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场路小学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581|回复: 5

上虞学习二次专题培训

[复制链接]

13

主题

87

帖子

763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63
发表于 2021-10-9 14:11: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张冬燕 于 2021-10-9 14:55 编辑

学有所获分享乐   勤思践行促成长
—语文上虞学习二次培训(一)
   暑假期间,北郡小学八位老师在学校的安排下到浙江上虞参加培训,培训会上,蒋军晶、管建刚、丁慈矿、何捷、戴建荣等名师纷纷登台,运用讲课和讲座的方式,向老师们分享语文应该怎么教。他们的课例、讲座生动充实,教学方法变化多样,激起了老师们极大的学习兴趣。整个培训期间,老师们都认真倾听,认真做笔记,努力向名师们学习,他们学以致用,9月15日对全体语文教师进行了二次培训。
   何捷老师曾说,作文是有法可依的,他用生动的课例《我的动物朋友》,讲了很多写作技巧,这让老师们很受益。回到学校后,田晓溪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习作展示课《猜猜我是谁》,课堂上气氛活跃,学生们不仅不再害怕写作,还积极展示自己的作品。
   戴建荣老师是位真性情的老师,他幽默风趣,给我们带来了一场惊喜连连的盛宴,原来古诗还能这么教,原来一个池子都有这么厚重的文化底蕴!回到学校后,王俊萍老师也给大家带来一节相关课例《四时田园杂兴》(三十一)吟诵课。学生们第一次上这样的课,原来语文课上也能“唱歌”,他们很兴奋,也很享受学习的过程。
   课后,全体语文老师进行了教学研讨。教研中,首先由田晓溪老师和王俊萍老师做教学反思,其次在坐的老师们对这两位老师的课进行了研讨。接下来,侯芬老师进行了心得分享,她分别讲了丁慈矿老师和戴建荣老师学习古诗词的方式,并以生活中的案例,讲述了这些学习方式的重要性。   
   最后,郭校长对这次教研做了总结,他肯定了跟名师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给全体教师推荐了名师蒋军晶老师,鼓励全体教师多听听蒋老师的课,多看看蒋老师写得书。总之,本次教研,全体语文教师畅所欲言,实现了思维的碰撞和提升,对语文教学也有自己的认识,这真是学有所获分享乐,勤思践行促成长。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

主题

87

帖子

763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63
 楼主| 发表于 2021-10-9 14:50:2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张冬燕 于 2021-10-9 14:53 编辑

学有所获分享乐 勤思践行促成长
——上虞学习二次培训(二)
  7月的上虞之行,不但给我们提供了精彩的课例与讲座,更重要的是老师们对于教育智慧的阐述,深深地就引起了我们对于教育智慧的思考。带着这份思考,9月22日我们进行了第二次上虞学习的二次培训。
   经过上虞暑期培训,李彦老师在管建刚老师的“习课堂”中感受颇多,把管老师的“学习任务单”运用到课堂中。“任务单”的设计指向语文要素,提高课堂效率,在练习中熟悉并掌握语文知识,提高阅读能力。蒋军晶老师说过:“人类在童年时代,面对日月星辰、天光云影困惑不解,于是用神话来解释。相对应的,每一个孩子也天然的向往着神话、童话。”崔立媛老师经过学习蒋老师的童话教学为我们带来了《雪孩子》一课,通过课文的读与思,让孩子们体会文中的友谊、奉献、分离。
   课后冬燕主任、付娥主任、军红老师就习作、阅读、习课堂的研究为我们带来精彩的讲座。系统完整的指导方法带给在场的每一位老师思想上的冲击。为我们接下来的教学工作指明了方向。语文教学对一个学生的影响,不在当下,而在未来。通过我们在教学中的训练让学生找到语文学习的密码!
   培训之后郭校长对于本次培训进行了总结,再一次将我们的思想进行了更新。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我们是否应该给与孩子们更多思考、更多独立的空间,让孩子们在这些空间里找到真实的自我!上虞的学习虽然结束了,但是我们对于教育的探索依然在路上!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

主题

87

帖子

763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63
 楼主| 发表于 2021-10-9 15:00:0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张冬燕 于 2021-10-9 15:03 编辑

