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刘娜114 于 2023-6-19 16:48 编辑
尝试用非暴力沟通 非暴力沟通要素能加深教师对每位学生关于归属、爱和尊重的需要的理解。 第一要素:观察。 观察需要在特定的时间和情景下得出,并强调不 可以将观察的结果和评论混为一谈,可以观察后 有评论,但是避免绝对化的评论。 第二要素:感受。感受包括体会感受和表达感受。体会感受需要建立在沟通双方情感联结的基础上,能够有同 理心。而表达感受则需要建立在清晰地说出观察 结果后,同时,表达感受需要与想法、评判和观点 区分开。 第三要素:需要。非暴力沟通解释了感 受与需要的关系:感受来源于我们内心深层次的需要,要在表达感受的时候也表达清楚自己的需要。 第四要素:请求。提出请求要在尊重对方情 感并兼顾对方需要的基础上才可以实现。在提出请求时,要用具体详细的语言表达,才能更好地实现请求。作为学校的教师,我尝试把自己教学中案例梳理出来,继续探讨如何借助非暴力沟通模式与学生进行有效沟通。 袁袁是班里的一个和大家行为不太一样的孩子,父母年龄偏大,长时间忙自己的生意,平时疏于关注和教育袁袁。然而,孩子在学校里有学习成绩不好或者班主任反映在校不良表现时,父亲的做法是直接“揍一顿”。沟通几次效果不是太好,治标不治本,孩子在学校依然很放纵。后来有意识通过非暴力沟通的方式跟孩子沟通,有一定的成效。 课上我看到在座位上看课外书,这次我没有打断他,下课后,我单独跟他聊天,这次我没有评论也没有职责他,客观的描述了我看到的:老师讲课的时候,你没有抬头一直在看课外书对吗?他低着头,显然有些意外说,是的。我说:你能说说你是怎么想的吗?袁袁说,我讲的东西他已经都会了,不愿意再听了,想看课外书。于是我和孩子约定如果课上的内容他已经掌握了,课前跟老师说一声,然后不打扰其他人的情况下,可以看自己的课外书。其实,心里还是有些忐忑,但是觉得最起码比他课上活动,打扰到一片人不能上课要好一些,于是慢慢的放一些手,到发现孩子进步了不少,而且学会了克制自己的行为。虽然没有达到我预想效果,但是,通过这次案例为解决同类学生问题提供了一个行之有效的沟通方案。放弃了完美主义的想法,接受孩子们用自己的能接受的方式一点点的进步。 以后工作的启示: 1.以观察事实、用心倾听的方式来开启对话 在日常学生管理中,难免会遇到对规矩和界限意识淡薄的学生。但是,教师在与学生谈话时, 要尽量客观去了解看到的事件和结果,不带有任何道德评判这才能真正开启非暴力沟通的第一 要素——观察。 2.以表达感受、觉察需求来深入对话 在面对复杂的学生行为问题时,教师受传统教学理念的制约,常常以权威者身份自居,也好为人师,习惯性批评他人,所以教师在践行与学生进行基于非暴力沟通的第二因素——感受时,应该以构建平等的师生关系为基础,既要把学生看 作成一个平等、独立的个体,又要诚实地表达自己。在对事实客观了解、观察的基础上,需要向学生如实表达自己的感受,如“我是渴望了解你的”“我很想知道你成长中的故事”,这样的对话沟通方式可以 营造安全感,保障非暴力沟通有效开展。 3.听取他人的需要给予理解,了解自己的需要给予反馈非暴力沟通的目的是实现有效沟通,建立良好关系,但是对于这类反复违反常规、违反校纪校规行为的校园事件,教师也不能回避合理的惩戒。 总之,教师从事的是期待人成长的活动,通过这四大要素在此次师生沟通中的应用,加深了我对每位学生都有归属、爱和尊重的需要的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