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场路小学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郭振洲

2022上半年机场北郡教师专业阅读

  [复制链接]

18

主题

56

帖子

440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440
发表于 2022-6-13 11:23:52 | 显示全部楼层
2022北京冬奥会上,中国女孩谷爱凌荣获两金一银,成为本届冬奥会的大赢家。同时,这位刚满18岁的女孩也收到了斯坦福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即将进入名校就读。一时间,关于如何养育和教育孩子的系列话题再次冲上热搜,大家都在孜孜不倦地探讨孩子的教育这个历久弥新的问题。

本学期认真研读了《准备》这本书。这是一本比尔·盖茨年度推荐书,比尔·盖茨说,这既是一位教育工作者的感人自传,也是送给老师、家长和学生的人生规划蓝图。
本书作者戴安娜·塔文纳是美国新型教育理念的开拓者,她创办了萨米特中学,目前已有15所分校,被评为全美优秀高中,教育界十佳创新组织,荣获众多奖项和赞誉。
一直以来,孩子的教育问题就是家长和老师们的头号难题,全球皆然。

“让每一个孩子为步入成人世界做好准备,过上充实而有意义的生活”,这应该是让孩子们接受教育的根本原因和目标。
但是,社会上,各种教育观点和理论层出不穷,参差不齐;现实中,有虎爸虎妈,有佛系双亲,也有自暴自弃的家长,更有宁苦自己不苦孩子的父母。
而在《准备》这本书中,戴安娜给出了一个科学的、基于证据和数据支持的教育框架,
这个框架包含三方面:第一,养成好习惯。第二,掌握该掌握的知识。第三,培养三十六个实用的通用技能。
萨米特学校教育理念的四大核心支柱是“项目式学习、自主学习、通过辅导进行反思以及团队合作”。

学校日常采用的教学方式是基于现实生活精心设计的课题项目,让学生们在解决某个与学生本人或者日常生活相关的问题的过程中,克服困难和挑战,
团结合作,独立思考和共同探讨,并能得到老师们及时的反馈,不断完善自己的方案,最终达成目标。这样的教学方式让学生们学会了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最好方法。

学生们要是能学会自主学习,相信大多数家长和老师都会击掌欢庆。
那么,怎么培养学生们自主学习的兴趣和习惯呢?在萨米特,学生自己主导他们的学习进程。
每一天都有一个小时的时间是用来专门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的。他们可以选择与同学老师一起研究各种课题,
从法国大革命到复数有理数等,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进行选择。每位同学也都有自己的目标,在长时间的坚持和反馈中逐渐培养起这个习惯。
在这个过程中,很重要的一点是,家长要适当地放手,信任这个循序渐进的成长过程。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成长,在萨米特,导师辅导和提出让学生反思的问题这一做法贯穿日常教学的始终。
这些问题包括:他们想要什么?他们是谁?他们关注的东西是什么?他们自身的感受如何?最终他们会去做什么?

团队合作,是一个社会人必须掌握的技能。
从学生时代开始培养这种意识和行为方式,无疑让学生们提前做好了进入社会的充足准备。
萨米特是通过游戏、活动等方式让学生们达成共识,实现这一目标的。
了解过萨米特的四大核心支柱教育理念,不可避免地要说到“因材施教”这一话题。每个学生的人生目标不一样,所以想要的东西也不一样,
因此,萨米特经过深入研究,选出了七类符合标准的通用技能,包括文本分析、作品展示、调研、分析和整合、说与听、写作以及资源使用,又细分出36种具体通用技能。
这本书对于家长和老师提供了新型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帮助孩子们做好开启美好人生的充足准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