古诗文板块分享
石家庄市北郡小学    侯芬
    炎炎夏日上虞蒸,累累硕果文澜盛。今年暑假,特别感谢学校给我机会到浙江上虞与小语界大伽们近距离地接触、交流、学习,受益匪浅!今天我和大家分享丁慈矿老师和戴建荣老师对古诗文的一些经验做法。
    新教材提升了古诗文选文比例,小学古诗文增量达到了80%以上。传统古诗文,成为新时代少年儿童,应知应会的必备素养。全国传统语文研究专家丁慈矿老师作了《抄读法——进入古诗文的堂奥》的报告。
    在古诗文教学上,丁慈矿老师始终崇信古人的教法。他说,教语文,有什么难的。提倡十六字学习箴言:读读抄抄,抄抄读读,边读边抄,边抄边读。丁老师还从他的生活经验说起,中学时同学们抄歌词《青苹果乐园》什么的,他呢,就抄李煜诗词,辛弃疾的诗词,还分享了工作后写字课抄菜谱,抄古诗等。看似没有新奇的技艺,其实却蕴含着他对于中国古典文化的无限热爱,正是这份热爱,让他能在课堂上游刃有余,更能在烧烤晚会上脱口吟诵《赤壁赋》。抄书是一个功夫的积累,经典的东西要把它抄下来,从指尖流到孩子的心里。只要坚持一段时间,就不用担心孩子语文能力提不高。丁老师还介绍了古诗文的历史,从私塾到学堂,塾师与学童的生活以及蒙学读物,这些读物,我们也可以读一读,让孩子们读一读。
    课堂上,丁老师最喜欢的是对课教学。对课,就是对对子。是私塾教学时期,蒙童的入门功夫。丁老师研究了很多年,资料买了近200种,自己编撰了《晨读对韵》。他的对课是由字及词,由词及句。比如:海(  )大海(  )北海(   )青海(   )上海(   )观沧海(   )班级里还有奖品,比如准备了对子袜子。
    课堂带着学生们玩对子,他对这门课程的定位是:读读背背,对对玩玩。其实目标却很高远:培养有情趣、有文化、有胸襟的中国少年。他觉得,一个孩子仅仅有语文知识、语文能力是远远不够的,他还需要在中国文化的长河里涵养古典的情怀,对汉语、汉字产生一种发自内心的热爱。在全球化、商品化、物质化的当下,在影视、报刊、网络上的流行语言日益庸俗、粗鄙的今天,古典情怀是极为可贵的,也是极为有益的。对课如同一扇窗,透过这扇窗,孩子可以领略汉语的妙趣,进入汉语的精神家园,在心田里种下“亲近母语”的种子。
    他还分享了传统语文教学的重要经验:1.注重“声音”价值(嘴动、传耳、眼看、进心)2.强调诵读“遍教”。3.抄读辅助记忆。4.记忆先于理解。5.以背诵为指归。
    丁老师还执教了《无比珍贵的短信》一课,几封很短很短的信,最短的只有九个字,却是非常珍贵的。丁老师在课堂上带着孩子们用不同的方式读信,还当堂背诵,孩子们受到老师的影响,也深深地迷恋上汉语的优雅。博学、儒雅又不失幽默的丁老师,不仅俘获了孩子们的心,也俘获了在场老师的心。在处理放声朗读和诗意理解关系上,丁老师总结了四个词送给老师们:不求甚解、粗知大意、持之以恒、日积月累。陈老师也强调:不管教什么、怎么教,方法永远是其次,关键是全身心的投入,是热爱。
    文质兼美的经典诗文总能给人以美的享受,性情得到陶冶,有利于孩子的文化积淀和语言发展。然而,如何使学生不增加负担,又乐于学习诗文,不再一味死气沉沉的背诵,而换之以一种生动活泼的形式来记诵呢?下面是我聆听戴建荣老师讲座,来聊一聊他的“古诗词吟诵教学法”,这是他经过长期探索寻找到的是一种古今结合的诵读形式。
    中国古诗十分讲究音律,“平上去入”抑扬顿挫的节奏和声韵变化能够更好的再现古诗的音韵。戴建荣老师执教古诗课《池上》。在教学中,戴老师颠覆传统的教学方法,独创“读、唱、吟、舞”教学法,让人耳目一新。比如当讲到“小娃撑小艇”时,孩子们就像在池塘里的小鱼一样跟他游来游去,开心得不得了。戴老师舞动的手臂像充满韵律感的舞蹈,深深地吸引了孩子们,把孩子们学习古诗的积极性极大地调动了起来,让他们在形式多样、充满情趣的反复诵读中,既读懂诗句意思,又充分感受到诗的意境,获得审美的愉悦。之后,戴老师作了《小学古诗文教学案例》的报告,与我们分享了一些教学古诗词的经验,并指出古诗文教学应重诵读、重音韵、重传承,让在场老师受益良多。
    戴老师的古诗词吟诵法让我们品经典诗文之味,在经典诗文中徜徉,但诵读活动却不是一朝一夕、立竿见影的事情,是一件长期的文化浸润。
    我觉得我们还需要在古诗词的教学中深入研究、实践,真正让学生浸润在隽永深邃的古典文化当中感受古诗词带来的审美体验,陶冶心灵,提升审美和创造能力。让语文素养在小学教育中得到落实和提升,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到传承和发扬。 通过古诗词教学,使中华传统文化的种子在孩子幼小的心灵中不断地萌芽,进而激发想象,启迪智慧,提升审美能力,提高道德修养,增强文化自信,使学生终生受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

主题

87

帖子

763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63
 楼主| 发表于 2021-10-9 15:05:1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张冬燕 于 2021-10-9 15:11 编辑

