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给教师的100条建议》 在这100条建议中,我想给大家说一说我看完第六条建议——“谈谈对‘后进生’的工作”的感想。 “后进生”这个词相信所有的老师都不陌生,不管哪一个学科,也肯定有一两个甚至更多的“后进生”。当然作为教师,有的时候也因为自己无法消除所有的后进生而感到惭愧。看了苏霍姆林斯基对后进生详细的分析,我觉得,也许不是孩子们有问题,而是我没有真正的了解他们的需求,在教学过程中也没有真正的面向全体,而是面向了大部分。 苏霍姆林斯基在“谈谈对‘后进生’的工作”一篇中说道:在我们的创造性的教育工作中,对“后进生”的工作是“最难啃的硬骨头”之一,这样说恐怕没有哪一位教师是不肯赞同的。对这些儿童来说,我们首先是要改变我们的看法了,对“后进生” 的教育工作不能急于求成,更不能简单地认为转变“后进生”就是为其补课,提高成绩。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最有效的手段就是扩大他们的阅读范围。 我们知道,每位学生都是不同的个体,他们的接受能力是不同的,我们不要向儿童要求他不可能做到的事,否则只会适得其反。那么该如何做呢? 第一、要教会他们阅读。 第二、教会他们思考。 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障碍越多,他们就应当更多的阅读,阅读能够教给他们思考,而思考会变成一种激发智力的刺激,激发起来的活的思想是防止死记硬背的强有力的手段,学生思考的越多,他对知识的感受性就越敏锐,而教师工作起来就越容易。在要求学生阅读的过程中,老师要给学生准备适合的书籍,能激起学生阅读的兴趣,这样更容易引起学生的思考。 第三、珍视他们的自信心,给予他们学习的自信。 第四、在课堂中引导学生学会积极思考。 在教学的过程中,老师还要珍视学生的自信心,并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我认为学生的学习会有两个循环,第一是良性循环,第二是恶性循环。良性循环是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轻松的解决问题,就从而增加他的自信心,在自信心的驱使下,他会更加努力的学习,从而解决更难的问题,自信心得到更大的满足,学生的学习成绩越来越好,这样他对学习的兴趣也会越来越强,这就是一个良性循环。同时,教师在课堂中应该创设合适的情境,引导学生学会思考。 从苏霍姆林斯基的这一建议中,不难看出阅读对于提高、发展学生思维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但是如果教师只是单纯要求学生阅读,而自己不能在工作之余也进行大量阅读,那么这个要求是非常的苍白、无力。
|