主题

75

帖子

306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06
发表于 2022-6-14 09:49:35 | 显示全部楼层
读《孩子们,你们好》有感——摘抄及感悟
  1.“想要了解儿童心灵的秘密,想要揭示教育的技巧和教育学科学的秘密,先要把每一个儿童认作是自己的老师和教育者”
以儿童为师,这是作者毕其一生实践中得出的结论,这看似不可思议,却又发人深省:一方面,儿童身上确实有很多值得我们珍视的独特价值(如萧伯纳和小女孩的故事一样,孩童无意的话语、动作都有可能是对我们的“教学”)。另一方面也正因如此,教师才能以新奇、喜悦、感恩的心情迎接每一届学生,才能以敬畏的态度对待自己的职业,也只有这样,在教师眼里教育工作才不会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无聊繁琐的重复,才不会把教育生活当作烦恼和煎熬。并且我认为对学生来说他们只有一位老师,是我们,而我们却拥有很多老师,是他们,我们教给他们读书、写字、计算、加减乘除、画图唱歌,而他们则将授予我们最高水平的师范教育。我们要从学生哪儿知道他们需要什么样的教师,就要认识到自己也是一个接受教学和教育的人。
  2.“只有把自己当做儿童,才能帮助儿童成为成人;只有把儿童的生活看做是自己童年的重现,才能使自己日益完善起来;最后,应当全心全意的关怀儿童的生活,才能使自己成为一个人道的教师”
有些时候孩子往往会因为我们看不惯或是说不理解的某个行为而遭到我们比如说家长、教师等的批评,但是我们并没有想过去探究他为什么那么做,不过也往往不需要去说是探究,只因为他是儿童,我真正想说的是我们却恰恰忘了我们也是从这个时代过来的。那么关于上述言论,我个人认为,对教师来说,让学生成长起来的最好办法就是陪着他们一起成长,并且我们要做的是去融入他们的时代,而不是让他们去适应我们的教学,且我们要做的也远远不只是去回忆我们的时代,而是去以儿童的眼光看待我们的教学,并在这种眼光中自省反思。

  3.“但愿教师时时刻刻都急着要走到儿童们中间去,为与他们每一次见面而感到喜悦,这样儿童们就会每天急着要到学校里来,为与自己老师的每一次见面而感到由衷的喜悦”
孩子是非常敏感的,我想我们都能回忆起来并且能理解当学生要上学的前夕,心中是有多么的期待。孩子们总是在想象着他们的新老师会是怎样的一个人。他们是兴奋?是害怕?亦或是担忧?...我想这对我们是一个启示:作为老师,我们应该给予孩子更多的尊重、鼓励和宽容。在与孩子相处中要走入他们,我们都不该以成人的视角与孩子相处,我们要知道老师柔和亲切的态度、幽默活泼的语言、敏锐信任的眼神,都会带给孩子愉悦的感受,这会让孩子在宽容、理解的氛围里,消除抵触的心理,获得被尊重、理解的感受,从而愉快地接受老师的教育。我们应当重视自己在以后的教学中该扮演一个怎样的角色,用怎样的态度去对待学生,要知道成为一个和蔼博爱的教师能受到更多孩子的欢迎!“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我想每一位教师都应该为此而努力。
4.“教育是一个长期的潜移默化的过程,因此,我们在解决教育任务的一切具体场合,都应该表现出明智、有远见、合情合理和耐心”
我认为对教师而言,接受教育和实施教育的时间和空间都是无限的,因此在任何的场合、情景都有可能是你对学生教育的最好时刻,那么我们便应该表现出一个教师应有的特质如明智、有远见、合情合理和耐心等。而教育任务可能是学生引起的,也可能是教师自发的,后一种教育不必多说,那么对于前一种我想我们更应该以更多热情和精力投入其中并以怀有着强烈的责任感来回答学生的疑问,为他们提供帮助,对他们进行教育。而在长期教育的过程中,教师本身所表现出来的明智、有远见、微笑、举手投足等等,本身就是对学生的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