                                                          名师课堂笃前行,专家引领促成长
                                                               ——上虞学习二次培训
                                                                       李付娥
   一、“习课堂”:我们做了这些改变
    管建刚老师和他的团队核心成员樊小园带来的展示课《麻雀》第一、二课时,他们的课堂完全颠覆你的想象,没有个人回答问题,没有个别读,在他的课堂要么自由读,要么齐读。让每个学生课堂上都有事做,课堂上当场听写,作业基本都在课堂上完成,一切都在老师的眼皮子底下进行。管老师对家常课进行的这种改革就是“习课堂”。
   (一)、“习课堂”的概念
    习课堂是一种普遍适用的课堂教学模式,不仅适用于语文学科,也适用于英语、数学学科。 “习课堂”的“習”字,从甲骨文字形来看,它的上边是羽毛的“羽”字,表示鸟振动翅膀,下边是个“日”字,表示太阳,合起来表示“鸟在阳光下实践飞翔,飞翔本领日有所进”的意思。也就是说,鸟的飞行本领要靠它自己的主动活动,靠它自己振动翅膀才能获得。同样道理,学生学习,也要靠学生自己的主动活动才能获得知识。
    “习课堂”有两个最明显的特征,一是时间驱动,二是任务驱动。此外,“习课堂”一节课所追求的教学目标和原有的课堂明显不同,“习课堂”一节课追求对基础知识的熟读记忆和熟练应用,以学生对知识的“熟习”(熟练习得)为目标;而原有的课堂以学生的“学会”为目标,“熟习”的任务放在课外。
    因此,“习课堂”是一种以时间和任务驱动的,以学生的读、背、写、听、说、实验、实践等主动活动为获得知识的主要方式,并且重视在课堂上对基础知识进行熟读记忆和熟练应用的课堂教学模式。
    二、“习课堂”的基本特征
   “习课堂”具有任务驱动、时间驱动、个别辅导、重视激励、即学即记、即学即用、精准讲授七个基本特征。一节课只要具备了这些基本特征,这节课就可以视为“习课堂”。
(一)任务驱动
   “习课堂”一节课的学习内容通过设置任务单来体现,教师启动一个接一个的学习任务完成一节课的教学,管老师在第一节课上给出了4个任务,每个任务里面包含了4-7个不同的小任务,这是第一课时的任务单。
   (二)时间驱动
    人的任何活动都离不开环境的依赖,学习更是如此。“习课堂”为任务单的各项子任务设置倒计时的小闹钟,倒计时开始,全体学生全身心投入学习。此外,小闹钟精准地控制了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时间,教师“教”的时间约占20%,学生“学”的时间约占80%,其中全体学生齐齐参与学习的时间超过60%。
   (三)个别辅导
    由于全体学生全身心投入学习,教师可以腾出时间马不停蹄地个别辅导学生。基本上,“习课堂”用于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有多少,教师个别辅导学生的时间就有多少。当然,我们在华维文澜小学的教室里也留心观察过,他们班级容量比我们小,三十多,四十来个学生。课堂上进行可别辅导要容易一些。
   (四)重视激励
    “习课堂”重视激励学生,教师及时肯定学生的努力付出,及时肯定学生的学习进步和学业成就,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五)即学即记
   “习课堂”重视读书记忆,通过读书、背书把新学知识记牢固。例如在完成任务单二时,学生抄写词语,要求边抄边记。老师在旁边不断提醒、鼓励大家加油。一会儿提醒时间,一会提醒速度,都是以表扬为主。这个过程老师也很忙,忙着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状态,鼓励他们积极投入地参与活动。时间到了,所有学生都要停笔,通过听写反馈课堂抄写词语情况。他的听写跟我们有所不同,他一次给出两个词语,学生选一个来写。咱们都是只给一个词,学生不会写也没有其他选择,他享受成功的机会变小了。管老师的课堂上一部分记忆力好的同学在课堂上就能把应该记住的字词背写出来;另一部分同学也差不多能背写了,就更愿意在课余时间再付出努力去把它记住。长此以往,学生的学习习惯自然养成。
   (六)即学即用
   “习课堂”普遍设置了体现“即学”与“即用”关系的互相关联的子任务,“即学”的知识为“即用”的训练题目提供了知识铺垫和原理指导。
  (七)精准讲授
    讲授法是教学方法之母法,其他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和讲授法相伴共生。教师讲授的位置可以在讲台,也可以走到学生中央;看过很多次名家的课,没有哪位专家是站在讲台的位置高高在上,大多数时候老师都是在学生中间。这样既可以面向全体学生讲授,也可以在个别辅导学生时讲授。相比而言,在学生个体遇到学习困难时进行个别辅导,这时候的讲授更为精准有效。“习课堂”精准控制了教师“教”的时间,这就对教师课前做好讲授准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第三到七个特征是穿插在第一第二个特征里面发生的。
    作为一堂家常课,管老师有意识地训练孩子们的读、写、记,在课堂上借助任务单反复读,当堂抄写,听写词语 ,并用上了计时器和小口号,时间的严格把控和口号的响应,让课堂信度和效度持续得到提高。在课后,管老师和老师们交流了对于家常课改革的看法。针对目前普遍存在的,让家长来负责孩子课后听写、默写,监督孩子回家读书等问题,管老师深表遗憾。 课堂刚需应放在课堂,不应放在课后,管老师希望广大老师把课堂时间还给每一个学生,并强调一边抄一边记,一边读一边记。把作业速度、效率当作重点来抓。在课堂上时不时听到他说口号喊起来!于是学生就开始喊:时间不到,读书不停。课文纸,拿起来。任务单,拿起来。学生一个任务接着一个任务没有什么时间去交头接耳,摸摸这抠抠那的。老师基本都在学生中间,那个学生有困难了老师也能及时发现并给予帮助,更加减少孩子上课走神儿的现象,课堂显得特别充实。
