师告诉我的方法是坚持送,然后让孩子慢慢的爱上幼儿园。为了让孩子爱上幼儿园,我买来了很多缓解入园焦虑的绘本,如:《幼儿园的一天》、《幼儿园里交朋友》、《幼儿园里守规则》、《老师我想上厕所》、《嘘 午安》等等,因为我认为可能对陌生的环境有些害怕,不知道怎么表达需求,通过绘本讲给他方法。爸爸则认为孩子可能不太会交朋友,于是每天放学带他在小区里和小朋一起玩,去朋友家玩,慢慢的他在幼儿园有了自己的朋友。老师给了孩子足够的爱,每天早晨老师在门口的等待,老师的谈心、聊天以及约定,每天晚上老师的表扬电话,让他慢慢的消除了上幼儿园的焦虑,让孩子爱上幼儿园。 爱是可以流动和传递的,每个被善待的人,都会努力想要把这份善意反射出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