主题

67

帖子

471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471
发表于 2022-6-14 09:59:14 | 显示全部楼层
如何让孩子自由成长?
                             ——读《夏山学校》有感
      把孩子培养成一个具有良好生活习惯和社会性格的个体,以便他们能开启一段相对顺利的过程,是家长和教师内心期望和努力目标。在儿童心智成长和性格养成上,夏山学校是一块自由实践的试验田,尼尔校长具有像孩子一样单纯又高尚的性格,同时还是一名优秀的领导者和实践家。
      夏山是以民主方式自治的学校,一切有关集体和生活的事情,都由星期六晚上的学校大会投票处理。我们很多人都会怀疑,这帮孩子们,他们这么小的年纪能自己做主?冲动任性又缺乏深思熟虑,他们会不会把事情搞砸?学校大会一直下去会不会变成一场娱乐性质的闹剧?尼尔告诉我们不会,孩子们从小开始学会了自己做主,自己负责。他们自觉学会了融入夏山学校这个团体,并在其中寻找到自己的兴趣爱好和未来目标。在夏山学校的毕业生们中,我们虽然没有寻找到官居大位和学识渊博的精英,尼尔说他们每一个人都享受着所处工作的乐趣并小有成就,对于学校来说,这已经达到了他们的目的了。
      在夏山学校,孩子们可以利用自治的自觉性选择自己和大家共同遵从的守则,即使中间会有认识上或行为上的错误,也可以在反思或者某件事件的后果出现后重新进行修正。自由是什么?自由是在不影响他人自由的前提下,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且个体能自律。尼尔校长有着对于人性和自由的深刻认识,也有对于孩子成长的高度期许,他的理念是让夏山学校适应孩子,而不是相反;他尽可能不干预孩子成长,不给孩子压力;孩子们自由自在,充分享受着夏山学校这片自由试验田的新鲜空气。
      夏山学校是一片试验田,所以受众不多,学校亦有经济条件和父母态度的门槛。作为普通读者,我们的问题是夏山学校给我们的启发是什么?对于孩子信任的缺失,各种不良现象在影响着孩子们成长期间的敏感神经,在夏山学校之外的“不自由世界”里,如何让孩子自由成长?尼尔的《夏山学校》给了我们几点启发:
      一是要相信孩子,激发孩子的自觉性。有压迫就有反抗,你对于孩子的管制越多,冲突就越多,孩子成长的阻力就越大;相反你给予孩子更多的自由空间,他会有更多自己体会生活的时间和机会,更多反馈给你生活的感悟。
      二是引导孩子享受生活,让孩子专注于做某件事,或者勇敢地追求自己的兴趣和目标,努力成为他自己。功利社会的今天,用兴趣和爱好去引导孩子避开那些赤裸裸的诱惑,也许是一种最大的恩惠。
      三是培养孩子学会面对“不自由”,拘束是一种生活中的常态,裹挟也是我们前进的一种逼迫,而自由还是我们的目标。活在当下的意义在于我们和生活和睦相处,并憧憬着未来更美好的自己。
      如果有人问,夏山学校真的有那么好么?这个论断只能有社会和历史评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1

主题

80

帖子

315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15
发表于 2022-6-14 10:14:41 | 显示全部楼层
                                做一个快乐的孩子
                                                                           —读《夏山学校》有感