    三、指向“语文要素”的学习
    第二堂课是蒋军晶老师执教《海的女儿》,课堂层层深入,语言幽默诙谐,评价出乎意料的有趣,紧紧抓住孩子们和听课的老师们的心。课堂以聊天引入,打开了学生们的话匣子。 紧接着让孩子们自己去寻找文中神奇的地方,并交流讨论,深化孩子们对童话这种文体显著特点的认识。同时,蒋老师也结合了三年级上册的 “预测”阅读策略,询问孩子们安徒生虚构的童话故事为什么写得这么好。从故事创作背景出发,让孩子们初步感受童话虽然虚构,但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接着蒋老师又运用到了 “对比”的阅读策略,让孩子们将老故事、童话和小说三种文体进行对比,感知童话与其他文体的区别。童话除了充满丰富想象,还可借助比喻、拟人、排比、夸张来让想象更吸引人。最后,蒋老师借助思维导图启发学生思考,美人鱼的一次次选择,其实体现了美人鱼真善美的形象,点明文章主题,贴合单元语文要素。
    在指向“语文要素“的学习讲座中,蒋老师首先说了他带的班考试成绩好不到哪里,那为什么还要这么上,不改变呢?就资料上对”语文要素“的定义来说,他觉得没有什么帮助,内涵和外延都不是那么精准,也只是一个框架。这对一线教师来说作用不大。在专家补充说明里把”语文要素“分解成若干知识或能力的”点“,由浅入深,由易及难,分布并体现在”单元导引、课前导语、课后习题、语文园地、习作设计“之中。蒋老师把这些概括成了四个方向教学目标: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表达(写作方法),阅读策略、阅读方法。
    知识、技能。
   人的技能是练出来的,例如之前不会说普通话,那么练习说慢慢也就会了。知识遍布书本,例如阅读链接里出现了名人名言,那就有可能是“考点“,抄写的汉字、拼音等都是知识。我们借助一篇篇文章教知识是每位老师都避免不了的。但是,蒋老师认为到了现在这个时代,知识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重要,技能更重要了。现在真正影响人和社会的不是知识的储备,而是兴趣、创造、探索、好奇心、逻辑。
    情感态度价值观。
    某种意义上情感态度价值观更重要。价值观是影响一个人的态度的,一个人的各方面都要来维持这种态度,所以,价值观非常重要。我们的课文是用一篇文章来跟孩子们交流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爱祖国爱家乡、诚信等。《海的女儿》他的价值观就是把热心献给自己热爱的东西,把爱情献给了童话。语文老师课堂里一定要有精神生活、有价值观,有对话、有讨论。这些在考试中体现不出来,但是他非常重要。
    表达
    语文老师如果不教写作、不教表达,那就失去了最主要的目标,蒋老师讲授的《海的女儿》暗含了教写作方法,我们平时教的写作方法被应试裹挟了,中高考三四十分的写作稍不注意就会被扣去十来分。再拿阅读题来说,看似是在考阅读策略、阅读方法,实际是在考表达。有针对性地练习所谓的语法题,练的多了、做题能力强了,他的表达能力提高了吗?未必,他只是考试考好了。因为我们是应试教育,这个情况暂时我们是没有人能改变的。这样说的目的就是要告诉大家有一个方向是教表达的。
   统编版教材注重教知识:他有生字表、词语表、阅读链接等等知识点挺多的,由易到难。每篇文章课后题的设置也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统编版教材把表达、阅读策略、阅读方法凸显出来。三上习作单元——“观察”,《爬山虎的脚》的课后题目撰写方向就是要研究表达,但是我们去教学生的话考试不会好到那里。因为我们连续观察后写一些东西考试的时候不全是这个题目,其他题目还是老样子,没有改变,你认认真真上的这个单元可能对你的考试没有明显帮助,所以蒋老师认为新课改当中出试卷的人是最需要改变的。课堂上每个问题的提出都来自课后题,我们都是课后题的执行者,我们按部就班执行就可以。
    阅读策略、阅读方法
    蒋老师认为统编教材巨大的进步就是策略单元的设置。阅读方法和阅读策略的区别在于阅读方法受制于语篇类型,包括形式、体裁、流派、风格等元素。阅读策略是解决问题的,只有当已有知识不足以解决问题的时候,才需要策略,策略才有用。阅读方法是语文老师在教,阅读策略是所有老师都在教。阅读策略训练学生提炼信息的能力,教策略要明确以下几个方面:
    教策略,要让学生明确“学什么”。《一直窝囊的大老鼠》——教学生学作批注,先给三个自然段作批注,之后再选两三个,这样一部分一部分地进行。
    教策略,要让学生集中精力学。《搭石》这篇文章以往是以阅读教学内容出现的,是一篇美文,课堂上学生们品词析句、书声朗朗。现在放到了策略单元,放弃品词析句,主要目的是集中精力提高阅读速度。
    教策略,需要教更下位的方法、技术。以《总也倒不了的老屋》为例,联系上下文预测写文章的结尾,依据生活经验、阅读经验、依据插图等预测文章结尾老屋倒不了。
提问的时候大多数是从内容角度提问,还可以从写作角度提问,也可以从生活角度提问,这就是策略。
    教策略,要尽可能把策略可视化。练习“预测”的阅读单,把预测的结果写到大方框里,你的依据写到小方框里。改变了以往课堂上“你来说”的形式。声音是容易忘记的,不可信。可视化可以让你看到每一个人的思维。
    另外教策略,要遵循“三分讲七分练”的原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