  如果有人说,教育不是为了让孩子在将来出人头地、留名青史,而是让孩子过得快乐,哪怕只是一个“快乐的清洁工”,那么必然会遭到热心的旁观者严厉的批评,诸如“断送前程”、“没出息”这样的话。这很正常,因为我们总是站在我们自以为正确的立场上看待这个世界,然而岁月的洗礼早已使我们忘记世界本来的模样。不过,世界上仍有一个角落为无辜的孩子们保留了一方净土。那便是位于英格兰某小镇的夏山学校,在那里,孩子就只是一个孩子。
《夏山学校》,与孩子们心中的世外桃源同名,由夏山学校创办者尼尔所著,为我们介绍了世界上“最富人性化的快乐学校”。与其说尼尔在这本书中介绍了他那独具一格的学校及其教学方法,不如说这本书传递了一系列我们本应知道的道理或是价值观。在这本书中,除了教育家的身份,尼尔更像是一个孩子,同时以经验丰富的教育家与涉世未深的儿童的视角将那所充满了理想主义色彩的夏山学校展现在了读者面前。
  夏山学校是一所怎样的学校呢?它远离市井,学校坐落在环境优美的郊区,孩子们在此可以充分与自然交互。当然,这种“远离市井”也不仅仅是地理意义上的,夏山学校不同于世俗观念的学校,孩子们不必像在传统学校那样学习,他们有权利决定自己是上课还是做手工、玩游戏还是学美术,他们几乎可以自行决定自己的任何事情。夏山学校的办学理念是“创造一个不是让孩子们来适应学校,而是去适应孩子的学校”。在夏山学校,每一位孩子可以依照自己的天性去发展,是“自由发展”的;与此同时,夏山学校的学生同样会获得一些具有共性的一些成长,那就是爱。夏山学校的孩子不会被任意地以某种标准来评价,他们可以犯错,并且永远是被爱着的。因此,学生们没有必要为了追求父母的两句夸赞而发奋读书;相反,他们很清楚自己所热爱之物,并且可以为之努力。这样看来,这些没有了“价值条件化”束缚的孩子们得以更好地形成自我同一性,并更有可能达到自我实现的高度。
  也许有人会认为,这般理想的学校在这个“劣币驱逐良币”的社会是不能生存的。但事实证明,尼尔和他的夏山学校做到了。从夏山学校创立至今,已经过去整整一百个春秋。这不意味着夏山学校可以颠覆传统的教学模式,但至少能说明在某些方面夏山学校的“自由发展”之教育是有其存在合理性的。《夏山学校》这本书中的每一页都流露着校长尼尔对孩子们的关爱、包容、积极关注,这便是夏山学校的立足之本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

主题

87

帖子

763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63
发表于 2022-6-14 10:32:41 | 显示全部楼层
《赋能》分享
以下书中观点,对于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同样受用。让我们都成为赋予学生能力的老师,让每个学生都能发挥自己的光和热。
1.赋能:应对不确定性的关键
赋能的含义就是赋予他人能力,从领导者的角度出发,就是相信团队成员,不断锻炼成员能力、完善组织架构,避免深井式的发号施令。
这既是打造新型团队、提升竞争力的选择,也是现实挑战带来的必然结果。随着组织环境、竞争环境的日益复杂,组织领导的能见度和控制力经受着更大的考验。
以伊拉克战场为例,指挥官经常要在睡梦中被叫醒,做出是否袭击某个目标的决定。睡梦中的指挥官对现场情况知之甚少,却要做出关乎人命的决定,显然太不现实。赋能不可避免。
2.赋能=让正确的人做正确的事
如何赋能?简言之,就是要让正确的人做正确的事。或者说,让正确的人在正确的时间用正确团队中的成员千差万别,往往特色鲜明,每个成员都有着自己的优势和劣势。让成员做自己擅长且满意的工作,会事半功倍,带来整个团队效率的提升。
但这种赋能也不是无休止地满足成员的自我诉求,也要在个人与团队之间找到平衡点。去中心化不是目的,而是手段,领导在团队中仍然很重要,但领导的决策与成员的执行需要磨合、找到一个恰当的平衡点。
3.共享意识是赋能的基础
赋能绝不是简单的放松控制。让团队成员放手去干的结果往往是一盘混乱,最后还要领导来收拾残局。
好的赋能模式中,领导和团队成员一样,有着强烈的共享意识。对于信息的共享是赋能的基础,只有这样才能让团队既有活力又不混乱。
做好信息共享,可以让团队中的每个人都有成为领导者的可能。
在英法之间的特拉法加海战中,英军领袖纳尔逊中弹身亡,但是他的舰队没有慌乱,仍然沉着应对,最终取胜。原因就是纳尔逊做到了真正的赋能。
法国海军中将维尔纳夫评价说:对于其他任何一个国家而言,失去纳尔逊这样的高级将领都是无法弥补的损失,但在英国的卡迪兹舰队,每名舰长都是纳尔逊。
4.像园丁一样去领导
赋能的奥义并不是领导无用,领导的作用仍然很大,难以想象一个没有领导的团队。那么,优秀的领导应该是什么样?
领导者不应该像英雄,而应该像园丁。英雄身先士卒,有着超出常人的决断力,但在现代社会,英雄越来越少,团队越来越重要,一人之力难敌万人合力。
与英雄不同,园丁式的领导者负责缔造组织环境、维系组织氛围,这是现代领导者的两大任务和首要职责。
做一个园丁式的领导,团队中的成员才能发挥出自己的光和热,才能完成领导者设立的团队目标。未来的世界,需要园丁一样的领导者,需要这样的领导者做好赋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主题