主题

87

帖子

763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63
 楼主| 发表于 2021-10-9 15:12:4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张冬燕 于 2021-10-9 15:28 编辑

                                                                                                 让阅读吸引学生
                                                                                                                                             —— 暑期浙江上虞语文培训分享
                                                                  石家庄市北郡小学   陆军红
    首先感谢学校提供了这次宝贵的学习机会,今年暑假,我们一行8人远赴浙江上虞,进行为期5天的学习培训。我有幸能聆听了几位名师的现场授课及讲座,真是高屋建瓴,醍醐灌顶。其中,全国著名教师蒋军晶老师执教《海的女儿》。蒋老师在课堂上落落大方,教态自然,课堂气氛轻松自在。蒋老师留给学生足够的表达时间和空间,在蒋老师的引导下,学生主动思考并将自己的所思所想表达出来。蒋老师的教学设计指向单元目标:感受童话的奇妙,体会人物真善美的形象。通过比较不同文体的语言特色,让孩子体会童话的语言特色;通过孩子练习比喻,启发孩子的想象力。
    授课完毕,蒋老师进行了精彩的讲座。他对阅读有自己的独到的看法,并对一线教师怎样成为一位优秀的教师做了详细的阐述。1、让孩子多读一点书。2 、让学生多读一些好书。3、把教材里的文章教好(学表达,学方法,学思考,教知识)教师的任务就是如何用好教材,如何创造性地利用教材。
    如何让学生爱上阅读,其实蒋老师已经提出一个重要的观点,那就是阅读要吸引学生:“阅读的吸引已大于老师、大于食物和睡眠的时候,那么这阅读已成为伴随孩子终生的一份子,不离不弃。而我们教孩子们阅读,就要以终身吸引,终身阅读为最大的目标。”
    在我们语文教学目标中有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蒋老师又添加了两项:1是表达(写作方法),2是阅读策略、阅读方法。
    阅读方法和阅读策略的区别:
    阅读方法:受制于语篇类型,包括形式、体裁、流派、风格等元素。
    什么叫受制于体裁?体裁分类有散文、诗歌、小说、寓言,受制于体裁就是不同的文体有不同的阅读方法。比如说读诗歌,联系背景,抓住诗眼,读诗的方法是善于联想,如果是小说,抓住人物形象来感受主题,寓言的阅读方法就是迅速提炼文章道理等等。
    阅读策略指的是为了达某些阅读目标,所采取的一系列有计划的阅读方法和技巧。策略是解决问题的,只有当已有知识不足以解决问题的时候,才需要策略,策略才有用。只有掌握了阅读策略,学生在自己阅读时才能举一反三,成为卓越的阅读者。 
    随后,蒋老师列举了祝新华、赵镜中两位学者提出的阅读策略。其中三年级有预测,四年级有提问,五年级有提高阅读速度,六年级是有目的地阅读。蒋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摸索总结出——
   策略要教好,我们要明确以下几点:
   1.教策略,要让学生明确“学什么”。
   2.教策略,要让学生集中精力学。
   3.教策略,需要教更下位的方法、技术。
   4.教策略,要尽可能把策略可视化。
   5.教策略,要遵循“三分讲七分练“的原则。
   我们为什么要研究“阅读策略”?我们为什么要教给学生“阅读策略”?因为不是每个人天生爱阅读、会阅读的,每个人的阅读能力也是有差异的,教给他们一些阅读的策略,就是让每个学生都向前走一步,缩短天生能力的差距。
   蒋老师给我们介绍了——关于阅读策略的七个小技巧。
   1.预测和推论
  1.预测的内容多元,推论要强调线索和依据。
  2.线索和依据主要来自三个方面。个人已有的背景知识;文本中的有用细节;阅读同类文本的经验。
    3.知识性文本也非常适合练习预测和推理。
    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在聊书的过程中,将孩子们的预测转化为一种有意的行为,然后通过反复练习,让他们将此策略融入自己的阅读风格中。
预测能力强的读者会边读边问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然后为了确认或修正先前的预测而继续往下读。下面这些问题可以帮助我们做出推断或导出结论。
    看了题目,你觉得文章可能会讲什么?
    看了第一段后,你觉得文章可能会讲什么?
    这个事件、决定、冲突可能会造成什么后果?
    你用书中的什么资讯作预测?
    2.启动先备知识
    毫无疑问,阅读者在阅读文本时都是带着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去理解的,所以同一个文本在不同读者那里意义完全不同。
    例如,孩子们读《江雪》,读“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这句诗时,你如果问孩子们:“这位老翁为什么要在寒江中垂钓?”孩子们的答案可能会让你哭笑不得,有的说:“可能是老翁家境贫穷,他钓鱼是为了贴补家用。”有的说:“他一定非常喜欢钓鱼,喜欢户外运动。”
    面对这样的答案你可以忍俊不禁,但不能简单否定与批评,因为学生并不了解这首诗的写作背景,学生并不知道柳宗元的身世经历——柳宗元出身名门,少有才名,早有大志,入朝为官总想成就一番事业,他积极参与政治改革,可是革新失败,被一贬再贬,《江雪》这首诗就是他人生处于低潮的时候写的。
    当学生知道了这样的背景知识之后,再来理解那个问题,很多人就会体会到冰天雪地、寒江,没有行人、飞鸟,一位老翁独处孤舟、默然垂钓的诗境实际是诗人当时孤独处境的一种象征,诗人借此抒发自己遭受迫害的抑郁、悲愤之情。
     一个好的阅读者在阅读一篇文章之前,会先回忆与文章有关的知识,例如,文章的写作背景、时代背景,作者的生平、思想及写作意图等,使之被激活,处于备用状态。
这些先备知识概括起来,主要有三个方面:
   (1)与文章内容有关的知识;(2)有关社会联系和自然界的总的知识;(3)有关文章组织结构的知识。
    如果发现自己头脑中缺乏必要的背景知识:
   (1)是通过查阅资料或询问别人补充这些知识;
   (2)是通过讨论“主题中什么是我们已经知道的”这一话题,活络学生的先备知识,讨论时要强调重读书名(标题)、作者、插图、表格、照片等分析出一些新的信息;