56

帖子

256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56
发表于 2022-6-14 10:39:1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孟丽佳 于 2022-6-14 10:40 编辑

  读了鲍鹏山先生的《孔子传》,我收获颇丰。这本书让我重新认识了孔子的思想价值,带给我很多思考,也激励我在教师岗位继续前行,“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
    知识改变命运。孔子三岁失去父亲,家境贫寒,一无所有。可他二十岁时,就得到了国君的礼遇,获得上层社会的认可。这是为什么?因为他“十有五而志于学”,到了二十岁时就成了“六艺”专家,成了国家最需要的人才。知识改变命运,孔子靠的就是自己努力达到学问的水准,凭借自己的学识获得人们的尊重。
  敏而好学。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由此我们知道孔子之所以成为圣人,无他,好学而已。孔子说:“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一般而言,聪敏的人,不刻苦;地位高的人多以向地位低的人请教为耻。所以,能做到聪明而又好学,地位高而又不耻下问,是比较难得的。我觉得一定要让学生明白这句话的含义,因为很多学生自认为很聪明,觉得自己一学就会,一听就懂,就没有继续学的想法了,实际上这样学到的知识根本不扎实,经不起听说读写的考验。除了自身的聪明,更要有“好学”的精神,才能在学的过程中稳定心性,坚持下去,才能学有所成。
  因材施教。 我们传统意义上理解的因材施教——教育学生,是根据学生不同的禀赋、性格给他们制订相应的教学方案,施以不同的教法。读了这本书,我发现孔子的因材施教更细致更全面,他做到了三个方面:一、能根据不同人的特点给予相适宜的回答。二、根据同一个人的不同年龄,也有不同的教法。三、不同的群体有不同的教法。孔子认为人的基础有好差之分,悟性有高低之别。基础好一点的人,可以多讲一点;基础差一点的,可能就要从最基本的东西开始。悟性高的人,可以讲深一点;悟性浅的,可能要从小事上着手。两千多年前的孔子多么伟大多么了不起。反观自己,对班级学生在“因材施教”方面还要多思考多下功夫。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看到比自己强的人应该想着跟他学;看到比自己差的人不是去指责他,而是要赶紧反省自己:自己会不会也有这样的毛病?把矛头对自己,不要指向别人。每当学生发生矛盾时,孩子们总是习惯于指责别人怎么怎么样,从来不反思自己。学生一年级时我就把这句话写在黑板上,让他们背过。我也经常借用这句话来解决学生之间的矛盾,指导学生遇到事情先反思自己的言行。现在三年级的学生再遇到矛盾纠纷,已经会站在别人的立场想问题,为对方考虑。用圣人的话引导学生的言行,在生活中培养他们的价值判断力和高贵品质,让学生做光明磊落的人。
  以直报怨。有人问孔子:“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孔子教导我们用公正来对待仇怨,用恩德来报答恩德。他没有说“以怨报怨”。理由很简单:以怨报怨时,你将堕落到与你要报复的人同一境界,你将失去报复他的道德优势和正当理由,无正当性的报复不仅无助于建立道德价值,反而是对道德的再一次破坏。这一点对我处理学生问题和家长沟通时帮助很大,每当家长有不理解不支持甚至对老师有抱怨时,我都秉持着“以直报怨”的原则。处理问题都要求自己对事不对人,让家长和学生感觉到老师公正公平的态度,这会最终会赢得对方的信任和对班级管理工作的理解和支持。
  孔子的思想还提到真正的好老师,不仅要有知识,而且还要有头脑,有眼光,对人间是非、善恶美丑有价值判断力。老师教给学生的,不仅是已有的知识,还要教学生能判断是非。有了思想的方法,有了判断是非的立足点——价值观,并以此去甄别、判断这个世界的是是非非,做出自己正确的选择,才算是“知新”。只有既能温故,又能知新的人,才能做老师。  
  作为一名一线的语文教师,读了这本书,感觉自己任重而道远,“教育”不仅关注“教”,更注重“育”,育德行,养人格,培养学生成为一个文质彬彬的君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52