   (3)是利用双文本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进入知识性文本的学习前,先阅读相同或相关话题的叙事性文本,帮助他们建立背景知识、熟悉该话题的语词、鼓舞学生的学习兴趣。
   3.视觉化
   帮助孩子们提高“图像化”能力的过程艰难而漫长,主要方向有两个。
   (1)让孩子们多读有情境感和画面感的文字
    什么样的文字是有情境感和画面感的?台湾的李玉贵老师做过一个实验,让孩子比较阅读《巨人的花园》的教材版和原著版,结果绝大多数孩子喜欢原著版。其中一个孩子的意见很有代表性:“原著让我容易看见故事里的景象,作者描写得很详细,使我好像看见了一张张图片,头脑里好像有一个画面印在里面。”
    比较之后不难发现,原著中有许多场景描述。这些描述看似与情节无关,增加了孩子们阅读的文字量,增加了阅读负荷,实际上能让小读者产生共鸣,帮助小读者建立整体故事的图像、人物形象,帮助小读者建构场景,让表面上看起来是文字阅读的认知活动,在心理上同时产生图像建构以协助理解。这样的文字就是情境感和画面感比较强的文字。可惜的是,原著入选教材后,多数场景描绘被删去。因此,很多时候,要让孩子们读到情境感和画面感比较强的文字,就要到原著里去寻找。
  (2)多做图像化的交流
    如果一个孩子说 “作者描写得很详细,使我好像看见了一张张图片,头脑里好像有一个画面印在里面”,实际上,他已经是一个“图像化”能力比较强的读者。我们需要做的是,帮助阅读策略不足的孩子形成一种自觉。怎么帮助?聊书时通过问题促使他形成这种意识。
   4.整合资讯
    我们每一个人身处“碎片化”时代,我们每天都会主动、被动地接收到零散的信息,但是我们不能只背零碎知识,而是要看到事物之间的关联,我们要学习整合,那些看似散乱无序的信息可以提升为系统化的知识。我们要帮助孩子去学习、面对阅读的挑战。到了五、六年级,概括段落大意和概括文章主要内容,几乎是全国各地小学语文测试的必考题。
    我们可以教学生一些更具体可行的方法。1992年布朗•戴和琼斯在帮助读者形成“整合资讯”时提出了非常具体的的5种方法:
    1略去不相干的资料   2略去重复的资讯 3把资料分门别类  4试着找出文本中代表主旨的句子,利用它们作概述  5文本中如果找不到代表主旨的句子,不妨自己动手写。
   5.自我监控
    一个“自我监控”能力强的读者经常会自问:如我是否明白文中的意思?相反,阅读程度偏低的读者倾向于跳过艰深的段落和不熟悉的字词,浑然不知那些资讯是很重要的。导致学生的理解力降低,复述时也无法记得细节,加深了读不懂时的挫折感,自尊心也越来越低。(1997年,斯威特)所以,要提高孩子的自我监控能力,就要在“聊书”时经常让孩子面对下面这些问题:
   文章言之成理吗?
   有没有字词或片语把你难倒?
   重读那部分,想想那部分是否合理?
   重读,看看你是否能够记得更多?
   寻找那书中人物的名字、特定地点等,有没有需要重读的地方?
   你对这个主题已经知道些什么?
   “自我监控”能力特别强的人常用的消除阅读困惑的方法:
    选择性阅读:在阅读时对于不懂的部分跳过去不读,或只选择想要知道的部分,或记忆文章有趣的部分,而略过其它部分不懂。有助于节省阅读时间。
再读一次:对于不懂的部分或针对某一章节重读一遍,以提升阅读理解。
    速读:很快的读过去,不管阅读的目的为何,一方面可加速掌握阅读的重点,一方面减省阅读的时间。
    调整阅读速度:依阅读文章内涵的不同,读更更快或细心的读,以掌握阅读理解。
    省略不读:在阅读文章时,就某些部分跳过去,或略过不读。特别是一本书的非重点部分,有时会省略不读。
    反复推敲:遇到阅读新词、难句、理解困境,会连结先借知识或相关线索,以寻求阅读理解。
    利用上下文:遇到生难字词了?不急,利用上下文猜测单字意义,或推敲句子的意义,来了解文章的内容,有助阅读理解。
    利用插图:插图通常都很醒目,它的说明常是重点概念,具有画能点睛的作用。利用插图的连贯,有助于建构认知概念及掌握阅读重点,或利用插图了解内容。
    寻求外在资源:请教老师、父母、同学或他人,来解决阅读理解的难题,或协助回答文章的问题。
    6.连结
  这就是在“连结”方面做得比较出色的读者,他们会从别人的故事中想到自己,他们会用旁人的经验来指导自己的生活。也可以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理解,在“连结”方面做得比较出色的读者,会自我提醒自己去联系曾经经历的见闻。一个好的聊书人,善于提问,也善于建构话题,通过话题连结“书本”与“生活”。
   7.问问题
    以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为例,这是一个提问策略单元的教学,核心在于学生能进行“真”思考,提出“真”问题。要打开学生的思路,就不能用功利性的追求限制学生的思考,要引导学生基于思考探究和真实意愿提出真实的问题,从问题意识的原点引导他们学会提问,并将单元学习的成果不断运用到今后的课内外阅读中,才能逐步形成学生自觉的意识和能力。提问本身比解决问题更重要!无问便无思,无思何谈学……学而不思,思而不学,皆源于发问的求知欲触及的学习动机。本单元语文要素“阅读时尝试从不同角度去思考,提出自己的问题。”
    提取关键信息:“尝试”“尝”一点儿一点的试试,体会“提问”的滋味,在阅读的基础上,为学生营造“尝”的时间;“试”试验,基于自身提问的起点,拓展提问的空间。
    教学建议:不必过分纠结问题与课文的意义大不大,问题是否跟教学有关,问题是否问的恰当……因为“试”本身就允许“犯错”,就是实践调整完善思维的过程。基于学生学情,在阅读体验中渗透提问策略。
    怎样帮助孩子掌握阅读策略?
    在“阅读策略”方面,我们在聊书的过程中,希望提供一些具体的可操作的方法,帮助孩子们了解和掌握它。
  (1)正面示范——策略下面有更下位的具体方法
  (2)大声思维——让孩子看到你阅读、思考的过程
  (3)阅读单——将策略显性化,也使其更有整理性
  (4)独立练习——直接教学与应用的二八原则
    蒋老师说:“光教策略是没用的。重要的是要去多尝试运用这些略。”“教”和“运用”在课堂上如何分配时间?需要记住的是“二八原则“。也就是说把每一段时间的五分之一放在教学生策略上,五分之四的时间运用和延伸这些策略,这样练习的机会就多了。
    如果大家想对阅读策略有更深刻的了解,请大家来读一读《和孩子聊书吧——让孩子爱上阅读》,相信大家会有更多的收获。
    蒋军晶,全国著名特级教师,中学高级教师,全国知名儿童文学阅读推广人,浙江省2015教育年度影响力人物,2015年全国教育改革创新教师,曾获全国第六届青年教师阅读教学评比一等奖,应邀赴台湾、北京等各地执教研究课、讲座500余节次。出版专著《让学生学会阅读——群文阅读这样做》《和孩子聊书吧——让孩子爱上阅读》等,编著《小学生老舍读本》《群文阅读-新语文读本》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