帖子

250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50
发表于 2022-6-14 10:4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多元智能新视野》教育专著分享
《多元智能新视野》是多元智能理论之父、哈佛大学教育学家、心理学大师加德纳的经典名著,是当代教育学界、心理学界的最佳指南。同时,这本书是我国“十二五”教育科研重点课题指导参考书,在教育学术类著作中排名第一。
本书分多元智能理论、教育实践、未来的展望三个部分,主要内容包括:多元智能理论概述、25年后的回顾、超越智能:人类的其他珍贵能力、通往教育的桥梁、理论和实践中常见的问题、幼儿智能的早期培育、小学阶段的项目教学法、学科理解的多元切入点等。
一、多元智能理论是本书的重要内容,也是我们在教育过程中参考的重要因素。起初,加德纳将多元智能理论列为了七种,并且相应列举了不同智力人群,适合的不同工作。
七种智力包括:
1.言语智力,包括说话、阅读、书写的能力。能说会道、妙笔生花是言语智力高的表现。作家、演说家是言语智力高的人。
2.逻辑—数学智力,指数字运算与逻辑思考的能力以及科学分析的能力。数学家的逻辑—数学智力很高。
3.视觉—空间智力,包括认识环境、辨别方向的能力。画家、雕塑家、建筑师的视觉—空间智力发达。
4.音乐智力,包括对声音的辨识与韵律表达的能力。加德纳认为这种能力多与天赋有关。
5.运动智力,包括支配肢体以完成精密作业的能力。出色的舞蹈家、运动员、外科医生的运动、协调能力就特别出色。
6.人际智力,包括与人交往并和睦相处的能力。人际智力高的群体善于处理人际关系,善于与人交往。推销员、心理咨询师、政治家以及教师的人际智力很高。
这是加德纳认为,人的智力结构中存在着的七种相对独立的智力。同时这七种智力在每个人身上的组合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每个人在不同领域的智力发展水平是不同步的。有人可能在某一两个方面是天才,而在其他方面却平平无奇;有人可能每种智力都不出众,但如果将他所拥有的各种智力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可能在解决某些问题时会显得特别出色。按加德纳自己的解释来说:智力是某种文化环境的价值标准之下,个体用以解决问题与生产创造所需的能力。
此后,1999年加德纳又提出了第八种智力,认识自然的智力,它是认识自然,并对我们周围环境中各种事物进行分类的能力,比如认识植物、动物和其他自然环境。认识自然智力强的人,在打猎、耕作、生物科学上的表现较为出色,可以把认识自然的智力归结为对于社会的探索和对于自然的探索两个方面。后来,他又提出了第九种智力,即存在智力,指陈述、思考有关生与死、身体与心理等问题的倾向性,如人为什么会在地球上出现、在人类出现之前地球是什么样的、别的星球有没有生命以及动物之间能否相互沟通,相互交流。
在多元智能理论指导下,我们可以总结出:
我们大家都或多或少拥有以上所有的智力,或者说正是因为有了这些智力,我们才能发展至今天这个地步。
世界上没有两个人拥有一模一样的智力模式,即使是双胞胎,拥有相同的遗传基因,在生活中也会因为不同的经历,产生不同的变化。
拥有某方面很高的智力,并不意味着一个具有万能的智慧,怎样使用很重要。
所以,在对于每个学生学习上的强项和学习的特点,我们教师都应该努力的尽可能的多了解,并以此创造出最理想的教育。不要用一个标准要求学生,要看到每个学生发展的潜力,并帮助他们将其充分发挥出来,激发学生发展的积极因素,从而达到最终的目的。
二、个体发展轨迹
加德纳将个体发展轨迹分为四个阶段:5岁前、10岁时、青春期、成熟期。
5岁前,人类对行业和领域一无所知,他们愿意超越自己知识的界限,以巨大的热情投入到游戏活动中,也经常能创造出一些令年长者瞠目结舌的作品。
10岁时,这一时期的儿童开始接触行业与领域的概念,并且渴望能够尽快地掌握他们。
青春期:15~25岁这一阶段,是智力发展过程中最真实的时期,这一阶段尤为重视专业知识。
成熟期:30~35岁,一个人的智力模式最终形态在这一阶段,很可能就已经确定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

主题

96

帖子

348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348
发表于 2022-6-14 11:20:3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读《孩子们,你们好》
《孩子们,你们好!》
读完 , 用时一月
感受良多
短语以记之!

1、想要了解儿童心灵的秘密,想要揭示教育的技巧和教育学科学的秘密,先要把每一个儿童认作是自己的老师和教育者。
2、谁爱儿童的叽叽喳喳声,谁就愿意从事教育工作,而谁爱儿童的叽叽喳喳声已经爱得入迷,谁就能获得自己的职业的幸福。
3、儿童纪律的主要之点在于不是去压制顽皮,而是去改造它。不能要求儿童去做我们用自己的教育学不能开导他们的事。
4、儿童是活泼好动的人,是渴望改造的积极幻想家。如果是这样,那么,我们就应该为他们创造一个实现他们渴望的有组织的环境。不过,在这个环境里没有用手指指着的威吓,没有对调皮捣蛋的后果的警告,也没有道德说教,有的仅仅是对他们没的活动的组织和指导。
5、只有把自己当作儿童,才能帮助儿童成为成人;只有把儿童的生活看做是自己童年的重现,才能使自己日益完善起来;最后,应当全心全意地关怀儿童的生活,才能 使自己成为一个人道的教师。
6、教育是一个长期的潜移默化的过程,因此,我们在解决教育任务的一切具体场合,都应该表现出明智、有远见、合情合理很耐心。
7、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整体性,学校在确定家庭教育的方针中的主导作用,这全靠吸引家长参与拟定和实现学校的教育过程来保证。
      愿我们都能善待每个孩子!
      愿我们在教育的路上收获幸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主题

84

帖子

537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537
发表于 2022-6-14 11:37:2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张玉 于 2022-6-14 14:38 编辑

《爱的艺术》读后感

   弗洛姆把爱的发展历程表述为:接受母爱——寻找父爱——表现自爱的过程。他认为,作为教师,这三种爱是聚在自己整体人格中的,并指出:会爱孩子的老师要根据不同情况把它零售给孩子,在零售中体现出教育目的、教育水平和教育艺术。那么,教师的爱是一种怎样的爱呢?首先,教师要像母爱那样无条件,对任何一个学生,不管其长相、个性、家庭背景、学习成绩、行为表现如何,都给予装护。教师爱学生应是无条件的给予,认识到“我爱学生无条件,只因为他是我的学生”。
   这种师爱会使学生感到母性的温暖,他失败时可从母亲怀抱中得到支撑,焦虑时可得到勇气,成功时可获得装励。学生在“母爱”中不必胆战心惊,而可以毫无项忌地表现自我,从而为班级创设家园的氛。其次,教师在广博母爱的基础上又扮演看父爱的角色。
    它与母爱互补互存,对学生有严格的规范要求,为学生履行规范创造条件,使其在“讨好”中形成寻求爱的能力,在一种积极的心态中发展主体性。在学生形成自爱的阶段中,外在规范内化为他的道德良心,自爱的学生从教师那里继承师爱的两种性:学会爱人和赢得别人的爱。高明的教师既能无微不至地关爱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又能让爱的种子在他的心中发芽生长。这就是成功的教育,这说明教师已具备了成熟地师爱。
   这种成熟的爱最核心的部分是体现对学生的尊重。尊重的内涵十分丰富,它虾仅指不体罚、不斥学生,更意味看尊重每个学生的发展权利、发展活能、发展机会,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尊重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莓重是现代师爱的灵魂,是学校德育的核心,是最有力量的教育智慧。尊重本身就是教育,就是在师生交流过程中对学生进行的最自然、最直接的人格精神的培育,就是让学生在受人的尊重中学习尊重,在被人爱中学会爱别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