主题

87

帖子

763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63
 楼主| 发表于 2021-10-9 15:46:38 | 显示全部楼层
                                                                教作文,方向不能偏                                                                             
                                                                        ——写作板块二次培训
                                                                           张冬燕
    暑假,我们一行8人在浙江上虞参加了由快哉教育研究院主办的“小学语文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培训主要分为四个板块:阅读板块、写作板块、儿童文学板块、古诗文板块。今天王俊萍和田晓溪老师为大家呈现的是古诗文和写作板块的课例。接下来,我为大家分享的是写作板块的两个通识报告。
    两个通识报告,都是讲如何教作文。陈金铭老师的报告针对考试作文,虽应试色彩浓厚,但是作为语文教师要心中明了;何捷老师的报告虽批判性思维明显,但紧贴统编教材,给我们以作文教学更多启示。
    陈金铭《怎样成为作文教学行家》
    陈金铭:网名阿牛,教育策划人,快哉学堂创办人。原《小学语文教师》杂志副主编。
    作文三大难题
    不想写:没兴趣,背后是写作动机,即“为什么写”;
    没的写:没素材,背后是写作内容,即“写什么”;
    不会写:没方法,背后是写作技法,即“怎么写”。
    成为行家你需要(针对考试作文,还有自由作文)
    一、要清楚小学作文的基本标准
    30分作文为例。中心6分:明确点题,首尾呼应;材料6分:围绕中心,典型事例;结构5分;布局合理,详略得当;语言13分:词句准确5分,描写具体5分,修辞形象3分。   
    二、知道一点作文的前世今生
    1.写作的萌芽期(先秦两汉)
    2.写作的形成期(魏晋南北朝)
    3.写作的发展期(隋唐宋金元)
    4.写作的成熟期(明清)
    三、有一套行之有效的训练系统
    作文口诀: 中心指挥官  材料围着转
               结构巴掌山  语言如揉面
    词语训练:1.动词家族 积累各种表示“看”的词语
              2.加词法  
    描写训练:人物描写——“外语动心神”法
    景物描写——追问法
    状物描写——五觉法
   个人观点:大家听完后,肯定都觉得太应试了,我也觉得,貌似上学时,老师是这样教我们的,太老套了。细想,今天能教吗?我们在写人状物时确实还是需要这些内容或方法来支撑的,包括我们今天的统编教材人文主题与语文要素双线组元,五上“结合具体事例写出人物的特点”,六上“了解文章是怎样点面结合写场面的”就是要行之有效的训练。只不过不同的是,以前我们是被动的接受概念居多。现在,我们倡导的是以大量阅读为基础,在精读课文中学习方法,以学生的学促教师的教,辅以训练,让语文要素落地,最终形成能力。所以应试不应试,关键在于我们的教学理念是否在更新,教的目标是什么?以及怎样教的问题?
    何捷《教作文,方向不能偏》
    何捷:全国首届十大青年教师。是福建省语文学会小学专委会秘书长,常务理事。现在在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教科所。微信平台“语文榕”备受关注。个人很喜欢何老师的风格,但是学不来。
    教作文,方向错了,怎么样都是错的!何老师主要讲了三点:一个观念、一种趋势以及他自己的一份担忧。(个人主观色彩很浓,突出批判,所以我们也要批判去听,辩证去看)
有一个观念(通过中国小学作文系统教学+美国创意写作+个人观点来阐述)
    现场调研:你们是否认为小学作文教学系统不是用来培养作家的?许多人持有这个观点。我们不是培养作家的。包括作家也不承认是被培养的。这是一种现象。当我们和写作公开对立时,我们把写作教学真正搞成了伪教学。(后面一句是何老师的观点)
    与此同时,来自美国的创意写作发出了截然不同的声音“写作可教,作家可培养!”之后,我们看到了《魔戒》《哈利波特》《沉睡魔咒》《纳尼亚传奇》《惊情四百年》,它们都来自创意写作的生产,把文稿变成了剧本,他们在进行文学创作。
    美国小城爱荷华是联合国确立授予的“文学之城”,更是驰名中外的“国际写作计划”所在地。爱荷华大学最早的爱荷华创意写作工坊提出这样的口号:“尽管我们部分同意一个普遍流行的观点,即创作是不能被教出来的,我们仍坚持相信并且在实践中也发现,天赋是可以被助长的。如果有人可以学会拉小提琴或是弹钢琴,那么也可以学会创作,尽管没有一个训练的模式可以保证他一定能做得成功。我们将继续传达我们的理念——创作不能被教出来,但至少可以被鼓励出来。”
    何老师观点:举例“小狗看到我就摇摇尾巴,好像在说:……”你会被这句打动吗?当学生评点说,这句很拟人后,你是不是也觉得不错,鼓励学生这样写呢?唐太宗《帝范.卷四》中说:取法乎上,仅得其中。取法乎中,仅得其下。取法乎下,无所得矣。我们太小看学生,一直取法乎下,教最细枝末节的修辞手法,我们误把修辞学当作写作学。修辞学完全可以从阅读中迁移而来,所以今天我们凡教写作皆仰仗阅读。而我们没有发现写作本身是一个独立的学科。再看美国的教学完全跟我们不一样,他一直给规律,这个规律叫“九大戏剧创作模板”,如果学习创意写作,就会学习这九大创作模板,美国人用这个模板创作出了《功夫熊猫》《花木兰》,一个美国人去了解中国历史,用电影的语言重写了中国故事,加上技术,我们自己的国粹和文化都被创意写作重新加工,这是一种文化入侵。
    分享课例:统编五年级上第六单元习作《我会对您说》
    如果让你教,你会怎么教?你会在哪里发力?你会不会教学生大量运用到排比呢?何老师是这样教的?
     一、看清目标(忠于教科书的编撰理念)——用恰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感受
    我们来看难点是什么?(恰当,恰当是不可教的)
    举例:口语交际里有一个是“用多大声音”,用多大声音跟大小无关,跟情境有关。所以用多大声音是没有答案的,关键看什么情境。
    写好的关键——理解“恰当”
    教学环节一:和学生一起查字典。恰当:正好、适逢、合适、妥当。
    教学环节二:请学生思考,关于写作方面的——恰当,到底需要考虑些什么?这个问题就是本次教学中的核心知识,如果用语文要素来表达的话,这才是要素中最关键的元素。