主题

78

帖子

573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573
发表于 2022-6-14 14:05:09 | 显示全部楼层
读《孔子传》读后感

    无意间在电视上看了一部 《孔子》电影,后恰巧学校推荐了这本 《孔子传》这本书,便买来读一读。以前,我只认为孔子是个不折不扣的书呆子,只会读读古人的诗。现在,我通过这部电影和书籍了解了,他不仅是个书呆子,还是一个品德高尚的教育家和一个会用兵打仗的人,这让我重新认识了他。在战场上,他是一名军师:在宫殿里,他又是一名教育家;在家中,他是一名合格的父亲。在战场上,孔子只用了一千多名士兵吓退了对方五万多兵马。
    孔子一生,最重要的业绩是:创办私学,有教无类,开创了中国“平民教育”的崭新格局;创立儒家学说,成为中国思想文化的主脉;整理典籍,对传统文化的保存、传播居功至伟。他是人类历史上仅有的几位对一个民族的精神生活产生深刻影响,持续两千余年而不灭的伟大先哲之一。因此,他当之无愧地成为中华文化的代表。
  孔子历经沧桑,饱尝忧患,却始终坚持对清平政治的追求,对苛政暴君的批判,对传统美德的固守。他宏毅坚韧的人格、“仁者爱人”的胸怀、好学不倦的品质、见贤思齐的襟抱、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言必信行必果的处事原则、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的浩然正气,堪称我们民族精神的化身。
  孔子生活的时代,战争频仍,礼崩乐坏,社会矛盾尖锐,诚信受到挑战。在这世事变幻无常,变革与创新并存的时代,有的人随波逐流,甚至同流合污;有的人佯狂避世,明哲保身;孔子却以罕见的担当精神,周游列国,广收门徒,大力宣扬天下为公的政治理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施政原则、四海之内皆兄弟的人际关系。尽管他的思想中有空想的成分,但可以说,他不懈追求大同世界的一生,正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渴望正义与公理,向往和谐社会的象征。
  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历代统治者为了自己的需要,为孔子加上一个又一个神圣的光环,把他抬到吓人的高位;后世的一些理学家又不断地附会甚至扭曲他的学说,把他神化为高高在上、面目严峻的儒家教主。但从《论语》等早期文献中,我们看到的孔子,却是一个宽厚仁爱的长者,一个雍容大度的君子,一个通情达理的老师,一个可亲可敬的老先生。
  他是哲人,却充满了生活情趣,决非那种不食人间烟火,只知玄思默想的象牙塔中人。他是圣人,却是来自民间,由长期实践而博学多能,由平凡而超凡入圣,决非那种天生神圣、远离尘世的怪异角色。他是伟人,却是在教书育人、反思历史、传播文化的漫长经历中成就了空前的伟业,决非那种平民大众无法理解,只能顶礼膜拜的大人物。
  这样的孔子,洋溢着人间气息,有着与普通人一样的七情六欲、喜怒哀乐。他的广博学识和伟大成就,后人固然难以企及,却有一种强烈的亲切感,可以产生“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愿望。他的言行举止,已经跨越千年历史,还将继续跨越时代,如春风化雨般滋润人心,让后人效法、学习,在点点滴滴的实践中逐步提升精神境界,提高文明水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机场路小学教研 ( 冀ICP备2021028907号 )冀公网安备13010502002285

GMT+8, 2025-1-12 10:05 , Processed in 0.093318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