    何老师要教的是专业的写作,不是以阅读代写作,也不是以修辞代写作。专业写作中,恰当要考虑读者是谁,跟什么人讲话、写什么内容、以什么方式发表,文体要考虑、要达到什么目的。
    四个方面不能一节课讲完,但是教材给了我们目标,这次我们重点关注“读者”。我们在习作时,通常会直接出示习作任务“我想对您说”,而不管情境。我们一定让学生全面解读教材,看清教材要求。
     二、看清要求
    书中要求:生活中,我们会有很多心声想对别人倾诉:告诉爸爸妈妈对某个问题的不同看法;跟朋友诉说自己成长中的点滴烦恼;向为社会作出贡献的人表达敬佩之情。
我们该从什么样的角度切入呢?许多老师喜欢写大话题,如对钟南山、易中天说,无非是找资料拼凑。疫情期间,许多人给钟南山写信,有去无回。就给我们最近的人写吧(爸爸妈妈),以此为例,会写A,B、C也会写,关键是我们要通过A去分析怎么写才恰当。
    三、构思并列出提纲
    何老师一直让学生走的是“构思的上位”,试试看先列提纲。
    1.你想对谁说  2.你要说什么  (请写出关键词)
   老师们,如果你有创作的经历,就会发现:何老师的教学一直在模拟文章产出的过程。而现在很多时候,我们老师的教与学生的写不匹配。老师按照自己的想法去教,而作文产出的流程并不是这样的。由于教和写的不匹配,所以,我们正在教半截子的作文,也正因此,老师教的很辛苦,但是效果不好。老师教老师的,学生写学生的。我们应该因循作文产出的流程来教,这样的话,学生就可以顺畅了。
    做好了构思,接下来就是想怎么说才恰当?何老师采用互文关照的方法,用了这个绘本《妈妈你好吗》。他没有让学生一口气看完,而是先看题目,反过来问孩子们:你们的题目俗不俗呀?(这是在搭支架,让学生真正在进行文学创作,文学创作时,对于题目是要负责任的)不是上来就写《我想对您说》,而是给了他们几个题目。
    如:和“父母”交流,怎么说,最恰当呢?题目可以改一改《老爸,请不要……》《妈妈,请听听我的心声》。这时候的支架是1.点明读者,2.透露出我要说的话。 这就是真实性写作教学,我们要在重点部位给予引导,给学生一个支架,让他去建构自己的文章。于是学生第一步做了构思,改了题目。接下来,告诉学生,这个作文改了题目更恰当了。
    再回到绘本中,这个绘本讲的是母亲节那天,龙二这个小朋友想跟母亲说说话,但是他不好意思,决定给妈妈写信。这里我们渗透的是关于“恰当”的哪个方面呢?(方式),比如你写完这篇作文,也可以以书信的方式给我。(呈现绘本内容)我们通过这个绘本,不是来看绘本,而是让学生跟龙二学,原来跟爸妈交流最恰当的话就是你的——真心话。
   【读者认可】是成败关键
   【开始写】试写一段。说一句,记一事,表达一份真情。构成一个逻辑段。这样他未来成篇也是有逻辑的。这才是能教且必教的内容。教学内容的选取不是语言文字上不停地替他修饰和加工,也不是提供例文让学生仿写。这就是学生能习得的写作框架。
    爸爸妈妈收到信后会怎样?具体细节:向课文学习《“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中“精彩极了”“糟糕透了”恰当引用父母的话,让读者感觉真实。“我谨慎……”“我从心里……”恰当表达内心感受,让读者得到温暖。“我努力地向前驶去”,恰当透露自己对未来地规划。它不仅掌握了段落地逻辑结构,同时也有了一个支架,能够把这个段落写的更具体,更恰当。
    又再一次运用台湾林良的作品《小太阳》,教给学生调整恰当,《小太阳》是爸爸妈妈写给我的,看看父母是怎样对我们说的。告诉学生继续修改,刚才有方法了,但是缺“爱”,跟爸妈表达,最重要的是“爱”。(体恤父母,表达真情,这是我解读的爸爸妈妈,我想对你说的真正含义,我们不是提意见的,即便是提意见,也是带着浓浓的爱意。修改的最重要的目的,是让爸妈知道“你很爱我,我也很爱你”,通过写作实现人与人之间和睦相处,而不是反目成仇。
    修改,让表达更恰当
    有一种趋势
    今天的写作教学是技法之上,瞬间转变。
    我们在小心翼翼地造出华美句子,惊喜地套用着零碎地方法,信誓旦旦承诺立刻发生改变。急于收割地结果——我们极有自信地生产出美文。
    例如《慈母情深》“三个我的母亲片段”,面对这样一段话,我们会指导学生分析:用了什么方法写,这样写有什么好处,之后,照例是要仿写一段的。然而,此处的技法:作家是有心而为么?我们忽略了环境、语境、心境,将语言教得很纯粹,满满都是“干货”唯独少了写作最应具备得情怀。要想去除技法,教师就要对写作有比较充分得认识,否则很难跟学生讲明白你去除对技法的迷恋。
    有一份担忧
    对写作课程方面的思考,我们设计了低中高三个学段,稳步推进按部就班的课程系统,一二年级写话,三四年级写段,五六年级构篇。何老师认为,我们的学生犹如温室中的花朵,我们给予了他们让人窒息的慈爱,为什么这样说?分享何老师的一篇文章《小学语文教师》中《“小作文+大作文”,我的小学作文改革框架设想》,大家自己下载查看。
    其实,他能写一个故事,但我们让他从造句开始。
    其实,他心里充满奇幻,但我们让他务必写真实。
    其实,他的语言就是童话,但我们让他学着大人说话。
    其实,一段精致的表达,就像“局部囊肿”,但我们让他陶醉其间,安慰说是必经的过程。
    如果不按部就班,如何稳中求胜?
   【低年级】
   故事起步,大方编起来——多说多想,少写
   【中年级】
   持续练笔,大事做起来——习惯养成,多写
   【高年级】
   上位构思,大胆教起来——思维领航,会写
   疑惑试解
   写作困难户怎么办?1.少写,不写,大量阅读。2.抄写,仿写,养成习惯。3.合写,助写,体验乐趣。
   写作优等生怎么办?1.自由写。不限字数,不过早确定风格,不要形成一种“玻璃缸效应”等。2.创意写。多写故事重构思,尝试创作剧本、散文、诗歌、小说等。3.真实写。生活中用遇得到,用得上(实用文),写成的文章具备一定功能(交际文),因认知生长需要而写(写作任务群)
   请相信我们的孩子,他们是未来的作家,因为在成长之路上,他们的体验更加丰富,而这是写作的“核动力”。但今天,在眼下,他们需要躲过成年人挑剔与责备的眼神。请相信:有故事,就有写作的可能。
   语文名家很多,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思考以及观点,我们要做的就是博观厚积,辩证的去看待这些所有的输入,一点一点在实践尝试中去摸索适合自己的方式方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机场路小学教研 ( 冀ICP备2021028907号 )冀公网安备13010502002285

GMT+8, 2025-1-12 10:47 , Processed in 0.080911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